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运动是一种角力运动,即两人间斗智斗勇的智、力、技的全面抗 衡,由于中国式摔跤运动目前开展的还不普遍,职业选手还未出现,因此, 中国式摔跤的训练内容及方法,可以借用同类项目的方法和手段,使之训练 规范化与科学化。
中国式摔跤训练是竞技能力的提高过程。即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 的参与下,为不断地提高和保持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遵循教育及教学 训练的原则,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 心理、智力和恢复进行有计划的教育与训练,为在比赛中创造运动成绩作充 分的准备。
中国式摔跤训练的内容有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身体训练、技术训练、 战术训练、比赛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恢复训练等。具体训练内容的 选择,应根据训练队的发展方向、训练任务、运动员的条件、训练的时间和 场地器材等情况来确定。
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在中国式摔跤训练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和运动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 道德品质及敬业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 并结合项目特点、学生或运动员的实际比赛任务,贯穿于训练工作的全过 程,以便使受训者在德、智(摔跤知识、技能)、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使他们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风尚,刻苦的敬业学习精神,为集 体、为祖国勇攀高峰,争取荣誉。具体内容既要有针对性,还要重视综合 性,克服竞技运动训练中容易出现的单纯技能能力训练的片面性。
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竞技能力目的的训练。
(―)速度训练
速度在摔跤运动中体现为快速能力。摔跤运动的速度主要表现为反应 速度和动作速度,它是摔跤专项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或影响着运动 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竞技能力的强弱和比赛成绩的优劣。因此,摔跤运动 员的速度训练主要通过注重快速力量的训练、改进技术和克服速度障碍等途径。
(二)力量训练
力量是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在摔跤运动中,力量素质是取 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一力降十会”,因此,发展力量是摔跤运动员训练的重 要任务之一。
(三) 耐力训练
摔跤运动员每场比赛分两局,每局3分钟,局间休息30秒,加时赛时 还要加3分钟。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比赛长达2~4天,每个级别的比赛要在 两天内全部赛完。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具有两个(甚至三个)3分钟体力, 而且要在两天内若干场的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旺盛,因此,耐力是摔跤运动 员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通过提高运动员的摄氧能力、氧运输能力及氧利用 能力,保持体内适宜的糖元和脂肪的储存量,以及支持运动器官对长时间、 高强度工作负荷的承受能力,是发展耐力的基本途径。
(四) 柔韧训练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其训练 的基本方法是拉伸,拉伸又有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两种,这两种方法又都可 采用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方式进行。
(五) 灵敏训练
摔跤运动员的灵活性即灵敏素质。所谓灵敏素质,是指运动员在各种突 然变换的条件下,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三、 技市训练
中国式摔跤技术训练是战术训练的基础。任何正确战术意图的实现,都 要求运动员必须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技术动作作保证,只有技术掌握得扎 实、熟练、全面,才能保证战术的多变性和高质量。
技术训练的三种形式:徒手练习(这种练习简便易行,不受场地、器材 和陪练者的限制,可以熟练技术动作,发展速度耐力);持器械练习(椎子、 大小棒滑车、皮条、地秤、拧子等器械练习,可以发展专项力量和耐力,熟 练技术。这种练习对技术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同伴练习(同一人、两人或 多人练习,可以全面提高技术,发展运动素质)。
徒手练习和轻器械练习是辅助练习,对技术动作的形成有重要定型作 用。和同伴练习是实践技术练习方法,可以全面发展技术、战术、运动素质 和心理素质。
技术训练综合运用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竞赛训练 法,只是在运用这几种训练方法的过程中,根据训练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侧 重。如确定一组练习的时间,首先应考虑适合一场比赛的时间,其次是根据 训练任务定时间。为了发展技术动作速度,每组时间可短一些,间歇时间长 一些;为了熟练技术动作、发展耐力,时间可长一些、间歇时间短一些。
现在的技术训练过程中都要发展运动素质。技术训练本身主要是改进、 提高技术与战术,除此之外,还有发展运动素质的要求3
四、 训练
战术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训练使运动员掌握各种战术,提高战术能力, 在比赛中,根据不同的对手和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施展不同的战术,战胜 对手,获得胜利。
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摔跤的战术知识和战术发展趋势;培 养和提高战术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战术意识;掌握摔跤的战术技巧,提高 运用战术的应变能力;培养运动员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作风。
摔跤战术训练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战术指导思想。摔跤的战术指导思想 应是“以我为主,以快为主,攻防兼顾”;战术训练应与技术、体能、心理、
智力等训练同步进行;战术训练应考虑到每名队员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 应根据每名队员的特点,培养不同的战术风格和顽强的战术作风;既要注意 进攻战术的训练,又要注重防守战术的训练。在比赛中进攻战术固然重要, 但是防守战术也不能忽视;战术训练要有创新,不断地取长补短,丰富自己 的战术。
五、 比赛训练
比赛训练是指组织竞争性的、有胜负结果的以最大强度完成练习的一种 训练。比赛训练的目的在于在对抗条件下形成正确的进行比赛的能力。通过 比赛训练,促使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动员自己的力量,提高战术意识;改善个 人技术;培养运动员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比赛训练的形式和内容有教学比赛、检査性比赛、适应性比赛等。比赛 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比赛训练的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比赛训练过程中, 要使运动员进人“角色”,并全力以赴;教练员在比赛中要具体指导,并做 好技术、战术统计和录像工作;比赛训练后,要善于运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让运动员从个人和全队的角度进行全面总结。
六、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 施加影响,以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教育过程。
心理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发展,保持心理稳定;有助于运动员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巧,增强自信心;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状态、形 成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运动潜能;有助于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 力、调控心理能量。
心理训练的实施既可贯穿于运动训练全过程,又可在赛前有针对性地开 展。据此,可将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 般心理训练旨在培养运动员适合专项运动要求的良好个性特点,促进专项心 理素质的不断完善。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旨在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和 信心,使运动员学会心理调控的技术与方法,更好地适应运动竞赛的要求。
摔跤运动员心理训练要遵循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七、 智力训练
智力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运动员智力水 平的训练。现代运动训练越来越多地吸收和应用其他科学技术,这就要求运 动员具有较髙的智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提 高训练水平。摔跤比赛既是运动员比体力、比技术的过程,又是运动员斗智 的过程,特别是在两队员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对运动员的智力要求更高。智 力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分析判断、战术运用、应 变能力、战机的掌握等都是斗智的过程。因此,智力训练已成为现代训练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一环。
智力训练要求提高运动员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认识,使他们自 觉积极地配合教练员进行智力训练;智力训练应列入训练计划,以保证有目 的地发展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应逐步建立智力测定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八、 恢复训练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能否迅速而充分地恢复,直接影响着运动水平 的提高。因此,加强对训练和比赛后的恢复训练,是极其重要的。恢复训练 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加速消除运动员体力上和精神上的疲劳,使机体 活动能力得到恢复与提高。
恢复训练要求根据训练负荷的大小、性质和特点,安排不同的恢复训练 时间;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恢复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根据超量恢复、恢复的异 时性原理等,在恢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
浏览4,4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