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我国停顿了 10年的古典跤、自由跤运动于1977年底得到恢复并组建国家 集训队,准备参加第8届亚运会。由于10年的浩劫,对古典 跤、自由跷新的技术特点、训练方法以及规则不了解,许多问 题都要重新学习。1978年底,训练队首次聘请了当时亚摔联 主席、伊朗专家哈米提来京讲学,同时还聘请伊朗教练员都思 特来帮助集训队训练。1978年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全国摔跤锦 标赛,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14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同年11月在泰国举行的第8届亚运会上,经过短短一年的训 练,我国选手高京获自由跤90公斤级第3名,为中国夺得了 第1枚亚运会自由跤奖牌。由于国家体委直接领导和各省、 市、自治区体委的重视,古典跤、自由跋很快在全国各地开展 起来。为了使我国古典跤、自由跤不断地提高,尽快缩短与世 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家体委和各地体委采取“请进来和走出 去”的办法,先后邀请朝鲜、前苏联、保加利亚、蒙古、日本、韩国、 法国、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教练员来华讲学或训练我国运 动员。同时,我国还派出教练员、运动员到国外去学习、训 练,这对提高我国古典跤、自由跤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了适应国际比赛,国家体委多次派裁判员出国参加晋升 国际级裁判员的考试,目前,我国国际级裁判员已达30名之 多,并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我国国际特级裁判 员沈志刚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金哨奖。
为了提高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相继出版了 《摔跤与柔道》(山西)、《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张连强编 著)、《古典式、自由式摔跤》(黄斌编著)、《现代摔跤训 练》(张连强、马忠义编著)、《摔跤》(张霞、黄斌编著)、 《奥运信息——摔跤》(国家体委信息所、中国摔协)等杂志和 图书,同时还多次举办了各种级别的教练员岗培班,这对提高 我国教练员的理论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女子摔跋的开展
我国于1988年在部分省、市和体育学院试行开展女子摔 跤。同年10月在成都举办f首届女子摔跤邀请赛,有14个单 位派队参加。此后,女子摔跤在我国发展较快。1989年,在 南京举行的第1届女子摔跤锦标赛,全国有16个单位的117 名“娘子军”参加了 9个级别的角逐。1991年,我国首次派 出4名女运动员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 赛,一举夺得3金、1铜的好成绩。1992年,我国又派出5名 运动员参加第4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获4金、1铜,金牌 和总分均列榜首。
由于当时女子摔跤不是奥运会项目而被取消,并且停止了 比赛,停顿了几年后,于1998年开始恢复,并有部分省、市 和体院保留了女子摔跤。
主要成績
“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主要成绩(表1.1)
表1.1 古典式、自由式
姓名 |
时间 |
地点 |
赛会名称 |
成绩 |
备注 |
蒋运启 |
1966 年 |
柬埔寨 |
亚洲新兴力 量运动会 |
中量级冠军 |
古 |
林冬明 |
1966 年 |
柬埔寨 |
轻量级第3名 |
白 |
“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主要成绩(表1_2和3)
表1. 2 古典式
姓名 |
时间 |
地点 |
赛会名称 |
级别 |
成绩 |
呼日查 |
1984 年 |
洛杉矶 |
第23届奥运会 |
52公斤 |
第4名 |
黄文贵 |
1988 年 |
日本 |
世界青年锦标赛 |
48公斤 |
第1名 |
邓学文 |
1988 年 |
日本 |
57公斤 |
第1名 |
杨长岭 |
1988 年 |
汉城 |
第24届奥运会 |
52公斤 |
第4名 |
宝玉 |
1990 年 |
北京 |
第11届亚运会 |
100公斤 |
第1名 |
呼日嘎 |
1990 年 |
北京 |
130公斤 |
第1名 |
盛泽田 |
1992 年 |
巴塞罗那 |
第25届奥运会 |
52公斤 |
第3名 |
盛泽田 |
1996 年 |
亚特兰大 |
第26届奥运会 |
52公斤 |
第3名 |
盛泽田 |
2000 年 |
悉尼 |
第27届奥运会 |
58公斤 |
第3名 |
表1.3 自由式
姓名 |
时间 |
地点 |
赛会名称 |
级别 |
成绩 |
高京 |
1978 年 |
曼谷 |
第8届亚运会 |
90公斤 |
第3名 |
高文和 |
1981 年 |
南斯拉夫 |
世界自由式锦标赛 |
48公斤 |
第6名 |
冯尚君 |
1983 年 |
美国 |
世界青年锦标赛 |
81公斤 |
第2名 |
高文和 |
1984 年 |
美国 |
第23届奥运会 |
48公斤 |
第4名 |
曲忠东 |
1990 年 |
北京 |
第11届亚运会 |
52公斤 |
第2名 |
王春光 |
1992 年 |
西班牙 |
第25届奥运会 |
130公斤 |
第7名 |
注:因资料不全,统计到1992年。
小结:
古典较、自由跤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运动,具有 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爱。练习摔跤能够发展人的 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人 的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提高人的自卫能力 和进行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
古典跤、自由跤是一项古老的竞技体育运动。虽然传人我 国较晚,但是,由于国家体委直接领导和各地体委的重视以及 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古典政、自由跤的技术水平不断 地提高,并在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银牌。
摔跤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项目,都有适合本项目特点的规则。教 练员、运动员应根据本项目的规则来安排训练和进行比赛。作 为一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如果不了解本项目的规则,不仅训练 无法进行,就是比赛的战术也难以制定。在全国比赛中,由于 个别教练员对规则的不甚了解,该贏的没有赢的例子不少。所 以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掌握规则。
比赛场地和比赛器材
此赛场地
正规的比赛场地应安排2 ~3块垫子,垫子由硬度适当的 海绵制成,厚为4 ~6厘米,垫子表面覆盖一块12米见方的盖 单,盖单中心有直径为7米的圆形比赛区,比赛区外有1米宽 的红色消极区,消极区外有1. 2米或1. 5米的蓝色区域为保护 区。盖单的对角应有红、蓝两种颜色的标志。
垫子必须平整,保持清洁卫生。此外,还应准备一块做准 备活动的垫子。
此赛器材
红、蓝袖标若干副、单音哨5 ~8个。
磅秤3台。运动员驻地1台,称量体重的称量室两
台。3台磅秤必须一致。
每个场地必备1台公开计时器、1块秒表。
每个场地必须准备两套示分牌。一套示分牌有11块, 其中红、蓝、白各1块,标有1、2、3、5字样的红、蓝牌各 1块。
每个场地必备红、蓝小三角旗各3面,并配插座。必 备红、蓝指示灯各两套。
每个场地必须有锣1面、翻分牌两台(一台贴红色标 志,一台贴蓝色标志)。
各种表格。
运动员必须准备红、蓝摔跤衣各1件、摔政鞋1双。
比赛时间、体重级别和年龄组
此赛时间
男、女儿童和少年组,每场比赛分两局,每局比赛2 分钟,局与局之间休息30秒钟。加时赛2分钟。
男、女青年组和成年组,每场比赛分两局,每局比赛 3分钟,局与局之间休息30秒钟。加时赛3分钟。
2. 2 体重1»^
少年组体重级别:42、46、50、54、58、63、69、 76、85、100公斤,共10个级别。
青年组体重级别:50、54、58、63、69、76、85、 97、130公斤,共9个级别。
成年组体重级别:54、58、63、69、76、85、97、130 公斤,共8个级别。
年龄组
男、女儿童组:14~ 15岁(13岁者需有医务证明)。
少年组:16〜17岁(15岁者需有医务证明)。
青年组:18 ~ 20岁(17岁者需有医务证明)。
成年组:20岁及20岁以上。
比赛程序和比赛服装
此赛程序
比赛天数。世界三大赛和洲际三大赛的比赛天数为4 天,每天比赛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比赛不得超过3小时,每个 级别的比赛必须在3天内赛完。每一名运动员每天的比赛不得 超过3场。
每次比赛必须在3块场地上进行,同一级别的每轮比 赛只能在同一场地上进行。所有比赛,都可根据参赛人数的多 少,或增加、或减少一块场地,但必须征得国际摔联的同意方 可执行。
称重、抽签、配对。①称重:赛前按级别称量体重, 每个级别必须在半小时内称完,超重者取消比赛资格。称量体 重时,运动员必须穿跤服,但不穿跤鞋。称重前必须检查指 甲,看是否过长。②抽签:称量体重合格者方可抽签。每个级 别抽完签后,如有超重,必须进行调号,然后公布。③配对: 根据签号进行配对。
此赛服装
参赛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服装均有具体的要求。
裁判员:裁判员必须身着白色的服装,上衣必须有翻 领,左胸必须有小口袋,左手腕带红袖套,右手腕带蓝袖套, 穿白色球鞋,单音哨一个。
教练员:教练员必须身着运动服,穿运动鞋,坐在指 定的位置上,指挥本队运动员的比赛。
运动员:运动员必须身着规定的红色或蓝色的摔跤
服,跤服内必须穿护身和紧身的三角裤衩,另配一块小手帕。 穿摔跤鞋,鞋带必须固定。禁止戴金银物品和在身体上涂油 脂、粘物和汗水。
浏览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