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的特点是科学性、系统性、广泛性和实践性,智能指人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自学 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行动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智能的训练和提高, 是科学知识在人身上的整体应用。未成年人的智能处在成熟过程中,人从出生到成年的智 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智龄和智商。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是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年龄同他 的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智力水平的高低有一定规律 性,中间水平占60%,聪明的占17%,愚笨的占23%。20世纪50年代后期,世界发达的国 家开始在心理学、仿生学、计算机技术、控制论等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和模拟人类的智 能:脑神经元,从神经网络的生物原型出发,探索脑功能;用计算机模拟人脑;3.模拟 人的思维过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启发式程序。如让计算机下棋、证明定理、制定策略和决 策;模拟人脑的计算机,已经有能力替科学家确定分子式;模式识别,对声音、波、文字 及图像,进行识别;.理解自然语言。
智能的高低就是对人体科学内涵明白的深浅,思想不断地通过学习产生新认识,增加新 的思想尺度
和行为准则,例如:对伦理的要求,对法规的遵守。人由动物进化而来,身躯强壮 是人兽可相同的,思想健康是人类独有的,动物是没有思想文化的,若人失去了思想道德境 界,人没有思想文化,那样的人依然还在动物境界生存。人处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中,在 哲学观点中看,物质世界公有,简单相同。精神世界私有,是思想心理活动。例如:人租车旅 游,自己开车到旅游的景点,物质世界的车似乎为自己所占有,退租还车后这个物质世界的 车,与自己就不相干了。但开车走康庄大道的旅游见闻及感受在心中保留,可由自己带走, 并可一生不忘,这就是人生私有的精神世界的收获。人的精神世界充满思想文化,也包括对 事物的见闻和认识。精神世界的思想品质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俗话说:“人各有心,心各 有见。”如果一个人的见识多就聪明,见识少就愚蠢,是聪明还是愚蠢,就决定于人对自己的 生命历程中许多事物认识的能力与深度。在武术训练中多知多懂武术道理,不断领悟心为 元帅,肢体为五管,心在身前,意在劲先,心意都用在武术训练上可激活人的“用则进,废则 退”的本能。人的悟性是用心思悟,“自思不到吾无理,见理而思,有益无害。凡是无理自 己悔,保住身体现今福。”缺少思悟的人是“寸步难行”的,孙子兵法是用心。“韩信排十面埋 伏,擒霸王无处逃走,是失思悟者,会有失思悟者。”
人心的欲望太强,人心是很难满足,所以心不安是哲学的难题,例如:人们常说安心工作 等等,要让心寄寓某人、某事、自家、国家等,安心并不是说说而已,宗教信仰文化对人类的思 想有所研究,并为人们心灵的安放而谋化,所以有许多人认为宗教是心灵安放的乐土和休息 场所,因此心被宗教文化吸引。其实中华民族的大思想家孔子,教人仁心安放在心里,这是 比宗教更科学地安排心的着落,他把父母的心走向子女的心里叫做慈;子女的心走向父母的 心里叫做孝;父母和子女的心相互走向彼心,心有相互关心的事可忙,就不再乱跑。人心的 善、恶,是欲望导致的心里变化,向心善的方向是遵守法律、法规,助人为乐。思想练武不仅 可用心历练人生,而且懂得真正的人生是遵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
思想练武就是用心学习和锻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武术水平,人的思想境界越高,人格 就愈丰实,反之,则人格愈单薄。练武术要先修养思想道德和做人的行为准则,再修身武术, 如此修炼就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思想充满光明地修炼武术,其过程绝不 是苦行,而是乐观。原因是武术训练可帮助人在不同的生命历程获得健康和聪明,提高伴随 着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智能和悟性,人类是以智能征服自然世界,创造社会。人生的理想和 目标需要有体能、技能和智能去实现。实践人生的理想的标准和真谛是要有科学严谨的进 步思想,要求理想成为现实就必须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心灵,了解 自己的愿望,然后才会有正确的宏图大志,走向实现路。练武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 会有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理性认识就是概念、 判断和思维推理。思想认识武术的过程离不开科学文化,要以科学文化来指导武术养生和 技击的实践。例如:思想能在一思前,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可产生一切武术 行为正确的变化都走在对手前面,掌握主动可提高技击实作的神奇;还有武术的调息、调心、 调身可防治疾病于未然,防治疾病比治疗已病的病症更重要。
人生易老天难老,人是渺小的,生命转瞬即逝,但人有不老的思想,谁都愿意把有限的情 感和才华用在最应该的地方。人的生命似借来的光阴或从光阴中借来的一小段时光,人的 光阴岁月是人生收不回的东西,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体自身生 命能量是有限的,武术养生不仅不浪费能量,而且能够合理储蓄和开发能量,避免能源和资 源的浪费是武术养生和技击的奥妙,完善人的内心思想和身体健康训练中国武术是最佳的 选择。而且武术动作水平的高低,不如思想境界的优劣重要,武术动作人们可以练得到一样 的高水平,但是武术有万象的变化使思想有无穷无尽的认识深度。练武的人思想不练武,正 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是最大的武术资源浪费。
饮水思源
本人是中国武林豪杰卢嵩高大师的再传弟子,得益于罗时茂老师的武术传承。是中国 武术映衬了本人的民族思想,由此更热爱祖国和热爱民族文化,更关心中国武术的发展。本 人练武近40年,近十多年来研究武术文化之中使本人消除了传统武术的门派之见,因此心 胸更宽,眼光更远,使之有幸进入了武术智慧大门,逐渐明白了传统武术可与现代科学相结 合,日常生活的许多普通动作,可以合理规范为武术技击的好姿势,也可合理归纳为养生武 术的好段锦,因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与创新而写书,饮水思源本人是受益于罗时茂老师,将 卢嵩高豪杰传承给他的武术,原汁原味地传了给本人,才知到传统武术训练养生与技击犹如 七音七色有无穷无尽的变化。
本人学识肤浅,但饮水思源,铭记卢嵩高大师的爱国思想、英勇之气、刚正之概,为了不 辜负罗时茂老师对中国武术科学发展的厚望,著书开课,讲解武术学问,目的是为中国武术 健康发展。中国传统技击武术,在武术传承之中十至几十年难培养一个优秀人才,甚至有些 人一辈子磨炼不出真才实学的高水平技击武术本领。很少有人将所学拳法越练越好,但有 人将好的拳法越练越差,盲目练拳就是缺少武术文化的指导,当今武术人群中依然存在“山 上石广黄金少,世上师众名(明)师稀”的状况。
国家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不同的文化程度:小学、中学、大学等。武术文化也存在 类似的学历,以科学文化可帮助武术训练并检验武术文化。本书将传统技击武术的一些训 练内容,潜藏在3 ~ 100岁的训练内容当中,是遵循武术教育学的道德与伦理的要求。如果 单纯突出技击作用,成年人训练3个月就出手不凡,训练2~3年就能达到武术的较高层次, 其中优秀者可以武术技击本领为国争光。本书能将传统武术的玄妙化为简单的实际训练, 以平凡的科学训练方法产生技击本领。
本书希望推动传统技击武术本领一代更比一代强,并将自己研究武术训练的认识和思 想观念向读者汇报:中国传统武术是练就人的智能、体能、技能,在人的生命历程之中武术养 生与技击训练都围绕着将人的智能、体能、技能合理组装,配备于人的身体为健康和战时需 要服务,形成最有力量的进攻与防守包括预防疾病。种种训练动作可比喻当代军事武器的 装备,重要的是武术训练缺少智能就是普通武器装备,武术训练充满智能就是装备世界最先 进的数字化武器。对于人的体能、技能训练,要求训练者将自己身体大小关节、韧带,训练到 技击进攻与防守所需要的目标位置。有的训练方法,不一定是使用方法,中国武术技击进攻 与防守有“练法不用,用法不练”的至理名言。但要求具备某种技击进攻与防守能力,就必 须有相关的某种技击进攻与防守能力的训练动作,在实战中以心意指导一切。这样的武术 一定会促使中国武术有更多走向世界、打入奥运的机会,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浏览6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