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中的本能,是指练习者通过特殊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而于体内产生出自卫能力,也 可以说是练习者通过训练而获得的人体固有的防卫技击能力。具体说来,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自动 反应,是使自身在受到威胁时迅速进入还击状态的能力,是在精神作用下身体内部突然发出极限能 量和闪电般的速度的能力,是不需要通过大脑而做出各种反应和动作的能力。
(一)本能产生的前提
李小龙一贯主张用本能的反应和直觉去完成攻防动作,这是对真实搏击唯一有效的应付方法, 是李小龙经自身多年实践而得到的感受。
- 本能产生的导因
李小龙认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毕竟太少了,因此人们便容易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要成 功一定要具有特别的天赋异质才能出人头地,这种理论是极为荒谬的。另一方面,有些幸运的成功 者,常常强调自己与众不同,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充满恐惧和自私的。因为他们怕别人一旦和自己一 般努力后,会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对手多了,自己的利益便自然会少了。所以,他们为了阻止竞争 对手的出现,便制造出了一个个使人感到高深莫测的观念,说什么成功要靠天才或天赋。对此,李 小龙曾举例说过,著名画界大师毕加索说自己是天才,原因是他曾经画了八万张画。
李小龙刚到美国时,曾研究别人为什么会成功,结果是要自己努力。什么是努力呢?李小龙认 为,首先一定要从自己开始,为自己建立起成功的自信心,然后按计划去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不论背景、不论地方、不论年龄、不认性格。在人生的任 何阶段中,每个人都能够成功,只要自己决心成功,因为我们是具有成功的本能与潜质的,只要我们 将这种内在的才华发挥了出来便行。最为可惜的是,当我们的潜能与才华稍露时,会被排斥的负面 思想抑制住了。在这里,李小龙认为,要克服别人的排斥和阻堵,便要靠自己百折不挠的性格和内 在本能去发挥作用。
- 本能产生的基础
李小龙在长达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曾讲述了很多至理名言和拳理要诀,这其中包括从他人或 书上学来的,但其实际效果却是不容置疑的。
李小龙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尽了最大的极限和能力去要求自己的时候,我们将会发掘出自己的 能力是如此巨大和如此惊人。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本能呢?李小龙接下来说,人在生平最 痛苦之际,将有两个选择:一是逃避,另一个是想法度过难关。当我们闯过了难关之后,人的才能便 跳升一级,自己的潜能与本能便得到了肯定。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故事叫李广射石,就是说李广在 夜巡之际,突然间看到不远处出现了一只大老虎,他顺手取了一支箭,向猛虎射去。但当李广走近 虎身观察时,才发觉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大石。李广便惊叹自己的神力如此之大,接下来再 次试射,但无论他如何努力,却也射不出同样的力道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没有碰上生死存亡的机会,无从发挥了。一个人的才华与潜能是存在于内心的,是不 假外求的。但通过训练是可以发掘和开发出来的。
(二)本能产生的主观条件
本能意识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项重大发现,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 同人类智慧的进步是同步的。
- 本能产生的内在条件
李小龙认为,个人的本能虽是天生的,但本能的发展,却在于如何发掘、学习以及培养出来。而 且成败得失的分别,在于我们有没有利用了自己的本能。
当你一旦尝过成功带来的光采后,你一定会拼命冲前并再接再励的。我们既然有天赋的潜质, 为什么大多数习武者没有好好地将真正的自我发挥出来呢?原因很简单,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 己是“超人”;又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更有很多的人,用自己比不上他人为借口,推 却了奋斗的要求。如此一来,人的本能还得以开发出来吗?当然,还有些人存有一个误会,以为成 功是天才,是上天特别眷顾的结果罢了。他们的心中,存有一个“放弃”的观念,既然自己没有天份, 努力也是白费的。如此一来,却将本能得以开发的途径给堵死了。当你一旦明白自己是有可为的 时候,你便会发觉,原来成功之道不假外求,自己努力便可以达成。
李小龙认为,本能意识也叫顿悟意识,或直觉意识。人们都知道在任何思维活动中,要创造、要 突破、要有灵感,而灵感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是人脑的高级反映形式之一。
李小龙通过研究证明,本能是大脑神经中枢出现高度激发态的状况下产生的。只有在这种激 发态松弛并达到和谐程度时,受到某种偶然因子的诱导而发生突变,本能才能油然产生,否则是不 能产生任何本能与灵感的。再者,大量的事实证明,李小龙所提倡的这种孕育灵感的生理环境正是 大脑显意识受到抑制,潜意识活跃的瞬间。
当代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已经验证,本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的一种自制意识,也是位 于大脑阈限下的一种特异机能,是不能被自己意识到的一种特殊反映方式。李小龙常说:本能意识 在人脑活动的范围和能量都是很大的,已经超过了显意识的活动,而且当显意识停止时,本能意识 活动则更强烈。
(三) 本能的特征与效用
- 截拳道中本能的特征
对于练武者个人来说,成功是将自己所有的本能发挥出来,变成一股力量,将这股力量运用出 来的时候,便可以找寻到自己的目标。所以,成功的定义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的步骤,是逐渐将理 想实现出来,慢慢地完成了自己早已定下来的目标。
任何一个截拳道研习者,如欲获得真正的实战能力,必须极度重视自身本能意识的培养与锻 炼。李小龙认为截拳道练功的最大特点是以武治心,练功之初由于拳势动作还不够正确,故尚需用 意、安心、定神,且注意呼吸。日久,待动作纯熟后,可逐渐减弱显意识的活动,减轻着意用意的程 度,直到一切显意识的活动熄灭,从而达到无畏无往,随心而发和随心所欲的境界。至此,已无须理 会用拳还是用脚,只需简单的一举手、一投足便可给对手以致命重创。
在实战搏击中,李小龙不仅仅是用大脑、用意识,尤其是用本能。有时在搏杀中,李小龙自己也 不知道为什么会抬手、会跳起来。也就是说,经过正规训练后的高手,其本能反应将是正常人的几 倍,甚至是几十倍。
- 本能的效用
本能的动作可谓是最简捷、最正确、最具效率的动作。在实战中须完全依靠本能反应和直觉, 这实际是平时训练所获得的能力产生的下意识反应。例如,当你面对一名强悍、高速前冲的对手 时,你脑海里可能会有10种以上的方法,但在搏斗中,你能发挥出其中哪种方法的效能呢?所以, 李小龙认为,唯一最有效的应付方法,便是凭本能反应去进行攻防。
对坚持“正宗”与“正统”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不入流的技击方式。可正是这种被传统不屑 一顾的打斗方式,却远较什么招、什么式更能应付实战。因此,李小龙建议那些传统技法的习武者 在与强手对抗时,应暂时抛开一切拳理与姿势是否正确的观念,而见机见势尽己所能与对手一拼到 底。他认为武术是一种求真的艺术,在求真的路程上,只需以个人的有效方法去探求和表达。
(四) 本能的具体训练方法
李小龙的本能训练不仅注重实质内容,同时也很注重外在形式的训练,即强调内外双修。具体 训练时,可采取如下步骤。
- 本能的基础训练阶段
在本能训练过程中,首先是进行放松的训练。因为在搏击中,拳手如果精神和身体紧张,就会 失去平衡和灵活性,头脑中也会一片空白,此时不用说是本能,就是一般的打斗技能也难以发挥出 来。
进行放松训练时,首先是精神与大脑神经要放松,以免产生杂念。通过放松运动还可以去掉身 体中的滞劲,触觉更为灵敏,因为若触觉不灵敏就不可能产生本能反应。
其次是躯体与肢体亦要放松。放松的方法前面也已有专文介绍过了,通常可采用逐段放松法, 即从上到下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放松,以求得各部位的切实放松,最后达到整体放松的目的。
只有全身放松了,动作才会灵活,速度才会快,在放松的状况下出招,才能充分发挥出本能的力 量,才能产生超常的也是强大而惊人的爆发力和杀伤威力。
- 本能训练的提高阶段
在该阶段,李小龙主要进行内在意识和意念活动的训练,具体方法与技巧如下:
李小龙所指的深信,是一种坚信,即不怀疑自己,暂时挖掘自己的潜力,也不要怀疑自己,因为 发掘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失败者的最大败笔是瞧不起自己。李小龙还提醒大家,不要与失败的人在一起,以免被其失败 的负性思想所影响。天下间的人好作议论,他们本身是失败者,用此常常将成功说得那么遥远,象 非我们一般可及。
李小龙深深的感觉到,自从自己踏入美国社会之后,发觉自己已变得很无助,再没有人会帮助 自己。当然,为了生存,他免不了要跟人家争饭吃和碰钉子,况且你的逐步成功虽然对别人未必构 成大的损失,但却会令人心里不自在,使别人觉得他们被挤下去了。因为,人的自然反应是最怕身 边的人突然成功的,所以当你越奋斗的时候,你越会感觉到孤单和寂寞。但你不用怕,这是短暂的, 也是必然的,只要自己勇于拼搏与进取,一旦成功之后,朋友自然会回来的。就象成功后变得狂傲 不羁的李小龙那样,他的身边始终拥有一些真正的好朋友。
有了远大的目标后,才能进一步刺激本能的发挥与利用,使整个人就象充了电一样,从内心发 出一股冲击力,令自己全力身心奋勇进取。成功是逼出来的,因此李小龙劝大家还是为自己定一个 目标。
- 本能训练中的巩固阶段
当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可在继续保持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有关内在意识 的训练。也就是说应设想在自己的数尺之外,有毒蛇或猛兽袭来,自己做出各种自卫反击动作予以 对应。或者是想象当自己攻击时,一拳可击穿人的躯体或击碎人的脑壳,以及一脚可爆炸性地洞开 一堵墙等等。
上述诸意念活动,虽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其劲力表现特征却如棉里裹铁一般,令人防不胜防。
有关本能的训练与研究就介绍到此,最后需要告诫大家的是,发掘本能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 苦的过程,决不会一蹴而就,因而要不懈地努力。
浏览7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