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八型初段
“内八”型的内容比较简单,是早期空手道传播中主要的基 本套路,是初学者必学的练习形式。它在系洲先生创编了 “平安 型”,作为空手道学习基本技术材料之后,才渐渐地退出作为基 础教学主要内容的位置。
通过该型的训练,能够掌握稳固的步形与重心稳定的平衡 能力,以及手部技术的使用等。此外还能学习到“平安”型中的 移动步法等技术,“拨塞”型中的腰部爆发力与防守反击技术。
这个型的步法较多运用了“内八字步”。内八字步法的练习 目的,主要是锻炼腰腿的力量。这种步法,犹如古代武将骑马的 功夫,腿膝的挟持力,腰部的控制力及两脚板的着地力均能得到 良好的发展。过去学习空手道都从此“型”入门。“内八”型初段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狭小的场地也能锻炼,这对于独自学习的 人来说,更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内八”型共有40个动作。开始时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动作 练习,熟练后再连贯起来,就成为28个大动作,这就是正常的空 手道套路演武方式。
“内I”型的基本步法是“内八字步”,在本书前面已专门介 绍过。为了使读者更加明确其重要性,这里进一步说明该步法 的具体要求:先用八字步站立,然后两足跟向外转,成为脚尖向 内、脚跟向外的倒八字形,两足跟间距离为60〜65厘米。两膝向 内扣压(如骑马时两腿扣夹马肚子一样),膝盖与足拇指成垂直 线,身体的要求是坐腰、收腹、挺胸、沉肩,这些都是“内八字步” 的具体要求。只有在掌握正确步法的基础上,才能够学习其他 各种技术。
内八字步的用途,主要是先守后攻。实战时,我方做好待战 准备,防备对付一切可能的攻击,当对方攻击过来时,从容冷静。
下面将整套“内八型”演练进行图解说明:
应付,进行有效的防守与反击。“内八”型的每一个动作都讲求 实用效果,没有大幅度的、华丽的花哨动作,一步一手都要求刚 健有力。对动作的干脆利落、爆发力等有很高的要求。
准备姿势:立正站立,鞠躬施礼,然后两足尖内合,并足直立。
拳的位置:右手握拳,拳背向前,左手掌覆盖在右拳背上。(图 250)
演练开始分解为40个动作(图251.1〜图251-40):

1 .保持原准备姿势,将头转向右方,意为准备战斗。
- .左足在前,与右足成交叉步(此与前面介绍过的交叉踢 腿的交叉步相同),身腰要坐落,重心在下中段。
- .右足(后足)向右踏出,成内八字步,右拳变掌向右做背 手格挡动作。右臂此时不能伸直,要保持稍微的肘部弯曲下沉 的形态。左手握拳,拳背向下,置于左胁部位。背手格挡时要强 硬有力。向横侧进行外格挡,使用该技术时,还要有一种在格挡 后,立即用右手指尖截击对方眼睛的动作意识。
- .保持内八字步的有力状态,上体向右转,同时左肘向右 侧横向撞击,此时右掌按于左肘上。肘击动作的要领必须是在
对方冲突过来之时,我方迎击,而不可以主动撞击对方。撞肘时 步法须稳固有力,如出现松动则技术失效。
- .保持原步型、身体左转,同时右拳拳背向下,左拳拳背向 上,置于自身右胁部。此动作容易犯双肩上耸、僵硬等毛病,应 注意沉左肩膀,左臂向胁部靠近。
- .保持原步形,左拳向左下段做拨挡动作。下拨挡时要结 合腰的力量。
- .保持原步形,左拳向左胁部收回,同时右拳拳背向上、向对方左中段冲击。右拳停在胸部左侧下位,胸部与右臂的间隔 约20厘米,右拳打击对方心窝处,这种技术叫做“击空隙”技术。
- .右足提起,在左足前方落地,成交叉步。上体位置及手
的位置保持以上动作原状,身腰稳坐,重心不能上浮。
9 .左足向左侧方向踏出,成内八字步站立。

保持内八字步,身体转向正前方,同时右臂做中段外格挡 动作。外格挡时要充分利用腰身力量,右拳格挡时高度与肩平, 拳与肘不能超出身体正面平行线。
- 保持原步形,上体向左扭转,右肘向左撞击。左手掌盖住 右肘,与方位相反,动作要领一样。
- 右足落地,还原为内八字步。身体向左转。同时向左双 手格挡。
- 左足上提起,平屈膝,这个动作叫“波回脚”。动作意义 是对方用足刀向我膝盖截击时,我迅速屈膝,上提小腿,使对手 攻击落空,此后还可以用足刀向前踢击对方膝关节。
- 保持动作原貌,唯头部向左转。
- 保持内八字步,将外格挡的左拳向对方上段,用里拳打 击,打时右拳拳背向上置于左肘下面。注意里拳打击时要有向 对手面部猛击的感觉。
- 保持原步形,将右拳向右下做拨挡动作。
- 保持上势,仅头部转向左方。
- 右足做“波回脚”动作。
- 右足下落,还原为内八字步。左手臂随上体拧转力量做 中段内格挡。右拳置于左肘下面。注意:步形稳固,脚跟不能掀 起。
- 保持原步形,头转向左方,同时两拳置于右胁腹部。右拳 在上、左拳在下重叠在一起。
- 保持原步形,两拳同时向左方冲击,左拳冲击对方胁部, 右拳做“击空隙”动作。两拳出击必须借助于腰的扭转力,全力 击出。至此20个动作,是该型的一半内容。后半部分内容与此 完全相同,只是动作左右相反,运动方向相反,由此开始向原来 起动的方向还原。空手道的“型”大都依照左右往返、动作重复 的规律进行。这样的训练形式,对加深动作理解,熟悉动作技巧 很有好处,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感到乐趣才容易掌握技术。
- 保持内八字步形,右拳收回胁部,左拳向左做背手格挡动作。动作要领同。
- 保持足步原形,身体向右还原。同时将两拳收置于左胁 腹部,右拳在上、左拳在下。
- 保持原步形,借助腰的力量,右拳向右下段做拨挡动作。
- 保持原步形,右拳拳背向下,收回到右胁部,左拳向中段 对方空缺部冲击,这是7的反方向动作。
- 左足在右足前交叉站立。
- 右足向左方踏出,成内八字步。脸面转向正前方,同时将左拳向正面中段做外格挡动作。
- 右手做中段外格挡,左手做下段拨挡动作。这是11的相 反动作。
- 右拳向上段做里拳打击,此时左拳拳背向上置于右肘下面。
- 上体与步形保持原貌,头向右转。
- 右足做“波回脚”动作,完成后放回原位。
- 向右中段做双手格挡。
- 上体保持原形,把脸转达向左方。
- 用左足做“波回脚”动作。
- 身体向左扭转的同时,做右拳中段内格挡动作,左拳拳背 向上置于右肘下面。
- 上体右转、两拳合位,左拳在下,右拳在上,置于左胁部。
- 两拳同时向右方做双手格挡动作。这是20的相反动作。
- 上体保持向右,收回左足,与右足靠拢,成并足立正站立。 右拳拳背向前,左拳覆盖在右拳上。与准备姿势相同。
- 头转向正前方,整个“型”演练结束。
注:在演练型的动作完结时,还必须继续保持警觉的心理(所谓警觉的心理是指动作完成之后,心理不能松懈,要保持与对手格斗的警觉状态)。
以上40个动作要反复地进行演练,这是学习“内八型”初级 阶段的要求。
第二阶段练习时,要将40个分解动作,合并成28个完整动 作,继续进行演练。演练中要理解技术要领,逐步达到正确地使 用技术,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如果没有正确理解要领而盲目 练习,那么要想得到技术上的快速进步,是不可能的。
“内八”型的40个分解动作合并为28个完整动作。
前半部分20个动作合并为14个动作:
3,4合并;6,7合并;10,11,12合并;14,15合并;17,18合并。 其他不变。
后半部分20个动作合并为14个动作:
21,22 合并;24,25 合并;28,29,30 合并;32,33 合并;35,36 合并。其他不变。
最后,我们把“内八型”初级的演练要点简要概括为:①以防 守为主的技术。②用内八字步进行防守。③使用技术时充分利 用腰部力量。④胁部要闭,腹部充实,双肩要沉,以这几个要领
来发拳攻击。⑤没有华而不实的动作。



八、平安型四段
所谓“平安型”,其名称意义是“和平”“安定”的意思。共有 初段到五段等五种型。是系洲先生根据“将纯武术的空手道,改 造成为体育的、教育的空手道”这一宗旨而创编的“型这种 “型”,适应男、女、老、少进行学习锻炼,使任何想学习空手道的 人,都能通过平安型的练习,而掌握空手道的基本技术。
由于这种型以体育的精神为重点,所以从格斗方面来看,似 乎有所不足。系洲先生在创编的同时,作了以下四点说明。
- .以传统的“型”作为基础。
- .所有的“型”,均以防守格挡技术开始,而且在内容中防守技术多于攻击技术。
- .技术演练,左右同样比例进行演练,即每个动作均有左 必有左,这是一个原则。这样可使身体左右两侧得到均等的发 展,同时还对本来比较不大灵活的左侧手足进行更多的训练。
- .每一防守动作之后都进行反击。
以上述四条原则为宗旨创编的平安型,在日本空手道的传 播过程中,受到学习者普遍欢迎,因而得到广泛的普及,下面介 绍平安型的第四个套路,即“平安型四段”。
平安型四段,共有33个动作,其中32.33动作是完成型演练 后的收势,故作为技术仅31个动作。下面按图说明:
(1 )准备姿势:立正站立,鞠躬施礼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八 字步架势(图252)
O(2 )拳的位置:拳背向前,两拳轻松自然地置于两大腿前方。
- 身体转向左方,右足稍移动成左猫足步,左手用手刀做中 段格挡,右手刀向上做上段格挡动作(图1〜图253.34)。



- 身体向左后转180度,右足移动成右猫足步、右手做中段 手刀格挡,左手做上段手刀架挡。
注意:中段格挡后的手刀能攻击对手的胁间危险点。上段 架挡的手刀要处于可随意发起攻击的位置上。
- 身体左转,面向正前方,左足向正面一步踏出,左臂在下, 右臂在上,手腕稍向上挺,两臂做下段交叉格挡动作。
注意:对手向我中段踢腿攻击时,进行格挡。交叉的右手有 三种形式:a.用掌,向上挺直手腕关节。b.用拳,拳背向上。c.用
拳,横立,即拳眼向上。
- 作。左拳收回至左胁部,右拳做逆位冲拳。这是20的相反动
- .左足向右足靠拢,成并足立正步,头向左转,目视左方。 左拳与右拳重合在右胁部,右拳在下、左拳在上。右拳拳背向 下,左拳拳背向上。这个动作要做得慢而有力。注意:此动作如 有发现左侧对手的左胁间要害点,准备攻击。
- .右足以递步形式向前迈出一步:右拳向中段做外格挡动 作。左拳拳背向下置于右肘下位。该动作两手须直接从下段向 上起动。




- 左拳收回到左胁部,同时右拳向中段冲击。右中段冲拳 时,要用追入步,全身有力。
- 保持左中段外格挡姿势,用后脚(右足)向对方中段踢击, 踢毕向前方落地,成右平安步。
- 以右足为轴,身体向左后转270度,左足向外移开成左平 安步,左拳做中段外格挡。注意:因为身体转动时幅度较大,必 须注意保持重心稳定,转动须快速,转到位时,原保持里拳的手 急速收回右肘,同时用在右肘下的左拳向外做上段格挡。
- 左手握拳仍置于右肘下,右手用里拳打击上段位。同时左足靠向右腿,成交叉步。击里拳时以肘为支点,右小臂弹转成 一个弧线,猛击对方上段。两足交叉步是以左足靠前进行的,使 自己接近对方身体。注意:此动作是以左手推挡后将对手手臂 抓住,在拉过来的同时用右里拳猛击对方脸面。用交叉步,还可 以做足刀横踢对方的动作,或者用摔跤转身动作摔倒对方。
- 头转向正前方,两脚尖着地,转动足跟向正面斜前方,用 左掌做上段架挡,用右手刀做上段打击动作。
- 腰向右转,借助腰力用左肘撞击对方中段位置。这是8的反方向动作。
- 注意:在左手上段架挡对方攻击的同时,立即用右手刀打击 对方太阳穴。打击后保持手形不动,紧接做下一动作。横打的拳向外伸直,格开对手手臂,起右足踢击对方中 段,踢毕右足向右前落下,这是7动作的相反动作。
- 用右拳槌向右中段横打。这是6的反方向动作。.头向右方回转,右足向左足靠拢,并足直立,两拳合置于 左胁间,左拳在下,右拳在上,左拳背向下,右拳背向上,此动作 与5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 右足向自己右手刀前方上段踢击,踢毕向前方落下,成右 平安步。注意:接手刀后,急速用高腿踢击,并追入对方身前。 踢腿时,背部不能僵直,要放松微屈,支承重心的左足跟须粘地, 不可抬起足跟。
- 右手握拳,拳背向前置于右胸前。左手掌在右拳下,做中段推挡动作。注意:此动作是假设我的腿被对方格挡后,受到对 方中段冲拳攻击,我从左手推挡,右拳置于胸前,准备攻击。


.左拳向左方中段用拳槌横打。力点在比肩部稍低的平面 ±o注意:发现对手左胁间危险点暴露,要用槌拳横向击出,打 击对方左中段。
- .用横打的拳,稍向横格挡,起左腿踢对方中段胁间,踢毕 左脚在左侧落地。注意:踢腿时,身体不可转向左方,要面向 正前方。.踢腿时机应是在左拳横格挡后迅速跟上,即发现对 方胁间要害危险点即急速踢出。
- .腰向左转,用右肘撞击对方的中段位置。左手在右肘撞 击之前,将对手抓过来。撞肘时左掌抵在右手的拳背。撞肘时 腰不可松瘫无力,要有挤压胁部的爆发力。
- 右拳收回到右胁部的同时,左拳借助腰的扭转力向前做 中段逆位冲拳。冲拳时要注意肩部不可向前倾斜。
- 身体向左后转180度,右足向后方大步移动成右平安步, 右拳做中段外格挡。
- 保持右中段外格挡架势,用左腿向中段踢击。踢毕向前 方落下,这是18的相反动作。
- 右拳收回到右胁部,左拳向中段冲击。这是19的相反动
- 左足向左侧移动,身体向左转90度,成左平安步。左手 做中段支撑格挡,支撑格挡即以左拳从右肘下方向左侧上方外 侧格挡,格挡时以左肘关节为支撑点,注意动作不可过大而出现
- 右足向前出一步成右平安步,右手做支撑外格挡动作。
- 眼睛注视着假设中对手,右足收回成八字步,两手握拳轻松自然地置于两腿前方。
- 左足跟落地,右足向右斜前方进一步,为右猫足步,右手做中段外格挡动作。
- 以右足为轴,身体向左转180度、左足稍移,为左猫足步。 左手刀向中段外格挡。此动作意味受到对方的攻击,进行外格挡.
- 两手变拳,用力向下方拉引,同时右膝向上踢撞,踢毕向 前方落地成右平安步。注意:在做分墙动作的同时,要想象用两 手抓住对方手臂用力卞拉,用膝向上踢撞,此动作很有威力。踢 毕成右平安步,两拳仍置于身体两侧的位置上。
- 左、右拳均变为掌,各自向肩前方做外格挡动作。动作落 点时,两肘沉压于胁前方。两掌掌心向前,手指略高于肩部,这 动作也叫做“分墙”技术。
- 左足向前出一步成左平安步,左手做支撑外格挡动作。
- 保持警觉状态,头部转向正前方位,“平安四型”演练完结。
- 立正站立,两拳变掌置于两大腿侧面,鞠躬施礼。
- 以上34个动作在学习初期分解演练,动作熟悉以后,将34 个分解动作合并成为16个完整动作,连续演练。合并办法如下:
- 前半部分16个分解动作合并为8个:

高级尖用技术
3,4合并;5,6,7合并;9,10合并;12至16合并;1,2,8,11不 变。
后半部分17个分解动作合并为8个:
17至20合并;21至24合并;27至30合并;25,26,32,33不变。
九、青柳型
空手道的“青柳型”动作敏捷轻巧,动作简易,比较适合作为 女子护身术。
准备姿势:立正站立,鞠躬、施礼。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掌 在胸前交叉,覆盖住肩胸部分(图254 )
o .
然后慢慢地两手下垂,同时握拳,随右腿分开,立成八字步, 两拳自然地置于大腿前方。
演练过程(图255-1-图255-22):

- 右足向正前方跨出一步,成右平安架势,同时右拳背向上, 在上位;左拳背向下,在下位,右肘尖向前顶击。
意义:设想对手从前面或者从后面将我抱住,用此法解脱。
假定对手从前面抱住我方,我身体半面右转,右肘尖向后,左肘
尖向对方心窝顶击。如果对方从后面抱住我方,我则用右肘尖 向其心窝顶击。
意义:同上。
- 左足向前方踏出一步成左平安步,两肘保持原姿势,只是 左肘尖向前,两肘重合位置也改成左肘在上,右肘在下。
意义:同上,仅动作方向相反。
- 右足再次进步,重复动作一次。即右平安步,右前顶肘。
- 右足收回,屈右膝贴附在左膝侧,左足屈,单足独立。两 手在胸前交叉,右手握拳,拳背向前,左手为掌,覆盖在右拳上方。
要领:右足收回上提,左足独立时,重心不能摇动或不稳定。
- 右足向前方踏出成右平安步,胸前交叉的双手保持原形, 左掌盖住右拳背,增加右拳力度,用右拳面向对手心窝冲击。右 足向前踏步时,振足有声,显示强大的威力。
意义:1、2、3的动作是用肘撞顶对方,如果被对方解脱,近身 抱住我方,我即用4动作,双手在胸前,推压对方胸部,同时右膝 提起撞击对方裆部。此处(图255-5-c)还可以将提起的右膝做向 前踢放腿动作,攻击对方裆部。图255-5-动作则是假设对方后 退,我方追入,冲击其心窝。
右足向后腿一步,成左平安步,右臂屈肘直立,肘尖向下 段中线下砸,砸时拳背向右,左手为掌,抵在右肘尖下面。右手 砸肘前,先向上屈臂举到有耳位后,再往下砸,砸时要借助腰身 下压的力量。
意义:假设对手弓背向我方抱腰(图255-6-b),我重心坐落, 同时用右肘向对方背部中心线击砸,肘尖为发力点(图255.6.c)。 砸肘后,继续用右膝盖向上撞踢对方心窝(图255-6-d)
o



- 左足后退一步为右平安步,同时左右两拳背均向内侧,屈 肘上举,肘部高度同肩。
高级实用技木
意义:假定对方两手搭在我方肩部,我两臂上举,用撑力解 脱(图 255-7)
o
- 保持原步形,两拳向下交叉格挡,交叉时,两拳背均向上, 左手在右手下方。
意义:对手向我下段伸手或冲拳时,我用交叉下格挡动作将 其压落(图255-8)
o这方法也可运用于对方向我下段踢腿时的 格挡防守。



- 身体向前下方俯倾,两拳左右分开,用力向侧前挽,同时, 臀部向后撞击对方。
意义:对方从后位抱住我腰部,我用两臂向侧前挽住对方双 臂,同时用臀部崩劲向对方腹部撞击,并在撞击时做好后踢腿准 备,击对方裆部(图255-9)
o
- 左足向左侧大步迈出,两足跟粘地,重心在右足,右膝弯 曲。左掌向左前方伸直,右手在额上方架挡,脸转向左侧,目视 左方。
意义:假定对方从左侧抓住我左臂,我左手上举,使对方的 臂也升高,结果对方暴露肋间要害部分,我方乘机用拳或腿攻击。
- 两手在身体前面,由左向上、向右、向下大幅度轮转一周, 待左手到下段位时,手背向上,以小指侧掌根为力点,用手刀做 向下劈打动作,右掌心向上,横置于左肘前方。
意义:设对方用腿踢我方腹部,我方用手刀劈打其足背。
- 重心移向左足、左膝屈、右膝伸。右掌向右侧伸出,左掌 向额前方架挡。这是10动作的相反动作。
意义与10动作相同。
- 两臂在身前划圈后,右手刀做向下劈打动作,这是11动 作的相反动作。
意义,对手向我下段攻击,我用手刀下劈刀后,即向对方身 体踢腿反击(图255-13)
- 左足向后方退步为右平安步,右手在中段位置做内拨挡 动作,即手指向上,以掌心向内拨,左拳收回置于左胁部。
意义:对手向我胸部进行左肘撞击,我用内拨挡动作,由外向内阻挡(图255-14)。



- 右足向正后方退一步,成左平安步,左手做中段内拨挡, 这是14动作的相反动作。
- 左足向后方退一步成右平安步,右手做中段内拨挡,这是 14动作的重复。
- 以右足为轴,身体左后转180。,左足向左侧移动成左平安 步,左手做上段架挡。转身要迅速,腰身不可浮动。
意义:对方抓我头发时,用左臂上格挡,利用爆发力弹击对 方手臂。
- 以右足为轴,身体向左后转180。,横移左足为左平安步, 左手做上段格挡动作。
- 右足向前方大步迈出,左足蹬地跟进,右拳向上做架挡, 左拳置于左胁部。
上述第17〜20动作全部相同。只是步法、方向上有所区别。
- 上体保持原姿势,右足由前向后收回,与左足靠拢成立正 站立,双手在胸前交叉,覆盖在胸肩部。同开始演习时的准备姿 势。
- 双足并立成八字步,双拳自然垂挂于大腿两侧,目视前 方,保持警觉状态,约2秒时间,放松,到此整个套路演练结束。
以上各动作的练习,都是针对对方向我攻击而假设进行的 防守动作。若作为女子防身术,也应假定对方向我抱、抓、打等 侵犯的情景进行练习。
上半部分:练习初期,宜进行分解动作练习,熟练后要连续成完整动作, 继续进行第二阶段训练,此时应该将22个分解动作合并成11个 完整动作,方法如下:
1至3动作合并;4、5合并;6不变;7至9合并;10合并。
下半部分:
12.13合并;14不变;15、16合并;17、18合并;19、20合并;21、 22合并。
十、“全日本空手道联盟”规定型
这是“全日本空手道联盟”规定的八种“型”中的一种。从技 术流派分析来看,这种“型”不属于首里手的技术流派。也就是 说不是属于系洲空手道系统的“型”,而是属于那霸手的技术流 派,即属于东恩纳先生的系统。这种“型”动作比较容易掌握。
在本型学习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有一种特殊的步法,叫做
形步。该步形两足前后拉开,后足跟到前足尖之间隔距为 50厘米左右,前脚板斜向站立,后脚与前脚成日语片假名 字形状。
准备姿势:立正站立,两手掌背朝外,重叠于身体下段裆部 前方。重叠手掌时,右手在内,左手在外。鞠躬、施礼(图256)
o全套动作如下(图257-1-257-27):



- 两足跟由立正外转成平行步。深吸一口气,直至腹部丹 田,两手半握拳,拳背向外,贴于大腿两侧。
- 右足向身体右前方斜向踏出一步,左足向右足靠拢成立正 姿势,此时身体左转90。,面向左方。移步同时右手握拳,拳背向 外,贴于右胁部,左掌掩盖右拳前面。
- 保持上式步形及手形。右拳拳背向上,身体向左拧转,同 时将右肘向左下方拉回,再向前方撞击。
意义:我方右手腕被对方抓住时,我方转腰,拉向左方进行 解脱,同时用右肘撞击对方。
- 左足向左方移开为四股步,左掌由脸面中线,向下划圆推 挡,停在心窝前,同时右手以里拳由下向上击打。
意义:对方向我中段攻击,我用左掌跟由上向下压挡,压挡 时用右里拳打击对方脸部。
- 左足向左斜方前进一步,身体右后转180。,两脚成立正式 站立,同时左拳拳背向外,置于左胁部,右掌掩盖左拳。这是动 作2的相反方向的动作。
- 保持原步形及手形,左拳拳背向上,身体向右扭转,左肘 向右下位拉回,向前撞击。这是动作3的相反方向的动作。
- 右足向右移动一步,成四股步,右掌由脸面中心划圆弧后 向中段压挡,置于心窝前方,右手用里拳打击对方上段,这是动 作4的相反方向的动作。
- 右足向右斜方踏出一步,身体左后转180。,左足退后,向右 足靠拢,成立正式站立。右拳拳背向外,立拳,贴在右肋部,左掌 掩盖右拳,与动作2相同。
- 保持上姿势不变,左拳拳背向上转向左胸,左手拉回至左 肋,右肘撞击左下方,与动作3相同。
- 左足向左移开为四股步,左掌跟由上向中段划弧线推挡,
落点止于心窝前,右手用里拳打击对方上段。这与动作4相同。
- 意义:对方正面冲拳,我用左手托挡,并以右踢膝动作反击 对方从右方来的攻击。左足向右足靠拢,重心移向左足,单足屈膝站立。右足屈 膝上提,左手做左中段托挡动作,右手向右下段推挡。目视右 方,向上做踢膝动作。
- 保持身体原形,起右腿向正前方踢出。
意义:由踢膝的形态,朝对方裆部补踢一脚。
图 257-11

- 右踢腿下落着地,重心右移,左腿屈膝提起,向上做踢脖 动作。同时,右手中段托挡、左手下段推挡。这是动作11的相 反方位的动作。
- 保持上述姿势,左腿向前方踢击。这是动作12的相反动 作。
- 左踢腿向后方落地,成右前屈步。两手握拳拉回,置于两 胁部,拳背向下,即向前方中段,两拳连续冲击。
- 保持右前屈步站立,两手由上姿势划一圆弧,右手用拳槌 横砸自己的左掌心,砸拳位置在膝部上方,砸拳时拳背向下。
保持上势,手形不变,右足在左足前交叉(图257-17-a)
o 向左后转体180。;转身后成左前屈步图(257-17-b)
o意义:对手来抱我腿时,用左手拉引对方的头部,用右拳槌 亚其头部。
同时两手分开,掌背向上,向两侧横转手腕,做挂挡动作,然 ;两拳向两肋收回,即向前方中段两拳双冲击,同15动作,区别 、在步形相反(图257-17-c)
o保持上式不变,两手由冲拳位置划一个圆弧,右手为掌,图 257-17~c


左手握拳槌,横砸右掌心,砸拳时拳背向下,砸拳位置在膝部上 方。这与动作16相同,但方向相反。
- 右足在左足后面勾击,即屈膝用脚跟向左膝后面勾击,然 后提右膝,向左膝前方做“波回脚”动作,同时身体向右后转180。。 右足在转体后向右前方落地,与左足成“。'字步。右足下地同 时,用右拳槌向对方上段打击,左拳收于左胁部。
意义:右足在后方勾击踢毕,即向上做“波回步”,并即举右 拳槌,打击对方上段。
- 保持”字步形,右拳槌变掌,意想抓住对方头发,握拳
向右腹部拉回(图257-20-a),同时左拳向中段用里拳打击(图 257・20・b)。
- 左足往后勾击,向左转体180。,变左足在前,成字步, 左拳槌上段打击。这和动作19相同,但左右相反。


- 保持字步形,左手意想抓对手头发,用右里拳向对 方中段进行打击。里拳打击时,肘部不能过分伸直。这与动作 20相同,方向相反。右足向前踏出一步,成右三战步,右手收回置于右肋部。
左拳向中段冲击。
- 左足向右足前方进一步,身体右后转180。,右足尖点地成 右猫足步。左手成掌形,掌心向上置于左肋部;右手以背刀形, 向前划半圈勾击。
- 保持猫足步不变,右掌由左肋位向上格挡,小指侧向左, 用背掌做上段格挡动作。此时掌背向外,置于自方左眼前面(图 257-25-a);左掌在上段再次向右侧格挡,掌背由向外变为向内, 置在右侧肩部上方(图257-25-b)o
高级实用技术
意义:将对方冲击我上段的拳格开,并擒住其手腕关节,此 掌在上段由掌背向外转向内,即为擒拿动作。
- 左手手指向上,以掌底部向中段冲击。右手手指向下段 冲击,同时慢慢地将胸腹腔内的气吐出。
意义:左掌跟击打对方锁骨,右掌跟击打对方小腹部(图257-26 )
o
- 右足向左足靠拢,成立正势,同时两掌合并于身体正中线,保持猫足步不变,右拳砸在左掌上(图27.a)。
然后下降至小腹前裆部位置。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均朝外 (图 257-27-b)
o身体自然直立,目视正远方,并将气息细细地呼吸三次。至 此整套“型”演练完毕。施礼、回复到开始时的准备姿势(图258)。


开始练习阶段可按上述27个分解动作进行练习,熟练后应 该将27个分解动作合并为16个完整动作。
合并方式如下:
上半部分不变;2至4合并;5至7合并;8至10合并;11 不变;123合并。
下半部分:14、15合并;16、17、18不变;19.20合并;21、22合 并;23、24不变;25、26合并;27不变。
十一、空手道攻击威力的训练与测试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一谈起空手道,对凭手足肉体来 劈断砖瓦、木板的印象特别深刻。人们经常会问练空手道的人, 能劈断几块砖头呀?黑带的人能劈几块?白带的人能劈几块?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总把空手道的手足、身体的攻击破坏威力看
级实川技
做是空手道的全部,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不足为怪的。
在空手道还未普及的地区,要想使人们理解空手道,用“型” 这类的技术,远不如用实际威力来宣传的简单、有效。在空手道 的比武会上,经常看到空手道选手的打击威力表演,这很容易给 人留下一种“这就是空手道”的形象。
大多数人学习空手道的最初目的,难道不都是对这种威力 的惊奇和向往吗?相反的,为掌握一套礼节而来学习空手道的 人是很少见的。然而,不管其动机如何,一旦参加空手道训练, 经过严格苦练之后,都会逐渐地真正理解空手道的目的意义。
攻击威力确实是空手道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也是空手道 魅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要使这威力表现出“一拳必 杀”的功夫则需要艰苦的训练,就跟拳击家要练沙袋、摔跤家用 “桥”练习颈部力量、柔道家不断练习背包动作、相扑力士长期地 练习推胸动作一样,不通过艰苦锻炼就没有技术上的威力。
如果单是为了破坏一个物体,当然不需要给肉体增加痛苦 的锻炼,只要用什么器械来帮忙就是了,空手道威力测试必须要 用空手道的技术来进行。那么使用空手道技术进行威力测试究 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作为空手道训练结果的一个课程,必须是在正确的基 本型、组手的技术中产生的。换一句话说,空手道的威力不是以 固定物为对象的,而是对想象中的对手发挥其威力。例如劈砍 重叠的瓦块,如果放在地上,外行人也能劈几块,换成大块头的 力士,一屁股蹲下来就能把它砸成许多块。然而,若用5块或10 块瓦吊在空中,仅用单纯的力就不容易劈碎了。这就需要发力 的速度和准确度,如果不经过拳足功力的训练,是不可能成功 的。因此,空手道的技术训练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掌握正确的基 本型,用组手方式与对手反复练习,再加上各种条件的学习和训 练,最后才能产生劈、砍、踢、撞等威力。
浏览3,6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