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基础知识
第一节跆拳道简史
跆拳道通常指韩国跆拳道,确切地说是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跆 拳道、奥运会比赛项目。它与国际跆拳道联盟的跆拳道在竞赛规 则、道服的式样、拳路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
朝鲜古代典籍中并没有跆拳道一词,各种徒手技击的名称是 手搏、跆肩、角抵、摔跤、唐手等。跆拳道的名称产生于20世 纪50年代,说明跆拳道的产生、发展、演变经历了十分漫长的 岁月。
跆拳道最早源于1946年3月23日成立于朝鲜的“朝鲜演武 馆”。当时还没有跆拳道,有空手道、柔道、摔跤等,但是已有 跆拳道的雏形,叫“托肩”、“退骞”。后来,朝鲜半岛上陆续开 了 8个道馆,分别为“青涛、彰武、正道、武道、韩武、智道、 松武、吾道”。崔泓熙将军对跆拳道的形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1955年他提名的“跆拳道”统一了韩国武术界的各种 称呼。1961年成立国际跆拳道联盟,简称I«T*F。由于各种 矛盾,内部十分混乱,帮派林立。朴正熙时代,政府下令改组国 际跆拳道联盟。
1972年,韩国建造了世界跆拳道的中心——国技院,成立 了世界跆拳道联盟,简称W . T • F。目前W • T • F约有160
个会员国,全世界约有5 000万的人参与练习。中国于1995年 11月17日加人世界跆拳道联盟。目前I*T.F跆拳道也有100 多个会员国。
为了使跆拳道走向世界,世界跆拳道联盟采了不少有力的 措施,比如西方国家可优惠参赛,美国可派三个代表队。1989 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向中国派出一名跆拳道教练,在北京体育大 学进行教学活动。自1993年起,世界跆拳道联盟陆续向世界各 国如刚果、蒙古、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萨尔 瓦多、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派 出教练员和表演团,有力地推动了跆拳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 开展。
对跆拳道流传到各地还有一种说法:越战时,朝鲜半岛 生活水平较低,不少青年人迫于生计参加了雇佣军,参加雇 佣军有一个条件是必须武艺出众,由道馆馆长出具段位证书 才能吃军粮。越战结束后,在战场上饱经生死考验的这批跆 拳道黑带高手到各地谋生,也把跆拳道的“种子”撒播到四 面八方。
其实,跆拳道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主要还是韩国的政府行 为。跆拳道成为世界性体育运动后,一些热爱民族文化的体育史 学家从古籍中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从文物、古代壁画中,发现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的三国时代,甚至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徒 手搏斗。
第二节跆拳道的礼仪
立姿、坐姿
立正:双脚尖并拢、脚跟相靠,身体直立,下颏内收,双眼平视,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握拳,拳心向里贴于大腿内侧。
(图 1-1)
稍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正对前方,双手掌交叉置 于腰后,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图1-2)
、坐姿:坐下与起立时不得以手扶地。盘腿坐下,脚尖往后 绷,双手握拳,拳心向下,置于膝关节上。注意勿耸肩抬肘、上 体歪斜、含胸驼背,而应体现出修炼者沉稳平静的精神,自然放 松。(图1-3)
敬礼和递接物品的姿势
敬礼:面向对方,并步直体站立,上体前屈30°,头部前屈 45°鞠躬致礼,礼毕,上体还原成立芷姿势。(图1-4)
物品,同时上体向前鞠躬致礼,礼毕, 还原成立正姿势。如果是在重大场合, 比如从官员手中领取奖品、证书时,应 在致礼后后退一步再向后转身离开。训 练中相互交换脚靶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双脚尖未并拢。另一种递接物品的姿势 是:右手掌心向上向前伸出,双脚尖并 拢直体站立,左手刀掌心向下抵于右手 肘尖下,同时鞠躬致礼。(图1-5、6)
3.以礼始,以礼终
训练课开始与结束时,学员间、学员与教练要相互鞠躬敬礼。结束时按各自带位站成一排,低带位的队列依次向髙带位队 列敬礼。
第三节跆拳道的道服、护具及训练器材
道服的穿法、叠法
选择合身的道服、道裤穿好,拉住缝于一侧的皮筋从腹前经 过,扣于另一侧的纽扣上,使道服的前片平整地包住后片。
选择长度适合且符合自己技术等级的腰带,两端对齐折叠, 中间折叠部分用手指压一压,留下中点的折叠痕迹。把中点对准 髋骨横断线的腹前中点(大约肚脐部位),双手拇指在上,四指 在下,掌心向里,顺着腰带向身后滑动,在身后重叠相压,右手 持的在里,左手持的在外,双手交换腰带,向前滑行。右边腰带 的一端压往中点处,右手沿中点握住三层重叠的腰带,左手持外 层腰带的一端,从下往里穿过三层腰带。双手均匀用力拉至松紧 适宜的程度,翻转下边的腰带一端,使之形成一个弯。左手持腰 带的另一端从下向上往里穿过,双手交换,各持一端,用力一 扯,整理打结处,使腰带优美地下垂。勿使腰带两端长短不一, 因这是不恭敬的表现。
不穿道服时应整齐地叠好,形成一个长方形。(图1-7、8)
为便于携带,可把腰带两端对齐重叠,将两头再向腰带中点 20厘米处折叠一次,形成一个两层的圈,把叠成长方形的道服 卷成柱形,放于该圈处,将腰带中点处重叠的一端从圈内穿过, 拉紧,可以优雅地挂到肩上,也可以挂到房间的墙壁上。(图1-9、10)
护具及其穿戴方法
跆拳道比赛的专用垫子具有弹性,其弹性程度、厚度、宽 度、材料等必须得到世界跆拳道联盟或者所在国有关部门的承 认。运动员实战或比赛时,必须穿护具。护具包括头盔、护甲 (护胸)、护裆、护前臂、护脚胫。护裆、护前臂、护脚胫穿戴在 道服内,女运动员必须穿戴女用护裆、女用护胸,同样也须置于 道服内。
跆拳道运动员的护具分1#〜5#,号数越小,护具越小。1# 儿童适用,2#少年或成年小女子适用,3#则适用于男子50、 54、58公斤级,女子51、55、60公斤级,4*适用于64、70、 76公斤级,则仅适用于83公斤级或最高个子的运动员。
戴头盔时勿遮住眼眶,使下巴处的松紧皮筋固定,勿过紧、 过松。如觉头盔过紧,可调换大一号的,或者松开头盔顶部的细 绳少许。
穿护胸时上边两绳对角线方向相系,下面两条水平相系,应 注意勿过松、过紧。过大的护甲会影响起腿。护臂应戴于前臂外 侧,这一部位经常用于格挡,会遭受沉重的踢击。护脚胫应置于 迎面骨上,护裆应佩戴端正,不歪不斜。如果比赛中觉察到护具 松开,可示意台上裁判,要求暂停,整理护具。但此时不可伸手 高过头,否则会遭到警告。应待双方处于对峙状态中向裁判暗 示,如比赛处于激烈的进攻与反击之中,要等这阵冲击结束后再 作整理的打算。
护胸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器材,竞技运动员要使用护胸靶进行 大量的距离感与时间差练习,实战的真实感也要靠护胸靶练习 形成。
跆拳道专用脚靶、沙袋、垫子
跆拳道训练中,脚靶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器材,脚靶的发明,
使跆拳道的踢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进步。脚靶能使脚法更具有穿 透力,收回速度更快,更能踢中移动的目标。其外形酷似鸡腿, 有单瓣与双瓣两种。双瓣的脚靶踢击时能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 可检验自己发力是否充分鞭打,并使练习者越踢越兴奋。
跆拳道的沙袋一般重量为40〜50公斤,比拳击、散打的训 练沙袋略小,面料有帆布、仿皮、真皮等几种。根据需要,可以 在道馆内悬挂几只不同高度的沙袋,能升降的沙袋则需要配备滑 轮装置,可灵活调整高度。
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必须在专用的垫子上进行训练,许多摔 打动作没有柔软而又不妨碍脚步移动的垫子是无法训练的。等训 练有素以后,可以到草坪、山坡、马路边、楼梯通道等环境模拟 真实的格斗,学会不脱离实际的、能有效防卫的道馆式跆拳道格 斗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要准备如拳击手套、打沙袋 手套、手靶、散打脚靶、橡胶棍、橡胶匕首、橡胶菜刀、假手 枪、假人、杠铃、哑铃、皮条、沙绑腿、足球、篮球、梨球、实 心球等辅助训练器材。
第四节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概述
一、最适用于实际生活的格斗技
(一)宽松的韧带要求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来道馆参加练习,他们 训练时断时续,不可能挤出很多时间有规律地参加训练。他们普 遍年龄偏大,身体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些连軔带都难以拉开的学 汽员,能学会并使用跆拳道的高位踢法来防身吗?
道馆式跆拳道的格斗技不主张每一位练习者一定要把腿压得 能“一”字开、“八”字开。根据现有的韧带,你可以选择学习 中低高度的踢法,还可以学习使用手刀、指尖、肘、膝、头等部 位作为进攻武器,对摔技、擒拿、锁扣、地面绞杀技等技击术以 及对其破解方法也要进行练习。针对你的身体特点,道馆式跆拳 道的教练将教会你凭现在的身体条件迅速掌握格斗技,见效期是 3个月、6个月,而不是1年、2年。
按照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的理论,跆拳道的格斗术绝不是单 纯的脚踢。当徒手格斗进行到白热化时,动作是否简练短促十分 关键,当戳眼睛就能迅速奏效时,为什么要冒险扬起高腿去进攻 呢?防身术的踢法高度一般不过心窝,这个高度大多数没有武功 基础的人就能踢到。不过,从小练习用高腿进攻头部的高手,只 要在格斗中抓住时机,仍然可以使用习惯性高腿作为常规武器。
(二)便于现实生活中防身自卫
现实生活中的徒手搏斗很少会在道馆的垫子上进行。道馆里 经常练习的那些动作在遇到歹徒时能否起到防身作用呢?
现实生活中的搏斗是一个过程,可能边跑边打,歹徒也可能 先是徒手,后突然拔出尖刀,或突然拿起椅子向你砸来,使搏斗 更趋激烈。你要么迅速逃离,要么彻底制服他,仅击中几下,他 还会加倍凶狠地反扑。歹徒倒地后应立即用坚硬的鞋尖猛踢其肋 部、腹部,或用脚跟用力跺其心窝、小腹,使其失去继续进攻的 能力。
如在坚硬、易打滑的地面、狭小的空间里搏斗,跆拳道的踢 法下劈、腾空飞踢等动作均应避免使用,因为很可能因使用这类 踢法而摔伤,反被对手所制伏。歹徒的身体姿势很少会以赛场中运动员的姿势出现。
(三)就便武器拿起就用
防身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如用公文包、手机砸对 方头部,用钥匙夹在指缝中挥击,用皮带向其头颈部猛抽等等, 以增强杀伤力。
在紧要关头需要快速反应。如果平时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即 使知道可以拿起身边的物件当作武器也来不及。如果经过训练, 就会缩短思考如何反抗的时间,有时就这么一瞬间,可能就是生 死之间p
由此可见,如果你练的是竞技跆拳道,格斗时也必然会使用 自己最熟练的得分得点的动作,而这个动作有利于防身吗?
假如你身边无任何武器,那么应假装用手背向其眼睛虚晃, 并怒吼威吓,使暴徒本能地遮护,你应抓住宝贵的时机,运用身 体各关节部位作为武器,向其要害部位猛击。
二、有限制与无限制的格斗
(一)以有限理解无限,以现实扬弃假设
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运用方法三个方面的有限制与无限 制去剖析不同格斗技的特点。
从使用的动作招数、攻击的部位选择、持续时间、交手空间 (活动空间与目标空间)去进行理论分析,武道格斗技是无限制 的,而竞技跆拳道甚至军事武术是有限制的。
格斗目的不同,则技术动作、战术打法、训练手段的选择也 不同。军事武术要求速战速决,快速制服与消灭对手;竞技比赛 有时间、回合的限制,要求快速得分取胜和保持观赏性,于是产 生了快、准、狠、重、变等格斗原则,在柔软的垫子上发挥空中飞踢。
武道格斗技的格斗场景可以有全面的选择:平地、室内、垫子上、野外、山坡、水下、车上;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 对多;徒手对器械,器械对徒手,器械对器械等。而现实生活中 往往不需要如此复杂全面的防身术,所以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也 要针对性地选择,其无限制也是相对的。
完全的实战与安全的实战,是一位韩国双博士获得者杨振芳 (音译)在华讲学时提出的概念。杨先生认为:中国散打接近于 完全的实战,按“寸止”方式进行竞赛的空手道是安全的实战, 而始拳道介于两者之间,即在完全的实战与安全的实战之间找到 一个理想的尺度。
按照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的理论,跆拳道的格斗技可以理解 为完全的、无限制的实战,竞技跆拳道可以理解为安全的、有限 制的实战,踢法的“条件实战”。在完整的格斗体系里,踢法只 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格斗的真实感
习惯成自然。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与竞技跆拳道最大的不同 之处在于:竞技跆拳道要投入相当时间才能转化为按规则进行的 实战能力,而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很快能使你把握格斗的真实 感。它模拟真实的格斗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行最基本的攻防格 斗,而不是竞赛的真实感。
你如果平时习惯了仅用踢术进攻,后来也练过一点拳击,但 是要达到手脚并用并自如地组合使用,需要相当时间的投入。在 短兵相接时,你往往会条件反射地使用自己平时练得最熟练的动 作。如果该动作是得分技术而不能衔接格斗技术,那么平时不切 实际的训练会导致临场应用的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冲突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也不会是 在平整的垫子上顺利地展开。所以要学习防身术,任何动作都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有时要布置实际可能需要使用防身术的场景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真实感。
格斗的真实感与部队军事演习的作用一样,是为了在真正投 入战斗时指挥若定,发挥最大的威力,提髙效率,减少牺牲。
(三)规定的东西是有限的
通常军事武术被人们理解为代表了最实用、最彻底的武道格 斗技。但是,军事武术必须在合适的时机结束战斗,主动舍弃一 些格斗技动作,在实践中形成军事武术的格斗原则。
从军事武术与竞技比赛中产生的新技术、尖端技术,不断融 入哲学范畴的武道格斗技中,竞技比赛中产生的某些新技术也会 影响到军事武术。人类对格斗技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不断的肯 定与否定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向完美。
武道格斗技是一个“活”的生生不息的概念,永远处于吸收与 创新之中。它没有规则的限制,没有场地的限制,也没有时间限 制。如果你愿意,可以与自己、对手、甚至早已不在人世的武术家 进行格斗技的对话,武道格斗技贯穿了过去、现在与将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武道的“道”,运动与 变化是其存在的生命。黑格尔对斯宾诺莎著名的哲学观点“一切 的规定就是否定”曾加以发挥,认为“规定的东西就是有限的”。 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小龙不赞成把对自己武学的理解命 名为“截拳道”的原因,因为许多人把截拳道片面地理解为半路 截击的新拳道。
小资料:
中国古代传下来的“三靠臂”功法,现已经被采纳在美军的训练中, 他们认为,在格斗中忍受痛苦的能力实在太重要了。道馆学员要学会完整 的格斗术,排打(抗击打)训练也是重要的一环。
美国陆军部对徒手格斗术进行了科学总结,认为学习徒手格斗术必须 ft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
以最大的力量主动攻击敌人的最弱点。
攻击敌人,使其失去平衡,同时要保持自己的平衡。
4•善于借助敌人的运动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借力打力)
5.在准确掌握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践,提高速度。 资料出处:《一招制敌徒手格斗大全》——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2。 重要提示:在失去平衡而倒向地面时,要形成控制姿势。
三、用动作强化意志
道馆式跆拳道的格斗技,总是假定你的对手比你更强大。事 实上道馆里经常有彪形大汉被身材弱小而技术精良的人击败的战 例。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那些以弱胜强的 学员值得我们敬重。
道馆式跆拳道的格斗技要求战胜自己的懒惰、懦弱、骄傲, 培养自己的勤奋、勇敢与谦逊,一心一意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以一念代万念”,比如要高标准地完成100次横踢,功到自 然成。
许多白领对道馆式跆拳道的格斗技情有独钟,因为跆拳道馆 的训练所带来的朝气与自信,很好地缓解了紧张的工作压力,达 到心理减压之功效。从跆拳道的格斗技招法的生与克之中,领悟 顺与逆、得与失的哲理。为了保持健康的精神与自信乐观的人生 态度,要像在水里游泳一样,不停地与下沉作斗争。
跆拳道馆的训练通过果断有力的肢体动作来强化练习者的意 志。这种用爆发有力的动作四面出击,明劲暗劲抵挡各方潜在对 手的进犯,时刻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在实战对抗中需要冒着被对手击中的危险,抓住瞬间时机果断出击。抗争总是有危险的,这是肉体怕受到伤害的本能,但是精神上的勇气可克服这种本能。练拳可改变人的气质。在训练结 束时,许多人的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改善,哪怕再髙大的对手都敢—试。
四、崇文尚武、齐头并进、完善人格
朝鲜半岛在历史上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跆拳道的精神内涵 与儒家、佛家的一些思想有关,如跆拳道的前身——花郎道“忠 于国家,孝敬父母,对朋友讲诚信,临战无退,杀生有择”的 精神。
从我国的传统武术、书画、戏曲、中医与传统哲学血肉相 连、互存互依的关系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内在的一些共性。如 书法家张旭、画圣吴道子都从观看高手舞剑中获得灵感,说明书 画、诗歌与拳道这些特殊的肢体语言符号之间有着共同语言,艺 术家对力、气韵、气势的追求有内在的共性与相通之处。文人在 与武士的对话中体验震撼与共鸣,因为观看惊心动魄的格斗表演 就是观者与演练者之间的互动体验,有意看其妙,无意看其微。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拳术的理解必然有所不同,中年前、 中年后的拳术风格也有所不同。
人生阅历、文化素养与武道互补融合,只有高的智力活动才 能产生出其不意的击打,掌握制胜规律。拳术的教化作用与文化 的教化体系互参并进,书剑合璧、文武双修、追求至善。
健康的思想与综合素质对人生的幸福程度也会产生极大的影 响,许多武艺高强的人一生贫困,虽有强健的体魄反而成为弱势 群体中的一员。
我们必须弄清格斗技的现实意义,它在我们的人生中占什么 样的地位,什么才是健全的人生。
五、天下武道之本质与目的如一
“天下武道之本质与目的如一,在艰苦锻炼的烈火中,一切 贪欲都将燃烧殆尽。”
“武道之真义只能从经验中明了,在此中经历何等艰难险阻 也应永不言退。”
这是空手道大师大山倍达的名言(这位大师与崔泓熙皆出生 于韩国,都研究过中国武术、空手道等武道)。
我们从练习跆拳道开始武学之旅,从而逐渐认识更多的武术 流派。只要我们心存对武学的热爱之心,接着可以研究的中外武 术有:拳击、中国式摔跤、散打、泰拳、空手道、柔道、巴西柔 术、八极拳、形意拳、大成拳、陈式太极拳等。器械有剑道、击 剑、单刀、军用刺木枪、大枪(练腰劲与发力)、飞刀、匕首、 弓箭、射击等。武术器械如大枪或者大杆(白蜡木杆)的摇、 晃、甩、抖、劈、拦、刺、扎等练习,可以锻炼你的冷、脆、 沉、猛、狠劲。武术器械的精华技术在我国古代的战争中逐渐形 成。形意拳的创始人姬际可“以枪为拳”,把冷兵器的高级技术 转用于拳法,拳械互补。通过对武术器械的训练,有助于体会到 借助外界力量能成倍增加自己的力量,也能体会到人体其实是十 分脆弱、甚至不堪一击的,以及生命的可贵。
对以上武技的原理、特点进行研究,体会其独特的发力方法 与这种发力的训练手段,学习其战术打法,能开阔视野,启发技 击思维,培养气质。
我国的传统武术,讲究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把充满暴力 与血腥的格斗技与养生结合起来,反对用戕害自身健康的方法来 进行格斗技的训练。太极拳、形意拳、大成拳等著名的拳种,都 体现了哲学范畴的武道格斗技。
王芗斋认为:“鉴定一门拳术是否高明,在于养生效果与技 击效率而已。”
六、有偿训练道馆的俱乐部功能
合理的程序是道馆的生存之道
道馆提供商业性的有偿训练服务,拳脚技术是内容,体系与 结构是其形式。
“礼”是跆拳道商业运作的核心理念,各种带对应不同技 术动作与拳路(品势)的等级制度,符合人的心理等级制度。其 段位等级文化暗合我国儒家文化的‘‘礼”。“以礼始,以礼终”, 不仅仅是上课与下课时的鞠躬敬礼,全球性的跆拳道运动用 “礼”这条线贯穿了整个运转机制。
从白带到黑带的晋级程序,是作为社会体育的道馆式跆拳道 在全球范围的成功密码。它以人为本,给人一种十分人性化的关 注,在道馆里参加训练的每个人面前,都无形地架设了一道跳高 架上的横杆。它让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适合的起跳高度,让每个人 都追求自己的最高高度,发挥自己的最高潜力。分步实现短期目 标,完成长期目标,在短期目标完成的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精神 奖励,使遥遥无期象征高手的黑带,变得更加现实。
集体热身、集体做同一基本动作的气势营造、按色带分组、 一对一指导、巡视督导、随时激励,即集体一粗分一细分至个 人一集体,这是道馆式跆拳道训练的程序。该程序体现了人道、 平等、效率与协调,保证了道馆教学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如果无 法做到每节课让每个学员学习不同进度的东西,使学员产生学有 所得之感,道馆就会失去了吸引力。教学内容以个人为起点或以 一个集体为起点,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新时代,新武道
我国许多青少年喜欢跆拳道而不喜欢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武 术,是因为武术市场化程度不够,而跆拳道拥有先进的整合营销 手段,包含了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体育教育学、教育心 理学等许多知识。要发扬光大武术,必须进行商业化运作。由于 武道与军事、武术、斗争哲学有关,为了和无限制的搏斗之道区 别开来,可以称之为“极拳道”,代表用武术进行交手对抗的最 高境界。
跆拳道是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新武道。在市场化程度 越来越高的今天,市场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 发现过程。人的生活是一个永远开放的发现过程,人们不仅发现 新机遇、新知识,也发现自己不断产生新需要、新欲望。在新的 环境,人总是能发现一个新的自我。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传统的在水泥地、地板上练 习的简陋道场正在不断消失,真正愿意大负荷练习的人也越来越 少,敢于穿上护具对抗实战的学员也并不在多数,但是却仍然有 源源不断的人要求学习跆拳道。
一个品牌教练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当一个教练(取得资格 证),做一个教练(做人与做事),像一个教练(形象与责任), 是一个教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被学员竖拇指夸奖的师范)。 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管理中心的赵磊老师说过:“干什么得像什 么。”他对全国的跆拳道教练们提出了个人形象、行业形象与责 任感的标准。一个品牌道馆应充满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正是会 员云集的重要原因。从馆长到教练、工作人员都要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与职业素养,能给予学员超值的享受。
有的学员十分关注跆拳道能否在街头直接用于格斗,也十分重视竞技的胜负;有的则提倡不影响学习、工作,不以牺牲自己
的健康为代价去争夺荣誉,去学习超出自己身体条件的技巧。绝 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出于健身或防身的目的而练跆拳道,而是为 了体验一种感觉。他们发自内心地需要一种维护自身尊严的精神生活。
跆拳道馆是志趣相投的新朋友、好朋友聚集的活动场所,明 显体现出特殊的社交功能。俱乐部给大家的归属感吸纳了越来越 多的会员。大家享受到亲朋好友一起运动的愉悦,享受到流淌汗 水的舒畅,享受到训练间隙坐在舒适的休息座椅上一起聊天、听 音乐与喝饮料的快乐。跆拳道馆训练环境清洁优雅,训练设施先 进齐全,训练氛围轻松有趣,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休闲娱乐场所 之一。到道馆参加训练已成为会员们业余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五节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训练常识
一、道馆里的规矩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一家道馆都有其规矩,一般来 说,分维护跆拳道形象、纪律、参加训练须知几个部分:
遵纪守法,言行爱国,尊师重道,不排斥贬低其他拳 种、道馆。
进出道馆要向馆旗或国旗鞠躬敬礼。
自始至终要精神饱满、气合响亮。
合理地使用道馆里的器材,爱护所有设施。器材使用后 整齐地放回原处。
穿本馆指定的整洁道服参加训练,佩带自己的腰带。
不乱扔垃圾。
训练时严格按教练的指令练习。
训练时注意远离坚硬、尖锐、易碎的物品。
训练时注意不要踢同伴没有保护的部位。
累计参加15节训练课或者1个半月可申请晋级1次 (晋级是业内的荣誉与精神激励,更是进步的标尺,使教练对你 掌握的技术进度进行定位。如果没有细分腰带颜色,很难区分断 断续续的业余训练的进度)。
在道馆里训练、整理器材时要率先行动,在低带位者 面前做好模范。
训练结束时要仔细地折叠好道服与腰带,而不是胡乱 往包里一塞。
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二、训练中如何避免受伤
练习前要修剪好指甲,长头发的要扎好头发以免遮住视 线,应在有垫子的训练馆内进行练习,千万不可在家里练习高难
动作。
每次参加练习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颈部、肩、手 腕、手指、肘关节、腰、腿部、膝关节、踩关节、脚趾的肌肉韧 带要得到充分活动。
练习时要注意以正确的技术动作、正确的部位去击打脚 靶、护具、沙袋等器材。踢脚靶时当心踢在对方的手指上,第一 腿先轻一点,找到感觉后再逐步提高速度与力度,初学者不要去 踢沙袋。
初学者发力不要过猛,以免失去平衡摔倒。万一摔倒时 要注意正确的倒地保护姿势。要爱护自己的同伴,练习反关节技 与摔技时尤其要注意控制力度。
手指、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十分容易受伤,所以学习动作一定要先慢再快,从慢动作分解开始,熟练、正确后再提高力度 与速度。
横踢时注意发力方向、接触的部位。实战时要避免两人 的腿相撞,如果发力的路线错误,很容易踢到对手的肘关节上, 使自己的脚背受伤。打拳时要瞬间紧握拳头,拳背与手腕成一平 面,以拳的正面去击打。
实战时一定要穿好护具,不要图省事而不穿护裆,不戴 头盔、护腿、护臂,而只穿护胸。
实战训练要找身高、体重、力量、技术都相差不多的人 进行。不要相信陌生的对手的腰带颜色,可能是黑带髙手绑一条 绿带。
学会自我激励,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配对练习应在 单练动作准确掌握的情况下进行,控制力量和速度,由慢、轻逐 渐至快、重,不可伤及同伴,动作熟练时自然能做到收发自如。
练习时应搞清自身的要害部位怎样才能得到保护,并 弄清怎样才能使自己保持平衡,又能灵活地移动。
练习时应重视借力打力。
练习时应重视身体素质的练习。
没有教练在场督导不要练实战、特技、击破、徒手对 凶器。
浏览1,3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