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
跆拳道是激烈对抗的搏击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既是技 术、战术、体能的较量,也是心理能力的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 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日常训练和场上对抗的能力。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就是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 赛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进行诊断和监督,调整和调节运动员 的心理状态,以发挥运动员的身心潜能,保证训练和比赛任务的 完成。
(一) 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表现
跆拳道是利用拳和脚进行激烈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它通 过竞赛、品式和功力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得以增强体质、掌握技 术和战术以及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 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主要是情绪、自信和顽强的意志。
- 情绪
情绪是运动员心理的具体反映。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 赛中的情绪表现非常鲜明,良好的情绪使运动员激情高涨,不良 的情绪则会使运动员消极、失望和悲观。情绪直接影响训练和比 赛的结果,甚至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 信心
跆拳道比赛过程是“斗技、斗力、斗智、斗勇”的过程,高度的 自信能够充分调动一切有利的心理因素,做好思想上、精神上、体 力上和技战术行动上的准备,使运动员处于积极、顽强的战斗状 态,树立起必胜的信念。
- 意志
意志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行为,为克服困难而达到既定 目的过程。顽强的意志能够促使运动员不断学习新动作,挑战难 度动作,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艰苦,不畏强手,坚定地完成训 练任务和比赛任务。
(二)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
1.日常训练的心理状态监控
(1)主要任务:监督和调节运动员训练的心理情绪,提高训练 欲望,控制心理品质培养和形成过程。
- 监控的内容:运动员训练的态度、训练欲望、训练过程心 理品质的表现。
- 主要监控方法:
- 观察法:对训练有厌烦心理状态的运动员,情绪低落,常表 现出不愿意去训练的行为现象,即使到了训练场,也缺乏训练欲 望,练习的兴奋性低,反应退钝,动作失调,情绪烦躁。
- 调节方法:精神激励。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出现技战术 动作不如意甚至动作失败时,指导者以祥和的态度,分析问题所 在,开导和激励练习者。避免说一些练习者难以接受的刺激性语 言,挫伤训练的积极性。消除心理疲劳。采用转移注意力、训练 内容、训练方式及放松训练等调节措施,消除精神疲劳,重温理想 训练时的感觉和体验,唤起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和训练的欲望。
- 赛前训练的心理状态监控
- 主要任务:通过合理的训练和调节,使运动员增强信心, 坚定比赛意志,形成参加比赛的最佳心理状态。
- 监控的内容: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程度,面 对困难、面对训练艰苦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品质、训练情绪的 稳定程度。
- 主要监控方法:
- 观察法:
- 通过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情绪的变化,了解情绪的稳 定性。
- 观察赛前训练中完成技战术动作时的成功率,判断运动员 的自信程度。
- 观察运动员在艰苦的赛前训练及实战训练中的表现,判断 其顽强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 赛前模拟训练:模拟与对手、观众、场地、设备、照明、气候 等方面相似的条件,让运动员产生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调节心理
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 强化技能训练:把注意放在完成技战术动作的时机、有效 性和实效性上,通过提高技战术动作的成功率,增强运动员运用 和完成技战术动作的信心,从而树立比赛的自信心。
- 培养和磨练意志: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苦练中磨练意志 品质;安排与强手的配对实战,培养敢打敢拼、勇敢顽强的意志 品质。
- 自我调节:采用富有节律的深呼吸运动,缓解紧张情绪,调 节身心状态;应用自我暗示法,通过意念的控制实现对情绪或行 为的调控。
3 .临场比赛的心理监控
- 主要任务:通过监控和激励,调动比赛的欲望,树立比赛 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比赛。
- 监控的内容:运动员比赛情绪的稳定程度,比赛的信心和 欲望,对比赛艰难性的心理准备程度。
- 主要监控方法:
- 观察法:
- 观察运动员临赛时的精神面貌及行为举止,判断其比赛的 情绪。
- 观察准备活动的练习状况,判断运动员对比赛的欲望和信心。
- 观察对比赛困难预计的言行,了解运动员对比赛艰难性的 心理准备程度。
- 语言激励。根据运动员的比赛情绪、比赛欲望和对比赛艰 难性的心理准备程度及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地给予必要 的指示和不同的语言刺激,如鼓励、表扬、激励、“响鼓重敲”等,以 达到增强信心,提高斗志,形成最佳比赛心理状态之目的。
- 自我暗示。身心放松,稳定情绪;表象成功比赛的情境,回 忆自己最成功的一场比赛的体验;想象比赛方案并融入过去成功 获胜的比赛场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第r[量 跆拳直伽能、叫理、智能训练
与提高RI奔
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体能也是运动员参与跆拳道运动 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基础,为运动员技术和战术能力的正常发挥提 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运动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 素质是否稳定会对其在比赛中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良好 的智能能力也是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敌制胜的关键。本章 就跆拳道体能、心理、智能训练与提高进行研究。
第一节跆拳道体能训练
一、跆拳道的力量素质训练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综合发展的格斗项 目,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另外,为了满足跆拳道 运动的需要,要求进行以速度力量为主,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 量耐力协调发展的力量素质训练。
(一)跆拳道力量素质基本训练方法
- 发展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
- 巴罗加式极限强度负重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通 过极限强度负荷增强来有效刺激机体神经系统,因此,对于高水
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较为适用的。通过这一训练方法的运用, 能够使相对力量得到一定提高。这一方法的负重训练方式有四 种,具体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第一种负荷方式为连续提高负荷:
80%—90%—100%—110%。
第二种负荷方式为逐步提高负荷:
80%-*80% ;90%f 90% ;100%—100% ;100%-* 110%。
第三种负荷方式为持续性升降负荷:
80%-> 90%—100%-* 100%—100%—90%-> 80%。
第四种负荷方式为波浪式提高负荷:
80%-> 90%-> 85%—90%-> 100%-> 95%—110%-> 90%。
通常情况下,一次训练课中的练习组数为4~8组,重复次数 为1〜5次。具体要以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来确定完成 的练习组数;根据负荷大小来确定完成练习的速度。
(2)阶梯式极限强度负重训练法:这一训练法对训练强度较 为重视,具体来说,就是几乎每周、每天和每个练习都要求接近、 达到甚至超过本人当天的最高水平,然后减10千克做2组,再减 10千克做2组,随后又开始递增重量,直至当天最大重量,最后再 递减重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组数越多越好,组间间歇以休息 好为准。在全年训练计划中均做如此安排,变化不宜过大。鉴于 此,这种训练方法对于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训练是较为适 宜的。
2 .发展速度力量的常用训练方法
(1) 徒手练习法:采用各种练习形式结合专项动作来克服自 身体重的练习方法,就是徒手练习法。一般来说,徒手练习往往 会采用计数的方式进行练习,以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和训练的目的 与任务为主要依据,每组安排15〜20次,重复3~5组。
(2) 负重练习法:在跆拳道训练中,发展速度力量,提高动作 速度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负重和专项动作相结合。通常多采用运 动员最大负重的40%左右与专项动作相结合,兼顾力量和速度两 方面的共同发展。计时练习一般每组5〜8秒,重复5〜10组;计 数练习一般每组重复10〜15次,重复5~8组。间歇时间应保证 有充分的休息,但不宜过长,通常为2〜3分钟。
- 发展力量耐力的常用训练方法
(1) 专项练习训练法:在跆拳道专项力量耐力训练中,往往会 采用接近比赛条件的动力性重复练习,采用较轻的负荷(10%〜 20%的负重)。需要强调的是,每种练习方式的练习时间大多数 情况下控制在30〜120秒,如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延长至3~5分钟甚至更长。
(2) 循环训练法:从运动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循环训练法能 够使肌肉耐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有国外运动训练专家根据不同 运动项目的需要,提出了两种不同方式的循环训练:一种是大强 度间歇循环训练,一种是低强度间歇循环训练。具体要根据实际 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由于跆拳道运动是一项非周期多 元变异结构的交手对抗项目,因此,往往会采用大强度间歇循环 训练的方法来提高专项动作肌肉的力量耐力。有时为了满足比 赛的需要,也可以适当采用低强度间歇循环训练的方法。
'(二)跆拳道力量素质具体训练方法
身体不同部位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就对上 肢、下肢以及综合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阐述。
1.上肢力量训练方法
(1) 俯卧撑:俯卧,身体伸直,两脚尖和两手支撑,在其他部位 不触地的情况下,双臂每屈伸一次算一次俯卧撑。要求屈臂时胸 部几乎触地,伸臂时肘关节完全伸直。两手亦可握拳或十指撑 地,以增加练习难度,训练时每组15〜30次,共做5组,每组间歇 3分钟。
(2) 杠铃屈臂:两脚左、右开立,两手反握杠铃与肩同宽。由 两臂自然伸直,杠铃静置大腿前开始,以肘关节为轴做两臂的屈 臂动作,到两肘完全屈收,杠铃横置锁骨部位,再放松伸臂至大腿
前。每重复一次上述动作计数1次,杠铃重量15-10千克,每组 10次,共做5组,间歇3分钟。
- 卧推杠铃:仰卧在长凳上,两臂伸直与肩同宽,双手正放 松屈肘,杠铃至胸前但不能接触胸部,然后双臂用力上举,至伸直 位置。每使杠铃下上一次计数一次,杠铃重量为本人卧推最大重 量的70%,每组10次,共做3〜5组,组间间歇3分钟。
-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跆拳道运动主要是采用腿法进攻,因此下肢的力量训练尤为 重要。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训练。
- 单脚或双脚向各个方向连续跳练习(前后、左右、上下等 方向):按照一定的规律,如按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各跳一次为 一回合,5〜7个回合为一组,尽全力跳6〜8组;另外还有收腹跳、 后踢腿跳等。
- 各种方式的蹲跳练习:负重(肩负重物如杠铃、壶铃、哑铃 等或身穿沙衣)或不负重做纵跳、立定跳远、跳高、空中交叉跳、各 个方向的分腿跳、跳山羊、单足跳等练习。
- 仰卧左右分并腿练习:坐在凳上或台子上,两腿伸直,两 腿向两侧做最大幅度的分开再并拢,分并为一次,30次为一组,组 间间歇1〜2分钟,练习5~7组。
- 跳绳(单脚连跳或双脚连跳)练习:规定次数或时间的练 习,如一组要求连续跳400〜600次,练习6〜8组;或是连续跳 3~5分钟为一组,练习6〜8组。
- 腿屈伸练习:坐在凳上或台子上,脚上勾住壶铃或挂上重 物或从后缚橡皮条,做腿屈伸动作练习。
- 屈小腿练习:身体直立,小腿缚上沙袋,做屈小腿的动作 练习,也可让练习者俯卧在长凳上,做缚上橡皮条或双人对抗的 屈小腿练习。次数为8〜10次,练习5〜7组。
- 负重连续跳或跳障碍物练习:双腿负重练习,如缚沙袋或 身穿沙衣,或肩扛杠铃,或手持重物进行连续跳和跳障碍物的练 习,规定时间或次数,练习6〜8组。

(8) 负重杠铃深蹲或半蹲练习:将杠铃扛在肩上,腰背挺直, 抬头收腹,平稳屈膝下蹲,向上扛起时要求快速站起。采用中等 重量(70%〜90%)、组数为4〜6组、次数为4〜6次、以最快速度 练习的方法。半蹲则要求屈膝下蹲接近大腿时,随即伸腿起立。
(9) 负重蹬板凳或蹬台阶练习:肩负杠铃或重物,两脚轮流踏 上板凳或台阶练习。负重为最大重量的40%〜60%,次数为8〜 10次,练习5~7组。
(10) 负重提腿练习:将重物(如杠铃片等)放在大腿上,做快 速提腿动作练习。次数8〜10次,练习5〜7组。
(11) 负重连续提踵练习:将杠铃扛在肩上,腰背挺直,抬头收 腹,提踵练习或前脚掌垫高提踵练习。采用最大重量(70%〜 90%)、组数为4〜6组、次数为6〜8次、以最快速度练习的方法。
(12) 腿部负沙袋或橡皮条进行技术练习:腿部缚沙袋进行横 踢、后踢、劈腿等技术练习,然后再去掉沙袋,用以提高动作速度。
(13) 腿部负重各个方向的直腿摆动练习:腿部缚沙袋或缚拉 力带(或橡皮条),直腿前摆、直腿后摆、俯卧直腿后摆、直腿侧摆、 侧卧直腿上摆、直腿侧下压。
- 综合力量训练方法
(1) 立卧撑跳:身体向前,两脚尖和双手支撑身体,做一次俯 卧撑,然后屈髓收腹,两脚收至两手中间位置,同时蹬地起跳,身 体腾空,反复每组15-30次做3〜5组。间歇3分钟。
(2) 原地提膝:身体直立,一脚蹬地后迅速屈膝上提,提到最 高位置放松落下,另一条腿同样上提。依次交替进行。每组50〜 80次一组,做5〜6组。间歇3〜4分钟。
(3) 收腹跳:身体直立,两脚同时蹬地原地起跳,身体腾空;随 蹬地两脚迅速屈膝上提,两手由两侧抱紧双膝,随放即落。反复 进行,每15-30-组,做3〜5组。间歇2~3分钟。
(4) 立多级跳:从直立开始,一脚蹬地起跳,另一脚前跨。反 复进行。
二、跆拳道的速度素质训练
在跆拳道运动中,速度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 其是在跆拳道的比赛中。在比赛中,具体的攻防动作和战术意图 能够充分表现出速度素质中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动作速 度。由此可以看出,跆拳道运动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有着较高的 要求,需要运动员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有效发展和提高速度素质, 从而提高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效果,争取比赛的胜利。
(―)跆拳道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运动员通过视觉或听觉,完成规定的单一性应答动作的训练 法就是信号反应法,运用这一方法,能够使运动员的简单反应速 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比较常用的训练形式有:报动作名称练习, 教练员报出动作名称,运动员根据动作名称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相 应的动作;报号击靶位,若干队员持靶编为不同的靶号位,运动员 根据教练员报号的位置,分别击打不同的靶位;移动中出靶击打, 两人移动练习,教练员以哨音为信号,听到哨音后持靶队员突然 出靶,运动员根据靶形做出相应的动作等。
在跆拳道比赛中,对对手的进攻方向、进攻形式和攻击动作 的运行路线、角度等的判断,都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然后根据看 到的情形将适宜的攻防动作确定下来,快速运用各种步法、格挡、 堵截等防守方法来保护自身或以各种动作反击对手。这就是所 谓的运动感觉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训练方法是在简单反应训 练(信号反应练习法)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训练 方法。缩短思维过程的选择,判断时间,是运动感觉法的核心所 在。因此,这就要求在训练时一定要对加强“预判"能力的培养引 起重视,积极捕捉外在刺激可能出现的“隐式信息”,同时,还要注 重对各种变化的相应动作加强训练,并尽可能多地使运动员掌握 应答动作的种类和数量。在跆拳道训练中,这一方法对于复杂反 应过程是较为适用的,通过合理运用,能够达到使运动员观察对 手动作变化的反应能力和选择反应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对于跆拳道运动员动作速度和动作频率的提高 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来说,在运用重复训练法时,会制定最高或 次最高的动作速度指标,固定一定的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和练习 难度,多次重复某一技术动作(或固定组合动作)。重复法的作用 不止体现在提高速度能力上,其对于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的改善 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强度和最大限度动员机体机能的能力,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速度素质训练的效果。因此,在跆拳道速度训 练中运用重复法,要注意将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集中注意力,以最快速度完成技术动作,并力求超过自身的最大 速度能力。
- 变换训练法
在动作速度练习中有目的地合理变化速度和加速度,或改变 练习条件和要求,并按适当的比例和程序结合在一起的练习方 法,就是所谓的变换训练法。通过变化训练法的运用,能够使因 长时间进行极限强度的重复练习,形成有碍速度能力提高的动力 定型和导致出现“速度障碍”的情况得到有效的避免。如果出现 此情况,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 种:一种是外力训练法,就是借助外部力量来提高动作速度的练 习方法,这对于运动员神经系统灵活性的改善和提高是有着较为 显著效果的。另一种是变换速度法,就是在一组练习中(单个动 作或固定组合动作),把练习时间分成若干段,给每一段赋予不同 的练习速度,以新的练习形式来对运动员的刺激进行进一步的强 化,从而给运动员一种新的速度感觉,引起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 上的新变化,使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协调重新适应新的要
求。这一训练方法不仅能够使极限强度训练单一化的缺点得到 改善,而且这对于运动员更轻松省力地完成技术动作也起到较为 有利的影响和作用,在提高速度能力和预防“速度障碍”方面有着 非常理想的效果。
5 .节奏引导法
所谓的节奏引导法,就是教练员通过掌声、哨音或节奏器鸣 响发出速率指令,运动员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上信号的节奏,完 成步法、腿法、拳法的单个或组合动作,努力适应和建立更快的速 度节奏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通常是以中 速节奏开始,逐步加快节奏直至极限的。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 可以借助发声呐喊来激发斗志,振奋精神,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以延迟或者抵御疲劳的产生。对于教练员来说,他们可在练 习中,以语言和行为来对运动员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刺激,从而促 使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每一组练习,提高训练效果。
(二)跆拳道速度素质训练手段
(1) 利用突然的信号刺激进行反应速度的练习,信号可以是 手势、声音、物品等,主要是让同伴做出准备进攻的动作,令练习 者快速做出跆拳道动作的应答反应。在跆拳道训练中,练习者可 以与配合者合作进行训练,比如,让配合者手持脚靶快速向前伸 出时则立即使用横踢、后踢或后旋等动作;除此之外,横踢接后 踢、横踢接劈腿等带有进攻、防守组合动作的击靶练习也可以加 以采用。
(2) 对同伴进攻动作做出反应并做出选择。在与同伴进行配 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尽可能快地对突然出现的信号或突然改变 的环境做出反应。运动员做出的反应动作应是熟练掌握的单个 或组合动作,如同伴采用横踢进攻时,自己则立即使用后踢或后 撤中的横踢技术进行反击。
(3) ±下坡跑、牵引跑、上下跑台阶的练习。
(4) 不同距离的折回跑、接力跑练习。
- 短距离(10-30米)的快速跑。
- 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规定的动作次数或逐步缩短完成 动作的时间,如要求在10秒或20秒钟内进行快速前横踢动作的 练习,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在这一时间内完成的数量 越多越好。
- 利用器械重量的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来提高动作速 度,如在腿上增减沙袋或腿上缚皮条练习动作等方法。
- 结合技术的专门练习。听口令以最快速度完成双腿连续 高抬、单腿连续高抬、连续横踢沙袋等练习。六、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
跆拳道是激烈对抗的搏击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既是技 术、战术、体能的较量,也是心理能力的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 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日常训练和场上对抗的能力。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就是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 赛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进行诊断和监督,调整和调节运动员 的心理状态,以发挥运动员的身心潜能,保证训练和比赛任务的 完成。
(一) 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表现
跆拳道是利用拳和脚进行激烈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它通 过竞赛、品式和功力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得以增强体质、掌握技 术和战术以及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 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主要是情绪、自信和顽强的意志。
- 情绪
情绪是运动员心理的具体反映。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 赛中的情绪表现非常鲜明,良好的情绪使运动员激情高涨,不良 的情绪则会使运动员消极、失望和悲观。情绪直接影响训练和比 赛的结果,甚至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 信心
跆拳道比赛过程是“斗技、斗力、斗智、斗勇”的过程,高度的 自信能够充分调动一切有利的心理因素,做好思想上、精神上、体 力上和技战术行动上的准备,使运动员处于积极、顽强的战斗状 态,树立起必胜的信念。
- 意志
意志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行为,为克服困难而达到既定 目的过程。顽强的意志能够促使运动员不断学习新动作,挑战难 度动作,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艰苦,不畏强手,坚定地完成训 练任务和比赛任务。
(二)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
1.日常训练的心理状态监控
(1)主要任务:监督和调节运动员训练的心理情绪,提高训练 欲望,控制心理品质培养和形成过程。
- 监控的内容:运动员训练的态度、训练欲望、训练过程心 理品质的表现。
- 主要监控方法:
- 观察法:对训练有厌烦心理状态的运动员,情绪低落,常表 现出不愿意去训练的行为现象,即使到了训练场,也缺乏训练欲 望,练习的兴奋性低,反应退钝,动作失调,情绪烦躁。
- 调节方法:精神激励。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出现技战术 动作不如意甚至动作失败时,指导者以祥和的态度,分析问题所 在,开导和激励练习者。避免说一些练习者难以接受的刺激性语 言,挫伤训练的积极性。消除心理疲劳。采用转移注意力、训练 内容、训练方式及放松训练等调节措施,消除精神疲劳,重温理想 训练时的感觉和体验,唤起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和训练的欲望。
- 赛前训练的心理状态监控
- 主要任务:通过合理的训练和调节,使运动员增强信心, 坚定比赛意志,形成参加比赛的最佳心理状态。
- 监控的内容: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程度,面 对困难、面对训练艰苦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品质、训练情绪的 稳定程度。
- 主要监控方法:
- 观察法:
- 通过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情绪的变化,了解情绪的稳 定性。
- 观察赛前训练中完成技战术动作时的成功率,判断运动员 的自信程度。
- 观察运动员在艰苦的赛前训练及实战训练中的表现,判断 其顽强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 赛前模拟训练:模拟与对手、观众、场地、设备、照明、气候 等方面相似的条件,让运动员产生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调节心理
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 强化技能训练:把注意放在完成技战术动作的时机、有效 性和实效性上,通过提高技战术动作的成功率,增强运动员运用 和完成技战术动作的信心,从而树立比赛的自信心。
- 培养和磨练意志: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苦练中磨练意志 品质;安排与强手的配对实战,培养敢打敢拼、勇敢顽强的意志 品质。
- 自我调节:采用富有节律的深呼吸运动,缓解紧张情绪,调 节身心状态;应用自我暗示法,通过意念的控制实现对情绪或行 为的调控。
3 .临场比赛的心理监控
- 主要任务:通过监控和激励,调动比赛的欲望,树立比赛 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比赛。
- 监控的内容:运动员比赛情绪的稳定程度,比赛的信心和 欲望,对比赛艰难性的心理准备程度。
- 主要监控方法:
- 观察法:
- 观察运动员临赛时的精神面貌及行为举止,判断其比赛的 情绪。
- 观察准备活动的练习状况,判断运动员对比赛的欲望和信心。
- 观察对比赛困难预计的言行,了解运动员对比赛艰难性的 心理准备程度。
- 语言激励。根据运动员的比赛情绪、比赛欲望和对比赛艰 难性的心理准备程度及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地给予必要 的指示和不同的语言刺激,如鼓励、表扬、激励、“响鼓重敲”等,以 达到增强信心,提高斗志,形成最佳比赛心理状态之目的。
- 自我暗示。身心放松,稳定情绪;表象成功比赛的情境,回 忆自己最成功的一场比赛的体验;想象比赛方案并融入过去成功 获胜的比赛场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第r[量 跆拳直伽能、叫理、智能训练
与提高RI奔
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体能也是运动员参与跆拳道运动 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基础,为运动员技术和战术能力的正常发挥提 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运动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 素质是否稳定会对其在比赛中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良好 的智能能力也是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敌制胜的关键。本章 就跆拳道体能、心理、智能训练与提高进行研究。
第一节跆拳道体能训练
一、跆拳道的力量素质训练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综合发展的格斗项 目,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另外,为了满足跆拳道 运动的需要,要求进行以速度力量为主,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 量耐力协调发展的力量素质训练。
(一)跆拳道力量素质基本训练方法
- 发展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
- 巴罗加式极限强度负重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通 过极限强度负荷增强来有效刺激机体神经系统,因此,对于高水
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较为适用的。通过这一训练方法的运用, 能够使相对力量得到一定提高。这一方法的负重训练方式有四 种,具体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第一种负荷方式为连续提高负荷:
80%—90%—100%—110%。
第二种负荷方式为逐步提高负荷:
80%-*80% ;90%f 90% ;100%—100% ;100%-* 110%。
第三种负荷方式为持续性升降负荷:
80%-> 90%—100%-* 100%—100%—90%-> 80%。
第四种负荷方式为波浪式提高负荷:
80%-> 90%-> 85%—90%-> 100%-> 95%—110%-> 90%。
通常情况下,一次训练课中的练习组数为4~8组,重复次数 为1〜5次。具体要以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来确定完成 的练习组数;根据负荷大小来确定完成练习的速度。
(2)阶梯式极限强度负重训练法:这一训练法对训练强度较 为重视,具体来说,就是几乎每周、每天和每个练习都要求接近、 达到甚至超过本人当天的最高水平,然后减10千克做2组,再减 10千克做2组,随后又开始递增重量,直至当天最大重量,最后再 递减重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组数越多越好,组间间歇以休息 好为准。在全年训练计划中均做如此安排,变化不宜过大。鉴于 此,这种训练方法对于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训练是较为适 宜的。
2 .发展速度力量的常用训练方法
(1) 徒手练习法:采用各种练习形式结合专项动作来克服自 身体重的练习方法,就是徒手练习法。一般来说,徒手练习往往 会采用计数的方式进行练习,以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和训练的目的 与任务为主要依据,每组安排15〜20次,重复3~5组。
(2) 负重练习法:在跆拳道训练中,发展速度力量,提高动作 速度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负重和专项动作相结合。通常多采用运 动员最大负重的40%左右与专项动作相结合,兼顾力量和速度两 方面的共同发展。计时练习一般每组5〜8秒,重复5〜10组;计 数练习一般每组重复10〜15次,重复5~8组。间歇时间应保证 有充分的休息,但不宜过长,通常为2〜3分钟。
- 发展力量耐力的常用训练方法
(1) 专项练习训练法:在跆拳道专项力量耐力训练中,往往会 采用接近比赛条件的动力性重复练习,采用较轻的负荷(10%〜 20%的负重)。需要强调的是,每种练习方式的练习时间大多数 情况下控制在30〜120秒,如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延长至3~5分钟甚至更长。
(2) 循环训练法:从运动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循环训练法能 够使肌肉耐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有国外运动训练专家根据不同 运动项目的需要,提出了两种不同方式的循环训练:一种是大强 度间歇循环训练,一种是低强度间歇循环训练。具体要根据实际 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由于跆拳道运动是一项非周期多 元变异结构的交手对抗项目,因此,往往会采用大强度间歇循环 训练的方法来提高专项动作肌肉的力量耐力。有时为了满足比 赛的需要,也可以适当采用低强度间歇循环训练的方法。
浏览1,3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