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趟
老僧托钵
立正姿势起,双腿屈膝坐身,出右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 五指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之下,二目向前平视。(图 3-4-23)
进步穿掌
右足微提成虚步,同时左臂外旋,当翻转成掌心向上,五指向前时,自右臂下向 面前穿出,右手停于左臂之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4-24)
紧接上势,落右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向前, 自左臂下向面前沉肩坠肘穿出,左手停于右臂之上,二目前视,以上动作要一气呵成。 (图 3-4-25)
狮子摇头
双足不动,仍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左手不动,右手以右肘为轴屈指屈腕屈 肘,向左向下再向右再向前缠绕一周,用手背向面前摔打面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 4-26)
双足不动,仍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当右手反背摔打而出后立即又以右肘为 轴,屈指屈腕,屈肘向右向下再向前缠绕一周,用手背向面前摔打而出,二目前平视,以 上动作要一气呵成。(图3-4-27)
进步扑肘
右手屈腕屈肘收回胸前,随之进右足,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屈肘,用右肘肘尖向胸前 扑打,“啪”地一声,左手拍在右小臂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4-28)
转身顶肘
原地扣右足,左转回身再向左横上左足,成马步,同时双手握拳屈肘,同时向身后顶 出,二目向左平视。(图3-4-29)
直捣龙门
左足横上一步,右足跟进成左扣步,同时向左转身90度,面对前方时,右手变掌, 掌心向下,五指向前,自左臂上向面前伸出,左肘不变与右臂成合抱式,二目向右手注 视。(图 3-4-30)
霸王请客
向身后撤右足,跟撤左足成左足前右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左臂外旋,当翻转成掌心向 上时,双手同时半握拳,在向右拧腰的同时向右跨外掳拽,二目向前平视。(图3-4-31)
黄鹰掐嗉
向前进左足跟进右足成左足前右足后的三七步,右手变掌,掌心向前,虎口向上向胸 前推出,左手变掌自然置于右肘之下,二目向前平视。(图3-4-32)
怀中抱月
撤右足跟撤左足成左足在前的半虚步,同时双掌 掌心向下,双臂屈肘向左右撑开,二目向前平视。(图 3-4-33)
上左足跟上右足成左足在前右足在后的三七步, 同时双掌掌心向前,双掌五指相对,向胸前推出,要圆臂 圆背打出推撞之力,二目向前平视。(图3-4-34)
老僧托钵
扣左足右转回身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掌 五指向前,掌心向上,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 下,沉于右肘之下。(图3-4-35)
(四)第四趟
老僧托钵
立正姿势起,双腿屈膝坐身,出右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 五指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之下,二目向前平视。(图3-4-36)
迎门点腿
双掌向下落至腹前,随之向上翻转,当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经 胸前向面前伸出,同时右腿提起,脚面绷直,用足尖向右掌下点出,二目前视。(图3-4-37)
燕子抄水
右腿屈膝收回,向前方仆下成右仆步,同时双臂内旋,右掌在前,掌心向上,左掌随 后,掌心向下向右足面插去,二目注视双手动作。(图3-4-38)
大蟒翻身
重心移至右腿,仰身向前上左足,同时左掌掌心向上,五指向前自右臂下向前穿出, 右掌自然伸至脑后,二目前视。(图3-4-39)
白蛇吐信
原地扣左足,右转回身上右足,同时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向前,自右肩上经颏下向前 穿出,左手掌心向上自然伸于身后,二目前视。(图3-4-40)
缠手肩撞
右手屈指屈腕自左向下缠绕,同时摆右足在向右斜身的同时用左肩肩头向前撞出,此 时双膝贴拢成歇步,右手变钩停于右肩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4-41)
懒龙卧枕
上左足扣步,跟右足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握拳,拳心朝上,向左倾身的同时向左肩前 钻出,沉肩坠肘,高与眉齐,右手握拳,拳心朝下,随在左肘下,二目向前平视。(图 3-4-42)
丹凤亮翅
上左足紧跟右足成左足前右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左臂内旋,当翻转成左肘尖在上,五 指向前时向上抬臂,右手五指向前,自然停于左肘之下,二目前视。(图3-4-43)
进步塌掌
上左足紧跟右足仍成左足前右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双臂内旋,当翻成双掌掌心向前 时,双掌向前下方按下,二目向前平视。(图3-4-44)
老僧托钵
原地扣左足,右转回身出右足,成右足前,左足 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向前,沉肩 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掌掌心向下,停于右肘之下,二 目向前平视。(图3-4-45)
(五)第五趟
老僧托钵
立正姿势起,双腿屈膝坐身。出右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 五指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掌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之下,二目向前平视。(图 3-4-46)
青龙探爪
后足不动,收右足足尖点地成半虚步,同时右臂内旋当翻转成右掌掌心向下时, 按于腹前,左手置于右肘之下,二目前视。(图3-4-47)
上右足紧跟左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掌掌心向前,五指向上,向胸 前推撞而出,二目前视。(图3-4-48)
脑后摘蓝
向左转身180度,同时向左足后扣右足,右臂外旋,翻成掌心向上,但不许有丝 毫回抽右手之意,二目向前平视。(图3-4-49)
继续向左摆左足左转180度回身。同时右手经过头顶,当掌心向前时,屈臂屈肘 向面前推出(名“盖掌”),二目向前平视。(图3-4-50)
白蛇伏草
在向左转身90度时,向左前方横跨左足成仆步,同时双臂在胸前合抱,随之双掌掌 心向下向身体两侧分别按出,二目向左前方平视。(图3-4-51)
老僧托钵
原地扣右足,左转回身向右足后撤左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手掌心向 上,五指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掌掌心向下,停于右肘之下,二目向前平视。 (图 3-4-57)
(六)第六趟
老僧托钵
立正姿势起,双腿屈膝坐身,出右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右掌掌心向上,五指 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同时左掌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之下,二目向前平视。(图 3-4-58)
云片两门
(1)双足不动,仍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左手不动,以右肘为轴,右臂内
旋,翻成掌心向下时,右手自左至内至前外旋翻转一周,翻成掌心向上时,五指向前,用 小指外缘向左片出,二目注视,右手动作。(图3-4-59)
(2)上右足紧跟左足,仍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时,同时右臂内旋当翻转成掌心向 下,五指向前时,用小指外缘向右前方片出,二目注视右手动作。(图3-4-60)
走马回头
向身后撤左足,紧撤右足成并立步,右手五指向下,右臂垂于身体右侧,左手五指扶 在右臂上,二目拧头回视。(图3-4-61)
风轮劈掌
向前上右足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右手自下向前抡圆了用小指外缘向前 劈落,二目前视。(图3-4-62)
跟左足仍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左手自身后向上向前抡圆了,向前上方 劈落,小臂“啪”地一声劈在右手掌心内,以上动作要一气呵成,二目向前平视。(图 3-4-63)
双龙出水
向前上右足紧跟左足仍成右足前左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自腹前 经面前向面前前上方穿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4-64)
双鞭压肘
上右摆步,同时右手五指弯曲自面前抓下,随之上左足与右足成半马步,同时左手握 拳,屈肘横小臂自右手前向下压落,右手与之配合,双手向下压沉,二目向前平视。(图 3-4-65)
野牛撞门
上左足跟右足成左足前右足后的三七步,同时左手握拳屈肘横小臂,右拳按在左臂之 内同时用力向前推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4-66)
卧牛腿
向右足后扣左足,右转回身,弯腰屈左膝,右足提起,足心向外向身后蹬出,右腿不 可蹬直,双拳配合右腿的后蹬前后也可以自然分开,二目注视右足动作。(图3-4-67)
8.反背捶
右足抽回落下,向下 坐身成马步,同时双手握 拳,拳眼朝上,自腹前向 身后身前分别抡出(名曰 “反背捶”),二目注视右 拳。(图 3-4-68)
老僧托钵
原地扣右足,左转回身,向右足后撤左足成右足 則左足后的二七步,同时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向則, 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之下, 二目向前平视。(图3-4-69)
(七)第七趟
老僧托钵
立正姿势起,双腿屈膝坐身,出右足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手掌心向上,五指 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下方,二目向前平视。(图3-4-70)
灵蛇入洞
上右足跟左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臂内旋屈指屈腕自上至左至下至右 至前拧转一周,当拧转至掌心向下,五指向前时,左臂外旋,翻成虎口向上时,自右臂下 向右手前钻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4-71)
上右足跟左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左臂内旋,屈指屈腕,自上至右至下 至左至前拧转一周,当拧转到掌心向下,五指向前时,右臂外旋,翻成虎口向上,自左臂 下向左手前钻出,以上动作要一气呵成,二目前视。(图3-4-72)
獅子张口
向体前左前方上左足再向前上右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双手落至腹前,再右 手掌心向上五指向前,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经过头部伸至面前上方与右手掌心相 对,二目前视。(图3-4-73)
阴阳鱼
向右足的右前方上左足,左手自右臂下抓下,随之掌心向外置于腰后;右掌翻成 掌心向前,拇指向下时,经右肩上向面前推出,二目前视。(图3-4-74)
原地摆左足,在左足前扣右足,同时向左转体180度,随之左腿提膝成右独立 步,左掌掌心向外,拇指向上在臂后向外按出,向左拧头回视。(图3-4-75)
獅子张口
向体前左前方上左足再向前上右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双手落至腹前,再右 手掌心向上五指向前,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经过头部伸至面前上方与右手掌心相 对,二目前视。(图3-4-73)
阴阳鱼
向右足的右前方上左足,左手自右臂下抓下,随之掌心向外置于腰后;右掌翻成 掌心向前,拇指向下时,经右肩上向面前推出,二目前视。(图3-4-74)
原地摆左足,在左足前扣右足,同时向左转体180度,随之左腿提膝成右独立 步,左掌掌心向外,拇指向上在臂后向外按出,向左拧头回视。(图3-4-75)
老牛耕地
上右足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手五指向前,. 虎口向上,向腹前挑起,左手掌心向下置于右肘之下, 二目前视。(图3-4-81)
老僧托钵
原地扣右足,左转回身180度向右足后撤左足成 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五指向前,沉 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置于右肘之下,二 目向前平视。立正收势。(图3-4-82)
(八)第八趟
老僧托钵
立正姿势起,双腿屈膝坐身,出右足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手掌心向向上,五 指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右肘下方,二目向前平视^ (图3-4-83
猿猴爬杆
上右足紧跟左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臂内旋,当拧成小指外缘向前时在面 前向上穿起,随之手指弯屈变钩落下,右手下落时左手穿起,当左手落下时右手又穿起, 如此连续三次,一气呵成,二目向前平视。(图3-4-84)
黑虎入洞
上右足紧跟左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右手变拳落至腹前,随之拳眼向上,沉 肩坠肘向腹前打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4-85)
恶客临门
原地扣右足,再向左转回身上左足,紧跟右足成左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左臂内旋左 手屈指屈腕屈肘贴在背部,左转身后翻成拳心向外,拇指向下时向胸前推出,右手按在左 臂上助力,以上动作要非常连贯,一气呵成,二目前视。(图3-4-86)
当门谢客
上左足紧跟右足仍成左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左掌掌心向下在胸前屈肘横臂砍出,二 目前视。(图3-4-87)
平手回合
向身体左前方上左足,同时左臂屈肘,当掌心向外,拇指向上时向右肩外横推,随之 向前上右足成右足前的三七步,同时右掌拇指向上,五指向前,用掌背向身体右侧打出, 二目前视。(图3-4-88)
獅子翻身
向右足前扣左足,同时左掌掌心向上,五指向前在右臂下向前穿出,双臂紧贴一起,向左拧腹180度翻身,翻成弯腰面部朝上,双手仍在头后,二目上视。(图3-4-89)
千斤坠地
向左足后撤右足并左足右转身180度,面朝前方时,双手 半握拳与双腿屈膝蹲身的同时向下掳拽,双手拽至膝前二目注 视双手动作。(图3-4-90)
日月并行
上右足紧跟左足仍成右足在前的三七步,同时双手变掌, 掌指向上,掌心向前时双掌拇指紧贴,一齐向胸前推出,二目 向前平视。(图3-4-91)
老僧托钵
原地扣右足,左转回身向右足后撤左足成右足在前的三七 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沉肩坠肘向面前伸出,左 掌掌心向下,按在右肘下方,二目前视。(图3-4-92)
八卦游身连环掌
八卦游身连环掌是在基础八掌、八大掌的基础上练习的连环套路,可以表演,可以参 加比赛;可以使全身每块肌肉、每个关节、每个内脏器官和各个系统都得到锻炼,养生健 体,能提高和增长八卦掌的功力,掌法更加多变,身法更加灵活,步法更加巧妙,劲力更 加充实,从而增强自卫防身的本领。
练习游身八卦连环掌要做到:①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每个动作都要矫捷 灵活,舒展大方,形态美观,形神兼备;②劲力要刚柔相济,不得轻飘,要沉实浑厚;③ 意为统帅,以意领气,气沉丹田,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把意念贯澈到每个动作中去,意 动神随,锻炼攻防意识,如临大敌一般,要讲究进退、起落、开合、疾徐、起伏、虚实, 给人以变化多端、神奇莫测之感。练起来如行云如流水,滔滔不绝;如蛇游龙舞,拧裹钻 翻,势势相连。
隊卦游真连环掌动作名涵
第一段
起势
青龙探爪
闭门掩肘
推窗望月(左)
叶底藏花(右)
迎门开掌
推窗望月(右)
叶底藏花(左)
行步撩衣
脑后摘盔
燕子抄水
走马活携
叶底藏花
第二段
白蛇吐信(右)
白蛇吐信(左)
第三段
阴阳鱼
鹞子翻身
鹞子穿林
乌龙摆尾
阴阳鱼 第四段
提膝撞掌
白猿献桃
狮子张口
拧身削掌
风轮劈掌
转身反背掌
提膝腕打
天马行空
第五段
横扫千军
指天插地
枯树盘根
大蟒翻身
怪蟒翻身
白蛇伏草
收势
身连环掌动诵系
(一)第一段
起势
立正,头正颈直,微收下颏。嘴微闭,舌抵上颚,用鼻呼吸;掌臂自然下垂。精 神贯注,二目向前平视。(图3-5-1)
向前平视。(图3-5-2)
双臂外旋,肘部微屈,掌心向上,在体侧徐徐托起,高与眉齐,吸气收腹,二目
双臂里旋,屈臂折肘,掌心向下,掌指向对,在体前徐徐下落,置于小腹前。同 时,坐身屈膝,呼气松腹,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3-5-3)
青龙探爪
在圈上直上左步,同时双臂外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掌前,右掌置左掌腕 部向面前穿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5-4)
右足微贴左足内踝骨处沿弧线在圈上上右步,同时双臂里旋,滚钻争裹,左掌在 前,高与眉齐,右掌在肘下寸许,向圆心拧腰转体,“转掌如拧绳”,向左走两圈。(图 3-5-5)
闭门掩肘
当行至起势之处时,右足在左足前扣步,左臂外旋屈肘,掌心向内掌指向上,在面前 向右拧臂掩肘,右掌不动,二目向前平视。(图3-5-6)
推窗望月(左)
在圈上摆左足,右掌不动向左转身,左臂内旋,掌心向外在胸前横臂圆撑,二目平视 前方。(图3-5-7)
叶底藏花(右)
在左足前扣右足,向左拧身,左掌左臂不动,右臂外旋,掌心向上,掌指贴胸部向左腋下穿出,目视右掌。(图3-5-8)
迎门开掌
在右足前扣左足,保持原有姿势,右掌掌心向上,自左臂下向身体右前方穿出,目视 右掌。(图3-5-9)
推窗望月(右)
原地摆右足,右臂内旋,掌心向外,在胸前屈臂向外圆撑,左掌不动,二目平视前 方。(图 3-5-10)
叶底藏花(左)
在右足前扣左足,原地摆右足,在右足前再扣左足,同时左臂外旋,掌心向上,掌指 向右腋下穿出,目视前方。(图3-5-11)
行步撩衣
突然左转回身摆左足,将藏花之左掌经腹前向下画弧再向左足前上方撩起,掌与肩 平。右掌自然按于身前,(不屈右膝坐身,此为立身的行步撩衣),二目注视左掌。(图 3-5-12)
脑后摘盔
在左足前扣右足,同时左掌不动,右臂外旋,掌心向上自左臂下向前穿出,目视 右掌。(图3-5-13)
双足不动,向左拧转回身,右臂内旋屈肘,掌心向外,自颈后贴头顶向左肩前方 推出,二目平视前方。(图3-5-14)
燕子抄水
突然屈右膝蹲身,向身后撤左足成仆步,左转回身,同时左掌变钩磨左肋贴左腿外侧 向左足面插去,随之再向上撩起,成半仆步,松肩,向前伸指,右掌掌心向下按于腹前, 目视左掌。(图3-5-15)
走马活携
左掌不许回抽,右掌掌心向下在右膝的斜前方,随着向右拧腰的动作,画一大平 圆。(图 3-5-16)
随之翻掌,掌心向上,搂回置于右腰际,目视右掌动作。(图3-5-17)
叶底藏花
微起身,重心移至左足,在左足前扣右步,右掌向左腋下穿出,坐身合膝,向左拧身 回头,目视右掌。(图3-5-18)
要点:以上动作都要连续完成,先向左“推窗望月”,突然又沿原路右“推窗望月”, 原地的摆扣步要轻捷灵活,仿佛有个轴似的。“推窗望月”时臂要圆撑,不许端肩;“燕 子抄水”、“行步撩衣”的转身要突然,给人以忽左忽右之感觉;“脑后摘盔”的拧腰、 盖掌要一气呵成。
(二)第二段
白蛇吐信(右)
原地摆左足,向左转身上右步,同时左掌不动,右掌自腋下抽出,在面前屈肘, 翻至掌心向上,以肘为轴,自左向前画一小平圆伸出(名“云片掌”),目视前方。(图 3-5-19)
在右足前扣左足,蹲身合膝,同时右掌掌心向上,小臂折肘片回,停至右肩之 上,左掌停在右肘之下,目视右掌动作,向右转身,原地摆右足再绕右足扣左足360度, 仍回原来地方,掌势都不变,二目平视右掌。(图3-5-20)
向身右转身,右足横跨一大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向右足上方伸出,高与肩平, 二目注视右掌。(图3-5-21)
向右转身,在右足前方扣左步,同时,左臂外旋,掌心向上,自右臂下向前穿 出,目视前方。(图3-5-22)
双掌不动,重心移至左腿,右足向身后插步,目视左掌。(图3-5-23)
向右转身180度,双足碾动,右弓步,左掌不变,右掌掌心向上,向身体右方伸出,目视右掌方向。随后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掌姿势不变,向左方松左肩伸长,随后 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右掌姿势不变,再向前松右肩伸长,二目随左右掌的伸长拧动注视。 (图 3-5-24)
白蛇吐信(左)
重心移至右腿,左足向右足前上步,同时双臂里旋左臂屈肘收至胸前,右掌置于 左肘之下,以左肘为轴,掌心翻上,在面前自右向前画弧云片,目视左掌动作。(图3- 5-25)
重心仍在右腿,向左转身180度摆左足,同时右掌不动左掌掌心向上折臂片回, 停至左肩之上,在左足前扣右足,原地摆左足,二目注视左掌。(图3-5-26)
向身体左侧方横跨左步,同时右掌不变,左掌掌心向上向身体左侧方伸出,目视 左掌。(图3-5-27)
向左转身,在左足前方扣右步,同时,右臂外旋,掌心向上,自左臂下向前穿 出,目视右掌。(图3-5-28)
双掌不动,重心移至右腿,左足向身后插步,目视右掌。(图3-5-29)
向左转180度,双足碾动,左弓步,右掌不变,左掌掌心向上,向身体左方伸 出,目视左掌方向。随后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右掌姿势不变,向右松肩伸长,随后左移 成左弓步,左掌姿势不变,再向左松左肩伸长,二目随右、左掌的伸长拧动注视。(图 3-5-30)
要点:白蛇吐信(右)的6个动作都是向身体右侧沿直线前进,白蛇吐信(左)的 6个动作是向身体左侧沿直线前进,两者方向正好相反。原地摆扣步时要灵活快速,向前 穿掌、伸掌时掌心微向上舔,要有蛇的吐信样子,但仍要保持松肩坠肘,要尽力伸长手 臂。向左右松肩伸长手臂时要随重心移动,快速灵活,要有突左突右的感觉。
(三)第三段
阴阳鱼
撤左足又上左足,左掌收回,掌心向内在胸前向下画弧,再上身体左侧撩出,行 步撩衣,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收至胸前,目视左掌动动。(图3-5-31)
上右足并步蹲身,同时右臂外旋,掌心向前向腹前掖出,左掌按于右掌小臂处, 目视前方。(图3-5-32)
向右足前扣左足,原地摆右足,扣左足,向右转身,同时双臂内旋,左臂屈肘屈 腕,翻成掌心向前向右肩前推出,右臂屈时屈腕向外翻成掌心向外推至左胯后面,原地摆 扣步,目视左掌。(图3-5-33)
鹞子翻身
向右原地摆右足, 右掌向足面下插,目视右掌 动作。(图3-5-34)
扣左足,左臂外旋 掌心向上自右腋下向前穿 出,同时仰面翻身,右掌随 身体的仰翻自然停于头后, 目视天空。(图3-5-35)
鹞子穿林
向右转身摆右足,右掌变钩磨右肋伸出,目视右掌的动作。(图3-5-36)
然后上左步,左掌掌心向上,自右臂下向前穿,穿至右肘下面,目视左掌的动 作。(图 3-5-37)
继续向前上右步,同时右臂外旋,掌心向上,左掌自肘处向前穿出,目视前方。 (图 3-5-38)
向左转身摆左足,左臂内旋,左掌变钩磨左肋伸出,目视左掌动作。(图3-5- 39)
然后上右步,右掌掌心向上,自左臂下向前穿出,穿至左肘下面,目视右掌动 作。(图 3-5-40)
继续向前上左步,左臂外旋,翻成掌心向上,右掌自肘处向前穿出,目视前方。 (图 3-5-41)
乌龙摆尾
向身后撤右步,右掌变钩磨右肋螺旋伸出,目视右掌动作。(图3-5-42)
左足在身后向右插步,同时左掌变钩磨左肋螺旋伸出,目视左掌。(图3-5-43)
又向身右撤右步,同时右掌变钩磨右肋向右螺旋伸出,目视右掌。(图3-5-44)
左足在身后向右插步,同时左掌变钩磨左肋螺旋伸出,目视左掌。(图3-5-45)
阴阳鱼
向身左上左步,同时右臂屈肘收回再掌心向前向左足前上方推出,目视左前方。 (图 3-5-46)
在左足前扣右足,向左转身,右臂内旋,翻至掌心向外推至左肩前,左掌掌心向 外推至右胯后面,原地扣步摆步,目视左肩前方。(图3-5-47)
要点:“阴阳鱼”的拧身、摆步、扣步要协调一致,如同原地转陀螺一样,绵绵不 断,鹞子穿林要“S”路线行走,乌龙摆尾由“S”前行突然向后插步倒退而行,如螃蟹一 样横着行走。总之,给人以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左右穿插、前进后退的滔滔不绝的游行 一样,整段动作要绵绵不断。
(四)第四段
提膝撞掌
向身后撤右步,然后抽回左足贴在右足内踝骨处,足尖点地。同时左臂外旋,翻 成掌心向上自左臂下向左弧线抽回,右掌掌心向上双腕相贴收至腹前,二目向前平视。 (图 3-5-48)
重心移至右腿,左膝提起,双掌掌心向前推撞而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5-49)
白猿献桃
落左足,双掌姿势不变,向左走半圈,然后左足足尖轻轻点地,双目向前平视。 (图 3-5-50)
迅速抽回左足向左转身走半圈,同时双掌掌心向上托于右肩之前,二目向圆心平 视。(图 3-5-51)
獅子张口
在右足前扣左足,向右转身,面对圆心向左走半圈,同时双掌掌心相对,左掌在前高 与肩平,右掌伸在头上成合抱姿势,二目平视圆心。(图3-5-52)
拧身削掌
在圈上右足,右臂外旋翻至掌心向上,自头上向左掌之上削出,目视右掌动作。 (图 3-5-53)
左足在右足前向圈外扣步,同时左臂内旋翻至掌心向下在拧腰回头的同时向圆心 平削,二目注视左掌动作。(图3-5-54)
风轮劈掌
向右转身摆右足,右掌向圆心弧线劈下,随之向右足前上左足足尖点地,左掌弧 线劈下,劈在右掌心内,双掌的抡劈一气呵成,二目向前平视。(图3-5-55)
随后向前上左步,双掌掌背分别向身体前后拍出,左掌高与头齐,目视左掌。 (图 3-5-56)
转身反背掌
向右转身,在右足前扣左足,同时双掌收回在胸前合抱,二目向右肩外平视。 (图 3-5-57)
向右转身,右足向圆心横摆一大步,同时坐身屈膝,双掌掌背分别向身体前后抡 出,目视右掌。(图3-5-58)
向左转身,扣右足,双掌合抱胸前再向圆心左转身,左足向圆心摆一大步,同时 坐身屈膝,双掌掌背分别向身体前后抡出,目视左掌。(图3-5-59)
提膝腕打
向圈外扣左足,向右转身,重心移至左足,提起右膝,同时右掌变钩,用腕部向圆心 顶出,高与胸平,左掌自然变钩停于右肘之下,落下右足向右走半圈,二目向圆心平视。 (图 3-5-60)
天马行空
左足扣步,右转回身,在圈上上右步,上左步向左走半圈,同时双钩松开,左掌在 前,用掌背向圆心撑打,右掌置于左掌之后,目视圆心方向。(图3-5-61)
要点:此段动作是回 到起势的圈上,围绕这个圈 心走转“白猿献桃”半圈, 回身再向左走转“狮子张口” 半圈。向圆心“风轮劈掌”、 “转身反背掌”,又向右走转 “提膝腕打”半圈,又向左走 转“天马行空”半圈。所有 这些动作都要綿綿不断,滔 滔不绝,势势连接,不可间 断。
浏览2,5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