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法是战术教学与训练的主要方法。作为一名高水平的中国式摔跤运 动员,要想掌握先进的战术和提高战术能力,必须通过战术训练,在实践中 千锤百炼,才能提高战术能力。这种练习包括徒手练习、配合练习、针对性 练习、对抗练习、实战、教学比赛和比赛等。运用实践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战术练习时,教练员一定要向运动员讲清楚应该在什么战术观点 的指导下练习技术。

第二,战术练习时,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髙。

第三,在配合练习时,应向配合者讲清楚对方使用战术时应如何配合。 第四,对抗练习时,教练员必须提出半抵抗还是全抵抗,抵抗的程度也应讲清楚。

第五,实战时,教练员应鼓励运动员有意识地运用所掌握的战术。战术 运用成功了,应表扬和肯定;如果运用不成功,则应及时分析原因,提高运

动员的信心。

第六,参加正式比赛时,教练员应根据比赛双方的特点,进行认真的分 析,制定合理的战术,树立战略上要藐视对手、战术上要重视对手的指导思想。

第七,教练员应指导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做到胜不骄、败不 馁,不断提高。

(四)中国式摔跤战术训练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战术指导思想。中国式摔跤的战术指导思想应是‘以我 为主,以快为主,攻防兼顾”。所谓“以我为主”,就是根据自己的技术、体 能、心理等特点制定自己战术;所谓“以快为主”,就是进攻速度要快, 动作衔接要快,比赛的应变要快;所谓“攻防兼顾”,就是在主动进攻时要 注意防守,防守时应寻找时机积极进攻,防中有攻。

在战术训练中,必须对战术的指导思想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在 训练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战术训练应与技术、体能、心理、智力等训练同步进行。

战术训练应考虑到每名队员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每名队 员的特点,培养不同的战术风格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既要注重进攻战术的训练,又要注重防守战术的训练。在比赛中进 攻战术固然重要,但是防守战术也不能忽视。有许多战例说明,由于不注意 防守战术,由胜转败者不乏其人。

战术训练要有创新,应不断地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战术。

第二节中国式摔跤战m制定的 依据_常用战市

一、制定战市的依据

正确、合理地制定战术往往能在比赛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制定战术的' 依据是:

(一) 体形特征

中国式摔跤是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的,虽是同一级别,但体形特征不 见得都一样,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由于同一级别的运动员体 形特征有所不同,所以,在制定战术时就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考虑其体形特 征,因人而异地制定。

(二) 技术特点

+国式摔跤技术变化无穷,由于每名运动员的体形不一样,运动素质也 各有差别,所以,他们的技术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右站架,有的是左站 架;有的手法好,有的手法差;有的是以右边进攻为主,有的是以左边进攻 为主;有的对脸绊子技术好,有的是背脸绊子技术好。所以,在制定自己的 战术时,首先必须仔细了解对手的技术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来制 定战术,避其锋芒,攻其弱点。

(三) 竞技能力

由于每名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有差异,技术水平有高低,心理素质有优 劣,训练时间有长短,所以,他们所具备的竞技能力也不一样。有的体力充沛,有的力量大,有的速度反应快,有的是进攻型,有的是防守反攻型。因 此,在制定战术时必须了解对手的竞技能力,依此来制定战术。

(四)规则

规则是比赛的法则,比赛是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不能超越规 则,但是,却可以利用规则来制定战术。所以,必须熟悉规则,掌握规则, 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规则来制定战术。在比赛中,利用规则制定战术战胜 对手的例子很多,当然,由于对规则不熟悉,没有利用规则来制定战术,导 致未能进人决赛和取得名次的也不乏其人。

(五)裁判员的水平

由于裁判员水平不一样,有的是新手,没经验;有的是老手,判罚严 格;有的在这方面判罚严在另一方面判罚松,有的则相反。所以,在临场比 赛时,应根据场上裁判员的水平来考虑自己的战术。

(八)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对于一名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来讲极为重要。如果意志顽强,那 么,在比赛中就能保证合理的战术实施,完成比赛任务;如果在比赛中紧 张、怯场、害怕,那么再好的战术也难以实施。所以,在制定战术时,一定 要考虑对手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前面讲过中国式摔跤战术的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以快为主,攻防兼 顾”,因此就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适应自己的战术。

(一)根据体形制定的战术

由于同一级别的运动员体形特征不一样,所采用的战术也不相同,所以 根据体形特征制定的战术有以下两种。

远离战术。跤坛上讲“长怕拿腰短怕薅(ha〇)”。如果对方是矮个 子,就应避免与对方纠缠在一起,采取远离对方战术,利用对方急于贴近的 心理,用揿、肘把对方摔倒。

 

贴近战术。对方是高个子,“怕拿腰”,就应采取近战、搂抱、扠等 方法把对方摔倒。

游击战术。若对方胖大,行动不便,体力不好,可以采用游击战术, 忽左忽右,突然进身搂腰抱腿,把对方摔倒。

(二)根据竞技能力制定的战术

速决战术。对方是新手,竞技能力较差,可采用速决战,在较短的 时间内战胜对手,以节省体力。

消耗战术。对手体力差,可采用消耗战术,先积极防守,消耗对方 体力,然后积极进攻,战胜对手。

假进攻战术。一般是在得分后,自己的体力欠佳的情况下采用。

控制对方的战术。对方速度快,比赛开始时可采取握抱对方某一部 位的方法控制对方,限制他的快速进攻,然后寻找有利时机突然袭击。

以己之长的战术。以己之长的战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己之长攻 彼之短的战术,一种是以己之长攻彼之长的战术。

三、临场指导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要使自己培养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水 平、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临场指导极为重要。

(―)战术指导的两个环节

临场指导的两个环节是指战术部署和心理调节。一般情况下,教练员都 知道在赛前对运动员进行战术部署,也就是常说的赛前准备会,布置运动员 在比赛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战胜对手。但是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调节重视 不够,或者办法不多,因而造成失败的例子有不少。所以说赛前心理调节的 好坏直接关系到战术的部署和竞技能力的发挥。赛前的心理调节比战术部署 更为重要,必须引起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二)赛前准备的三个步骤

任何项目的比赛,临场指导都分两个阶段,一是赛前的准备阶段,二是 临场指导阶段。赛前准备阶段,应分为三个步骤。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必须全面、准确。凡是与比赛有关的信息都应收集。

收集方法:观看录像、查阅有关资料、走访知情人、有目的地闲谈 了解对手等。

收集内容:队员本身和对方的情况,包括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 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情况。

另外,还应收集裁判员执法水平和比赛地点的周边环境等信息。

信息决策

决策过程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索,从而作出决策。

战术决策的程序:信息分析一*拟定方案一^分析方案—最后决定方 案。

根据上述程序,主教练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归 纳,然后根据自己的水平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战术方案,供教练组讨论。教 练组根据主教练提出的几套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最 后,主教练在听取意见后,决定采取可行的战术方案。

赛前准备会

经过赛前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确定了战术方案,就应召开赛 前准备会。在会上,领导或主教练简单地进行赛前动员,鼓舞士气。然后, 由主教练给运动员讲解战术决策方案。同时,听听运动员的意见,意见统一 后,在比赛中贯彻、实施。主教练在准备会上应做的事有:

第一,将了解到的对方信息,全方位地给运动员讲解清楚。

第二,针对对方的情况,确定我方应采取什么战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 长,防守或限制对方的特长,战胜对方。

第三,在比赛中,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如何去应变场上的情况。

第四,对裁判员的错判和反判,应如何对待。

第五,对心理的调整。一般情况下,进行增强信心的鼓动工作,激发运 动员的比赛欲望和竞争意识。对个别运动员过分紧张、过于自信、轻敌麻痹 思想,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领先不松劲,落后不气馁,关键不手软,相持不紧张”。

第六,主教练讲解时,要语言简明,重点突出,形象生动,一听就懂。

浏览2,31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