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防守法的技术要求
- 幅度适中
防守技术是被动技术,应是进攻和反击的过渡。防守时,其 幅度要适中,即防守距离的远近、快慢等都应为进攻和反击做准 备。如果防守幅度过大,则不利于进行反击;防守幅度过小,则容易被对方抓住进攻的机会。因此,防守的幅度应适中,以防守 的效果和有利于反击为标准。
- 回防迅速
回防的速度要求迅速、敏捷,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动作进行转 换,攻守运用自如。如果动作技术结构不合理,会造成回防速度 变慢,使得对方容易击中自己,如果试探性的假动作过大,就不容 易及时回防。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闪躲技术进行防守时,身体 重心必须给反击预留出一个趋势,这个趋势应与反击的方向一致 (特殊情况除外),如向后撤时,重心应落在前腿上,以利后腿反 击,反之,则会形成二次移动,增加反击时间。
- 时机恰当
时机恰当是要求防守的时间与对手进攻的时间恰到好处,不 早不晚。防守过早,动作落空,对手转移攻击的方向或目标;更有 可能对手使用假动作诱己上当,调出自己的动作后再攻击;防守 太晚,则有被击中的可能。因此,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迅捷的反应 能力是防守技术动作的关键。
- 位移准确
位移准确是指在运用防守技术时,身体姿势的改变、距离的 移动都要有高度的准确性;特别是在闪躲防守中,因其本质就是 保持、控制与对手的距离,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对手无法找到适当 的攻击距离,使对手总是感到距离不是远就是近;适当的距离还 有利于在防守的同时进行快速的反击。因此,谁能控制距离,谁 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没有距离,一切技术都是空谈。
- 整体协调
整体协调是对身体协调性的要求,无论是采用何种防守技 术,都必须保持身体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在使用格挡、堵截这类 技术动作时,身体应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要善于利用身体微小的 旋转来化解、转移对手的攻击力量;在使用闪躲类技术时,则表现 在步法的移动过程中,身体要随步法的移动而移动,不可出现上 下不协调的现象,应一动而全身动,真正做到步走身随。
(五)跆拳道实战攻防技术要求
- 主动进攻技术的要求
主动进攻时,其动作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 启动突然
隐藏自己的攻击意图和攻击前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迅速 发起攻势。在接近对手的过程中多以小步法来逐渐缩短距离,以 防对手抢攻;在使用假动作调动、迷惑对手时,假、真动作之间的 衔接转换快速果断。
(2) 迅速连贯
攻击一旦开始,连续不断的组合击打将不会给对手一丝一毫 的喘息机会,整个动作过程和动作间的转换以最快的速度来完 成,任何停顿与犹豫不决都将使我们无功而返。
(3) 真假结合
利用假动作来调动、迷惑对手,是在运动中寻找进攻时机的 方法之一。真假结合,扰乱对手的判断思维,削弱对手的判断能 力。无论对手是否上当、动与不动都是对手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 应,始终把这种反应视作一种状态,根据对手的状态,视情况迅速 做出反应。
(4) 方法精巧
跆拳道比赛不仅需要良好的提升和高超的技战术,更需要运 动者在比赛中有着清醒的头脑,善于利用对手的弱点与短处,扬 长避短。跆拳道推崇击打的技巧,要求运动者观察、判断、预测对 手的技战术,从而采用相应的对策。、
- 防守反击技术的特征
在进行有效的防守之后,应进行积极的反击。反击技术由防 守技术和进攻技术组合而成。在比赛中,良好的反击技术能够破 坏对方的进攻,使得自己由防守转为进攻,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 防守反击技术的要求如下。
在学练防守反击技术时,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更重要 的是培养防守反击的意识和把握防守反击的时机。把握时机需 要准确的判断,配以快速的动作转换,然后果断地出击。
进攻往往是真假动作的结合,这就需要在防守反击时判断其 进攻的真伪,避免上当。判断的正确与否,是确保反击击打效果 的关键。运动者的技战术总有相应的习惯和规律,只不过其隐蔽 性有好有坏。这就需要在比赛之前,充分了解与认识对手,加强 防范。
对各种类型的防守动作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拥有 娴熟的动作,才能打出防守反击的速度,化被动为主动。
始终将防守动作的结束环节视作反击动作的开始,减少中间 环节,有效地缩短防反转换的时间,加快动作转换的速度。组合 反击动作着重于动作的连续性,一连串的击打使对手无暇组织有 效的防守。
第二节跆拳道基本技术
一、跆拳道礼仪
跆拳道中的仪”是跆拳道基本精神的体现。跆拳道练习 虽然是以格斗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 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的内心深 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之心。因此,在练习或比赛 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的“以礼始,以 礼终”的尚武精神。
动作要求:面向对方直体站立,两手紧贴两腿,两脚并拢。上 体前屈30°、头部前屈45。鞠躬敬礼,礼毕上体还原成直立姿势(图 7-3)

二、竞技跆拳道基本技术
(―)实战姿势
1 .准备姿势
竞技跆拳道的实战姿势也就是踢击时的预备姿势,它应具备 自然、协调、富有弹性以及身体的稳定性等因素,以便于进攻、反 击、防守以及灵活的步法移动。左脚在后是左架准备姿势,此时 右腿为前腿,左腿为后腿;右脚在后是右架准备姿势,此时左腿为 前腿,右腿为后腿(本书均以左势为例)。
(1) 动作规格:两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脚尖45。斜向右前方, 后脚脚跟抬起,保持弹性,膝关节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中间;上身 自然直立45。斜向右前方,双手握拳、拳心相对、两臂弯曲置于胸 前;头部直立向前,目视正前方(图7-4)
o(2) 动作要领:身体自然,肌肉放松;两膝关节松而不懈,富有 弹性;心无杂念,无意为有意。

- 与对手相关的站位
- 开势站位(图7-5) o

- 闭势站位(图7-6) o
(二)基本步法跆拳道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武技,实战中步法的灵活运用对 保证充分发挥腿的威力,取得实战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比赛中,运动员要根据对方的技战术情况,采取不同的步法移 动。所以在训练中,要使运动员具有准确的距离判断能力,并在 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做到攻防动作忽然、快速,就必须 通过步法移动去争取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动。
实战中常用的基本步法包括以下几种。
- 前滑步
方法:标准实战姿势开始,后脚蹬地,前脚向前滑行,而后脚 再向前跟半步,两脚以及身体仍保持原来姿势站立。
要求:向前滑步时,重心不宜起伏过大,尽量使重心平稳移 动,两脚距离保持不变,滑步要稳,跟步要快。
2 .后滑步
方法:标准实战姿势开始,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腿先退后半 步,前脚随即后退,两脚以及身体仍保持原来姿势站立。
要求:向后滑时,重心不宜起伏过大,尽量使重心平稳移动, 后脚退步距离不宜过大,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变,要借助蹬地的反 作用力加快移动速度。
- 上步
方法:从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以前脚前脚掌为轴,后脚用力蹬 地抬起向后经前脚内侧向前上一步,形成和原来相反的实战 姿势。
要求:后脚上步时要走直线,两臂在体侧自然上下移动,重心 不能上下起伏过大。
4 .撤步
方法:从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以后脚前脚掌为轴,前脚用力蹬 地抬起向后经后脚内侧向后撤一步,形成和原来相反的实战 姿势。
要求:前脚后撤时要走直线,后撤步时重心保持平稳的移动, 两臂在体侧自然上下移动。
5 .跳换步
方法: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两脚同时蹬地使身体腾空,空中 两脚前后交换,同时转体;落地时身体姿势成另一侧的准备姿势。
要求:跳换步的腾空不宜高,略离地即可。
- 交叉前冲步
方法: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前迈进一步,身体姿势同时转 正,随即前脚向前冲一步仍为原来的实战姿势。
要求:两腿动作要连贯快速,类似加速冲刺,步幅要小、频率 要快。
7 .前(后)垫步
方法: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后(前)脚向前(后)并拢的同时, 前(后)脚蹬地向前(后)迈(退)步,仍成原来的实战姿势。
要求:垫步动作的要点是后脚(前)向前(后)要迅速,不等后 (前)脚落定,前(后)脚就蹬地前(后)移动;前(后)脚移动的距离 要适当,既能照顾与对方的位置关系,又便于自己后面的连接动 作。垫步动作要迅速、轻捷、连贯,要快速接近或远离对方。
- 侧移步
方法: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两脚前脚掌同时向左(右)侧蹬 地,使身体向右(左)侧移动,离开原来的位置。向左移叫左移步, 向右移叫右移步。
要求:移动快速,重心控制要好,步幅移动不能太大。
- 弧形步
方法: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前脚的前脚掌原地蹬跟地面,后 脚同时向左(右)蹬地后右(左)跨移一脚,成为和原来准备姿势不 同方向的准备姿势。向左跨为左弧形步(或左环绕步),向右跨步 为右弧形步(右环绕步)。
要求:移动时的身体重心控制要好,移动步幅不能太大。
- 组合步
组合步是指各种步法之间的不同组合。实际上,跆拳道技术 在实战运用的过程中,无不通过各种步法的运用和变化而得到实 施,而且使用的步法都是有意或无意地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的。运 用步法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距离,使自己的动作更加快速灵活,从 而达到进退自如、控制节奏、有效攻击和有效防守的目的。步法 的组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把进攻和反击的技术与步 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移动中进攻,在移动中防守,在移动中反 击,使步法的运用和拳法、腿法融为一体,成为进攻、防守、反击的 有机连接技术,从而达到取得实战胜利的目的。
(三)基本进攻技术
L前踢(图7-7)
前踢是跆拳道基本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前踢进攻时易把 自己的正面暴露给对方,而且由于对方的侧身防御姿势很难使用 前脚掌或脚后跟去踢击对方的要害和得分部位,故而现在的跆拳 道比赛中,前踢并不常用。但又由于前踢技术本身具有出击快、 路线短、耗时少且极具爆发力的特点,它仍然是跆拳道中一种颇 具威力的踢法之一。根据前踢技术自身的特点以及对竞赛规则 的适应,现在的前踢技术在使用中多以脚背去踢击对方。由于对 方的正常防御姿势较难使用脚背去踢击,因此常在对方攻击上体 发生侧倾时,予以前踢反击。所以在应用前踢技术时,捕捉战机 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动作规格:左脚蹬地屈膝提起抬至水平,重心移至左脚,支撑 脚辗转90°向前送散,小腿快速向前踢出并迅速放松收回,落脚, 还原为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
- 左腿直线出腿,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
- 保持重心,甑往前送,高前踢时,甑往上送。
- 击打到目标时脚背绷直。
- 小腿回收要快。
- 后横踢(图7-8)
后横踢是跆拳道比赛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踢法,不管双方采 取开势或闭势,都可以使用后横踢进行攻击得分。后横踢不仅威 力大,难以防守,有时即使遭到阻挡也能击中对手得分,同时它还 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攻击技术。
动作规格:左脚蹬地,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起,右脚以脚掌为轴 辗转180。向前送甑,同时左腿膝关节抬至横向水平状态,小腿快 速向前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重心前移落腿,还原 为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
- 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直线出腿,小腿放松。
- 支撑脚向前辗转180°。
- 甑关节前送发力,击打瞬间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
- 击打到目标时脚背绷直。
- 小腿回收要快。

- 前横踢(图7-9)
动作规格:右脚蹬地向前垫步,重心移至右腿,左腿膝关节夹 紧向前提起,右脚以脚掌为轴辗转180。向前送甑,同时左腿膝关 节抬至横向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前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 收回小腿,重心前移落腿,还原为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
- 前横踢与后横踢相似,由于用前腿击打,距离对方近,动 作较隐蔽,很难使对方察觉,缺点是击打力度较小。
- 右脚垫步,重心向前平移。
- 髓关节前送发力,击打瞬间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
- 击打到目标时脚背绷直。
- 小腿回收要快。

- 侧踢(7-10)
侧踢是跆拳道运动员极易忽略的踢法,因为根据竞赛规则对 得分要求的规定,侧踢虽然力量大,但由于侧踢本身运用时,就两 个用力方向,故而出击速度较慢,易产生推蹬的踢击效果,所以在 攻击躯干时,没有像横踢那样实实在在的击打声音,得分较难。 但是攻击对方的颈部和头部,其威力还是非常巨大的。另外,运 动员掌握了不同的侧踢腿法,练就一套连续动作,与其他一系列 技巧相结合使用,会给对方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侧踢时,因上体 距对方较远,且力量较大,故而也是防守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 发挥侧踢的更大优势,在踢击时加上滑步,则力量更大,击打更 远,穿透力更强。
动作规格:左脚蹬地屈膝提起,右脚以脚掌为轴内旋180。,同 时体转侧对目标,左腿靠伸膝和伸髓的力量快速直线踢出,收腿、 放松,重心向前落下,还原为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
- 起腿后,大小腿、膝关节夹紧。
- 踢击时,髓关节、膝关节应充分伸展开,髓、膝、踝成一 直线。
(3)大小腿直线踢出、直线收回。
- 后踢(图7-11)
后踢的踢击动作与侧踢相似,只是需转体180°,动作幅度较 大,重心较难控制。但其力量大,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后踢多用 于反击踢击,是对付横踢的一种较好的踢法,由于横踢的使用率 高,因此在比赛中后踢的使用频率和效果都要比侧踢高,成为重 要的得分手段之一。
动作规格:右脚以脚掌为轴外旋约90°,同时上身向左后方拧 转约180、目视攻击目标,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左腿提膝收腿,直 线踢出,重心前移落腿,还原为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
(1) 身体拧转团身收紧。
(2) 贴近支撑腿提膝,踢击腰部发力,走直线。
(3) 转身、提膝、出腿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
(4) 脚掌接触击打目标。
(5) 快打快收。
- 下劈(图7-12)
下劈踢法是跆拳道踢法中别具特色的一种踢法,也是重要的 得分手段之一。尤其是女子运动员,由于柔韧性较好,故而常把 下劈作为得意技加以强化训练,并应用于比赛,有时它的得分能 占到总得分的30%左右。下劈腿法可分为前腿下劈和后腿下劈, 而且他们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机、距离进行攻击或防守反击。
动作规格:左脚蹬地启动,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快速向上摆 起,至头部上方,放松下落,同时做髓前送,支撑脚向前辗转,以脚 掌或脚跟击打目标,快速落地还原。
动作要领:
浏览1,3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