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在种种背景下,终于踏上了漂泊的旅途,前往出生地美国。这是他人生旅程的起端,也 是证实他到底只是个“不良少年”,还是一位前途无量的旷世英才的转折点。

1958年11月,停靠在香港九龙码头由香港开往美国旧金山市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启航的汽笛 “呜呜”拉响,船徐徐驶离港口。护栏旁站着一位英俊的青年在挥手向岸上的亲人告别,他就是李小 龙。

李小龙这次重返出生地美国,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到遥远陌生的异国去读书,去闯天下,这对 李小龙来说是一个极严峻的人生考验。事实上,他这次远行求学,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并使他 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轮船载着这位未来的超级巨星劈波斩浪航行在碧波万顷的太平洋上。 此时,李小龙内心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我有什么本事能做一番事业?” 他问自己。现在,他已开始学会思考问题,人也显得持重老成多了。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可炫 耀的,唯有值得骄傲的是从师父那里学到的武术功夫,比起口袋里那区区100美元,更是一笔无法 估量的巨大财富。

李小龙不想依赖家庭的赞助,只想凭自己的意志和体魄在美国站稳脚跟。“克利夫兰总统号” 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多月,最后停迫在旧金山市。李小龙踏上了他出生的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除了他父亲在旧金山的旧友外,偌大的美国,没有谁知道李小龙的到来。要知道,在香港,他是 个小有名气的童星和赫赫有名的“拳王”,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出他来。但在美国则不能,因为 美国是个轻历史、重现实的国度。一个人,不论他过去如何辉煌,一旦来到美国,一切都得从零开 始。由于李小龙只是粗通英语,因此他求职的范围只能在华人社区内。在旧金山,李小龙干得最长 也是稍有成色的职业,便是教人跳恰恰舞了。在香港,他是跳舞作乐,现在他却以舞艺权作维持生 计的手段,好在美国人从不鄙视从事任何职业的人,只要你有能力就行。

由于其父亲的老友现在都已是一些垂垂老人,自己都需要人去照顾,自然无法顾及李小龙。3 个月后,他去了西雅图市,其兄李忠琛便在西雅图旅居。

李小龙在西雅图市的生活相当艰苦,每天清晨骑自行车到报社取报纸,然后挨户分送。另外, 他还到中国餐馆当侍者、洗盘子,当然收入是低微的。这期间,他还进了当地的爱迪生职业学校补 习英语,因为他英语不过关不能直接进大学读学业。此时的李小龙,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他一改在 港厌学逃学的作风,因他深知学费来之不易,逆境中的他悟出了许多人生的哲理。虽然李小龙到美 国后的一切都不顺心,但所幸美国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国度,到处流传着“成功神话”的故事,只要自 己努力肯吃苦,不论身世与家门如何,都有出人头地的时刻。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美国是一个“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实国度。因此,即使在某些地方失败了,但却不代表无望,只要能坚强勇敢 地面对现实,转赴其它地区重打基础,最后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过去在香港的日子里,李小龙整天游手好闲,经常滋事打架,生活上与成功绝缘,虽然他忠实于 自我而反抗他人,但在生活上却还需依赖他人,而无法自立。而到了美国后,他必须先从如何“生 活”学习起。李小龙的哥哥李忠琛,将李小龙的现状写信告诉其父母后,李小龙的父母既惊喜万分, 又难以置信。

在西雅图,李小龙打工时间最长的地方,是父亲的旧友周露毕女士开的餐馆。起初,周女士料 定沉默寡言的李家公子绝不是等闲之辈,但碍于李小龙什么也不会,因此只能让他做跑堂。对此, 李小龙的心中十分压抑,因他从小就有做首领的欲望,而希望驾驭他人,但现实又不得不使他低头。 后来,李小龙还是离开了周记餐馆,原因是餐馆内的一位师姐(服务员)渐渐为李小龙英俊的外貌和 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尽管此时李小龙的处境很糟糕,这给处于逆境中的李小龙的内心深处注入了一 丝温暖。这位华裔姑娘性感而迷人,她看李小龙洗盘子的动作,说他像在表演跳舞;看到他发达的 肌肉,说他像功夫小生;有时端详了李小龙好一阵子,说他可以去拍电影。李小龙则总是无奈地笑 一笑,没有告诉她自己以前那段还算辉煌的历史。不过,他们的恋情非常短,原因是出于大厨,此人 原来就对这个漂亮女孩有所图谋,经常用钉子一样的眼神盯住她,且时常动手动脚。李小龙看在眼 里,心中十分不快,但他还是忍住了, 一则烹技过硬的大厨是老板的红人,二是坚持“不到万不得已, 决不动手”的信条。

但忍耐毕竟是有限度的。这一天,大厨正欲对这个女孩不轨,李小龙听到呼叫声后闯了过来。 大厨并不知道李小龙练过武功,因此对个头比他小许多的李小龙并未放在眼里,况且自己手里又握 着一把锋利的砍刀。只见李小龙虚晃一招后,一记重拳打在大厨的脸上,将他凌空打飞了起来,并 在落下时砸碎一张凳椅。李小龙很快就罢手了,他并不想炫耀武力,只是想教训一下不可一世的大 厨。此后,李小龙在女友不知的情况下搬了家,当然目的是为了斩断与周记餐馆的是是非非。

图片1当李小龙在美国成名后,周女士也曾对报界谈过李小龙,她说:“李小龙是个不甘平庸,不愿受 他人支配的人,而我作为一个商人,当时必须对我的餐馆负责。”事实上,也是她挤走了李小龙,因为 经过上述一役后,为了稳住大厨,她不得不牺牲李小龙。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愿来当侍者的 人,天上掉下一块石子来,都会砸中好几个。”当然,李小龙也曾发誓:以后不去任何一家餐馆打工。

这是李小龙一生中正式开始找寻最佳搏斗武器的日子。此后,他个人的行径更是完全异于香 港时代的一切,而无时不埋首于书籍中,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哲学和武术书籍,并在西雅图停车 场的角落旁创办了一家功夫武馆,这是他一生事业的正式起步。李小龙所传授的武功并不是蹈袭 传统的功夫,而是他个人独创的功夫。在李小龙的心目中,独力斩劈开拓出来的新人生才是理想的 人生,步人后尘的人生决不是真正的理想人生。

李小龙在爱迪生职业学校学习期间,曾结识了一个名叫杰西•格鲁夫的同学,他俩很快成了拳 友。以后,李小龙懂武术的消息很快在他的同学间传开了,人人都知道他在教别人练习一种尚未听 说过的叫“泳春拳"(WING CHUN)的中国武术。因此,登门求教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积极分 子,比如木村、詹姆斯、霍华德•威廉姆斯等人。在这些人中,美籍日本人木村对李小龙所起的作用 最大。

木村和李小龙的友谊是以功夫为纽带的。木村是个日本柔道的爱好者,已小有成就。当他发 现了李小龙的功夫后,决定放弃自己喜爱的柔道,而跟李小龙改学泳春拳。此时,木村已36岁,而 李小龙才19岁。但年龄的悬殊,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至交。后来,木村在李小龙成大器后回忆道: “即使李小龙当时那么年轻,却已经是个首领人物。因为他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他一进屋,每个人都 会自然地注视他。”当时,已有好几个武术爱好者跟在李小龙周围转,他们均劝李小龙到校外公开设 馆授徒,并收取学费。李小龙对此也颇感兴趣,如能真开办武术班,那么生活来源问题就能得到解 决。不过他也有顾虑,觉得开设武术班的主意虽然不错,但是否有人前来报名却没有把握。

幸得木村、格鲁夫等热心人四处张罗,为李小龙招来学员,转眼之间,在附近的唐人街及华盛顿 大学,人们都知道有个泳春拳师李小龙准备开馆授徒。因此慕名求学的人纷至沓来,头一批学员 来了 10个,学费合计每月约100美元,跟在餐馆打工的收入差不多。这年秋天,李小龙从爱迪生职 业学校毕业,接着又进了华盛顿大学。新生入学,功课自然不会轻松,但他在啃书本的同时,对武术 仍念念不忘,盘算着开办一所正规的武术学校。几经周折后,总算在唐人街的中心地带找到了一个 较为宽敞的地下室,里面可容纳20余人,李小龙便在门上挂了一个横匾,用中英文写上“李振藩国 术馆"(JIANFAN GUNGFU INSTITUTE)o就这样,李小龙的武馆正式开张了。十多年后,中国功夫风 靡世界,正是从这间不太起眼的武馆开始的。当然,取得这样的结果,即使是当初野心勃勃的李小 龙也是不曾预料到的。

李小龙把以前在香港随师学习的十永春拳,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学员们,他讲解直观,注重实 际,加之泳春拳历来讲究简单实用,因此他们对所学到的真正防身术大感兴趣。1961年11月27 日,是李小龙21岁的生日,那天他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们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里欢度生日。因为使 李小龙高兴的是,他已达到了合乎美国法律的法定年龄,完全有资格代表自己了。李小龙经过一番 考虑后,选择了木村作为自己的助理教练,以便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继续提高自己的武技。同时,从 香港订来了一副木人桩(林春拳专用练功器械)。

虽然好长时间没这样练习过了,但李小龙与木人桩“交手”时一招一式的力度仍不减当年。 1962年夏,一个来自加州奥克兰叫埃伦•乔的商人到西雅图渡假,他是詹姆斯的好友,曾随詹姆斯 练过中国的少林拳。当他见到李小龙时,李小龙正在打木人桩:李小龙两只手前突后缩,左右拦截, 把泳春拳中的各种攻防招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木人桩在他急促地撞击之下摇摇欲坠。眼前这 一技术、力量、速度的高超表演,令埃伦•乔大开眼界,深为折服。经过接触,他感到李小龙在武术方 面不仅理论高深且技术精湛,便相约以后保持联系,交流学习心得。

一周后,李小龙应埃伦•乔之约,开车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稍事寒暄后,说要给李小 龙介绍一位练柔术的朋友,他是威利•杰依。在威利•杰依的武馆里,他们三人谈得很投机,李小龙 应邀表演了泳春拳的实用招法,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后,他们又给李小龙介绍了几位武 术界的朋友,使李小龙大觉不虚此行,因为李小龙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学到了许多新东西。

光阴荏冉,李小龙就读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他觉得自己的志向是在武术 方向,如果选择了哲学专业作为主攻方向的话,是与自己的志向相适应的。虽说中国的传统哲学与 西方哲学大不相同,但运用中国哲学既可以认识和了解东半球,同样也可以用于了解西半球。在武 馆中,李小龙有时也和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他的交谈往往含有中西两种哲学的观点,具有比较透 彻的说服力和理解力。

一天晚上,李小龙接到了詹姆斯从奥克兰打来的电话,是请他再去一趟,协商他俩合写的一本 书的有关细节问题。与此同时,他又介绍李小龙认为了一位叫拉尔夫•卡斯特的朋友,是位空手道 高手,在旧金山办了一所十分出色的武馆。和卡斯特同行的还有一位空手道著名武师埃迪•帕克, 最近在加利福尼亚的长滩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空手道锦标赛,在美国空手道界有很高的声望。李小 龙与他们两人认识之后,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中日两种武术,詹姆斯则静坐一旁倾听着他们 的讨论。在卡斯特与帕克的眼中,李小龙的确不同凡响。

异邦得逢知己,李小龙尤感欣慰。每逢节假日,李小龙都驱车数百公里去奥克兰詹姆斯的家中 小住。詹姆斯若白日上班,李小龙便在主人的练功房里练习,一练就是半天。练功之余,或是驱车 找威利•杰依,请教柔道或柔术,或是到卡斯特的空手道武馆去讨论、交流技术。由于各抒己见,因 此有时难免会发生争论,不过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并不会牵涉成个人恩怨和影响到发展中的友谊。 在这段时日里,李小龙的确提高了许多。

李小龙之所以要选学西方文化的中坚——哲学,是与他的抱负有关的。到美国后,一种要当一 名受人尊敬的武术家的欲望与日俱增。他明白要实现这种理想,就必须运用一种完整和实用的理 论来指导自己,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与风格。他认为,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方算得上是 真正的武术家。于是,他潜心钻研西方哲学,并运用对中国武术的整体进行分离式的选择与接受, 同时对他所热衷的技击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与改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和哲学观点。这就 是其独创拳法截拳道的出发点。

当李小龙的功夫与武馆颇有成就时,他已显得更加稳重得多了。他没有以过招为名四下挑衅, 而借此把自己的名气闹大。他是采取木村的建议,带了木村和几位学员去西雅图的几所大学做巡 回示范表演。而且每次李小龙都要亲自示范,以自己拿手新功夫“截拳道"(JEET KUNE DO)去博得 对新事物特有好奇之心的大学生对他的武术产生兴趣。事实证明,他这种简单而传统的方法是行 之有效的,因为他的表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每次也都有一两名学生放弃他们原有的爱 好,而改学中国功夫。当时,李小龙之所以把自己的功夫称为截拳道,他说只是为了称呼上的方便 而已。

那时试图在西雅图打开局面的东方武师并非李小龙一人。有一次,李小龙在表演前作了一番 演讲,他说中华武术是最优秀的,并分析了其它武技门派的弊病。但是,他的言论激起了一名在场 的日本武师山本的强烈不满,这位武师是日本空手道的黑带三段,在另一所大学就读。他走到场 边,以污言秽语百般嘲讽中华武术,并不承认空手道源自中国,从而将正在表演的李小龙置于除接 受挑战而别无选择的境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若羞辱李小龙本人他还能忍,但嘲弄中国功夫则不 行,因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在李小龙的心目中,民族的尊严是高于一切的,因此他接受了对方的挑战。比武的裁判是格鲁 夫,规则是:2分钟1轮,共3轮,如果有一个人被击倒了,这一轮比赛就结束;如果有一个人不能继 续比赛了,另一方就结束比赛。开始时,山本采用标准的空手道姿势,而后转换为“猫”姿势。李小 龙用改良后的泳春拳姿势站立。当山本猛出一脚向前踢出时,李小龙用前臂阻挡住了这一脚,紧 接着用一套直拳还击,迫使山本向后急退,最后李小龙追上前去,飞出一脚,将山本打翻在地不省人 事。李小龙仅用了短短的11秒钟就结束了这场比武。

此后李小龙到这所大学表演,听一位华裔学生说,那名自诩为“日本大武师”的山本整整一周没 来上课,待他返回学校后逢人则说出了车祸。李小龙听了一笑了之,他觉得山本也不容易,故在演 说中没有提及跟山本比武之事。后来山本要拜李小龙为师,李小龙告诉他必须象其它学员那样,在 班级里训练。山本只来班里呆了一会儿,以后再也没来过。

山本的名气颇大,功夫亦属上乘,所以当李小龙轻松地将他击败后,名声鹊起,不胫而走,如做 了一次成功的广告。慕名转投到李小龙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武馆大见起色,李小龙的截拳道功夫 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李小龙回顾自己习武后多次与高手较量,无一不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拳术,并在战斗中加以灵活 运用,才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制敌取胜。于是,他以中华武术作为基础,并广泛吸收了西洋拳、菲 律宾拳、空手道、跆拳道等技击术的优点和长处,揉合他自己对这些拳术的理解而提出改进意见,将 这些拳法融汇贯通,自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武术技击法——截拳道。

李小龙之所以要创立截拳道,不仅仅是为了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宁谧,不 使永恒的生命失去生机,换言之,就是为了不使中华武术落入拳套形式的桎梏中”。

出人头地的决心与愿望,任何人都曾有过,但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普通人经过一番挣扎、拼 搏后,往往就会发现,这个目标是多么遥远,多么高不可攀。然而李小龙却非如此,出人头地的决心 点燃了他的潜在素质后,他便认定目标而义无返顾地向名震寰宇的道路奋力进发。

在大学期间,李小龙之所以选择了就业面狭窄的哲学专业,是因为哲学是沉思者的精髓。而且 熟悉李小龙的人,都会发现他性格上的两个极端:极动与极静。极动:他选择了武功;极静,他执迷 于哲学。他学哲学,可以把他那些想不透、问不完的问题弄个透彻。李小龙沉缅于哲学的海洋里, 结果使他的技击理论由此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李小龙不仅是以过人的功夫称雄于 天下,其遗留下来的武学理论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先进、最科学的。凡看过李小龙文章的人,都会被 他那深具阳刚之气和超前的精湛皿解所折服

李小龙还很喜欢文学,他喜林欧坚"s的皂gr虹盖自己,汲取力量,从内在精神上充实自己。

李小龙的喜好厌憎十分鲜明,在很多场合下,他都会将自己性格的某方面毫无遗漏表现出来。 大学里由于汇集着各色人种的学小科旌皓颓园而用见。因为美国只是从法律上废除了种族歧视, 而实际状况却令那些有色人种学生感到压抑和自卑。白人学生,在他们面前总会流露出无法掩饰 的优越感。李小龙的心境,自然跟众多的有色人种学生一样,但他反对黑人中的极端分子采取暴力 的手段来对抗。他认为,要消除种族歧视,最好的途径是使自己强大起来,以显示出比白人更优秀。 例如拳王阿里,由于其雄风所注,所以所有的美国青年都喜欢他,都为他欢欣鼓舞,由衷地崇拜他。

李小龙一点也不认为自己比白人差,他要以行动来不断证实自己。他更渴望出人头地,要使所 有的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平时,他还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只有强 大的体魄才是旺盛精力的不竭源泉。他身高5英尺7寸半(约合1.73米);体重142磅(约合63公 斤)。他在中国人眼里,身材属中等,而在美国人看来,却显矮小。李小龙在练功或表演时,常喜欢 穿紧身背心,甚至赤裸上身,以展示他那强劲、结实的肌肉。尤其是他打击时的力度,及瞬间的爆发 力,常使众多高大的美国学生惊叹不已。而李小龙总是勤练不辍,以求使身体达到最佳的竞技状 态,李小龙也就是藉此而保持了他那不败的高超技艺。

'在学校里,由于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学生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玩,或打工赚学费。这种状 况,对李小龙发展自己的事业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应付学业绰绰有余,因此把主要精力均 放在了研习功夫上。他逐渐成为华盛顿州立大学中的一颗明星。

李小龙的某些性格跟土生土长的老美非常相似,他擅长演讲,好出风头,乐意推销自己,绝不故 作谦虚。所以与李小龙相比,那些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来自港、台、澳的华裔学生,甚至出生在美 国的华裔学生,都比较拘谨沉静。他们常常以李小龙为中心,把他视为自己的保护神。而李小龙, 也以保护这些华人同胞为己任,容不得洋人半点欺辱。李小龙这样做,自然也不排除有张扬自己的 目的。

李小龙的崇武行为,并未象在香港那样给他带来恶名。他当初是惹事生非,而现在则是镇恶扶 弱,因此李小龙在学校里颇受敬重,他跟各种肤色的同学相处得都很融洽,同学们也都乐意跟他交 往。李小龙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威望,或许不在于他战胜过多少武术高手,而在于他创立了一种新 的武术功夫一截拳道。但是,李小龙战胜众多武林高手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使他出名,而是对他的 截拳道的有效检验。

李小龙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名人,他英俊潇洒的外表,高超精湛的功夫,风趣幽默的谈吐,慑人 心魄的阳刚之气,莫不使大学里的女生心旌摇曳,想入非非。尽管他的事业还不算太成功,也不算 富有,并且还是来自贫穷落后的东方国度,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止姑娘们对他的好感。

李小龙唯美是求,把姑娘的外表作为他的择友标准,而不管她们的性格、家庭、经历。李小龙对 她们所需求的,也只是一段欢愉的露水情缘,而不是人生伴侣。要知道他向来以事业为重,只是把 漂亮的异性作为其点缀。李小龙较频繁地交往女友,不过他从不堕入感情旋涡之中而与她们纠缠 不休。而作为另一方,也不会对李小龙有太多的奢求。李小龙生活在性开放的美国,加之在香港时 就有过较频繁的风流艳事,因此他的这种行为,并不为怪。

但李小龙毕竟是李小龙,他的善恶标准是非常明确的,因此亦不乏有,,英雄救美人”故事模式的 翻版发生在他身上。其“李三脚”的美称,说来还有一段故事。那是个月色朦胧之夜,李小龙正骑着 摩托车,从哲学导师的家里出来,由于李小龙喜欢高速行驶,因此摩托车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快车 道上风驰电掣般的飞奔。突然,他的眼帘急速闵对了几个黑人和一个东方少女,尽管他的车已越过 了近百米,不过他完全能凭意识感觉到发生了什么c李小龙调转车头后返回,事实验证了他的直 觉,他便驱车挡住他们的去路。阿飞们持刀向李小龙扑了过来.李小龙从容应战。他先用第一脚踢 在第一个歹徒的胫腓骨处,使其凌空摔翻在地;紧接看,他又用一记侧踹腿,踢中了从侧面冲上来的 阿飞的肋骨,使他还没来得及“哼”一声便昏了过去;当第三个歹徒挥拳打来时,李小龙立即施以第 三脚后踢腿,直踹其前胸,使他向后倒下;第四个歹徒见势不妙,正欲逃窜,但却被李小龙奋起几拳 而连人带匕首打翻在地。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快。当“李小龙赤手空拳打败一群歹徒,勇救单身少 女”的消息在报纸上登出后,全城轰动,一时传为美谈。后来,电视台亦专门请他表演腿法,“李三 脚”的外号便不径而走。

被李小龙救下的姑娘就是乔。她在华盛顿大学读书,是菲律宾籍人,家父是政界要人,她没有 想到曾到他们学校去表演过功夫的李小龙会救她,李小龙成了她心目中的英雄。但李小龙跟她的 缘份没维系太久,原因是乔认真了起来,而李小龙的观点是在女人与事业的天平上,他倾向于后者, 所以他们便分手了。乔的故事只是李小龙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当年李小龙应邀到华盛顿大学 体育馆作表演时,看台上有一位身材苗条而富有魅力的金发姑娘看到了令她眼花缭乱、出神入化的 中国武术功夫,使她起劲地为表演者鼓掌喝彩,她完全被风度翩翩的李小龙征服了。李小龙的一举 一动,她都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吸引着她的注意力。或许是天意,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暗流在 她心底形成,于是她决定亲眼去看一看那间“传说”中的“振藩武馆”。她叫莲达•艾米莉(Leada-E- mery),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是一位具有英国和瑞士血统的美国姑娘。在美国,医科和法律 最难读,对学生的要求也高,不是学业优秀者是不敢问津这两门学科的,而她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一天,这位金发姑娘果真去寻访她心目中的“振藩武馆”了。谁料到,她这充满勇气的一步, 竟牵成了一段美好姻缘。她的出现,为李小龙在异国他乡走上成功之路带来了福音。莲达出现在 武馆,李小龙被她的气质、仪容、举止吸引住了。每当她来到武馆,李小龙总要多看上几眼,借故说 上几句话。久之,成了围绕在李小龙身边的那群人中的一员,而且是李小龙最感兴趣的一个。

李小龙与她的故事,不象跟那些靓女那般惊心动魄、浪漫浓烈,而是显得平淡无奇,但更能叫人 回味。她是一个文静、温顺的女孩,当大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时,她总是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靠在 一旁,分享着李小龙他们那充满活力的热闹气氛。此时的莲达,一种少女的兴奋和欲望悄悄占据了 她的脑海,她所追求的爱,在她的动人的眼睛里倾泻了出来。

李小龙毕竟是一个视事业如神圣的人。动机不纯的学生,都难把需要经过刻苦练习的功夫坚 持下去,留下来的都是真正想学功夫的人。李小龙这个时候才真正注意起莲达来,并为莲达所吸 引。李小龙觉得莲达不像人们想像中的美国姑娘,美国姑娘通常表现热情而奔放。但莲达除了肤 色和脸型是典型的西方女子外,其性情与典型的东方女子相似。正因为这点,莲达犹如一块磁石, 吸引住了李小龙。

渐渐地,这两个性格、兴趣完全不相同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堕入了爱河。有一次,李小龙授课完 毕后,并没有象往常那样跟大伙去逛街,而是带着莲达偷偷溜了出来,来到一家普通的餐馆吃饭。 从此以后,他们俩人天天见面,约会在花前月下。终于李小龙向莲达求婚了,这使得功夫班,乃至华 盛顿州立大学认识李小龙的女生极为妒嫉和不解。她们自认为比莲达漂亮或性感。而独具魅力、 嗜好靓女的李小龙,却与既不漂亮又不性感的莲达谈上了。堕入情网的李小龙早已把他不娶洋姑 娘为妻的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把莲达当成了理想中的妻子。连他们热恋期间,仍有不少自命漂 亮且性感的姑娘向李小龙射出了丘比特之箭,但皆被莲达强大的爱情力量所击溃。

李小龙把交女友与娶妻子区别对待。但那时,美国人对中国人仍抱偏见,不过在李小龙与莲达 之间,种族的隔阂已荡然无存。“我不同意你们的婚事。李小龙,一个耍拳脚的人有什么值得你这 样倾心?”莲达的母亲对女儿爱上一个东方血统的男子,而十分恼怒地对莲达说。她还提出了反对 这桩婚事的理由:一是,你们两人都还在求学读书阶段,不宜现在就结婚;二是,他本人便是国际婚 姻的不幸牺牲者,尝够了苦头,不想再让女儿重蹈覆辙。

莲达明白母亲的苦心,因她出生在一个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瑞士人的家庭里。父亲在她5岁 那年撇下他们母女俩离开了这个世界,是母亲含辛茹苦把她抚养成人的。为了女儿的前途和幸福, 她不得不站出来干预女儿的这桩婚事了。怜母之情,使得莲达坐卧不安。对于李小龙来说,似乎没 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的,想做就去做,是他的个性,为达到目的,他将全力以赴。况且李小龙又是个 能言善辩,招人喜爱的年轻人。尽管莲达母亲对他有偏见,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李小龙只算是美国 公民,而不算美国人,尤其是他的中国血统。但在李小龙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开导下,她还是终于 被他的诚心诚意所折服了。

1964年农历新年,李小龙和莲达身着华丽的结婚礼服,在朋友和亲人的簇拥下,来到西雅图的 教堂举行结婚典礼,开始了他们美满婚姻的新旅程。后来,莲达曾这样评价过李小龙:“人们恐怕不 愿真正亲近他,因为感到和他不能平等相处。他虽然广交朋友,却很少有深交,其实他是肯为真正 的朋友两肋插刀的。”婚姻的成功给李小龙带来了对事业、生活拼搏的信心,莲达成了他得力的贤内 助,更是他顽强奋斗精神的依托的动力。

婚后,为了集中办好武馆,李小龙决定缀学,并取消了蜜月旅行,这一切均得到了莲达的理解和 支持。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也放下了书本,跟着李小龙走南闯北。为此,李小龙不止一次地感 到内疚,但莲达却总是一笑了之,没有丝毫的后悔。李小龙越来越感觉到西雅图是一个比较保守落 后的地方,通常什么事都会比别处慢一些。他认为开设武术学校的最佳所在地是加州,那是个在很 多方面都是开全美风气之先的地方。于是他前往奥克兰开设了第二个武馆。

这段时间,李小龙夫妇惨淡经营,以致连摔坏了眼镜也无法重新换新的。但生活越艰难,越能 磨炼人的意志,对事业矢志不渝的李小龙没有退缩。他利用教课之余,不断看书学习,尤其对中外 哲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广泛吸收、借鉴了各种拳道、流派,结合中国武术的原理、哲学原理, 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并把其中的精粹融汇到他所创立的截拳道中去。他开始断断续续地写了一 些有关武术方面的论文,虽然没有全部发表,但他已经产生了整理钻研属于自己的武术理论体系的 愿望,并付诸于行动。截拳道从入门到一招二式,无不浸透着李小龙的毕生心血。后来,李小龙去 世后不久,由他的弟子将其遗留的笔迹和资成编成书,广泛流传,使截拳道成为风行世界的新的 武术流派。图片3图片2

浏览5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