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并非笔者故意矫情,学习武术不同 于我们学习英语、绘画等科目,毕竟它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同。 武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防身,可以应付突发 的暴力事件。可能有许多的朋友认为,武术吗?拼命练就行 了,不是有句话叫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嘛。毕竟这句话 是通过艺术夸张的,不能反映学习武术的根本方法。

一、何为咏春良师

能够针对不同水平的弟子来教授不同层次的技术,这本身 就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丰富的学识。此外,师父还应该积极 地鼓励弟子就他们所学的内容提出询问和质疑。师父决不能因 为只是别人告诉他这么做,或者是因为传统上都是这么做,就 去照葫芦画瓢教弟子做这件事。同样的,师父也决不能因为 “这是秘传”而敝帚自珍。

如果弟子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师父应该考虑到弟子的理解 能力,以一种清晰而准确(如果可能还应该有科学依据)的方 式回答。不应该以带有浓重神秘色彩的语言和晦淫难懂的话语 来混淆视听,也不应该像某些人鼓吹的那样,拳脚相加!这种 态度即便不是完全的欺骗,至少也是毫无助益的。

师父应该因出色的教学能力而受到尊重。弟子要关注的不 是师父的种族,不是师父有多强壮、有多快,甚至也不是师父的技艺有多精妙,资格有多高,而是师父能不能很好地把技法 传授给徒弟。

一旦弟子学会了一种技巧,那么对他们来说,把理论解释 给初学者或者与初学者进行练习,通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 不仅能够巩固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为他们将来 成为一个好师父打下基础。

很多武术家都被披上了神秘和争议的外衣,这对于任何想 要学习的人来说绝无助益。咏春拳并无秘密,只是不同的诠释 而已。

二、传统与改良

对于任何武术来说,当我们从师父那里学会了技法之后, 随着水平的提高,我们会开始发展出自己的个人风格。最终我 们的风格可能与师父的大相径庭。这是因为我们具备独立思考 的能力。创新是正常的、健康的,也是所有武术的性质。如果 没有变化,生活将会索然无味。

只要我们不违背为这种拳法制定的基本指导方针,就没有 任何限制。有着不同意见的人应该能相互沟通和讨论,最好是 通过黐手之类的练习手段,而不是争吵和打斗来进行。打斗, 不管是在笼子里、擂台上,还是在街头,无非只能证明一件 事:一个人可以在打斗发生的当时当地所处的环境下打败另一 个比你弱的人,而自身水平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不同派系(和拳种)之间的友好的相互交流才是对各方均 有助益的。通过这一过程,弟子可以学会应对更加多变的环 境,适应不同流派运用技法和力量的各种方式。当然了,有的 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另一个人的观点,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

是对的,而其他人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错的’有时两个人都是对 的,只是理解的方式或水平不同而已。

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是人类认识 自然、创造自然的科学方法,咏春拳经历代咏春先师反复实 践,已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来留去送、朝面追 形”等等。这些理论是咏春先师智慧与经验的结晶,蕴含着深 邃的哲理及实用价值。我们通过对咏春拳内涵的深入实践与研 究,运用现代运动生理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来详细讲明咏春 的原理,学拳贵在明理,得其拳中真意,才能有规可循,学习 效果方能事半功倍。而且明了拳理后,就会对所学拳术充满自 信,产生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兴趣产生的动力可推动我们对 咏春拳技的逐步提高,明白拳理后,就能避免初学拳时走人误 区所产生的不良习惯,在拳理指导实践中培养出正确动作定型 的条件反射能力。所以,学拳先明理是走向拳学成功的首要条 件。对于咏春拳的理论及心法将在另一节介绍,这里从略。

四、立足于实践

学习咏春拳时既要对咏春拳理要领有透彻的理解,更要对 各桩式、身法、步法、招式作反复的对比,明白各自的要领与 作用,通过反复对比理解,你会明白最简洁实用、朴实无华的 东西反而蕴藏高明的内涵,不切实际的花招却毫无实用价值。 搏击是一门讲究实际体认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要把 学习理解的内容在实际中不断体验,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优点、缺点,然后反 馈到练功中去加以修正,不须多久,正确的实战能力就会渗透 到您的潜意识,带您走向成功。

五、根基务必要扎实

咏春拳是一门男女适合、老少咸宜、攻防俱备、功效显著 的拳术。咏春拳术注重防卫,稳重灵巧。它拳快而防守紧密, 马步灵活,移动迅速,攻守兼备,体力消耗小。咏春拳的防护 方法是短桥相接,连消带打,来留去送,甩手直冲,多以前臂 接触对方,化解对方的力量,而进攻时则义无所顾,讲究寸 劲。学习咏春拳要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即先求动作工整准 确,放松慢练,不要一上手就求打出寸劲的力道而肌肉僵硬, 马步虚飘。待动作熟练后,有所体认,再加人念力(即意念, 内力)练法,以求提高,并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

要点在于人门拳套小念头,此套路短小精悍,易学易练。 但所担忧者,初学者切不可因其简短易学就轻视之,比葫芦画 瓢,不求甚解,闭目自欺。相反,正因为其短小易练,更适合 初学者练习,且不会耗时太多,方便你逐渐加码,提高运动 量。小念头的每一招式均有其实用方法,学者更要认真体悟, 每一动作都不可马虎,要精益求精。为将来练习更高深的咏春 拳术打好坚实基础。

六、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

这一条看似简单,但对于学习功夫的朋友来讲,却是第一 重要的。没有坚持就没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没有最终的收 获。恒心是练武必备的品质,如果你做不到,什么真传、名 师,对你来讲都是一场空。

学拳练功的根本目的在于训练出实战的能力,即培养一种 在较技时不需大脑思考的本能反应及动手能力。实战的能力不 是一种单纯的能力,不是掌握了某一项单项能力就可完成的, 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与体现,是对练习者反应速度、力 量、心理素质、动作熟练程度等能力的综合考验。所以必须科 学安排各项能力练习在锻炼中的有机程序。实战的各项能力也 不是短时间就能体会把握的,其需要时间的积累,意识的逐步 渗透,神经、肌肉细胞的反复体验,最后达到根据实战情况自 由动态组合各项能力的境界。咏春拳学以培养实战能力为核心 去构建训练体系,从内劲的培养,到攻防能力的提高,再到发 力能力的体现等程序是要一步一步按照科学的锻炼方法而获得 的,让各项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体悟中有效增加,然后形成 实战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从整体出发看局部

任何拳术都有其富有个性的肢体表现形式,但任何拳术的 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求得整体,整体的力量和整体的 协调及整体的移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所有功法和招式, 都是渡河之舟,是在达到整体后必须舍弃的东西。说到这里,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你很容易地理解了形式与内容的关 系,但是你却不能因此就不重视形式,以为可以通过某种途 径来直达内容,从而省却形式的练习阶段,并自诩为捷径。 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形式上的正确往往比内容 更重要,所谓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也。因为神似也就是内容往 往蕴含着很多初学者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是理解了也无法 做到的东西。因此初学者必须通过形式来取得将来达到神似的 能力。

有不少人喜欢用“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来形容自己 的

东西是多么的珍贵。其实大不列颠全书以及四库全书从来就 没有人说他们是假传。而如果哪位师父拿出一张纸,给你写上 一句话,你就能得道成仙吗?所以说,真传还是假传并不在于 说话的多少,他要根据接受对象来谈。他不理解,你当然要多 角度、反复地为他讲;他一听就懂了,你又何必费话?李小龙 一生的感悟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这不正是教导 人们,形式是通往内容的必经之路,你必须大步向前,而不要 梦想一跃而至,但是你更不能总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却失去 了你的方向。咏春拳练习时多为上肢的运动,特别是在练习小 念头的过程中,马步基本不动,但练习者切不可忽略了下肢, 丢掉了整体,使拳术在上下分离的状态中进行,那样是练不好 咏春拳的。.

按照图书学习的时候,书中的图像都是静态的,不可能像 电影那样看到流动的图像。但您知道电影其实也是无数静态的 图片通过快速的运转放映,利用人的眼睛视觉暂停保留的功能 产生出动态的效果。所以我们学习时千万不要盯着一张图片过 长时间的凝视,而应把每一个招式的几个动作当作一个整体来 浏览,让其在视觉内产生动态的效果,然后再复看一个招式的 开始图片与收尾的图片,中间的动作变化通过想象力运动起 来。这样反复几次后,正确的动作就能记忆在您的脑海里。运 用动态看图,重整体出发的方法可避免图书学习时孤立呆板看 图产生的心烦意乱的弊端。.

八、只有开阔的心境,才能领悟高超的拳道

练功训练的过程饱含艰辛,也充满乐趣。训练的效果是波 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从简单到繁琐,又从繁琐到简单, 每一次周期循环,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而其实已上升到一个新 的境界。只要以乐趣为动力,以实践为手段,最终可达到成功 顶端。围绕培养实战能力的目的,在学习实践、实践学习的循 环中不断地自我整合各要领心法。每一次循环整合都能相应提 高实战的能力,最后达到各要领心法与动作完全融洽,出手动 招皆为本能的无法胜有法的高境界。螺旋上升、循环整合的方 法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带你走向成功的彼岸。学习时不能抱 住一种观念不变,自认为某一招法天下无敌的错误观念,尤为 不可取。学习的过程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实战能力 才是正途。这方面的成功先例,尤以咏春派的知名弟子李小龙 为最甚。

拳术不单是几个动作招式的简单组合,而是精神、力量、 技巧的有机统一。拳术也不只是战胜对手的手段,更是为了自 我认识、自我完善、战胜自我恐惧、自卑心理的妙法,是可与 生活融为一体,获得精神自由、事业成功的途径。拳术更不会 是自我炫耀、欺压弱小的工具。习武之人应以遵纪守法、助人 为乐、利国利民、提高民族体育水平为宏伟目标。我们始终须 记住:只有开阔的心境,才能领悟高超的拳道。

浏览1,7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