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精神反常一世英豪瞬间逝

1973年,对李小龙来说,不仅他的精神垮了,他的身体也垮了。这一年,是李小龙最痛苦、最狼 狈、最上火,极惶惑、极焦灼、又极无奈的一年。按理说,他已实现了他立下的三大宏愿,成为具有全 球性影响的超级功夫巨星,他应该扬眉吐气,春风得意,他确实狂喜过,但更多的则是不安。

李小龙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对事业他是全力以赴,工作上是超负荷运转。如此,他怎么不 会不堪重负而身心憔悴呢?在生活中,有些令人烦恼的事,绝大多数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可有些时 候李小龙却迎了上去,他不服输、不低头、不认命的个性,破坏了他周围的生存环境,而生存环境的毁灭又导致了他生命上的衰竭,直至死亡。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小龙一贯言行不一致。在以前,可以理解为他接受的东西太杂,尤其西 方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成份太多。稍后,可理解为他功成名就,被胜利与鲜花冲昏了头脑,而忘乎所 以,并使自己那“反叛”的个性又有所发展。但过去的种种说法都无法解释他当时的古怪与荒唐。 后来,在李小龙去世后,曾有一位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对李小龙死亡前的那段“难过”的日子作出了 分析。他认为李小龙已经有近一年的精神分裂症病史,而且至少是处于精神分裂的前兆期。可当 时,谁也没有往这方面想。况且,不少人把李小龙的喜怒无常,视为蓄意与恶意。李小龙在死亡前 的数天,曾忿忿然地对朋友说,香港人对他不友好,他自己不适合在香港发展,他准备回西雅图或洛 杉矶。但是他未来得及付诸于实际行动,就接受了死神的造访。这一切太快了,也太突然了。

1973年5月10日,在九龙郊外的嘉禾片场,李小龙正与一些演职员在为《龙争虎斗》的国语片 配音。此时,同事们虽发觉他有些异常,但都没当一回事,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录音室又是密封 的,故酷热难当。再者,在众人的心目中,他性格上虽象上暴君,但身体却如铁打钢铸一般,任何人 都有可能垮下来,他却无恙。只是当李小龙昏倒在地板上时,大家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李 小龙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说:“李小龙被送进急救室时,正发高烧,完全休克,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

李小龙经过一阵痉挛之后,便醒了过来,他的呼吸很不正常,每一次呼吸听起来都象是濒临死 亡的最后一口气。后来,给他医治过的医生在法庭上作证时曾说过,“给李小龙恢复知觉,花了近两 个小时。当他睁开眼睛后,先认出了莲达,对众人也作了相应的表示,因为他当时还不能说话。而 且当他能说话时,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感到非常接近死亡’,但他仍能表现出他的意志”。随后,李小 龙还拒绝了为他再做进一步检查,所以到李小龙出院时医方也未能确诊李小龙患的是何种病。由 于邹文怀的精心安排,李小龙的这次意外又被封锁得严严实实,否则那些巴不得李小龙出事的新闻 界与武术界又大有文章可做了。

一周后李小龙出院,并接受了莲达的建议,到洛杉矶的名牌医院去做彻底的检查。.检查的结果 模棱两可的,说李小龙患的是一种严重的失调症,病因是操劳过度或过度紧张所致。这也许是医生 说出的善意的慌话,他们可能怕李小龙因知道真相后,会失去生存的信念而过早的死去。在洛杉矶 期间,李小龙还走访了好莱坞的一些公司与朋友,并说打算拍完《死亡游戏》后就回来,好莱坞才是 真正适宜他发展事业的地方。

李小龙结束了短暂的美国之行后,返回了香港。他的气色看上去很好,它又像往常那样开始玩 命地工作了,因为他需要做的事太多,他又不知如何从心理与生理上自我调节,所以他的脾气与行 为也越来越糟,他们愈来愈不理解他,他也越来越孤独。更可怕的是,他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惶恐 之中,他害怕失去所获得的一切,害怕象上一次那样晕倒。他变得多疑起来,除了莲达,他觉得每个 人都在虚伪的说假话,都在有意跟他过不去。在外人面前,他竭力维护其“永远英雄”的形象。除了 知情者,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永远不倒的。

《死亡游戏》极有可能会是李小龙所有影视片中最杰出的一部,也将是世界电影史上不同凡响 的一部。就在1973年嘉禾电影公司的春节团拜会上,李小龙还与手持大雪茄的罗维高谈阔论,谈 笑风生,可4个月后,他们却在试片室里爆发了冲突,罗维也差点丧命,众人只得请来警察调停,方 才平息。与此同时,他又因在电视节目中与别人争吵而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一时间闹得纷纷扬 扬,给他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更有甚者,他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在英国等地卖座并不怎么 好。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终于,李小龙在7月20日永远闭上了他那双渴 望成功、勇于进取的眼睛。他犹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去得太快了,留下的遗憾实在太多而又无 法弥补。

第三十七节武艺超群震撼世人功夫王

李小龙不但是国际影坛巨星,同时也是国际武坛巨星。他曾说过,闯荡江湖,全凭真功夫,任何 侥幸的心理注定只会失败。在李小龙面前是无休止的挑战,挑战者都想藉打败他以成名。所以,在 他短暂的一生中,曾经经历了不少严峻的实战考验。

成名后的李小龙,被巨大的荣誉所包围,也被无所不在的威胁所笼罩。李小龙从小就属好斗好 胜之徒,他喜欢挑战,也乐于接受挑战,因为他能从中获得无以伦比的快感,更重要的是证实了自己 的功夫。现在,李小龙已被誉为“东方功夫第一人”或“功夫之王”,他已经达到了技击功夫的巅峰, 对他来说,已不存在向谁挑战的问题,而只是“卫冕”。后来,经过武道哲学的大彻大悟,跨越了凡事 都得以武力来证实自己的阶段,他也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挑战与应战,而渴望安宁。

1964年,李小龙参加全美空手道大赛,击败了曾蝉联三届冠军的劳力士而荣登冠军宝座。冠 军的桂冠给李小龙带来了荣誉,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因有的选手并不服气,冠军为何给这个名不见 经传的中国小子摘去?由于大赛采用的是淘汰制,故输贏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况且就李小龙 的体魄和动作而言,也并未见有什么惊人之处。因此,一些选手有着赌徒般的心理,他们把输的原 因归咎于运气,而不是其他。其中有个从欧洲来的拳师,他等不及下一届大赛就急于证实自己。比 武开始后,他仗着自身抗击力强,腿上功夫好的优势,挥腿先向李小龙连续攻击。李小龙看准时机 后,在用手挡开其侧踹重击的同时,转身用一记左后扫腿重重击中了其头部致命要害处,将其踢翻 于地。在这里,李小龙采用的是以快打快的战法。

武士皆好斗,正式比武或私下过招是常有的事。况且美国人好狂妄自大,他们认为:打败了李 小龙,就是世界第一。李小龙虽然尽量避免挑战,但忍无可忍之时,还得用拳脚反击。1966年,李 小龙准备在洛杉矶租房子开办武馆,但在地产经理部他遇到了麻烦,原因是地产部的经理韦加历来 鄙视有色人种,他不相信李小龙能有实力开武馆,所以和李小龙的洽谈相当冷淡。此人之所以会目 中无人,是因为他身高体壮,练得一身空手道好功夫,不少美国拳王曾败在其手下。不过,他与李小 龙的老友艾迪•帕克及艾的高足,有“美国神腿”之称的当•和力士交情不错。当•和力士曾同李小龙 一道人选美国《黑带》杂志搞的“黑带群英殿”中的“武坛巨人奖”,当时共有14位武术家得此殊荣。 另外,此人还获得过“擂台桿将奖”。因此,在他们的帮助下,韦加同意租房子给李小龙,但有一个条 件,就是想看看传说中的李小龙究竟有没有真功夫,以武会友,李小龙欣然接受。由于办公室里空 间太小,不适于拳打脚踢,李小龙便决定作短距离出拳示范,李小龙让韦加拿一本电话簿在胸前放 好后,一声吼叫,只听“嘭”地一声,韦加后退了几步摔跌在地面上,那本电话簿早已飞到了门外。韦 加站起身来,根本没勇气再提以后较量功夫的事了,因为他很清楚,这个“神奇”的中国小伙子简直 是台发拳的机器,他只用了 10厘米的距离出拳就击倒了自己。

浏览1,1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