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素质训练
影响跆拳道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因素主要包括最 大肌肉横断面积、肌肉初长度、肌纤维类型、神经因素,以及其他 包括性别、年龄、激素等多方面因素。
最大肌肉横断面积
最大肌肉横断面积指横切某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 断面面积。最大肌肉横断面积是由机体肌纤维的数量及肌纤维 的粗细来决定的,其通常用平方厘米表示。大量的生理学研究表 明,人体每平方厘米横断面积的肌肉在最大用力收缩条件下可以 产生3〜8千克的肌力。机体肌肉的最大横断面积与该肌肉的力 量存在正比例的关系,即肌肉的最大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也 就越大。
在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为了增强肌肉力量通常会进 行相应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原理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大运动 员力量肌肉中的肌肉的横断面积。但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横断面 积并不能完全解释力量训练中所表现出的所有生理学现象。
2 .肌肉初长度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与运动员的肌力大小密切相关,二者呈 正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 的张力及缩短的程度越大。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方面,肌肉本身具有弹性,在受到快速牵拉时可弹性回缩。另一 方面,肌肉拉长时,肌梭感知肌纤维长度变化而产生冲动,通过牵 张反射机制提高了肌肉的对抗力,即用肌纤维的回缩形式对抗肌 肉被动拉长。
3.肌纤维类型
依据肌肉的收缩特性进行分类,肌纤维可分为快肌和慢肌两 种类型。二者相比,快肌产生的收缩力更大。因此,运动员的骨 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横断面积大、直径大,则肌肉收缩力量 大;反之则肌肉力量小。通常情况下,人体肌纤维的发展状况会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先天条件的影响较小, 最重要的是受后天训练因素的影响。
4 .神经因素
首先,中枢驱动对肌肉活动的影响。中枢驱动是指人体中枢 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在跆拳道训练中,运动员 肌肉收缩力的大小与参与运动的肌纤维的数量多具有密切的关 系,但并不是所有的肌纤维都在肌肉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参加收 缩。对于缺乏运动员而言,机体只能动员肌肉中60%的肌纤维参 加肌肉的收缩活动,优秀的运动员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可以同 时动员肌肉中90%以上的肌纤维。
其次,神经中枢对肌肉工作的协调及控制能力。机体动作的 完成是机体不同肌肉的共同工作的结果,机体的不同的肌肉群是 在相应的神经中枢的支配下进行工作的。因此,运动员应注意改 善机体神经中枢对肌肉工作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提高主动肌与协 同肌、固定肌、对抗肌等之间的协调能力,使不同的肌肉群能协调 一致的共同工作,才能发挥肌肉群的最大力量。
最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会促使机体大量释放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生理活性物质,进而 促使肌肉力量增强。根据研究发现,人在极度激动或危险紧急情 况下会发挥超大力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 面,人的情绪极度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大量增加。另一方面, 大量增加的肾上腺素提高了肌肉的应激性,同时,神经中枢发出 了强而集中的冲动,机体的“储备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动员。相关 研究表明,在儿童少年时期,力量训练能引起肌肉力量的大幅度 增加,但肌肉力量增大的同时,肌肉体积的增长速度较为滞后;但 是在力量训练的后期,机体肌肉力量的进一步增加会在很大程度 上更加依赖肌肉体积的增长。这些内容表明,机体的神经系统功 能的完善对肌肉功能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适应机制在 人体力量训练的不同时期表现也各不相同。
除以上因素,性别、年龄、激素等也是影响跆拳道运动员力量 素质的重要生理因素。
速度素质训练
根据速度素质的具体分类(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 度),分析影响速度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因素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 入手,各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影响因素具体如下所述。
影响反应速度的生理学因素
中枢神经的兴奋状态
机体的反应速度受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状态的影响,其兴奋度 越高机体的反应速度就会越快。当然,如果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 的兴奋程度降低或者运动员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或者休息不好等, 那么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就会下降。
反射活动的复杂程度
反射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反应时的长短,其对机体的反应速 度起着重要的影响。反应时是机体接受刺激与做出肌肉动作之 间的应答时间。反应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度、中枢 信息加工时间以及效应器的兴奋性。
刺激强度
机体的反应速度受刺激信号强度的影响,一般而言,信号对 机体的刺激越强,机体对信号的反应越大。
遗传因素
反应速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机体 的反应速度中遗传力高达75%或以上。
影响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因素
身体形态和发育
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对其速度素质 具有重要的影响,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运动员 的手或脚离轴心的距离越远,下肢较长•跟腱长,踝关节较细,动 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就越快。
能量供应
运动员在参加跆拳道训练时,机体肌肉收缩的速度主要受以 下几个因素的影响较大。
即肌纤维中动用化学能的速度与强度、兴奋从神经向肌肉传 导的速度与强度、机体化学能转变为收缩机械能的速度与强度、 机体释放和分解三磷酸腺昔(ATP)的数量与速度。
相关研究证明,在人体的三大代谢供能系统中,动作速度和 位移速度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磷酸原(ATP-CP)系统的无氧代谢供 能能力。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改善ATP-CP系统的供能能力, 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肌肉力量
力学研究表明,加速度是影响一定时间内速度大小的决定性 因素,而加速度大小取决于克服阻力做功的力量,力量越大,加速 度就相应越大。对于人体来说,体重是需要克服的最大阻力,因 而人体质量(体重)与加速度成反比。如果想要提高动作速度,运 动员可以通过提高力量素质和减少人体质量带来的阻力两个方 面实现。而人体力量与体重之比是相对力量,因而,相对力量才 是决定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肌纤维百分比
人体肌肉快肌纤维百分比与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成正比,一 般来说,运动速度较快的运动员,其肌肉快肌纤维百分比可高 达 95%。
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作用。运动生理学认 为,人体是在神经中枢活动高度协调的支配下,进行的各种形式 的快速运动,即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提高神 经中枢活动的高度协调,能保证运动员在提高动作速度和位移速 度的过程中,促进机体迅速组织肌肉协作参与,从而提高运动 速度。
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主要受其个性心理特征、运动技能水平以及战术应 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机体耐力的生理学因素主要包 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又受一些具体生 理活动和机能水平的影响。
有氧耐力
氧运输系统的功能水平
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氧运输系统。 氧运输系统的功能和任务主要完成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的 产物,对机体的有氧耐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氧运输系统的功能 水平也称最大氧运输能力,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血液的载氧能力。血液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会对血液载 氧能力产生影响,研究表明,1克血红蛋白可以结合 34毫升氧 气,血红蛋白含量与血液结合的氧气量成正比例关系。一般的, 成年男性机体内每100毫升血液内,含有血红蛋白约为15克、氧 容量约为20毫升,女性和少年儿童则较少。优秀的耐力项目运 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可达16克/100毫升血液,血液的载氧量也比一般人多。
浏览1,1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