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从上到下的集权统治系统,将军、政大权集 于一身,自然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也属于皇帝管辖,下面具体负责的官吏要 向皇帝负责,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清末。军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柱 石,统治者自然会强化对相应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唐武则天长安二年 (702年),武举开科,这是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出现, 一方面刺激了军事武术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对社会尚武风气的保持、对民间武 术的发展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制度、场所

秦汉至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军事武术训练和教育形成了制 度,且有了一些固定的场所。

讲武校阅制度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除平时的教射和战阵训练以外,统治阶级还 进行必要的讲武校阅以及狩猎,且一般形成了制度s

如西汉时期在京师军和地方军中都设有讲武校阅制度。京师讲武校阅由 皇帝主持进行,“三时不讲,唯十月车驾幸长安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 名曰乘之” ,后来又发展为“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 以荐陵庙。其仪乘舆御戎路,白马朱鬣,躬执弩射牲,牲以鹿麝。太宰令谒者 各一人,载获车驰,驷送陵庙,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肄兵,习 战阵之仪,斩牲之礼,名曰駆刘。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曰乘之” , 可见此时的校阅已包括名为“躯刘”的祭祀礼仪和“乘之”的实兵演练两部分 内容。东汉初期,尚能坚持,但后来就荒废了。地方军的讲武校阅由郡太守和 郡都尉主持进行,也是在秋季农闲时进行,主要的目的是“课殿最”(课即考 核,殿为下等,最为上等),以定赏罚。东汉时期,由于郡国兵的撤销,这项 制度也就取消了。

校猎习武演练相当于今天的军事演习,亦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其 目的是“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乃时以有年出兵,整舆竦戎” 西汉时期, 校猎习武演练多在“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观十七所,皆容千乘万骑” 的 上林苑进行,皇帝亲自主持,以检验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将领的指挥水平。

奖励制度

为鼓励官兵“竞武”“建军功”,在军队中常常采用恩威并重的策略进 行惩罚和鼓励。如汉初名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忍(刃), 穰苴曷有加焉”,以细柳整军而闻名于世。“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人边,乃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 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 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人。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人劳军,亚夫乃传言开 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 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 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 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 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父为中尉。孝文且崩时诫太子 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汉承秦爵二十等,以赐天下,爵者禄位也”,这二十等爵位为公士一爵、 上造二爵、簪裊二爵、不更四爵、大夫五爵、官大夫六爵、公大夫七爵、公乘 八爵、五大夫九爵、左庶长十爵、右庶长十一爵、左更十二爵、中更十三爵、 右更十四爵、少上造十五爵、太上造十六爵、驷车庶长十七爵、大庶长十八爵、 侯十九爵、列侯二十爵。“爵等,生以为禄位,死以为号谥”,每等爵位有不 同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苻坚设想教武堂

东晋孝武帝太元五年(380年),前秦主苻坚“作教武堂于渭城(今陕西 咸阳),命太学生明阴阳兵法者教授诸将”,他的这一创造性提议得到秘书监 朱肜的反对,他认为,“陛下东征西伐,所向无敌。四海之地,什得其八,虽 江南未服,盖不足言。是宜稍偃武事,增修文徳,乃更始立学舍,教人战斗之 术,殆非所以驯致升平也。且诸将皆百战之余,何患不习于兵。而更使受敎于 书生,非所以强其志气也,此无益于实而有损于名,惟陛下图之”,苻坚接受 劝解,不得不停止了教武堂的创办。

由于历史的原因,教武堂虽然没有创办成功,但它有明确的校址、教员 和教授内容,可谓是中国军事武术学校的雏形,在武术史以及武术思想史上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军事武术的训练内容与方法

军事武术的习练者将领和士兵的训练内容与方法有所不同,士兵主要进 行军事武术技术的训练,而将领还要进行韬略方面的教育。

(一)谋略教育

将领的谋略教育极为重要,历代大都比较重视,如汉武帝让霍去病学习 兵法、孙权劝说吕蒙读书等。将领韬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兵书,西汉时期为满 足军事教育的需要,曾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兵书搜集、校订工作。

先秦典籍“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西汉“迄孝武世, 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 ”,于是“改秦之败, 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 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 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

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刘向死后, “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 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 其要,以备篇籍”,其中“兵书略”又包括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和兵技巧。

“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的“兵 权谋”共有13家259篇,主要论述谋略,包括《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 《齐孙子》(89篇、图4卷)、《公孙鞅》(29篇、图9卷)、《公孙鞅》(27 篇)、《吴起》(48篇、有列传)、《范蠡》(2篇)、《大夫种》(2篇)、 《李子》(10篇)、《綞》(人名、1篇)、《兵春秋》(3篇)、《庞暖》(3 篇)、《儿良》(1篇)、《广武君》(1篇)、《韩信》(3篇)。

“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的“兵形势” 共有11家92篇、图18卷,主要论述战术,包括《楚兵法》(7篇、图4卷)、 《蚩尤》(2篇)、《孙轸》(5篇、图2卷)、《繇叙》(2篇)、《王孙》(16 篇、图5卷)、《尉缭》(31篇)、《魏公子》(21篇、图10卷、有列传)、 《景子》(13篇)、《李良》(3篇)、《丁子》(1篇)、《项王》(1篇)。

“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的“兵阴阳” 16 家249篇、图10卷,主要论述天候、医药、地理、卜筮,包括《太壹兵法》(1篇)、 《天一兵法》(35篇)、《神农兵法》(1篇)、《黄帝》(16篇、图3卷)、《封 胡》(5篇)、《风后》(13篇、图2卷)、《力牧》(15篇)、《鹤治子》 (1篇、图1卷)、《鬼容区》(3篇、图1卷)、《地典》(6篇)、《孟子》 (1篇)、《东父》(31篇)、《师旷》(8篇)、《苌宏》(15篇)、《别 成子望军气》(6篇、图3卷)、《辟兵威胜方》(70篇)。

“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的“兵技巧” 13家199篇, 主要论述军事武术技术,包括《鲍子兵法》(10篇、图1卷)、《伍子胥》(10 篇、图1卷)、《公胜子》(5篇)、《苗子》(5篇、图1卷)、《逢门射法》 (2篇)、《阴通成射法》(11篇)、《李将军射法》(3篇)、《魏氏射法》

浏览5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