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运动的比赛和表演是通过套路演练进行的。因此,必须进行套路技术的训练,通过套路技术的训练,提高套路的演练技巧,进一步发展 套路演练所需要的专项素质和机能能力。

组合动作练习

组合动作是组成套路的要素,是套路技术的基础。它由单个动作组合 而成。单个动作分腿法类、跳跃类、平衡类、跌扑滚翻类及由手型、手法、步 型、步法等因素组成的各种拳种的基本动作等。数个单式连接而成的动作 称谓组合动作。在基础训练阶段,多采用单式重复训练。

分段练习

一种是按套路本身的分段顺序,一段一段地或者两段两段地进行训练; 另一种是有选择地进行某一段落的训练。前者一般是常规性的练习方法, 后者主要侧重于难度较大或是较薄弱的段落。在平时训练中经常采用这种 训练方式,一般一堂训练课的练习,一段一次12〜16个,两段一次4〜6个。

整套练习

整套练习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全套的节奏和体力的分配,使全套的演练 表现出起伏转折、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的特点。整套练习要注重动作的规格 化和成功率。对完成得不好或者失败的动作,要再通过组合或分段来改进 和提高。整套练习一般在赛前练习比较多,是用来提高队员对套路的熟练 程度及在场上的演练技巧,同时也是一种实战练习,因为比赛时是进行整套 演练的。

超套练习

主要是在赛前集训时采用这种练习形式。就是一次练习一整套加上一 至两段,或者练习一套半等。这主要是提高无氧代谢的能力,增强演练套路 的专项耐力,培养意志品质。做超套练习时,要从实际出发,适当采用。在 训练中要鼓励队员以顽强毅力坚持到底,但对动作规格和套路的节奏不能 放松要求。这种训练形式不宜多用,以防出现过度疲劳,影响动作质量。对 训练水平较低的队员,不宜过早地采用,或者超套过多,以免在体力不及的 情况下,破坏动作的正确定型。

(三)素质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基本借鉴田径、球类等项目的内容进行练习。速度训练 可分为加速能力、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三部分。一般在训练中多采用 短距离冲刺,如30米、60米冲刺跑;一定距离的变速跑(这种训练一般放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中);规定时间的长距离跑,如2000米、越野跑等。弹跳力 训练的内容有单脚跳、全蹲跳、半蹲跳、换脚跳、跳台阶、跳绳、杠铃负重跳和 穿沙衣跳等。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力量性训练不是单一的绝对力量训练,多 数以爆发力训练为主。它的训练内容有立卧撑跳、蛙跳、兔子跳、收腹跳、深 蹲杠铃、哑铃练习和引体向上等。一般耐力训练的内容选择尽量符合套路 训练的要求,武术套路的演练主要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可 采用400米或800米跑来训练耐力素质。协调和灵敏素质的训练一般在准 备活动时的游戏中进行调节训练。

专项身体训练

武术套路训练中一般通过专项的训练内容来提高机能能力,如计时舞 花棍、拦拿扎枪、套路分段训练等可用来提高速度素质;连续二起脚跳(10 个/组X若干组)、负重跳跃动作练习等可用来进行专项弹跳力训练专项力 量训练可以通过负重的器械方法训练来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是以套路为主 的重复训练,比较典型的方法就是整套或超套练习;通过肩、腰、腿的各种训 练可提高专项柔韧;专项协调和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包括各种精神、姿态风 格训练,各种身法基本功训练,各种套路的基本动作训练等。®

结束部分

(一)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指在参加体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做些练习活动,如自编一些 放松操练习,队员与队员之间互相放松,也可以在课后进行热水洗澡等,使 机体从运动中逐渐引人安静状态,以更好地得到恢复。恢复放松训练能将 横纹肌长时间的紧张调整为中等程度的放松。这样就能为肌肉下一步积极 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 总结

主要对本堂课进行总体评价,并对个别训练认真、技术有进步的队员进 行表扬,对那些训练偷懒、不努力、不积极的队员进行批评,提出不足之处, 并对下一节课提出要求。

第三节合理安排运动量

现代运动训练的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员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 提高与运动训练负荷的科学合理安排是紧密相关的。运动训练中加之于人 体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或刺激压力)统称训练负荷。训练负荷包括负荷量和 负荷强度两个方面,影响负荷量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次数、时间、距离或者其 他总量等;决定负荷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练习的密度,还包括完成每个练 习所用的速度、负重量,以及以较大的速度、负重量所进行的练习在全部练 习中所占的百分比等。

在业余训练中,采用什么样的训练负荷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值 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运动成绩的好坏与是否合理安排运动量有密切的关 系。长时间超负荷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成绩下降; 而低负荷强度的小运动量训练又不能动员内脏器官的最大潜力,达不到提 髙内脏器官功能的目的,运动的效果甚微,技术水平的提高不能达到预期 目标。

资料表明:心率能用于观察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映。无氧阈(AT) 100%强度、心率(HR)150次/分相当于比赛时的80%强度;最大摄氧量 (VO2_)105%强度、心率(HR)160〜170次/分,相当于比赛时的85%强度; 乳酸能力(LT)训练、心率(HR)170〜180次/分,相当于比赛时的90%强度。

第四节儿童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 的途径和办法。运动训练方法,是指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在双边 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运动训练方法是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 训练方式和办法的概括,是对各种训练方法的集中表述。®运动训练的方法 有多种,一般在武术训练中用得较多的训练方法有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 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综合训练法等。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 的练习方法。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 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 强度的多次刺激,可使机体产生较高的适应机制,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 技术水平。按练习时间长短,重复训练方法可分为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不 足30秒)、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0. 5〜2分钟)和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2〜5 分钟)。武术套路训练一般采用前两种。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训 练各种基本技术、高难技术的组合练习,以及有关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发 展。这种方法间歇时间充分,机体以磷酸盐代谢系统供能为主,间歇过程多 以肌肉按摩放松方式为主,以便尽快促使机体恢复机能。中时间重复训练 方法主要用于训练,整套动作,间歇时间应该充分,机体靠以糖酵解为主的混 合方式供能,间歇方式一般以慢跑深呼吸以及按摩放松的方式进行,以尽快 清除体内的乳酸。

拳谚讲“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神理自现”。这说明只有重 复练习,才会熟中生巧。重复训练法用于技术训练时,一般要注意两种情 况:一种情况是运用重复训练法掌握技术时,应严格要求运动员按技术规格 一丝不苟地重复练习,而在数量和负荷强度上不提出过高的要求。为使运 动员掌握某一个技术,或者巩固矫正后的正确动作,必须有一定的重复数量 作保证,甚至可以重复到动作将要变型时为止。但是,如果运动员连续出现 错误,就应停止使用,以防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另一种情况是运用重复训 练法提高、巩固技术时,除了在重复次数上要得到保证外,在练习的数量和 负荷强度上,也应该逐步提高要求,使运动员在较困难的条件下能保持技术 的正确性、熟练性,以便在未来的表演比赛中能发挥水平,取得好成绩。

重复训练法用于身体训练时,在练习数量、负荷强度和重复次数上均应 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做快速的连续踢腿,较长时间的桩功练习等。只有这 样才能提高运动员大脑皮层调节运动器官的灵活性,提高肌肉收缩和放松 的交替能力,增强机体忍受乳酸堆积和承担氧债的机能。

在确定练习数量、负荷强度、重复次数时,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 安排。对训练水平差的运动员应降低要求,并在练习之间安排较充分的休 息时间。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增加练习次数、负荷强度和重复次 数。教练员还应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的重复练习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之常练常新,不断提高练习质量。

重复训练法还应采用一些教法措施,变换练习形式来培养运动员的兴 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浏览1,0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