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理的方法类型
持续训练法的三种类型对于发展能量代谢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认 为,短时持续训练法对于提高无氧与有氧混合代谢的工作强度具有积极作 用,中时持续训练法对于提高有氧与无氧代谢的混合供能能力具有积极作 用,长时持续训练法对于提高有氧代谢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采用持 续训练法时,根据摔跤运动员的需要,科学地选择适当的持续训练方法及其 手段进行训练,是取得训练效益的前提条件。
采用适宜的方法配置
持续训练法的三种类型对于发展摔跤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具有不同的作 用。如果出于提高摔跤运动员抗练能力的考虑,可以采用短时持续训练法; 如果出于发展有氧与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的考虑,可以采用中时持续 训练法;如果出于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清除体内乳酸、控制体重和发 展一般耐力的目的,可以采用长时持续训练法。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对于摔 跤运动来讲,过多地采用持续训练法进行训练将会起到消极作用。持续训练法通常作为其他训练方法的辅助方法,可一定程度地起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积 极作用。
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
持续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时间相对较长,加之摔跤运动技术种类较多、参 与练习的队员较多、人为中止练习的现象较多,因此,组织难度较大,运用 不好,则会失去持续训练法的功能。因此,摔跤教练员应在训练之前,认真 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每名摔跤运动员都能够有序地、持续地进行技 能、体能的训练。
掌握辩证的负荷关系
掌握辩证的负荷关系是实现持续训练法目的的关键所在。通常,负荷时 间较长,负荷强度相对就低;负荷时间较短,负荷强度相对就髙。但是,由 于持续训练法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耐力素质,因此,了解和掌握摔跤运动 员最大有氧代谢能力下的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无氧代谢能力下的无氧工作强 度,是发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关键。惟有如此,才能在总体上提高摔跤 运动员的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实施必要的营养补充
通常,持续训练法的应用会造成摔跤运动员体能消耗过大,甚至会使机 体丧失部分微量元素,进而影响训练质量。因此,采用持续训练法进行训练 完毕之后,应及时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以确保机体尽快恢复,并为第二天 的训练作好机能准备。
四、变换训练法的基市原理与应用
(一)变换训练法的基本原理
变换训练法的基本含义及功能
这是一种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实施变换,以提高摔跤运动 员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趣味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变换训练法是根据实际比赛过程的复杂性、对抗程度的激烈性、运动技术的变异性、运动战术 的变化性、运动能力的多样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的一般特性而提出 的。其主要功能集中体现为:通过变换运动负荷,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摔 跤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使之具有能够迅速进人比赛状态的应 激能力,以及承受专项比赛时不同运动负荷刺激的能力。通过变换练习内 容,可使摔跤运动员多种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得到系统的训练和 协调的发展,从而使之具有实际比赛的多种运动能力和各类技术以及灵活应 用能力。通过变换练习形式,可使摔跤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形式的作用下,高 质量、高数量、高效率地完成某一训练任务。
变换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变换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 练法和形式变换训练法。其中,负荷变换训练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变换负 荷性质,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运动机能;通过变换负荷强度,可以发展某一 运动机能的运动强度;通过变换负荷量,可以发展某一运动机能的持久能 力。另外,通过变换负荷参数,可以促使ATP — CP供能形式、ATP—CP与 LA混合供能形式、乳酸能供能形式、乳酸能与有氧代谢混合供能形式、有 氧代谢供能形式五种能量供应形式产生积极性的变化,进而在功能和结构上 产生与比赛实际相符的训练适应。内容变换训练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变换 技术练习,可以提高不同技术应用的操作技巧;通过变换素质练习,可以发 展不同肢体部位的运动机能;通过变换战术练习,可以增强不同战术应用的 应变能力。另外,通过变换动作练习,可以提高摔跤运动员技能储备程度, 以便能在比赛中创造性地发挥各种潜在的运动能力。形式变换训练法的主要 特点是:通过变换方位、设备、线路和场地等因素,使同一训练任务在不同 训练形式下得以较高质量地完成。
(二)变换训练法的实践应用
负荷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负荷变换训练法是摔跤运动训练中最常应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在摔跤运 动中,负荷变换训练法不仅能用于体能训练,也能运用于技能训练。负荷变 化训练法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不同负荷等级的变换训练上,而且体现在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不同的搭配形式上。一般认为,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的搭配形 式主要有如下四种。
强度不变、量度恒定的搭配形式
这种负荷因素搭配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使机体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 素质产生适应,或者是使某项摔跤技术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
强度恒定、量度变化的搭配形式
这种负荷因素搭配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髙量度、发展机体某 一运动机能或巩固、提高某项摔跤技术水平,或者通过减少量度以便机体恢复。
强度变化、量度定的搭配形式
这种负荷因素搭配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强度、发展机体某 一运动机能或某项摔跤技术的动作强度,或者通过减少强度以便机体恢复或 者掌握某种技能。
强度变化、量度变化的搭配形式
这种负荷因素搭配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强度、减少量度提 高某一运动机能或摔跤技术的动作强度,或者通过减少强度、提高量度发展 机体某一运动机能或熟练某项摔跤技术。
内容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内容变换训练法也是摔跤运动广泛应用的一种训练方法。内容变换训练 法应用于摔跤运动技能训练中的精髓之处是,将各种前、后、左、右、上、 下六个方向的摔跤技术变异性地组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它与重复、间歇、持 续训练法中的组合练习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内容变换训练法的各种技术的组 合练习是以变异结构的方式联接,而重复、间歇、持续训练法中的各个技术 的组合练习是以固定结构的方式联接。显然,内容变换训练方法对于提高技 术运用的应变性和战术选择的合理性更具有功效。此法不仅适用于高水平摔 跤运动的技术训练,而且更适用于高水平摔跤运动的战术训练。它在摔跤运 动训练中的特点是:技术动作变换较多、负荷性质变化较大、训练内容变换 较广、战术意识体现较强,使运动训练的内容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的需 要,训练内容的变换节奏适应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变化的基本规律,训练内 容的变化种类适合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应用要求。
形式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形式变换训练法是摔跤运动广泛采用的训练方法之一。高水平摔跤教练 员采用形式变换训练法时,通常通过变换训练环境、训练气氛、训练场地、 训练时间和训练对手等因素进行训练。例如:开放训练场馆,请人参观训 练;偶尔在晚上开灯训练;走向基层进行训练等方式,都是形式变换训练的 手段。通过变换训练形式,可以促使运动员产生新的刺激,唤起新的应激反 应,从而激发起较髙的训练情绪,进而促使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 可以促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激发较高的训练热情,调动心理上的 能量;可以促使运动员对特定时间的比赛日程产适应,并防止因时差原因 致使比赛失常的现象发生;可以防止训练气氛过+单调、影响训练质量。显 然,适时地采用形式变换训练法及其手段对于提高训练质量是颇有益处的。
浏览1,6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