)6
1
)6
1
(1) 收脚收剑:右手持剑屈臂后收;同时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 侧(脚尖不点地);眼看剑尖(见图5.34 ~ 5.35)。
(2) 上步送剑: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着地;右手持剑向前伸
展,左剑指扶于右腕(或翻转收至腰间);眼看剑尖(见图5.36)o
图 5.35图 5.35532式太极剑动作分解洋讲532式太极剑动作分解洋讲图 5.34图 5.34图 5.36
图 5.35
图 5.35
532式太极剑动作分解洋讲
532式太极剑动作分解洋讲
图 5.34
图 5.34
(3)弓步左带:左脚掌踏 实,左腿屈膝前弓,重心前移, 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翻掌 将剑向左后方弧线平剑回带, 右手带至左肋前方,力在剑下 刃;左手剑指经过向外、向左 上方划弧举至额头左上方,手 心斜向上;眼看剑尖方向(见 图 5.37 ?5.38)。
图 5.37图 5.37图 5.38图 5.38以上3个动作的【外形要求】、【内意活动】、【呼吸配合】、【技击
作用】、【教学要点】除左手剑指划弧上举外,其余同“向右平带”,只 是左右方向相反。
图 5.37
图 5.37
图 5.38
图 5.38
5.8校堂抡雳
又称“探海势”,或“哪吒探海”。这里做法与一些传统太极剑 做法略有不同,传统做法多是独立下刺,32式太极剑是下劈,但是 含义相似,借用哪吒闹海的神话故事,寓意剑势斜下击敌时,若俯 若探,若刺若劈,气贯长剑,犹如闹海的气势和状态。
(1 )转体抡剑:重心移于左脚,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 身体左转,右手持剑由前向下、向后划弧,立剑斜置于身体左下方; 左剑指下落,两手交叉于腹前;眼看左后方(见图5.39 ~ 5.41)o
32式太极剑入口与提高32式太极剑入口与提高图 5.39图 5.39图 5.40图 5.40)811)811图5.40正面附图图5.40正面附图图 5.41图 5.41
32式太极剑入口与提高
32式太极剑入口与提高
图 5.39
图 5.39
图 5.40
图 5.40
)8
11
)8
11
图5.40正面附图
图5.40正面附图
图 5.41
图 5.41
【外形要求】定势,向左转体时上体保持端正,不前俯低头。面 部朝向左后方45度方向,右臂屈动势,右手持剑后抡时,先松 肩旋臂,手心斜向外,再转向内佐手剑指也随之翻转。
【内意活动】意想沉肩松转带动剑下抡,收右胯提右脚,周身 气沉,松而产生运动。
【呼吸配合】吸气。
【技击作用】防守对方用器械下击我腿部,右手持剑落剑含有 下挂的技法,化开来械。
【教学要点】右手抡剑常常出现右臂僵硬,剑尖触地的错误, 教学时,提示先松肩旋臂,剑自然下落,有人将此动作的分解动作 定格在右手心向外,这样缺少了先旋臂的技法,故值得考虑。
浏览2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