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谓泰拳
泰国拳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素 以凶狠凌厉而闻名天下。泰拳手曾多次远征欧美各国,以独特 的技艺把空手道、踢拳道、跆拳道、自由搏击和拳击的高手们 打得一败涂地,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势如破竹!泰拳以无可争 辩的事实确立了在世界武坛的重要地位,是当今世界上公认 最凶猛的搏击术。
泰拳是泰国的国技,在泰语中叫做“摩易泰",英语称为 “Boxing of Thai”(卜克圣•泰),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泰族 自古以来,由于民族弱小,饱受四方强邻欺凌,历经战火蹂瞩。 在此种地理环境下,暹罗人民不但需要时刻保持机警和高度 的纪律性,还必须具有健全的体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保家卫 国的本领。暹罗拳术就是这样因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并逐渐形 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技艺独特的武术。自古以来,泰拳一 直是军事上御敌制胜的锐利武器。现在,这项运动仍然作为泰 国陆军肉搏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同时,泰拳也是泰国人民最 热衷的运动,泰国俗语云:“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可见拳斗在 泰国普及流行的程度。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尚武之风古今 不衰,每有寺庙盛会或重大庆典,拳赛不仅为必备节目,且常 被列为大会压轴戏。目前,全泰国拳馆注册的近6200所,职业拳手逾7万人。
暹罗民族有“八臂民族”之称,其独特之处,就是运用四肢 的拳、肘、膝、脚合共8个攻击部位,作单势或连环于不同的角 度打击人身各处要害部位,技术的发挥全无限制,因此又享有 “八臂学术”之誉。在世界武坛中,泰拳素以凶狠、雄劲、惊险、神奇而著称, 被人们称为“八条腿的运动",这种拳术没有套路,完全着眼于 实战技术的组合运用,特别是擅长腿击、肘击和膝击,除对手 裆部外,要向其身体任何部位发动进攻,攻击力之猛锐,足令 对手非死即伤。在泰拳的搏击中,拳手们善于用多种技术来打败自己的 对手,其中有强劲凶猛的肘、膝以及变化多端的拳招、腿法,但 泰拳最具威力的进攻方式是肘击术、膝撞法和腿击术,它们在 格斗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泰拳中,常致伤人而又可作为防御重创对手的部位,那 就是肘。其撞击力非常可怕,实战中常与膝招配合交替使用, 上砸下撞,左击右冲,上下联击,极难防守。被击中者,轻则骨 断胃裂,重则断魂丧魄,故素有“摆命肘”之称。肘同样也是良 好防守武器,用肘部挡脚、消拳、砸膝容易得手,并使敌方腿膝 麻木,失去战斗力。
泰拳的膝招动作,屈膝叠腿,使膝部突起,形成攻击的力 面,着力于膝的上部,专用于近距离搏斗,经常攻击人体的肋 腰和胸腹部,甚至下颌、面部。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而且 威力无比,是致命的杀手铜。尤其是泰拳高手,经过长期苦练 的膝部,坚硬如铁,若被其重击,轻者•长时间昏迷不醒,重者最 坚硬的骨头也会被击碎,这是泰拳最狠毒的招术。学习泰拳,欲成为高手,膝上功夫需要苦练三年五载才有成就。
泰拳的脚上功夫,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适用于中、远距 离攻击。腿击在搏斗中的威力是相当凶猛的,素有“铁脚”之 称,在一场格斗中,若谁一旦被对方踢中,胜负就可以立刻定 音。泰拳手为了把自己的双腿练得象鞭子般的柔软,又象钢铁 般的坚硬,常常需要苦练数年。清晨很早就起床,压腿、踢腿, 一练就是几百次,直到满身大汗,尔后又作越野长跑。并经常 踢香蕉杆或重沙袋来练脚的硬度,坚持几年后,再改踢椰子 树,因为椰子树坚硬无比,拳手们必须忍痛过这一关,经常练 得脚上鲜血淋漓,所以学习泰拳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 的毅力。
泰拳手经过长期的苦练,身体各攻击部位,都锻炼得坚硬 如铁,尤其是膝、肘和腿等部位更是有力、凶狠。在紧张、激烈 的格斗中,踢、打、顶、撞、砸、膝肘并用,拳腿横飞,动作凶猛, 运用自如,对手稍一疏忽,瞬时便会挨打受创,真是惊心动魄。
由于泰国拳多年来一直称雄于国际武坛,因而吸引了世 界各国许多搏击爱好者学习,并风行于东南亚、日本、美国、荷 兰、法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引起了世界各地武 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潜心研究。
正是由于泰国拳具备了完全实用的搏击技法,以及有泰 拳手们那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奋发向上的旺盛斗志和饱经 磨难的献身精神,才使古老的泰拳充满着永恒的魅力。
第二章
泰国拳历史变迁
徒手搏击,远在人类尚未发明武器或创造文字记载历史 之前就已开始。人类祖先在长期劳动和与大自然斗争中,锻炼 和领悟出生存的格斗本领,武术在此种环境下演进而成,并且 日益成熟精博。
泰族原居于中国西南一带地区,即现云南、贵州、四川等 省,于唐朝建立南诏国,受唐室册封,其后改称为大理,至宋代 沦为中国藩属。元代,大理为蒙古军所灭,成为中国行政省之 一。泰人为避遭压迫,陆续南移至今泰国北部边陲,沿湄公河 顺流而下。至公元1275年,汇合成一强大民族,定都素可泰, 是为暹罗开国之始。泰族立国之后,战事连年,饱受四方强邻侵扰,故历朝皇 帝皆崇尚武功,以巩固其统治和应付外患。古代暹罗君王,大 都亲临战场,领兵抗敌,所以不少王侯本身就是武术高手。军 人在战场上运用刀枪剑矢,短兵肉搏时则以拳腿肘膝作武器, 暹罗拳术即产生在这实战环境下。当时军中已有拳术,休战期 间王公贵族常以观拳消遣,拳斗虽未成职业,然而诸侯已有豢 养斗士角艺,取悦君王之风气。迄宫廷拳师与军人老返家乡, 拳斗之术逐入民间。据历史记载,大城皇朝初期颁布法律,豁免于拳斗中杀伤对手者治罪一条。在大城王朝鼎盛之时(1350年),拳斗之风 遍及全国。喜习武艺,老幼无异,寺院僧侣,乡村老者,都是传 播拳术媒介。
1411年,清迈王驾崩,两名太子争夺帝位,双方武力对峙 数年,最后同意各派勇士作代表,比武决胜,结果南方高手因 伤败退,北方武师乃限•育知碧取得胜利,正是一战定江山、 此乃泰国历史记载比武事迹首次。
古代泰拳法,是完全以实战效果为尚的拳术,招数中,有 头抵、口咬、脚踢、绊足、拳打、肘击、膝顶、臀撞、抓捏、摔跤及 各式各样技法,包罗万象,身体任何部位,可用则用。古代泰族 战士学习拳术之后,莫不强悍异常。
拳斗形式,最初拳师以条状马革缠绕双拳,始行打斗,后 改用粗麻缠拳,拳面因而粗糙异常,拳师互击,皮破血流,故甚 残酷。
著名“虎王”拍佛陀昭素时代(1662-1708年),暹罗拳术 发展至最高峰,举国人民皆醉心拳术,乃缠麻式拳斗的极盛时 期。“虎王”本身酷爱拳术,据历史记载,曾致力整理日趋繁杂 的拳术,并去芜存菁,形成泰拳的基本体系。
在大城王朝末期,有一名泰拳师乃克侬东,在缅甸军队攻 破大城时被俘为奴,羁留于缅甸。1774年,缅王猛拉在仰光城 为大佛塔加顶举行庆典,盛会节目之中编排有泰、缅拳师比 武。泰拳师被遣与缅武士于御驾之前较技,竟连胜9人,缅王 有感而叹曰:“泰拳师武艺非凡,以匹夫之勇,竟连破9人,至 10人莫敢与敌,苟非其君王庸弱,彼辈当可免丧邦之痛。”乃 克侬东威震缅甸事迹,为泰国拳历史写下了辉煌的• 5(,历来 泰拳馆拳师皆奉之为宗祖,在本世纪50年代,茶宙将乃克侬东扬威缅京之日(3月17日),定为泰国拳师节,以资纪念。
进入本世纪初,在泰国的拳坛活动中心地,东北部有柯 功,南有猜耶,分别享有“拳城”美誉。
1921年,拉玛六世皇拍蒙骨告为暹罗野战军筹募基金, 下令在玫瑰园大学校广场举行定期义赛,盛况空前。此时全暹 罗各区拳术高手踊跃响应,赴京参加竞赛,展开龙争虎斗,为 拳坛掀开了新纪元。
随着西方文化东来,暹罗传统拳术,亦受影响。西洋拳于 1912年传入后,其竞赛形式与技术渐被纳入泰拳范畴,赛事 形式由传统的缠麻式变为穿戴手套式进行。回合数目亦陆续 递减为5局。
1937年4月1日,暹罗政府教育署体育厅首次颁布拳术 竞赛规则,全国擂台赛制度与形式至此完善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泰国受到战乱摧残,拳坛沦于萧 条境地,数年之间仅在内地佛寺盛会偶有拳赛举行。直到大战 结束后,著名的助喃隆拳场掀幕,为现代标准擂台竞技开端, 时全泰各地英雄豪杰纷纷进京,为名和利大显身手,拳坛空前 蓬勃。1946年至1951年一段期间,史称功喃隆露天拳场时 期,堪称近世泰拳坛的黄金时代。其后仑披尼拳场于1956年 相继完成,协力推动拳业发展,为拳坛开辟新局面。两个现代拳场的建立,是促进泰拳事业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泰拳在本土的蓬勃昌盛,顺理将泰拳师的技术推至巅 峰。泰国拳由民族艺术演变成职业体育迄今,经过“玫瑰园、 国柱庙、柴广、是乐园、萱昭策”,而至现代化的“明喃隆”各个 拳场时代,泰拳已演变成为泰民族之国技,是其精神的象征。
泰拳师屡与外邦拳家高手们较斗,不论对西洋拳、日本空手 道、朝鲜跆拳道、法国腿击、美国自由搏击,还是海外中国武术 名手,皆获胜果。今日泰拳蜚声国际武坛,乃系数百年来拳坛 精英不断奋斗,以及古代帝皇和近代执政者大力推行的结果。随着80年代国际性武术交流的扩展,泰拳在世界各地日 渐流行,其实战价值和地位已得到广泛重视,前景极为可观。
「泰国拳拳坛今昔」
风气与制度
前面已经提到,暹罗民族自古以来,养成尚武精神。其发 展与蓬勃,属本世纪之事。泰人本是好勇斗狠的民族,一言不 合,动手比武的至今尚有。执政者鉴于民风如此,乃籍拳术比 赛以排解纷争,以制止私人殴斗,一则可以推行体育方式提倡 武术,二则维护国家的传统民族娱乐,可谓两全其美。
在泰国的干旱季节,炎热的盛夏,平均气温高达约摄氏 35度,令人无意进取,但一谈起拳赛或拳术时,泰人便充满活 力。
在泰国京都曼谷或内地府市,清早6、7时,常可见到拳师 单独或集体在旷地上跑步、练拳。当路遇适当的树木时,便就 地取材,围绕树干,练习腿功,踢得“砰、砰”有声,脸面毫无痛 苦神色,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今日都市地区香蕉林已不如昔日丰富,拳师练腿,代之以 水牛皮做的紧韧沙包,坚持不懈磨练腿功,其狠劲和严酷程 度,令人不寒而栗。
'泰国拳坛的制度,有职业与业余之分,一个青少年入拳馆 学拳,至成熟阶段,即可安排登上擂台,与别馆同级(体重)及 水平相等者对战,成为职业拳师。拳击生涯虽然十分冷酷,但一般能出人头地的拳师,都有 极优厚的生活待遇。一流拳师,更可得泰皇召见机缘,这是泰 人心目中的殊荣,也是拳师一生擂台苦战的祈望。一个初次露面于曼谷擂台的新手,每战可获300铢酬报, 如果表现不凡,薪酬随之而上。声名显赫的走红拳师,每战所 得,不下8万铢。至于一般的职业拳师,也有5千铢的拳酬。以 泰国一般劳动者平均月收入千余铢来说,一流拳手的身价无 异是一般人梦中的追求。由此可见,拳赛比许多行业容易赚 钱,所以拳师乐于苦练,竞争的结果,技术自然炉火纯青,泰拳 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浏览6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