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合步法

实战中双方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对方可能向任何一个方向移 动,移动的速度、幅度、方向毫无规律,这样你必须把这些基本 步法有机地组合起来。组合后步法是一种“活”的步法,同基本步法相比,似像非像,甚至产生出新的步法。

側滑+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向左侧滑15厘米左右,右 脚不随之侧滑,而是向前上步,成右势。(图2-42)

动作要领:左脚向左侧滑后立即上右脚,

动作连贯。右脚落地成右势,使自己处于有利 的进攻角度,同时抑制对方顺利出腿。

易犯错误:左脚侧滑同上右脚不连贯,成 右势时所处角度不够巧妙。

作用:对手正面防守严密,你从侧面发起 进攻,扰乱对手思路,使对手不利反击。

换跋步+斜弧步(典弧步)

动作说明

右膝速上提,左脚落于右脚起始位置附近,以左脚掌轻擦地面, 向右斜后划一小弧,身体略后仰,向前送髋。形成右膝停留在空 中的独立步。(图2-43)

动作要领:换跳步的同时弧形步。左 脚同右脚的交换要有爆发力,使右膝向前 方有猛撞的感觉,左脚掌划弧时身体有一 个边旋边出右腿的过程。上体后仰要有突 发性。一定要边滑边转身,轻快地跳到 一边。

易犯错误:

弧形步时,髋关节没有处于合适 的角度,造成右膝同对手的腿部或膝部 相撞。

左脚后跳的步幅过小,造成右腿以脚胫处撞击对手 身体。

左脚后跳的步幅过大,左脚弧形步过大,造成右腿踢空 或没有以正脚背作力点攻击对方身体。

作用:此技术主要用于横踢的反击。防守与反击同时完成, 给对手以意料不到的打击。

前跳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右脚用力蹬地,左脚迅速起跳, 右脚落于左脚起始位置,左脚随之落于右脚前方一步处,同时右 脚上一步成右势。

动作要领:前跳步时右脚、左脚依次着地,左脚着地的瞬间 已上右脚。动作连贯、敏捷,重心向前变更,起伏中求平衡。

易犯错误:前跳步时上体过分后仰,上右步迟缓,易遭 反击。

作用:配合组合腿法,远距离发起进攻。

上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左脚前方上一步,刚一落 地左脚立即上一步,恢复成左势站立。

动作要领:两次上步连贯,上步时直线运行,落地如猫行, 轻盈敏捷。

易犯错误:动作脱节,欲上第二步时易遭反击,脚掌落地拖 泥带水,没有快速反弹。

作用:从远距离上步,配合出腿或接近对方。

前滑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突然前滑步,同时立即上右脚一

步成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前滑步的步幅稍小,双脚落地的时间间隙极短, 几乎同时着地,身体较基本姿势略微直立,膝关节弯曲度增大少

许,使该前滑步成为促使对手后移的假动作,故其动作具有隐蔽、小巧、突发等特点,然后右脚迅速上一步。

易犯错误:前滑步的步幅过大,造成上右步缓慢。

作用:前滑步作为假动作促使对方改变身体位置,上右脚的 同时可以出腿进攻。

前进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前进步,左脚刚一着地右脚立即 上一步,成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前进步与上步的连接有一种“小跑”的感觉,即 连贯自如、动作敏捷。

易犯错误:动作不够流畅。

作用:配合出腿,或调整距离。

右滑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右侧滑10〜20厘米,左 脚随之向右滑动10〜20厘米,右脚迅速向前上步,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右滑步时勿失平衡,以左脚掌为转动轴,右脚直

线上步。

易犯错误:右滑步后身体姿势不利于启动,上右步迟缓,动

作不连贯。

作用:从侧面接近对手,寻找进攻机会。

前滑步+后滑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突然前滑步,借助地面反弹力又 立即后滑步。

动作要领:前滑步变后滑步要有突发性。

易犯错误:两个步法速度均匀。

作用:造成对方距离感错误,诱使其不由自主地被引进落空。

前滑步+后退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向前滑动10〜20厘米,右 脚随之跟进10〜20厘米,右脚未完全立稳之际,左脚已蹬地向 右脚内侧后滑,右脚迅速后跳滑一步,保持左势站立。

动作要领:前滑步时身体重心稍偏后,后退步时左脚掌蹬地 发力。

易犯错误:前滑步时身体重心偏前,造成后退步迟缓。

作用:避开对方的攻击。

后滑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蹬地,右脚后滑10〜20厘 米,左脚随之后滑10〜20厘米,右脚刚一落地即利用地面反弹 力向前上步,形成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右脚利用地面反弹力上步。

易犯错误:后滑步后启动迟缓,上右步不迅速。

作用:反击。

撤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后撤一步,成右势,左脚掌 刚一落地,即利用地面反弹力上步回到原来位置。

动作要领:后撤步幅度不可过大。

易犯错误:后撤步后不利于启动,上步时动作迟缓。

作用:反击。

上步+转身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左脚前方上一步,同时以 右脚掌为轴,转身180°,左脚上一步,成左势站立。

动作要领:转身上步勿失重心,双眼迅速找到目标。恢复基

本姿势快。

易犯错误:动作不连贯,易遭反击,转身上步后双脚缺乏弹性。

作用:转身时配合出腿,出招隐蔽,防不胜防。

后退步+转身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向右脚内侧滑进一步,右脚 随之后滑,点地的瞬间,右脚掌即利用地面反弹力,转身180°, 右脚落于左脚前,两脚间距离同肩宽,形成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右脚后滑落地立即蹬地转身上步,成右势。

易犯错误:后退步时未能及时过渡到转身上步。转身速度 慢,右脚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双腿缺乏弹性,不利于启动。

作用:后退中反击。

后退步+后退步+转身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连续两次后退步,利用地面反弹 力,使身体略有腾空感地转身180°,成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快速拉开距离,突然使身体沿纵轴转动18〇°, 动作流畅、轻松,富有弹性。

易犯错误:步法不连贯,速度慢。

作用:对手猛冲时快速后退以化解攻势,并借机反击。

后滑步+后退步+上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蹬地,右脚后滑10〜20厘 米,左脚随之后滑10〜20厘米,右脚未完全立稳,左脚已又向 右脚内侧滑进一步,右脚掌轻轻点地,立即后滑成基本姿势,利 用右脚掌着地时的反弹力,右脚迅速上一步成右势站立。

动作要领:后滑步接后退步动作迅速,流畅,上步轻灵,富 有弹性。

易犯错误:步法间不够连贯。

作用:后退中反击。

上步+斜后滑步+上步+斜后滑步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右脚迅速上前一步,脚尖一点 地,即用力后蹬地,左脚向左后方约45°方向斜后滑步;上动不 停,左脚刚一着地,立即用力蹬地,向前上步,落地后右脚向右 后45°方向斜后滑步。

动作要领:身体的重心有飘移感,流畅、敏捷。

易犯错误:动作不连贯、后脚没有平稳落地、两脚之间的距 离没有与肩同宽。

以上组合步法同基本步法一样,仅以左势为例,如果左右势 的基本步法、组合步法有机地交替运用,那么将给对手极大的威 胁,使你处于有利的位置,在比赛中取得了主动权。

格斗技中的步法也大致如此,但是要求更加稳健,“花”形 步法于格斗徒劳无益,有时反而容易被对手抓住破绽。在格斗技 中,步法要求精确、简练。

第三节基本攻击动作

一、基本拳法

竞技跆拳道的拳法只有直拳一种,而跆拳道格斗技中却有直 拳、勾拳、砸拳、转身鞭拳等多种。拳法与简单的摔技、反关节 技并不要求腿部的柔韧性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任何基础的学员 都可以直接学习这些动作。

在刚开始学跆拳道格斗技时就要学习手脚并用,而且应该先 学拳法、揪拿、摔技以及较低的踢法,这样就可打消学员因韧带 不佳而产生的顾虑。

(一)直拳

直拳有左直拳、右直拳、左右直拳一二连击和左右直拳四连 击,可以进攻腹部与头部。

跆拳道比赛中的拳法只有一种直拳。一般用拳击打不计分, 用拳的目的在于破坏对手的进攻节奏,遏制对手的攻势,破坏对 手的身体平衡,或向其施加精神压力。比赛中由于对手旋转动作 较多,用拳击打旋转不定的目标有一定难度,力量也不易渗透。 始拳道的直拳同拳击的直拳略有不同,因为规则规定,只准击打 护胸部位,为使力量充分穿透,不能仅触及即还原。而应该把体 重充分“压”到拳面上,命中时使对手身体晃动,并立即起腿攻 击。一般在对手横踢进攻,展开护甲胸部中央部位时,用前手格 挡的同时后手直拳反击。也可以根据对手身体的姿势,右脚在出 拳时往右侧滑半步,使力量的穿透方向与对手的身体正面尽量垂 直,增加击打的破坏力。

后手直拳(右直拳)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右脚蹬地,向左猛然转腰,左脚 掌向前滑动约10厘米,左手前臂向左大腿外侧切挡,右肩前送, 右拳快速击出,力达拳面,高与胸平,

打完迅速恢复成基本姿势。(图2-44)

动作要领:

充分利用蹬地、转髋、转腰、送肩的合力,有突然关门似的感觉。

出拳前全身放松,击打的瞬 间肩、肘、指各关节紧张用力。

边打边拧转拳面,接触目标 时拳背与手腕成一直线,拳面平整,拳心向下。

图片42

为击中对手身体中部,使力量充分渗透,右脚可在出拳 的同时向右侧滑半步。

易犯错误:出拳前向 后拉,有预动,增加了不 必要的做功距离。仅以手 臂的力量击打,力量没有 充分穿透。

小资料:《纪效新书》卷 十四“拳经捷要”篇的图解中有一张图片(右图),左边 《纪效新书》中的明代拳法一位士兵的动作与拳击中的右直拳一模一样,右边一位士兵的右肘旋转下 击动作也是与现代泰拳的下击肘动作一模一样。

图片43

前手直拳(左直拳}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左脚蹬地,左脚掌向前滑动约 10厘米,左肩前送,左拳快速击出,力达拳面,高与胸平。打完迅速恢复成基本姿势。(图2-45、46)

图片44

动作要领:随着出拳,左脚要有蹬地的动作以增加力量,腹 直肌发力,手里像抛出一定重量的秤砣。图2-46表示边格挡来 腿,边以直拳反击。

跆拳道拳法训练时通常击打脚耙或护具的正面,与拳击的打 法没有明显区别,故这里再介绍我国著名拳击家、北拳王张立德 老师的一种直拳训练法,希望有助于大家掌握直拳打法。

“提顿式前手拳”秘诀:保持基本姿势,发出左直拳时,左 脚随之快速前滑10厘米,同时要有一个从上往下的跺地动作, 而不只是向前的平移,上体突然前俯,左肩有一个从上至前下方 的旋转力,左手像抛出一定重量的秤砣一样把左拳极速击出,在 击中的瞬间左手、左脚突然制动,使力量产生刚性的穿透力,接 着迅速还原成基本姿势。提与顿的两个环节十分关键,身体有突 然含胸拔背之感,腰背肌肉充分发力。要注意小腿、大腿、腰、 肩、手臂、手腕同时协调地旋转、加速、制动。这种类似圆与轴 的关系,是各家拳派发力的核心所在,叫“持环得枢”。后手直 拳的原理也是如此:“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 (二)勾拳

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内收握拳,拇指紧压于弯曲的中指与示 指上,拳心向里。

1.勾拳

右上勾拳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重心移到右.脚上,左手内收贴防 脸左侧,双膝微曲,利用蹬地之力迅速把右腿蹬直并快速向左转 腰,使体重突然移向左脚,右拳拳心向里,以拳面向对手的下颏

或腹部攻击。(图2-47)

动作要领:该动作在攻击下颏时容易挫伤手指关节,所以有

人以上勾拳的发力姿势用掌根部去攻击下颏。(图2-48)

左上勾拳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重心移到左脚上,上体稍微前 倾,右手内收贴防脸右侧,双膝微曲,利用蹬地之力迅速把左腿 蹬直并快速向右转腰,使体重突然移向右脚,左拳拳心向里,以 拳面向对手的下颏或腹部攻击。(图2-49)

动作要领:双膝突然蹬直,并迅速还原成微曲姿势。

图片45

平勾拳

左平勾拳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重心移到左脚上,右肩稍微前侧 转,右手内收,贴防脸右侧,双膝微曲,利用蹬地之力迅速快速 向右转腰,使体重突然移向右脚,左拳拳心向里(或者向下), 以拳面向对手的下颏攻击。(图2-50)

动作要领:如果向腹部攻击,攻击前上体要向左下侧转并弯 曲双膝。(图2-51)

右平勾拳

动作说明:保持基本姿势,重心移到右脚上,左肩稍微前侧转,左手内收贴防脸左侧,双膝微曲,利用蹬地之力猛烈快速向 左转腰,使体重突然移向左脚,右拳拳心向里(或者向下),以 拳面向对手的下颏攻击。(图2-52)

动作要领:如果向腹部攻击,攻击前上体要向右下方侧转并 弯曲双膝。(图2-53)

图片46

二、辅助拳法

(1)背拳:即拳的背部。主要用于弹击对方的脸部、肋部。 (图 2-54、55)

图片47 图片48

锤拳:正拳的小指侧至掌 缘的软肉部位。主要用于攻击对方 的脸部、肾部。(图2-56)

里拳:直拳的示指、中指 根部。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下颏 部。(图2-57)

扁拳:手指的第二指关节 弯曲,四手指紧贴于手掌,拇指扣 于虎口。以并拢的四指的第二指关 节作攻击部位。主要用于攻击对方 的肋部、腹部、太阳神经丛、人 中。(图2-58)

图片49

中指拳:从正拳突出中指,以中指的第二指关节作攻击 部位。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心窝、人中等部位。(图2-59)

示指拳:从正拳突出示指,拇指抵住示指指甲部,以示指 的第二指关节攻击对手。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人中。(图2-60)

图片50

三、掌法

手刀:四指并拢伸直,中指稍弯和环指指端平齐,拇指 弯曲,贴于示指根节之下。手刀的使用部位是小指侧的掌外沿。 主要用于砍对手的颈侧动脉,或对手弯腰欲抱你腿时砍其肾脏部位。(图 2-61)

手背刀:手背刀的要领同手刀,只是拇指尽量从掌心向 掌缘弯曲,突出示指根部关节的侧面,以示指侧面攻击。主要用 于砍击对方的颈侧动脉或顺着对方腿内侧进攻对方裆部。(图2-62)

图片51

背:和手刀型像,只是拇指以外的四指不必并紧,以 放松的手腕带动手背,类似持一湿手巾向前甩、抽的动作弹击。 主要用于弹击对手的鼻梁、眼睛部,抽击后接前踢对方的裆部。

(图 2-63)

熊掌:从扁拳稍放开五指,以五指的指甲、指面攻击。主要用于抓、扒对方脸部。(图2-64)

掌根:从手刀型开始,掌心向上,手背后仰,以手掌根 部攻击。主要用于向上攻击对方下颏或拍挡防守。(图2-65)

锁掌:四指并拢,拇指分开,以虎口处攻击。主要用于 锁掐对方咽喉部,也用于反关节动作。(图2-66)

图片53 图片54 图片52

插指:插指类似手刀 型,但要使中指、环指微曲, 使示指、中指、环指平齐,以 该三指的指尖攻击。使用时有 仰插(掌心向上)、俯插(掌心 向下)、立插(掌心向体侧)。 主要用于插击对方的咽喉、软 肋、腹部太阳神经丛等部位。 (图 2-67)

剪形指:叉开示指、 中指,环指与小指弯曲,拇指 紧压于其上,以像剪刀一样分开的示指、中指攻击。主要用于插击对方的双眼。此动作如果没 有经常训练,对手头稍微一闪就可能失准,所以五指分开抓击更 有效。(图 2-68、69)

图片55

四、肘法

大小臂弯曲,以坚硬的肘尖部位攻击。可以向上、下、前、 后方攻击,还可向前抡打、侧向横击。由于肘骨坚硬尖锐,招路

短而迅捷,撞击力非常可怕,在近身搏斗中,令人防不胜防,武 术界有“肘过如刀”之说。

肘技不仅可以用来进攻,还可 以用来防守,封住对方的拳,磕对 方的脚踢,还可以用来化解敌人的 膝顶之力。主要用于近战,攻击对 方颈部、胸部、肋部、后脑、背部 等部位。

上击肘。(图2-70)

斜下击肘。(图2-71)

横击肘。(图2-72)

图片57 图片56

转身横击肘。(图2-73)

侧顶肘。(图2-74)

图片58

五、膝法

膝法是致命的杀手锏之一,在近距离中威力惊人,一旦被对 方击中要害,则手脚发软,无力再战。膝法还可以用来提膝防 守,以自己坚硬的膝盖去防敌人的踢击。

正顶膝:大小腿折叠,以坚硬的膝关节攻击,可以从正 面、侧顶膝攻击。主要用于近战时攻击对方的腹、肋、肾、下颏 等部位。(图2-75)

侧顶膝:大小腿折叠,以坚硬的膝关节从侧斜线攻击, 攻击对方的腹、肋、肾、下颏等部位。(图2-76)

图片59

六、摔法

切别摔

双方左势对峙时,左脚跨出置于对方右脚外侧,迅速以双手 掌猛力推击对方双肩并抓住其衣服。该动作的目的是对方失去平 衡使其后仰。

你重心前移于左脚,双手紧抓对手的衣服不放,右腿提膝从 对方右腿外侧向下、向身后切别,同时手随之猛烈推对方肩部, 将其摔倒在地。(图2-77、78)

夹颈摔

双方左势对峙,右脚跨出置于对方两脚之间,右手自对方头 颈后穿过抱夹其头颈,臀部迅速贴住其身体,双脚微曲,以臀部 为支点,低头、俯身、甩头,以旋转力将对方摔倒在地。(图2- 79、 80)

图片60

还有一种方法是:当对方突然自后面用右手卡住你的喉咙 时,你用左手迅速抓拉其手腕,同时使劲低头以化解部分勒力, 右手迅速上抓其右前臂与肩部的连接处,臀部顶撞其腹部,迅速弯腰、挺腿、甩头,将对方从身后抛到自己身前的地上。(图2-81、 82)

图片62 图片61

此动作也可以双手 从自己右肩上方抱住对 方的头颈,臀部顶撞其 腹部,迅速弯腰、挺腿、 甩头,将对方从身后抛 到自己身前的地上。

后扫摔

对方后旋踢进攻你 头部,你双手扶地后扫 其支撑脚摔之。(图2-83)

抱双腿摔

双方左势对峙,你左脚跨出置于对方两脚之间,低头迅速靠近,右脚跟上,双手抱其腿摔之。(图2-84)

该动作万一没有一次摔倒,应该迅速提起自己的右脚,用小 腿自前往后撞击对方的左小腿,并用肩顶撞其胸前,将对方摔倒。(图 2-85)

图片64 图片65 图片63

舍身技

此动作应充分借 助对方的前冲之力, 在对方从五六步远处 冲过来时,双手迅速 抓其衣领,同时提右 脚蹬对方腹部,借对 方前冲之力将其蹬得 身体悬空,你顺势后 _坐于地,继续后滚翻,

直到背部和肩部着地。双手抓牢对方不松手,弓背,双臂内拉, 双肩着地以脚猛蹬对方腹部,将其弹向空中,对方被摔成后倒之 势。(图 2-86、87、88)

图片67 图片66

夹颈舍身技

此动作是以下劈外挂之脚勾挂对方颈部或者主动跳起双脚勾 挂其颈部,将对方摔倒在地,并实施地面绞杀技。此动作后面章 节将详细介绍。(图2-89、90、91、92)

图片70 图片71 图片68 图片69

七、倒地保护法

前倒:由立正姿势开始,身体向前直倒,同时屈肘,用小 臂、手掌共同撑地,双手约成45°角,抬头、屏气。(图2-93)

侧倒:由立正姿势开始,左腿屈膝,右腿前摆,左腿蹬地, 同时身体左转,手臂、体侧依次着地。(图2-94)

后倒:双脚分开与 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 直,双手掌心向下,与 双脚同时着地,两臂挺 直与身体成45°角,双 臂、双肩着地,收腰抬 臀,收紧下颏,使后脑 部离地。(图2-95)

图片72

前滚翻:由蹲撑姿 势开始,两手体前撑地, 图2-95

重心前移,两脚蹬地,屈臂、低头、团身,后脑、肩、背、臀、 脚依次着地,抱腿蹲撑后即站立。

后滚翻:由蹲撑姿势开始,团身向后滚动,下颏内收,完成 动作后两手推地成蹲撑姿势,起立。

侧滚翻:由蹲撑姿势开始,曲右肘,手、前臂先着地,头左 侧转,双脚蹬地,以肩、颈、背、臀、腿依次滚动。

鱼跃侧滚翻:从实战姿势开始,腾空鱼跃,双手拍地,右手 大小臂弯曲,右前臂着地,迅速向左侧收下颏、侧转,向前侧滚 翻。练习时可越过跪地俯身的同伴侧滚翻。

倒地后的保护姿势:被摔倒或自己失去平衡滑倒时,应尽快 侧身,右脚屈膝上提,左脚屈膝往里缩,左前臂撑地,右拳置于 右脸侧,右臂上架。对方绕着你转时,也可以用左手、左脚推动 身体,右脚始终对准对方,缩小自己受击面积,一有机会应立即 起身,或者左脚背勾住其前脚踩关节处,右脚猛蹬其膝关节。当 多名对手向你乱踢时,你应迅速双臂抱头,双肘抵住自己软肋贴 紧,双肘并拢,屈膝上提,团身,趁对手击打的间隙迅速起身 逃跑。

八、踢法

竞技跆拳道最主要的踢法有前踢、横踢、下劈、后踢、后旋 踢、双飞踢、旋风踢,摆踢、前推踢、侧踢为辅助动作,直拳也 属于辅助动作。

竞技跆拳道的动作学习程序与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的动作学 习程序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比赛中主要踢法的使用频率与得分 率,竞技跆拳道的一级踢法为横踢、后踢、下劈,二级踢法为双 飞踢、后旋踢、旋风踢,三级踢法为摆踢、前推踢、侧踢。为了 掌握横踢时小腿的鞭打劲,要先学习前踢这个动作,通过前踢的 练习,强化快速提膝的能力,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强化 小腿的快速屈伸能力。一开始就灌输动作的主次程度,对运动员 以后的训练会产生积极影响。

许多踢法对柔靭性要求很高,而初学者往往达不到练习所有 基本踢法的要求,又不能花两个月的时间去专练柔韧性,故而应 该先学习一些现有的柔韧性就能学练的踢法,边练基本踢法边提 高柔韧性。

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中踢法与拳法的学习程序为:拳法、前 踢、下劈、横踢、侧踢、后踢、推踢、双飞踢、后旋踢、旋风 踢、摆踢。拳法有直拳、勾拳、背拳等。还要学习手刀、肘、 膝、摔、地面绞杀等技术。但在应用时往往没有主次之分,而要 视临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某种技法或组合技法。

(五)踢的基本动作


  1. 前踢


前踢是跆拳道最基本的踢法,对膝关节快速屈伸能力、膝关 节四周的肌肉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跆拳道前踢对小腿弹打速度、 ^送髋时的平衡作用很大,同时它对柔韧性与平衡的要求不是很

高,且技术结构简单,故为初学者学习的第一个踢法,根据跆拳 道基本技术原理,几个基本踢法正是由前踢开发演变而来的。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蹬地屈膝提起,送髋、顶 髋,小腿快速向前踢出,高与腰平,迅速放松弹回,呈折叠状, 脚轻轻落下,恢复成基本姿势。(图2-96、97、98)

图片73 图片74

动作要领:

大小腿折叠充分,上提右膝时右膝内侧贴近左大腿内 侧,小腿、踩关节放松,要有弹性。

髋往上送,上体后仰,踢心窝、下颏部位时髋要往上 送,送髋时右膝以向前撞的意念出腿。

小腿收回时要以膝关节为支点自然弹回,同踢出速度一 样快。

易犯错误:

直腿踢、直腿落,小腿与大腿没有折叠。

提膝时没有贴近左大腿内侧正上提,造成髋关节未能正 对前方,转髋,使踢击力量偏向。

没有向前送髋。

踢击目标的瞬间左 腿突然下屈膝关节,造成踢 击目标失准。

作用:

作为初学者入门的 第一个跆拳道踢法。

锻炼腿向前突然弹 打的速度,体会大肌群带动 小肌群,发力传递的鞭打劲。

正确动作是以正脚背部位接触脚靶。错误动作是脚趾朝上接触脚靶。虎趾脚以脚掌前部,脚趾根部作为攻击受力点。(图2-101)支撑脚转

图片75 图片76

对方身体倾斜而暴 露空当时,可用前踢反击,以正脚背作攻击受力点。在跆拳道格 斗术中,前踢以脚掌前部,脚趾根部作为攻击受力点,平时训练 时则踝关节自然放松,以正脚背踢击脚靶。

(图 2-99、100)

动,可以踢更远的 目标,脚往前落下;

支撑脚不转动,脚往后落于原位。

图片77 图片78

练习方法:

跳步前踢。上体 直立为正确踢法,上体后 仰为错误踢法。

续单脚前踢。

连续双脚前踢。 上体直立为正确踢法,上 体后仰为错误踢法。

弓步前脚前踢。 (图 2-102、103)

图片79

踢上下两个脚靶中上面的那个。(图2-104)

图片80

下劈

下劈类似于武术中的下砸腿。在实战中有正劈、内劈与外劈 三种,一般称之为劈腿,也有人称为下压。内劈与外劈相当于武 术中的里合腿和外摆腿。在跆拳道比赛中,下劈女运动员比男运 动员得分率略高,以脚掌、脚跟攻击对方脸部。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蹬地起腿,重心稍前移,右 脚尽量上举至头部上方,放松下落,上体保持直立,以脚掌击打 目标,轻轻落地,恢复成基本姿势。(图2-105、106)

动作要领:

右腿尽量往高、往后举,重心往高起。

保持上体直立,脚放松下落,至对手头部位置产生向下 鞭打的加速度,踝关节放松。

落地勿失平衡,要控制好力量。

全身要柔软、放松。

易犯错误:

起腿髙度不够,重心没有往上“飘”起。

踝关节紧张,往下压用力过分。

上体过分后仰,以致不能及时恢复成基本姿势,应随重 心前移,使腿的击打更加有力。

落地太重。

作用:

反击。

在其他踢法配合下进攻,直接进攻不易得分。

近战时使用内下劈。

前上踢、里合腿、外摆腿都是练习跆拳道重要的辅助踢法, 能锻炼髋关节四周的肌肉、韧带,降低肌肉内部的粘滞性,对学 习横踢、劈腿、摆踢、后旋踢都有积极性的影响。初学者训练初 期最好每堂课进行数十次的练习。

前上踢:即膝关节伸直,直腿往上踢,有助于拉长腿部背面 的韧带。(图2-107)

图片81

里合腿:直腿由外向内划一个弧向下踢。

外摆腿:从身体的前侧向外划一大弧,如右腿从左侧前方向^

右侧划一大弧,到最高点时头向左侧甩。

横踢

横踢是跆拳道比赛中使用率、得分率最高的踢法,外形酷似 散打中的边腿和泰拳中的横扫踢,但事实上却是大相径庭的。跆 拳道的横踢幅度小、隐蔽性好,速度更快,如果运动员抱着自己 出腿力量大、体力好的轻敌思想,对技术不精益求精,往往会被 技术精的对手迎头痛击,甚至毫无知觉地倒在地上。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掌蹬地,大小腿折叠向上向 前提膝,左脚掌为轴拧转180°,右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 小腿快速向前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重心前移 落下,恢复成基本姿势。(图2-108、109、110、111)

图片82

动作要领:

大小腿折叠,膝关节夹紧,直线上提膝。

支撑脚跟稍离地,以前脚掌为轴,向外旋转180°。

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大腿根与身体没 有夹角。

(4)踝关节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出腿前不要绷紧脚背。

图片83

易犯错误:

大小腿折叠不充分,膝关节没有夹紧。

没有正上提膝,走斜线。

出腿时绕圈,弧度过大。

撅臀,上体向左下倾斜,支撑脚向前转动角度不足。

踝关节没有放松,以脚内侧击打。

踢出后直腿往下落。

作用:

直接进攻或反击。

配合其他踢法,是最主要的得 分武器,就像拳击打沙袋时要转动手腕 以增加力量一样,注意横踢时大腿与小 腿的转动,特别是大腿根部的转动,高 横踢的路线是往下盖击的;I • TF强调横踢时用脚趾根部,像一把锄头一样击过去,而不是用脚背。(图 2-112)

图片84

 

浏览3,0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