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拳
冲拳分平拳与立拳两种。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拳抱于腰间,肘尖向后,拳心向上(图3-20)。
动作说明:挺胸、收腹、直腰,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后,右前臂内 旋。力达拳面,臂要伸直,高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图3・21)。练习时,可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出拳要快速有力,要有寸劲(即爆发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侧冲 拳、上冲拳要求相同,唯方向不同。
架拳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图3・20)。
动作说明: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架起,拳眼向下,眼看左方(图3・22)。练 习时,可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
三、劈拳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图3・20)。
动作说明:右拳向左、向上经头上向右下快速劈击,臂伸直,高与肩平。眼看右方(图3-23)。练习 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松肩,拳握紧,力达拳轮。抡拳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四、撩拳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唯两脚弓步站立(图3.24)。
动作说明:右拳由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拳眼或拳心斜向上,眼看右拳(图3・25)。 要求与要点:
撩击速度要快,力达拳眼。
预备姿势:同撩拳相同(图3・26)。
动作说明:右拳从体侧斜下方向体前上方弧形横击,肘微屈,拳心向下,拳面向左。眼看右拳(图 3-27) o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以腰带动手臂,动作幅度要大,力达拳面。
六、推掌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图3-20)。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并以掌根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击。推击时要转腰,顺肩,臂要伸直, 高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图3・28) o练习时,可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掌要快速有力,坐腕,有寸劲。
七、亮掌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图3-20)。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画弧,至头部右前上方时,抖腕亮掌,臂成弧形。掌心朝侧 上,眼随右手动作转动。亮掌时,注视左方(图3-29)o练习时,可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八、摆掌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图3-20)。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向右,然后屈肘再向上,向左,经脸前坐 腕,摆至左胸前,掌指向上,掌心朝外。眼看左方(图3・30)。练习时,左右交替 进行。
要求与要点:松肩、垂肘、坐腕、翘指。掌弧形摆动屈肘,坐腕、翘指 摆头动作要一气呵成。
肩臂与腰的练习
一、肩臂练习
肩臂练习主要是增进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 肢运动的敏捷、松长、转环等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压肩、绕环、抡臂等。
(一)压肩
预备姿势: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站立,距离一大步,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挺胸、塌腰、收髓)并做下振压肩动作。利用肋木压肩 时,也可由另一人骑坐在练习者背上,随着练习人的下振动作,有节奏地给以助力;也可以两人对面 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图3-31)。
要求与要点:两臂、两腿要伸直,振幅应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阻力时应由小到大。
(二)握棍转肩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手正握小棍于体前,两手相距一定距离。
动作说明:以肩关节为轴,两臂由体前经头顶绕至背后,然后再由背后一经头顶绕至体前(图 3-32、图3-
要求与要点:两臂始终保持直臂姿势,两手持棍的距离要保持不变。
(三)俯撑
预备姿势:两腿并拢伸直,两手距离同肩宽,手指朝前直臂撑地,成俯卧(图3・34) o
动作说明:臀部凸起,上体从前向后移动,随即两臂屈肘,上体从后向下、向前移动,至两臂伸 直,然后再从前向上、向后移动03-35. 03-36) o
图 3-34 图 3-35 图 3-36要求与要点:两腿必须始终伸直,上体贴近地面前移;身体前后移动幅度要大。初练时可慢 些,以后逐渐加快练习速度。
图 3-34 图 3-35 图 3-36
(四)倒立
预备姿势:对墙前后站立(图3-37)o
动作说明:两臂伸直,两手距离同肩宽撑地,左腿蹬地,右腿摆动,靠墙做手倒立(图3-38)。 初练时也可由助手帮助完成倒立。要求与要点:挺胸、抬头、立腰,两腿并拢伸直;静止时间可逐渐增加,熟练后可不靠墙做。
(五)单臂绕环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膝上(也可两脚开立,左手叉腰),右臂于体侧上举,掌 心向内(图3-39)o
动作说明:右臂由上向后、向下、向前绕环,为向后绕环(@3-40,图3-41);右臂由上向前、向 下、向后绕环,为向前绕环。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做左臂绕环时,换右弓步站立。
要求与要点:臂伸直,肩放松,画立圆,逐渐加速。
注:绕环的方向以动作开始时的位置为准,如开始时臂向后运动即为向后绕环,开始时臂向前 运动即为向前绕行。
A 7 f
图 3-39 图 3-40 图 3-41
"二、腰的练习
腰是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是较集中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俗话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 高。”练腰的主要方法有俯腰和下腰两种。
(一)前俯腰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上举,两手手指交叉,手心朝上(图3-42) o
动作说明:上体前俯,两手尽量贴地(图3-43) o然后两手松开,抱住两脚跟腱,逐渐使胸部贴 近腿部,持续一定的时间再起立(图3・44)。
要求与要点:两腿挺膝伸直,挺胸、塌腰、收腹,并向前折体。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身体向左转体,两臂上举,两手手指交叉,手心朝上(图3・45)o 动作说明:上体向左侧下屈,两手掌心贴地。持续一定时间后,再起身做另一侧(03-46) o 要求与要点:两腿挺膝伸直,两脚不能移动,上体尽量下屈。
(二)侧俯腰
(三)甩腰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上举,掌心向前(图3・47)。
动作说明:以腰、髓关节为轴,上体做前后屈和甩腰动作,两臂也跟着甩动,两腿伸直(图 3-48.图3-49) o
要求与要点:前后甩腰速度要快,两腿保持直立姿势,动作紧凑而有弹性。
(四)下腰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臂自然下垂(图3-50) o
动作说明:两臂伸直上举,腰向后弯,抬头,挺腰,两手撑地呈桥形(图3・51)。
要求与要点:挺膝、挺髓,腰向上顶。桥弓要大,脚跟不得离地。
蹲墙功
蹲墙,又叫面壁蹲墙,原来是内家拳用来松腰的秘法,后来由气功、武术学者庞明先生传出。
蹲墙的健身原理是通过蹲墙对任督二脉的锻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舐、 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 应异常灵敏,从而使肌肉、骨骼坚韧有弹性。
中医认为,腰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则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 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 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 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 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 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柱逐节放松往下蹲,像猫 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 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 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 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罅墙的难度。可以每 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诀云:
面壁蹲墙功法妙,能松四肢能松腰;首先组场开关窍,两眉外展面带笑。上提顶、尾不翘,命门 后突裆要吊;预备活动先做好,事半功倍方有靠。开始练功把腰松,意注脊柱上下通;六种韧带神光 照,八个窍点意念中。整个脊柱象气道,通天彻地至虚空;向下蹲,尾闾抻,百会上提莫放松。往上引, 百会领,尾闾下坐根要生;上弹下落要收气,命门始终往后弓。天天引,勤做功,神清气爽乐融融;练 完功,要收场,收收气,养一养;两脚轻轻离开墙,俯身躬腰松一松。转腰涮胯晃一晃,抖翎心宁四末 齐,混元灵通长大功。
(_)正压腿
腿法练习主要是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和踢 腿等。
压腿的主要作用是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加大髓关节的活动范围。
预备姿势:面对把杆、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图3-52)o
动作说明:左腿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按膝上。两腿伸直, 立腰,收髓,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3-53)o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直体向前、向下压振,逐渐加大振幅,先以前额、鼻尖触及脚尖,然后过渡到下 须触及脚尖。
(二)劈腿
劈腿主要是加大髓关节的活动幅度,增进腿部的柔韧性。劈腿练习可结合压腿和搬腿进行。
两手左右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的内侧
或前侧着地(图3・54、图3・55) o
要求与要点:挺胸、立腰、沉髓、挺膝。
(三)控腿
控腿主要是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腿支撑和上举的控制能力,练习方法有前控、侧控、后控三种。
1 .前控腿
预备姿势:右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左手叉腰,侧向并步站立(图3.56) o
动作说明:左腿屈膝前提,脚尖绷直或勾紧,徐徐向前上伸出(图3.57、图3.58)。练习时,左右 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背、挺膝。腿要缓缓伸出,伸出后要静止片刻再还原。控腿的高度可逐 渐增高。
2.侧控腿
预备姿势:右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左手叉腰,侧向并步站立(图3-59)o
动作说明:左腿屈膝侧提,脚尖绷直或勾紧,向外侧前上伸出(03-60.图3-61 )o练习时,左 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同前控腿。
3.后控腿
预备姿势:左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右手叉腰,侧向并步站立(图3-62)。
动作说明:右腿屈膝前提,脚尖绷直。向后上伸出(图3.63、图3.64)练习时,左右交替 进行。
要求与要点:同前控腿。
(四)弹腿
预备姿势:两腿开立,两手叉腰。
动作说明:右腿屈膝提起,大腿与腰平,右脚绷直(图3-65) o弹出时,要迅速猛力挺膝,向 前平踢(弹击),力达脚尖;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高与腰平。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两眼平视 (图3-66) o
要求与要点:挺胸、立腰、脚面绷直、收骸。弹击要有寸劲(即爆发力)。
(五)蹬腿
预备姿势:与弹腿同。
动作说明:与弹踢同,唯脚尖勾起,力点达于脚跟(图3.65、图3-67)。 要求与要点:与弹腿同,唯强调勾脚尖。
(六)侧踹腿
预备姿势:右脚向左脚盖步,稍屈膝,两掌交叉,右掌在下,左掌在上,掌心向前。目视左前方
(图 3-68) o
动作说明: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脚里扣,脚跟用力向左侧上方踹出,高于肩平, 上体向右侧倒,两掌向身体两侧推出,掌指向前。眼视左侧方(图3-69) o练习时,左右可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挺膝、开髓、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跟。
(七)扫腿
扫腿属于扫转性腿法,包括直身前扫腿和伏地后扫腿两种。
1 .直身前扫腿
预备姿势:左脚向右腿后插步,同时两手由下向左、向上、向右弧形摆掌。右臂伸直,高与肩 平,成侧立掌;左掌附于右上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右方(图3-70) o
上体左后转180。,左臂随体转向左后方平搂至体左侧,稍高于肩;右臂随体转自然平移至体右 侧,掌心朝前,掌指朝右下方。重心坐于左腿,成右仆步(图3-71) o上体继续左转,左脚尖外撇。 在左脚尖外撇的同时,左脚跟抬起,以左脚前掌碾地,右腿平铺,脚尖内扣,脚掌着地,直腿向前 扫转一周(图3-72) o
动作要点:头部上顶,眼睛随体转平视前方,上体正直。在扫转时,始终保持右仆步姿势,保 持身体重心平衡,右膝不要弯曲。
2 .伏地后扫腿
预备姿势:左脚向前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胸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从腰侧向前平 直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看两掌尖(图3-73)o
左脚尖内扣,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姿势;同时上体右转并前俯。两掌随体转在右膝内侧 扶地,右手在前。随着两手撑地,上体向右后拧转的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贴地向后扫 转一周。左臂直臂向前推掌,掌心向前;右臂经头向上、向后摆动,右掌变勾手,勾尖朝下。目视左 掌(图3・73—图3-75)。
要求与要点:转体、俯身、撑地用力要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上下肢动作不能脱节。
二、跌仆滚翻练习
跌仆滚翻练习,对于培养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协调、灵巧、速度力量等素质,都起着 良好的作用。
鲤鱼打挺
预备姿势:仰卧(图3-76) o
动作说明:屈体使两腿上摆,两手扶按两膝。两腿下打,挺腹,振摆而起(图3.77、图3-78) o 要求与要点:鲤鱼打挺时身体要折叠,腿的振摆要快速有力,两脚落地时不得超过肩宽。
武术基本功是发展武术专项身体素质,进一步学习武术套路、格斗 实践,提高运动水平的基础。基本动作,是指武术各项目中,简单的、不可 缺少的、典型的各种动作,是发展高难度动作的基础,并对学习同类动作 起着重要引导作用°
本章对武术的手形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跳跃、平衡、跌仆滚翻等 基本动作以及动作组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拳术和不同器械动作组 合练习过程中的练习技巧进行了阐述。
;【回顾与练习】
浏览8,2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