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浑元冲氧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浑元冲氧拳起首以天人合一,无极静定站立法,转换两仪天地,阴阳二 气冲氧洗髓,以冲为会,万贯涌泉,通天达地,回原练己抱一桩,内外相 合,调节神经,以静制动,静极生动,万物在于动,动则生,静则养,阴阳 交泰,变化万千,以松静调节血舒五志,利用人体潜能进行自我调节来平衡 阴阳,这不仅是习武者的一项基本功,又是一种医疗体育体疗的方法,通过 练功真气运行,有冲击病灶的不同反应,对于多种慢性疾病起到了良好效 果。此功法,既有强身健体,抵抗病毒,保健养生的作用,而且没有任何副 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实战性。
第九节性学保健养生
众生情,性之情也。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性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人的 一项基本生理功能,性生活和谐,能提高生活品质,保持身体健康,而如果 性生活不和谐则会影响人的健康。而浑元冲氧拳中有几势可以明显改善和增 强人体的性功能,下面传授几个性学保健简易功法。
- 练己抱一 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微曲,自然站立,脚跟和 涌泉穴可踩一扁圆石子,吸跨坐臀,上身虚灵挺拔,头顶项竖,双手从两侧 慢慢抬起至胸前,手心向内环抱,手指分开呈自然弯曲,眼睛平视向前方望 远景,也可微闭,牙齿似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心静神怡,天人合一, 臆想提臀吸肛数次,时静时意,每日站15〜30分钟。
- 强肾叩齿 预备势同上,两手背放于两肾俞穴,形松静心,站立自然 呼吸,时而叩齿数次,唾液分三次咽下练液环丹,可强肾健骨,益肾固精, 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对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症起到很好的效果。
- 捶打命海 预备势同上,两手自然下垂,握空拳,旋腰抡手臂,拍 打丹田气海穴,肚脐下一寸五处,后拍打命门,腰椎处,左右击打3~5分钟, 力度适中。适应证:任督相通,调理平衡,增进代谢,消炎、祛瘀,对 前列腺,膀胱炎,脏腑气血不畅,大便燥节,阳痿,妇科等疾病有调理之 功效。
- 拍肩击肾 预备势同上,以腰为轴,左右旋转,带动手臂,掌拳同 用,上拍打肩井穴,下击打肾俞穴,头随腰转,左右拍打3~5分钟,力度适 中。适应证:益肾助阳,对肩周炎各种腰痛,肾结石,尿频,遗精早泄,阳 痿,肾炎等症有一定的效果。
- 练精之法 从肾下生肾阳气,子时而兴,人身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应, 固练精之法当与子时,披衣起坐,静心,右手将肾阴兜住,左手掩脐而凝神 于肾俞15〜30分钟久习而精自旺盛。
综上五功法,简便易行,适应广泛,固精调气,强肾益通,肠腹蠕动只 要每天坚持修炼,持之以恒,定会起到保健养生之效。
第十节不要为养生而养生
养生应从养内开始,生命健康首为人体内脏腑的健康,肢体才健康成 长。所谓人体内外是一个整体的结合,内外的结合,就像大树一样,树的枝 叶茂盛,生命力越强,树根就越深长,树才繁茂。人体也一样,只要脏腑内 气冲实,生命力就越强,肢体才健康,相反肢体受损,也直接影响内腑的气 机,脏腑受损。由此而说:养生首要调养内腑的气机,护外躯体,才能身心 健康,而生命更有活力,才是养生之道。
心情舒畅,不激动,不大喜,不大怒,不忧,不思,不悲,不恐,不惊
注意饮食,不过饱,不饥饿,不吃咸,不大饮,不吃烫,不吃凉,过 午不食
五味适度,少吃酸,少吃咸,少吃甘,少吃苦,少吃辛
五味所伤,酸出皱,咸脉疑,甘骨痛,苦皮槁,辛筋急,五味调和不过偏
风寒暑湿,春防风,夏防暑湿,秋防燥火,冬防寒,四季防护
运动休息,多运动,不过量,存之神,想之身,动养身,静养神,休
/
息好,身体好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大自然衍生出来,各自都有生命的活力,凡 养生者应顺其自然,生命是一种精神和意识,只要不违背阴阳五行的自然规 律,生活有制约和节律,犯胃不吃,不该做的不做,打开心门,心平气和对 待一切事物,不妄心波,真心似水,心定神一,有正阳之气,就可以达到养 生的效果。
一个人要想精气充沛,正气实足,阴邪不侵,需在练功中打通人体任督 经络,气血流畅,心息神安,神安气足,气血旺盛,身强体壮,才能百病不 作。病从心生,不要怕自己有病,不要过分依赖医药和医检,不让医院判决 生命,我命由我,把握阴阳转化,了解平衡医学,有健康心态,健康理念, 保健措施,运动冲氧,以实物索取所需营养素,增加能量,肢体功法,伸开 气门缩闭门,守窍开穴气运行,以呼吸深缓打开全身皮毛孔窍,吸收天地精 微之气,让气血在体内发挥调理修复作用。
人有疾病,除风寒暑湿燥火六邪和七情所致外,还因气血不足,经络不 通,气血滞流而产生各种疼痛及疑难病症,多由心脾两虚,气血不合,阴阳 失调,体虚所致,放不下心态,故因有病乱投医,求什么神医、神药,这些 都是自欺欺人,世间根本没有什么神医神药,只是一些高明医者能辨证施 治,用心调理,方法灵活运用,医者临床经验丰富及治疗手法多样以及人本 身自有的修复系统,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免疫功能结合,在治标调本的同时 共同修复。所谓尚医是未病先防,可有自卫保健防病延年,才是自然养生 真谛。
第十一节肚皮呼吸法
“肚皮呼吸法”也叫“丹田呼吸法”,是松静自然腹式呼吸法,是增氧 呼吸法,是高级养生术。其修炼法每日早晚仰卧床上,把双手放在小腹上, 也可环抱胸前,做腹式自然呼吸3~5次即可。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 回收(缓慢而行)。通过松紧、收放、张弛使腹部横膈膜得到运动。不仅有 清心健脑、消除疲劳作用,有益于心脏,对心、肝、脾、胃、肺器官细胞都 可有增氧代谢作用。可预防心血管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肺气肿、支气管
炎、胃炎、脂肪肝等。
第十二节我师于永年是养生大家

我师于永年不愧是当 今的养生大家,无论是武 学、医学、养生实践都 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方法, 于老曾经百病缠身,通过 武医结合精神自调康复, 以抱一桩运动体疗治愈了 多种疾病,同时教站桩功 时治愈过无数疑难病症 患者,我曾见过许许多 多的患者,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老人还在坚持站桩,这是一种养生意识,习 惯养生,运动调理,冲氧益寿的功法,由此可见站桩的无穷奥妙,也是调理 百病良方法门。就像于老书中所说:世界上的一切药物对身体来说,都无法 代替运动的良好作用,运动是健身的法宝,强壮身体不是靠保养而是锻炼出 来的,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切实可靠地增进全身健康,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达到少生病不生病,有效的预防疾病,体育锻炼除有预防疾病作用外,还可 用于治疗许多疾病,至于怎么调节功能,调节什么功能,这是关键所在,要 了解医学知识就像中医看病,知道经络、脏腑,辨证施治,平衡阴阳,调理 功能,打通经脉,扶正气,处方用药等方法,达到治病目的,浑元功法也如 此。运动医学体疗是新兴的学科,研究运动生理特点,调理机体,增强体 质,平衡医学是自然疗法在医疗和健身实践中不断的阐明和发展,为人类健 康服务。
第十三节 古代经典话养生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注:修炼者积累深厚,达到无
知无欲的状态,功力德高,德然本源,深厚赤子,有空境之心,赤子之心。
《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注:专心致志,持空养虚,以虚 养神,神化为虚,虚化为神,主静立极,还虚入定,扣除三心灭四相,守其 清净自然,坚定不移,复归本性,循环规律,另有愚人养心神,质真修养, 致虚,守静,能达到空明。
《道德经》云:“抱一为天下式”。注:抱一守道,护养生命,炼己抱 一,动应静蓄,神形一体,性命双修。
《庄子》云:“天云,天行”。注:自然运行,自然现象,自然运动之 呼吸,不刻意外形调呼吸。
《庄子》云:“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注:固守心神,而静定,形将 自正松持,内外虚灵静抱神。
《庄子》云:“抱养精神,法在自然”。注:心神接触,感官知觉,精 神活动,自然融合。
《黄帝内经》指出:养生者,要保养先天真气,懂得养生,知明道理的 人,以阴阳变化的规律作为养生之法,根据养生具体方法,调和日常生活, 以后天之补,养先天真气,可保健康益寿。
《内经-灵枢》曰:“营卫之行,气以度行”。注:营气和卫气,营主 人体之营养,卫主人体之卫外(即抗病功能),营卫二气的运行,不违背正 常规律。气以度行,气按照正常的传输规律运行,各如其常,各按正常规律 发挥其功能。
《脾胃论》指出,养生要养后天之补,脾胃元气是人生命的基础,养生 之学强调养护脾胃,具体养生之法,如节饮食,少欲念,省言语,慎寒暄, 少劳役等都是以养护脾胃元气出发的.而元气是人的精神和生命的本源,先 天元气依赖后天营养,滋生发源于命门,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 身,推动人体脏腑和整个机体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天元,地元,人 元”,其养生之法,为精气不耗,得天元之寿,起居有常,得地元之寿,饮 食有度,得人元之寿,居处居住,窗户之风矣!
《黄帝内经》H: “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 若一”。注:掌握和顺应天地运行阴阳消长的规律,不为外物所动,形体各 部分保持和谐统一,呼吸冲氧天然精气,积蓄保全精神,心灵恬静,愉快满 足,按四时变化,规律调节,身心达到和谐自然的养生之道。
《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气,咽字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 鼻塞,有疾,做咽吐纳治之”。“呵”字:主心,心连舌,五脏,心热,舌 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主脾,脾连唇,《论语》云:“脾温 即唇焦”,有疾,做呼吐纳治之。“嘘”字:主肝,肝连目,《论语》云:
“肝盛则目赤”,做嘘吐纳治之。“吹”字:主肾,肾连耳,《论语》云: “肾虚耳聋”,有疾,做吹吐纳治之。“嘻”字:主三焦,有疾,做嘻吐纳 治之。
第十四节生命之三宝
养生吾有三宝,“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本源物质。
- “精”为先天之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脑髓生,谓之生身之本。 精不仅构成形体生命物质,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的物质。人出生后从 外界摄取水谷,在脾胃作用下化生为水谷之精,输布全身。营脏腑宫窍, 筋骨肌肉,充养脑髓,促进生命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此称之为“后天之 精”,而“先天之精”藏于肾,源源不断供给脏腑各器官,就像充满的气灌 调于五脏血生,是生命活动不息的本源物质。“先天之精”从出生、幼年到 强盛,待老年的精衰而致匮竭。
- “气”原是宇宙间万物运动变化而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的生 命运动是由气的运动变化产生的,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的运动有升 降,出入人体的呼吸,消化、吸收、排泄、视听、言行等都通过气的升降出 入运动产生的。人以气为主,血脉的流行,盛衰是气的推动,气顺则平,气 逆则病。人体呼吸,吸清呼浊。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运动,它无 处不在,通过升降出入运动而产生动力,激发推动脏腑功能运动,不断进行 气化作用,从而产生生命。因此气是生命运动的原动力。
-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生命活动的主宰。形神合一谓 之人,积气成精,积精得神,只有精充气足,神全才能健康长寿。神是阴阳 二精的结合,精为神之源,神是精的产物,精是神的物质,神不得精不能自 生。精足神强,精盛神旺,精神饱满,思维敏捷,生命旺盛。精伤神失所 养,精绝神灭如五劳七伤之过,导致精血亏耗,形体受损。气能生神、气聚 神生、气充神强、气调则神明、气虚神弱、气逆神乱、气散神灭、神为气主、 神失气乱、神为气所生、心受神的控制与调节。因此良好心态是维系气的生 成,是运动变化重要条件,气血生化有源,调理气机,形态盛壮。精为气 母,气以化精,精气同源二者相互影响。精亏气无化生,气虚则精气化生, 精气亏损产生病疾。
综上所述:精是神的基础,气为化精动力,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三者 缺一不可,均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养生者不可不知。
第十五节养生,我命由我修
人知健康天然防卫能力,提高防御免疫,自然存在,归真返璞,复基本 然,归然常存,道心益切,天地相参,浑元冲氧,凝神吸气,冲氧神气,自 然归根,呼吸自然,才可调息而自息,自息自调,仍还虚静养,养神经扶正 气,与道合真,炼虚合道,真心修炼,形神浑化,神通变化,运动真命,内 外冲合,性命全修,机由我立,化由机生,一机万化,真活冲窍,浑身气血 都会说话,与五脏四肢百骸信息相通,元神在心,元气在肾,浑然一团,心 肾相合,神气盘旋,自腰而起,生机内动于气根,气体在内萌动,以后天呼 吸,引动先天之气,随息升降,上下贯通,任督自开,动静循环,自然往 来,大开道门,上透泥丸,下至涌泉,通天达地,一身百脉气血变化,神具 六通,方为大药,人体玄机奥妙,探微治病,调理保健,养生,挖掘人体潜 能,开发智慧,调动能量,修性养命为一身之宝,可调理百病,人体内潜藏 着一种物质,也就是药肽物质,是人体的激活素,灵丹妙药,有很大的作 用,对许多疾病是可以靠自身的“大药”调理而治愈,事实证明靠的是人体 固有的天然防卫能力,产生的作用来源于机体的抵抗力和再生力,天然防卫 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冲动力量,抵达病灶,达到自我抗击防治,修缮,康复 的巨大潜能量。
第十六节因时养生法
养生是对机体生命的摄养,其目的是保持人体健康,促进与维护人体的 正常发育,增强体魄,防止疾病发生,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是人
类一直在研究的内容。自古至今经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努力总结才有了现 今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如因时调神、因时起居、因时锻炼、因时调摄饮 食,才能更好地达到养生目的。
- 因时调神 精神活动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如精神沮丧,抑郁不舒, 可导致人体功能紊乱,百病丛生,《内经》曰:“去百病,生于气也”。气的升 降出入变化及运行,流通改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变。因此调理气机,调 摄精神情绪,按四季变化,人们会有相适应的情绪变化。《内经》中已按四 季总结了情绪变化的情况。春天,人的情绪应舒畅活泼,以适应春天生发之 气,脾养机体;夏天要使心中没有邪怒,以防夏气疏泄太过,有碍机体长养; 秋天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不使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天收养之气;冬季应使意 志如伏似藏,似有私意及有所得,略有所思而不碍。由上述可知,人应该按 照春夏秋冬四季阳气的变化,顺从生长收藏的规律进行调摄精神,使精神活 动与季节,环境的变化,得到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形与神俱,以终天年之 目的。
- 因时练功 无论内外功都是自我保健方法。锻炼者不断地总结经验, 创新、传承、发展、发现不同时间,不同方法。练功,所收效果有异,择时 练功,实践证实,有实用价值。根据人体内气运行规律,一天中寅时和卯时 为最适宜锻炼时间。肺有病者,寅时最好,非肺经者,卯时较佳。《周易》 对人体日节律理论指导练功,每天由子时至辰时为阳长之时,阳虚者宜于此 时练功,以采取自然界阳气补已之阳气;午时至戌时为阴长阳消之辰,阴虚 者宜于此时练功,以采自然界阴气补已之阴气;巳时与亥时则不宜练功,巳 时纯阳无阴,孤阳不生,练功易致刚阳过燥,化为邪火,反食正气;亥时纯 阴无阳,孤阳不长,此时练功,阴极析阳,或阳气发动,阴阳互拢,有失藏 养,亦耗伤正气。故此按子午流注学说,择时练功者得到较好的功效。此外 练功者还应根据人体与月节律选项择时间。如阴历十五左右满月时,此时月 亮对人体影响较大,人的头部和腹部,电位差较大,血气最充实,内分泌活 动最活跃,易于激动,其练功效果最好,可打通人体经络,而阴历初一前后 为月亏空,此时是人体一月中气血最虚之时,若进行练功,则效果较差,当 然每人的节律活动有差异,仅供参考。
- 因时起居 四季变化调适起居时间。
- 春季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盎然,人的功能活动在自然环境影响
下,冬藏春季生发,变化为逐渐旺盛,为了适应机体变化,人们应多活动来 促进生机勃发,故应早起晚睡,舒缓形体,调养春三月生发之季,天地俱 生,万物以荣。
- 夏季与万物生长茂盛,应该早起晚睡,适应夏季万物长养、旺盛的 景况,使机体媵理宣通而疏泄,谓养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气 得泄。
- 秋季是万物结果成熟季节,暑湿已去,应该早起晚睡,与鸡叫起 舞,活动腰身,转动颈脖,甩手等,谓养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 睡早起,练己修性。
- 冬季万物生机潜伏闭藏。天气严寒,机体阳气内敛,为了不扰动人 体阳气,防止寒邪伤害,应早睡晚起,日出时最好,借助自然界生阳之时, 保护机体内敛之阳,谓冬三月,闭藏,水冰地拆,无扰孚阳。
综上,《内经》中关于起居锻炼提醒我们早起在四季中不是恒定不变 的,应当因季变动,因时而调,如冬季严寒,凌晨甚寒,一些老年人依然如 春夏早早起床,坚持锻炼,这不仅无益于健康,反而易受外邪侵体而患疾 病。《内经》还说到,春宜宽衣,披发多散步,秋宜伸肢扭腰多活动等特 点,增强机体调节适应能力,提高抵抗力、免疫力。
- 因时调摄饮食 饮食与人体的健康、年寿有密切关系。适时适量饮 食可使人体发育正常,体魄壮健。为了适应机体在不同季节变化的需要,饮 食也要有相应调整,关于春天食物调摄,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食味宜减 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 化。《金匮要略》提出,春不食肝,因春天本已肝气旺,若食肝则又补肝, 结果脾土受肝木克而受损,影响脾脏运化功能,所以春天不进药补。夏季气 热,脾胃薄弱,饮食要清淡,多进瓜果蔬菜为好,切忌肥甘厚腻之食。秋季 气燥,禁寒饮,宜用芝麻类润燥食物如蜂蜜,柑橘,蔬菜等。冬季气寒,以 热性治其寒进些牛、羊、鸡肉等,性温滋补,强壮身体。孙思邈提出选配药 酒饮用,立春则止,终身尝尔,百病不生。综上所述,春季养脾胃,夏季饮 食清淡,忌肥厚味,秋季饮食宜多濡润,防伤津液,冬季饮食宜温,或服药 酒,养生若能在四季按照上述要求,因时起居,锻炼与饮食,则可收到较好 的效果,否则将如《内经》所言,逆春气伤肝,夏为寒变,逆夏气则伤心, 秋为疾疟,逆秋气则伤肺,冬季为餐泄,逆冬气则伤肾,春得厥。其次养生
还就注意昼夜阴阳交替,采取不同方法,练功宜在清晨,人气生时锻炼,如 《内经》曰,所有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静神不乱思,闭气息七 通,舌下津令无数,晚上则不宜动作太大,《内经•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著 而收拒,无扰筋骨,以免形乃因薄。不仅起不到锻炼身体作用,反而发生形 体困倦虚弱后果。《内经》还说: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阴气虚,故早饭可 饱,午饭宜少食,晚必空虚,常节晚食,令腹宽虚荣,气得回转。孙思邈说 一日之忌者,薯无饱食,饱食即睡,乃生百病,夜饮减一口,活到九十九。 食物养生,人的生命靠能源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主要来自于食物中,
《寿亲养老书》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 之天,活人之本也,食物是人体至贵三宝,精、气、神营养基础,维持生命 活动的根本,从营养学观点,食物中有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 和水六大物质,是人的能源库,中医学认识到了这点,《素问•脏气时论》 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和之,以补精 气才能满足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应采用时差疗法,心血 管病变多在夜间发作,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诱发病因,由夜晚进食过 多,油腻过重,吃后就睡,易发生栓塞,使心脑组织缺血、缺氧,因胃肠内 物未消化吸收,对横膈膜直接产生作用,脾腔内压改变影响心肺功能活动, 与血液回流,其结果成为心脏病,脑溢血等病发症,为预防这一现象,可因 时提前吃晚餐,可在下午4、5点进食,少食少油腻物,方可预防或减少心脑 血管的病变。
- 时差疗法 选择吃饭时间,对体重增减有影响,因人体生理活动节 律是早晨要强于下午,下午又强于晚上,人体的新陈代谢峰值时间在上午 8点至中午12点,因此肥胖者进食要避开新陈代谢高峰,就能达到减肥的效 果。方法是:早晨可在5~6点左右吃早餐,尽量少吃,或不吃,午饭可推迟 下午1~2点左右,晚饭可在5~6点进食,利用时差进食减肥法,可达到减肥的 目的。
- 运动减肥 由于贪吃,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脂肪贮存体内以 超过10%称之为肥胖症,很危害健康,一般都是缺少体育运动,这完全可以 调节的,最理想的减肥办法就是控制饮食热量,多运动,系统、合理进行体 育锻炼,为了健康持之以恒运动,易于奏效。第十七节乌龟养生法
乌龟养生法来源于爬行动物,它是一种独特方法,如能长期锻炼,会有 神奇的功效,其方法很简单,用一块宽50cm,长60cm木板安装4个小轮,让 人体趴在木板上,同时用手足随意向前爬行,动作要缓慢,每日练5~10分钟 (因人而异)。此功法轻缓和谐,稳健,自然状态,学动物爬行虽然有些不 雅,但对健身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调理许多疾病,我们知道过激躁动有损 健康。如能做到自然静定运动可调节自己的性情不养而养,这种运动是健康 延年最好的方法,现在人不健康因素是处于躁动,吃在嘴上,懒在腿上,我 们要认识自然界动物;狮子、老虎等猛兽只有十几年寿命,而乌龟、鳄鱼、 大象有百年之寿。这说明人和动物一样只要心态和平,静定心神,心宽少 虑,调和运动就可健康延年。
武医结合之中医漫谈
第一节 中医学奠定了武医基础
武医学理论以《黄帝内经》为宗始,它确立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并创 立经络学说,为内外功养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医学说开创了养生学自 然哲学思想,提倡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创立了一套套顺乎自然的内功养生 方法,它与医疗体系结合,并采取了防病措施,练习各种保健术,如六字 诀、五禽戏等,用来防病祛病,保健延年。中医学还对养生、健身有系统理 论基础和方法,它以修身养性为核心,拳剑伴身,运动强身,饮食保健等方 面为今人健身借鉴。随着社会的变迁,精神文明、经济、文化发展,人们对 健康观念的转变,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注重养生,以便多学科探索养生事 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提倡健康产业大发展,不断完善机制,扩 大形式多样化,再谱新篇。
浑元冲氧拳的始出,浑然一家,独树一帜,万物一理,继承发展机遇, 广开思路。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拳学认识,走出独创之路,研究 创新,武医合道,体系理论,养搏一体的新拳种,是我毕生习武经历,在科 学养生中发挥作用,为实战搏击,培育更多的技能人才,在国学文化大发展 中,向国内外推广传承浑元冲氧拳,为健身的需要而满足各阶层健康服务, 实现新的学术价值,圆我一生梦想,浑元冲氧拳的问世,别开生面,独特精 髓与别拳之门不同,自成体系理论,功法独特,拳法自然,可称为新世纪、 新一代的新拳种,我作为该拳的创始人,誓为中国新文化武医拳学传播的新 使者,为走向全球化发展,扩大武医拳学平台,缔造自我方法,弘扬国学文 化,传承浑元冲氧拳,造福人类。
第二节中医藏象之五脏辨证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征象或形象,指内在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正如《类经》所说:“象,形象也。藏居 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 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临床运用上,五 脏的生理功能,常常结合起来,用以说明其病理特点,对五脏病症的诊察, 治疗以及方药等运用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
1・心的生理功能
- 心主血脉: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 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及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 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心气充沛,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同时还有赖于血液 的充殖和脉道的通利。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 泽;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可见脉细弱无力,面色无华。
- 心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 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 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 说法。
2 •心的生理联属
- 心主汗: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 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于面: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 相同。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 心的气血强于舌,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若心血充盈,则舌质淡 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血虚或心气虚,则舌质淡 白;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有瘀点;心火上炎,则舌尖红甚或舌体糜烂生 疮;病重时,热扰心窍,可见舌强语睿等。
二、肺
- 肺的生理功能
- 肺主气,司呼吸: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肺主气与肺的呼吸功能有 关,肺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 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肺主气,与宗气的 生成有密切关系,由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综合而成宗气,它积于胸中, 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又通过心肺而散布全身,以营养各脏腑组织,故肺起到 了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
- 肺朝百脉: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 会于肺,肺气能协助心脏调节人体气血的循行。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机 通畅,气血通畅,百脉充盈,呼吸均匀,脉来匀和。若肺气不足,不仅会引 起呼吸功能减退,而且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因而出现呼吸无力,少气懒言, 身倦乏力等。
- 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即宣通发散之意,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 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三是宣发卫气,调节 媵理之开合,排泄汗液及病邪等。肃降即清肃和下降之意,一是吸入自然界 的清气,二是肺主华盖之脏,故将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向下布散,三是肃 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宣发肃降是肺脏的两种生理 功能,两者相互协调,宣降正常,则肺气升降出入通畅,呼吸调匀,若宣降 失常,就会发生“肺气不宣”,或“肺气肃降”的病变。
- 肺主通调水道: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 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气能促进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 痰,成饮,甚则水肿、无汗等病变。
- 肺的生理联属
- 肺开窍于鼻:肺可呼吸,鼻是呼吸出入的通道,与咽喉相通而连于 肺,故有“鼻为肺窍”,“喉为肺之门户”的说法。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 与肺气的和畅有关,如《灵枢•脉度》篇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 臭矣。
- 肺主皮毛:皮毛由肺输布的卫气、津液来温养,使皮毛汗孔开合正
常,起着保卫机体,抗御邪气的作用。若肺气虚弱,肌表失于温养,不仅皮 毛憔悴、枯槁,而且卫外功能低下,易遭外邪的侵袭而发病。
浏览5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