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少林醉拳

據傳,少林醉拳始於唐初,因起少林寺十三僧在嶺口伏擊,打敗了王世充的 鄭軍,還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剛,壓送唐營,處死於刀下。少林寺十三僧這一 軍事行動,爲根唐建立政權立了功勛,李世民重獎少林寺十三僧,還封曇宗爲大 將軍僧,賜田四十頃,水磨一盤,李世民又親臨少林寺舉行封赏儀式,允許少林寺 武僧開殺戒,戰時亦能飲酒吃肉。從此武僧們故然開戒了,一個叫智守的和尚在 來少林寺出家前就是酒漢子,一口氣就能飲白酒5斤,皈依佛門後,因戒規使他想 酒想的發了疯,自寺僧助唐,世民允許武僧開殺戒後,他高興的跳起來,抓住一個 十二斤的酒罐一氣喝了個干净,此時有個和尚勸他説:“不能喝啦”。智守醉醺醺掂 起棍亂打,智與伸手奪了智守的棍,甩在很遠的地方,智守赤手空拳,四處亂打, 借醉意大耍威風,激怒了僧值和尚。便鳴鐘集衆,教訓智守,那知智守呈醉勁越打 越勇,一會爬到在地,一會一躍而起,兩手握形如杯,一會衝打,一會當酒作飲r將 三四十個和尚打的四處奔逃,僧值把智守醉酒鬧事的經過,告訴了方丈和尚,方 丈好奇的説:“竟有此奇事。”親自找智守,智守依然在醉醺醺拳打脚踢,勢如翻雷 滚天,雄將演技,方丈太走近呵聲道“智守,你知罪嗎”?智守突然收招道:“弟子 苦練拳脚,不知何罪之有”。方丈心花怒放的説:“啊,原來賢徒是在練功,當然無 罪。”惠問曰:“師弟練的這叫什麽拳”?。智守果斷的説:“此乃醉拳矣”。醉拳自此 得名,世代相傳,流行於至今。

1拳譜曰

唐王明君開恩封,少林武僧端酒盅,勛功赢來醉酒漢,西凉魔叛又發兵; 長安聖旨傳山門,靈惠率群醉漢僧;三戰百合不勝敗,衆僧回營發酒疯。 悶飲杜康三十杯,晃擺婆腿跪交鋒,似醉非醉抖誘疯,霎時一片血染紅, 醉足一彈如掃要,病姿亂拳似火星,火到之處焚一片,血裝四射天地崩。 起名就叫瘋纏術,少林醉拳獨一風。

2動作名稱

預備勢,雙手取杯、連飲三杯、太白醉酒、醉仙敬天、酒花四射、仙童球、轉身 碰杯、金鷄獨立、虎將讓杯、醉仙拜天、羅漢出酒、醉君觀音、鐵牛耕地、天王托 塔、仙童彈球、八仙醉坪、音箭四射、溜地旋風、醉漢觀星、文王赏酒、醉漢拜地、蛤 蟆跌丘、城下獻酒、飲酒護首、太白醉酒、鐵牛耕地、醉漢觀陣、仙童彈球、羅漢出 酒、八仙醉坪、酒花四射、將師碰杯、仙童彈球、小三讓杯、文王赏酒、醉仙敬天、醉 漢讓酒、醉仙坐坪、黑風掃林、天王端塔、城下獻杯、李白拜地、醉漢觀星、醉漢碰 杯、金鷄獨立、醉仙敬天、醉漢謝主、收勢。

靈惠式師練醉拳法訣:

戰前三碗酒温心,蹌蹌跄跄出山門,身似垂柳飄浮影,忽兒舉杯自酌情, 忽兒顛撲起旋風,顛痊倒地陣陣衡,晃腰颠步假醉意,妙在謗敵大意中。 似醉非醉出鐵拳,似跌非倒非真情,醉相敗架引暴客,敵入伏圈露真能, 借他小勢倒栽葱,有來妄犯飛脚發。醉拳善用全身力;頭碰鐵臂肘若銅。 臭屁專欺暴客頭,兩腌巧當鐵撞鋒。殘嚎喷發似炸雷,勾手專引心花流, 醉意颠樸轉良機,狼狽差相妙計生。兩足暗并兩支箭,雙拳巧在賊流星。 真酒苦味醉功夫,絶技永藏少林叢。

第一路

預備勢:足立八字,上體挺直,兩臂下垂;兩手五指并攏,下贴兩大I退侧,掌 心向裏,掌指向下;目祝前方(圖1)。

雙手取杯兩足彡艮提起、向前各上半步,兩手向前向胸前劃弧抖腕,兩掌 變成杯拳,屈肘獻於胸前,高與乳平,兩拳心向内,目視拳杯(圖2)。

動作要點:兩手向前向外劃弧後回胸前,兩手各以中指、無名指、小指内屈, 指端頂手心,拇指壓住中指第二節,食指稍屈,緊附中指上,形似酒杯,掌變拳要 快,眼要有神,掌心向内。

連飲三杯左脚向前蓋步,左拳杯向上作飲酒式(圖3),然後左拳杯回原 位,提右拳杯做飲酒式,收回右拳杯,再提左拳杯,作飲酒式,同時兩脚變成馬步 (圖 4)。

動作要點:提拳杯作飲酒式時,頭稍上仰、張口、拳杯口對近嘴,左右提拳要 快。

太白醉酒兩足艰地,體向右轉90度,左拳杯向左後方甩,兩足尖點地,左 脚上半步,同時晃腰跌倒跪地,右拳杯向上欲飲(圖5);

震臂晃身)兩膝缓起,左拳變掌向後甩成内勾手,右拳杯再向前上送(圖6)。

動作要點:上步、變步、移步時,要用足臾,晃腰、蹌跄、要與拳杯起落協調,完 成動作後,上體後仰,目視拳杯。

醉仙敬天體左轉180度,右脚向前上一步,晃腰與左脚并步,右拳杯向上 屈肘灌飲,左拳向後,拳心向上,晃腰仰頭,使全身後仰,成前弓形(圖7)。

图片1 图片2

動作要點:轉身時晃腰,兩拳杯抖肘、游杯、作飲酒時嘴吸氣出聲,完成動作 後,頭向後仰,拳杯口對准口部。

酒花四射右脚向前上一步,晃腰,左脚緊跟一步,兩拳杯同時向下攙 杯,晃腰也隨之右杯向上直臂潑酒,直竪頭頂上方,後左拳杯向下甩,拳心向後上 方,目視右杯(圖8)。

動作要點:右脚蹌跄上步後,晃腰、顫肘、游杯、抖勁、向左擺頭,完成動作後, 足跟稍提。

仙童彈球右脚向前跳一步、立地,速起左脚向前向上彈踢,脚面綳平,兩 掌隨勢變成拳杯,右杯在左足彈起後屈肘獻於胸前欲飲,上體後仰,目視左杯 (圖 9)。

動作要點:右脚上步後,晃腰收杯做飲酒式,左腿前彈,完成動作後,上體後

仰。

轉身碰杯左脚落於右脚後一步,體左轉180度,晃腰、右脚向前上半步, 左脚稍前立地,脚跟提起,右杯手收回左杯欲飲,然後向前屈肿向上做碰杯勢,上 體稍向左侧歪斜(圖10)。

動作要點:體左轉時晃腰,移步要顫胯,轉身.後抖肘、游杯。

金鷄獨立左腿向外向左擺,體左轉90度,然後晃腰立地,右腿提起,右杯 向後甩,拳藏右大腿與下腹皴缝處,左拳杯經胸向前上屈肘甩出,拳心向内,杯口 向上,目祝前方(圖11夂

動作要點:體左轉時跄步,轉身後晃腰。提右腿前游杯,完成動作後亮杯。

虎將讓杯右脚落地,體向右轉90度雙膝欲跪,'上身後仰,頭部盡力前俯,晃腰,同進兩拳杯随身勢由外向内缓劃半弧,右拳隨身勢前擊,左手向左向下 甩,然後放於腰侧,上體用力後仰,目視右手(圖1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動作要點:右脚落地以脚尖先着地,然後晃腰,體右轉震右臂、游杯、兩足尖着 地,上體後仰。

醉仙拜天右脚後移一步,體右轉180度,兩足跟離地,左手隨身向下劃 孤,然後向前抓,再向後甩,同時抬右脚向前上半步與左脚并步,右手杯拳向右, 再向左劃弧一周,然後繞胸前對嘴翻杯,作飲酒式,上身向後仰,頭向後背 (圖 13)。

動作要點:右脚後移時,晃腰、顫腿,轉身後,抖肘,右手杯由左随身向右游 晃,向内屈肘上扣嘴上,上體後仰。

羅漢出酒上動不停,兩膝欲跪,晃腰,右拳杯由上向外向下甩,左手同 時向上向外劃弧,再向前抓,上體後仰,頭稍向前栽,口發“啊”音,兩手變成桃花 瓣掌,同時向後屈肘亮掌(圖14)。

動作要點:跪膝前,先晃腰,顫腿跑步,雙膝欲跪,雙掌前雙杯向兩邊用。

醉君觀音起身,右脚向後退一步,上體右轉180度,同時晃腰,兩手随身 上下抖肘、旋臂,右手經胸向右下方反插,左手外旋屈肘向右上方穿過,亮掌,掌 心向左後方,上‘體稍向後仰,同時左腿半跪,足尖點地,目視左掌(圖15)。

動作要點:

退右脚時,顫腿,轉身後,晃腰,甩杯後,變掌,跪步,穿左拳。

鐵牛耕地向前晃腰,顫腿,先左脚後右脚向前跳一步,右脚產地,左腿 向後上方彈起,足尖上翹,同時上身向前用力前伏,左掌變成拳杯,由下向前向上欲飲,右手護在胸前,目視左手(圖16)。

图片7

動作要點:跳步前左右顫胯,跳步後左腿向後彈踢,上體前伏,抖肘游杯,頭猛 向前謹。

天王托塔左脚落右脚後一步,晃腰,右脚跟離地,上身後仰,兩手向前 摟,然後變拳杯,先後做飲酒式,再變掌同下向上方撩,目斜視右手(圖17)。

動作要點:左脚落地後蹌跄退步,晃腰,游杯,上體由左向右顫體稍後仰,左脚 跟離地。

仙童彈球上體向左轉180度,晃腰,兩手隨身勢舉拳杯旋腕,右脚向後 向上踢腿,上體盡量前傾,左拳杯隨身屈肘向嘴方送,右拳向身後甩擊,目視左拳 (圖 18)。

图片8 图片9

動作要點:右脚落地,晃腰,顫胯,轉身後抖肘,游杯跄步,前彈踢右杯後甩。

八仙醉坪右脚落地,兩脚跟離地,向前上兩小步,晃腰,兩拳杯隨身左 右旋腕,然後向前跳步醉坐,上身向前伏平,同時兩拳變掌向上頭扣按頸部 (圖 19)。

動作要點:右脚落地後,左脚蹌跄向前邁步,再向後倒步,醉倒坐地,兩手顫 杯,抖腕,然後變拳抱勁前伏。

暗箭四射上動不停,上身突然後仰落地,兩足同時前彈蹬,兩手分向兩 侧擊地。然後兩足再向上猛彈,兩掌隨之附貼小腹兩侧,目視足尖(圖20)。

動作要點:身向後仰,以臂着地,雙足向前猛彈,兩手由外向内拍擊兩侧大 腿。

溜地旋風上動不停,兩足向前彈蹬,然後同時向上向内屈彈,兩手按 地,以臀部和兩手掌爲軸向左旋轉180度。目視前方(圖21)。

動作要點:兩足前彈後迅速顫胯,兩腿以臀爲軸,兩手按地,并脚左轉身後,收 足彈腿。

醉漢觀星收足蹦起,雙藤前屈欲跑,上體後仰,右手拳杯由下向上,左 手經胸前向後甩擊,同時向後仰,目祝上方(圖22)。

图片10

動作要點:蹦起時先彈兩腿,然後快速起身,兩足尖先着地,再跪步,後退左脚。

文王賞酒左脚向前上一步,體向右轉90度,晃腰,左手隨身由後向前抖 杯,然後稍向内吸,上體向後晃腰左斜,右脚跳離地面,目祝左杯(圖23)。

動作要點:左脚跑步向前,晃腰,上體向右斜颤,左拳杯由左向右顫游,目盯左拳杯。

醉漢拜地右脚向前上一步,與左脚并攏,兩拳杯由内向外旋臂晃腰,頭 隨身摇,兩拳杯變掌,前推,内摟,分扎胸上部兩邊,上體向前俯倒地,兩腿樸地伸 直(圖24)。

動作要點:倒地前先晃腰游杯,然後前截倒地,全身重力發放四肢,然後全身 伏地。

蛤蟆跌丘上動不停,兩掌擰地,雙臂架身,兩腿綳直,脚尖蹬地,向前縱 身伏跳,目視兩掌(圖25)。

動作要點:伏起時,四肢用力架體,向前衝頭跳步。

城下獻酒右脚向前一步,落右手處,震脚,兩手迅速離地,上身仰起,右 掌變拳杯,屈肘欲飲,然後向前向上兎杯,左手屈肘横穿,兩腿跪成麒麟步,目視 右杯(圖26)6

動作要點:起身要快,向前跄步、游杯、晃腰、變步要協調,獻杯後目向上斜

图片11

飲酒護首起身,兩脚尖擰地,晃腰,上體左轉90度,左掌成拳杯,随身旋 腕,屈肘向内上方欲飲,右拳變成同屈劍指,由下向外向上劃弧,然後倒架頭上 方,掌指向下,同時提起左膝,向上俯架身前,足面綳平,全身重力移於右腿上,目 視前方(圖27)。

動作要點:體左轉時,先晃腰,然後跄步提膝,足面綳直,架拳前先抖肘,完成 動作後,縮勁顫頭。

太白醉酒左脚落地,左脚移於右脚前左侧一步成插步,兩脚尖點地,再
抬右脚向右稍後侧移一步,左脚後移半步,兩腿屈膝成麒麟步,上體右轉90度,晃 腰,右拳變拳杯由胸前向右屈肘抖提,拳心向外,左手拳隨身勢向後甩,拳心向 後,同時上身後仰,兩腿微向前屈,目視右杯(圖28)。

動作要點:移步時,先提足根,用脚尖换步,晃腰、甩手、欲飲、動作協調一致, 完成動作後上體後仰,亮杯,兩脚跟離地。

鐵牛耕地右脚向左脚前左侧移一步,使兩腿成插步,再抬左脚向後上 方伸擺,成燕式平衡式,兩手拳杯隨身抖肘,旋杯,右拳杯屈肘向前送出,左拳杯 由左向前向上屈肘抖送,同時身向前伏,目視拳杯(圖29)。

動作要點:轉體時要晃腰,抖肘!旋杯,右腿獨立時全身重力移於右腿上,體 向前伏平,左腿用力向後上翹,頭稍仰。

醉漢觀陣上動不停,左脚下落與右脚并步,脚跟離地,向前蹌跄蹦跳一 步,左脚向後移一步,足跟離地,右腿微屈,成跪麒麟步,上體稍向後仰,使左脚成 立虚步,同時兩拳變掌,右掌心向前搶,左掌向前屈肘穿出,掌心向内,掌指向 上,目祝左掌(囫30)。

動作要點:左脚下落成并步時,脚尖點地,晃腰,向前跳步要左右晃腰,左腿向 後倒步時,要抖肘,完成動作後,身向左向後稍扭。

仙童彈球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兩掌變拳杯,隨身向前抖肘亮杯,兩 足跟離地,右脚立地,抬左脚向前向上彈踢,足面調平,左拳杯隨身抖肘,屈肘向 上,近口欲飲,右拳杯向後甩,同時上體盡量後仰,目視左拳杯(圖31)。

動作要點:轉身移步時,晃腰,轉身後,左脚跟離地,身向後坐,左腿上彈盡量 向上,全身重力移於右腿,完成動作後,使全身成丁字形。

图片12 图片13

羅漢出酒上動不停,左脚下落於右脚後一步,右脚向後退一步,兩脚并 步,顫體、晃腰、身向前傾,雙膝欲向前跪,發出“啊”的醉聲,然後上身稍向後仰, 同時,兩手變成五花瓣掌,經胸前抖屈肘後頂(圖32)。

動作要點:

轉身時兩拳隨身左轉,由右向左抖施,晃臂,右脚落地後,足跟離地,并脚形 成後,向前碎步蹌跄晃腰,完成動作後,重心放兩足尖。

八仙醉坪上動不停,雙脚起跳,向前躍步,臀部坐地,頭晃背游,然後兩 拳杯變掌,扣壓於勁後部,頭稍向下栽,上體前俯。(圖33)。

動作要點:向前崩跳坐地前,先兩手五指扣地支臀坐下,跳躍時,兩拳杯同時 向後甩。

酒花四射上動不停,挺腰,顫臂震起,先抬右脚後抬左脚蹌跄移步,成 并步,兩掌變拳杯,晃腰,兩拳經胸前環游,右拳杯直臂向上潑酒,左拳杯随身勢 向下向後甩杯,目視前上方(圖34)。

動作要點:挺腰先震颤兩腿,然後,驟然立起,跄步向前,晃腰後再上下抖杯。

將師碰杯右脚後移一步,體右轉90度,晃腰,右杯隨身勢由上下甩左 游,左杯内收,然後左杯由胸前向外向上撞磁,拳心向外,目視前方(圖35)。

動作要點:移步蹌跄,轉身晃腰,游杯與全身動作協調,提起右膝後足面綳 平,完成全身動作後左脚跟落地。

图片14

仙童彈球右脚落左脚前外侧一步,使兩腿成插步,左脚再向後挪半 步,右脚跟後移半步,使兩腿成斜馬步,兩拳杯隨身勢,由右向左游杯,颤胯抖肘,體向左轉90度,收左脚晃腰,再起左脚向前向上彈踢,左拳杯向外劃弧,然後 藏於左腋下,右杯向前向上對口欲飲,目祝右杯(圖36)。

動作要點:轉身、顫胯、彈腿、游杯、抖肘、要與跄步表情協調一致,完成動作 後,杯近對口,作欲飲狀。

小三讓杯左脚下落右脚前外侧一步,晃腰,體右轉180度,右脚向前上 半步,顫臂游杯,兩腿前屈,上體後仰,右杯由左經胸向右上方甩,左杯屈肘後 甩,目祝右杯(圖37知

動作要點:轉身移步,要蹌跄,轉身後晃腰,顫臂,完成動作後,脚跟離地。

文王賞酒右脚向左脚前外侧移一步,體右轉45度,使兩腿成插步,左脚 向後半步,再抬右脚移於左脚左近侧插并步,在移步時晃腰、顫胯,游杯、左杯隨 身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屈肘,上舉,拳心向外,右杯反拳端於胸右側,拳心向裏,同 時上體稍向後仰,目視左拳杯(圖38)。

動作要點:游杯時由下向上甩,完成動作後仰,左脚$艮離地。

醉仙敬天左脚向後移一步,體右轉180度,晃腰顫胯,再抬左脚向前上 半步,與右脚政跄并步,兩拳杯隨身勢由左向右颤肘、游杯、左杯向後卮,右杯向 前上對嘴欲飲,同時上體向後仰,目視天雲(圖39)。

動作要點:右腿後移,次上左脚,匆用蹌跄步式,體右轉後f晃腰,兩杯游晃 時,要與視情一致,完成動作後,上體後仰,脚跟離地,面對天而飲酒。

醉漢讓酒右脚向後退一步,體向右轉90度,左脚移於右脚前右侧一 步,使兩腿成插步,右脚再向右後侧横上一步,左脚後移半步,成斜馬步,同時晃 腰、顫胯、兩拳杯隨身游甩,體向右轉90度,兩腿向前屈膝欲跪,足尖點地,右杯前 游屈肘,杯口對口,左杯後甩,上體稍向後仰,目視右杯(圖40)。

動作要點:退右脚顫跨,轉身後晃腰,移步時兩拳杯隨身游杯抖肘,完成動作 後,全身重力放在兩足在上,上體後仰,雙腿前屈,雙臂對稱反架,保持全身平 衡。

醉仙坐坪上動不停,兩拳杯迅速變掌,兩腿向前躍步坐下,兩掌按地, 同時臀部與兩腿着地,足面綳平,目視前方(圖41)。

動作要點:臀部坐地前,兩掌附於腰兩侧稍後方,向前跳躍後臀部坐地,兩腿 着地前先向前彈蹬、然後全腿綳直。

黑風掃林上動不停,以兩掌架臀部爲軸,兩腿兩脚相并綳直,向左旋掃 180度,然後兩掌由腰兩侧向内劃弧,在胸前下部合擊,同時,兩足向前上方彈 蹬,目視前方(圖42)。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5

動作要點:兩腿向左旋轉時,全身重力分放臀部和兩手,兩腿綳直向上向内屈 成45度,完成動作後,全身重力移於臀部中央。

天王端塔動作不停,兩手先分按臀部兩侧,五指點地,縱身而起,晃 腰,兩掌變拳杯,抖肘,體右轉180度,兩杯隨身由左向右上方甩,左拳杯前至右肘 微前方,同時,左脚向後倒一步,足跟離地,上體後仰,目祝右杯(圖43)。

動作要點:移步、蹌跄,轉身晃腰,抬足顫胯,同時振肘游杯,要與全身動作協 調。完成動作後,右腿蹬直,左腿稍屈,上體後仰,如端塔狀。

城下獻杯左脚向前上一步,蹌跄,晃腰,右脚再向前上一步,屈膝,左腿 下伏,欲跪,足尖點地,再晃腰,兩杯由左向右上方抖肘送杯,上身稍向後仰,右杯 在上,目視右杯(圖44)。

動作要點:上左脚時,蹌跄游步經右脚前,定位後再跄步上右脚,送杯前先晃 腰颤胯,完成動作後,頭向前點,再向後仰。

李白拜地晃腰抖肘,右脚移於左脚前外侧一步,右脚向後方退一步,左 脚再向後退半步,顫胯,晃腰,兩杯變掌,向前栽倒伏地,頭稍抬起,目上斜視 (圖 45)。

動作要點:伏地前兩手先五指着地,然後全身着地頭部抬起,目上斜視,全身 重力移於四肢末端,全身軀干部由四爪支架。

醉漢觀星上動不停,蹲肢勁彈縱身而起,右脚向前上一步,兩掌變拳向 胸前左右三衡擊,然後兩腿屈膝欲跪,足跟離地,右臂抖肘向上,杯口對嘴,左臂 向後甩,目祝右杯(圖46)。

图片19 图片18

動作要點:起身前,兩手五指與兩脚尖點地,架體,彈縱而起身,移步時顫胯, 穩步後晃腰甩杯,完成動作後雙腿欲跪,目向天視。

醉漢碰杯上動不停,體左轉45度,晃腰抖肘游杯,抬右脚向左脚後侧移 一步,使兩腿成插步,左脚向前上半步,晃腰,同時左杯由左向右上方微屈肘衡 出,拳心向夕卜,右杯抖肘後縮,上體向右後方扭仰,右足跟離地,目視左杯(圖47)。

動作要點:轉體、移步、晃腰游杯、抖肘、甩杯要與全身動作相協調,完成動作 後,分支兩腿,頭部稍向左歪。

金鷄獨立左脚向後蹌跄倒退一步,晃腰,體左轉90度,顫胯、游杯,然後 提起左膝,足面綳平,同時,右拳杯經胸前向外向上劃贩倒扣,拳心向下,左拳杯 由外向内肘反杯亮於胸左侧,拳心向下,目視前方(圖48)。

動作要點:退步蹌跄,轉身晃腰,起杯抖肘、游杯、擺頭要與全身動作相協調, 完成動作後,全身重力放右脚上。

醉仙敬天左脚落地與右脚相距一步,體左轉90度,右脚向前上一步、震 脚,同時口發“啊”的暴聲,轉身時抖右肘游杯,右拳杯由左下方向上欲飲,左杯向 後向下甩、拳心向上,上醴後仰,目視右杯(圖49)。

動作要點:移步時顫胯,轉身後晃腰,完成動作後,身中部前弓、上身後仰,目 視右拳杯。

醉漢謝主右脚向後倒退一步,體右轉90度,左脚向右脚前右方移一 步,使兩腿成插步,再抬右脚向右方移一步,使兩腿成馬步,兩拳杯由外向内抖 肘,赏飲(圖50)。

然後右脚與左脚并步,兩拳變掌,兩掌心相合於胸前,頭向前點,目視前方 (圖 51)。

動作要點:移步時顫肘,轉身後晃腰,并步後,醉意全消。

收勢兩掌由胸前向内上方劃弧,然後垂貼兩大腿外侧,掌心向裏,身胸挺 直,目視前方。

图片20

三四、少林長護心意門拳

1拳法源流

據《少林拳譜》記载:少林長護心意門拳是宋代著名武僧惠威和尚所創 編,原有三十六勢,經門徒海丹編增爲六十六勢,到了元代,經緊那羅增編爲七十 二勢,後有子安和尚又加補充,增到八十二勢,繼至明代,經覺訓、通祥等武僧改 變^吏技法大進,结構緊嚴,别具一格。沿至清代,練此拳者甚多,如海法、海書、海 全、湛舉、湛化等,練其武藝均蓋世無二特别是寂然和尚,經過十年苦練,將此拳 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删去了二十八個重復招勢,增添了三十勢新招勢,共八十四 勢。民國年間,此拳有寂勤先後傳給劉法泰、劉經文、吴山林、王頂一等,今朝的劉 寳山、五超凡、王宗仁等仍繼承了此拳的功夫f其技術不遜於前人。該拳是根据王 超凡先生生前所表演的動作整理編寫的。

2拳法特點

少林《長護心意門拳》具有剛健有力、樸實無華、剛柔相濟、手法奇特,掌形 多變、拳形别具一格、招勢獨特、富於實戰的特點,對於提高技擊,拳把功夫以及 防身自衛有着特殊的意義。現將主要特點分析如下:

⑴剛健有力,剛柔相濟該拳在進攻方面以衡拳、崩拳、撩拳、撩掌、劈掌、扳 手、揣拳,踢腿、震脚、踹脚、蹬脚,衡肘等動作爲主,均以剛力、猛勁和准把襲擊對 方。猶如鋼絲綳弦、努弓放箭,勇不可當。

該拳每出一招,無論彈足遠是擊掌、推掌、爲適應戰機而需要收招變勢時,臂 多以抖肘、晃膀;手多以抖腕、彈指、割弧等動作内收。内旋者多柔、崩、扳和外行 者多剛。

樸實無華,富於實戰和自衛該拳在手、足、身、眼、步法上頗具實戰性,即 每招每勢都是從實戰出發的。如:右弓步衡拳,即直接上步接近敵人,用拳衡擊對 方。又如踩脚,即出脚直接向前踢擊對方膝蓋或陰部。表面上看十分單調,也不美 觀,但其具有很强的實戰性。不僅可以健身防病,而且久練可以力智并增,防身自 衛。

拳形特殊,掌形多變該拳的拳形、握法别具一格。如瓦楞拳:擊之可砸、 可劈、可衡、可鑽、可切、可點,適於點打對方頭部、胸肋、肚腹等部,可有效地擊殘 對方。

掌形多變:常用柳葉掌、五花瓣掌、鉗子掌、剪子手等掌形。與對方交手時,可 根據戰機、對方的體質和招勢變化,用推、政、劈、扳、檎拿、剪、插等手法制約對 方

招勢獨特,變化無窮該拳在八十三勢中,自始至終,都以獨特的招勢出 擊和防禦對方。如打前用丁心標拳;急攻用三箭步;對付前後用十字通臂;對付兩 側用馬步侧拳;遠者出足彈踢;擊上用飛脚;對付群盗用旋風脚;躲用白猿束身或 撤步跨虎等。隨機施招,變化無窮。

步型、手型和練法

長護心意門拳法中常見的步型有馬步、丁步、并步、虚步、弓步、插步、歇步、 樸步等,現將各種步型的標准和練法分述如下。

⑴馬步

步型:兩足開立,相距三脚,身胸挺直,兩腿屈膝半蹲,兩足尖内扣。兩手屈肘 抱拳或拳附大退上部,形如騎馬,這種步型稱爲馬步,又稱馬步樁。

練法海天早晨或晚飯一小時後,尋一平坦地方,依上法作成馬步。初練,每次 保持一分鐘,待久練站穩後,開始練向前,向兩侧衡拳、推掌等動作。久之可以練 馬步椿,每次練站椿30分鐘,繼則逐步增至1——2小時,遠可在雨大腿上放石塊 或站人,持之以恒,定能成功。

實戰應用:在爲對方交手時,一可牢固盤椿,阻止對方前進;二可施展手招,侧 擊或前擊對方。如馬步侧衝拳、前衡拳、前推掌等。

⑶弓步

步型汾弓步、撤弓步和横弓步三種。

弓步:即一脚在前屈膝半蹲,一脚在後,腿要蹬直,形如長弓,兩足災向裏扣,

合襠。

撤弓步:與弓步的區别在於兩足之間的距離比弓步長一足。

横弓步:即一脚在左,一脚在右;一腿屈膝一腿蹬直,兩足尖向前在一榛横綫 上(圖41)。

練法:平日多練上弓步,即前腿屈膝,後腿蹬直。然後練轉身弓步,即兩脚碾 地,向後一只脚方向轉身90度,成横弓步。再轉身180度成與原來方向相反的順弓 步依此往反旋轉成左右弓步、左右横弓步,練至自如規格後,再配合手的動作,如 衝拳、推拳等。

實戰應用:在與對方交手中常用的招勢有弓步街拳、弓步推掌、弓步搶手、弓 步劈拳、十字通臂、二郎擔山等,均爲向前或向左右衡擊和撩打對方的胸腹部及 推擊對方。

⑶并步

步型:兩腿并立,中距2—3寸,兩足尖向前,身胸挺直。

練法:多練一只脚的上步或收步與另一只脚成并步,着重使兩只脚的脚尖在 一條直綫上。兩脚成并步後,要站穩。

實戰應用:一般多用於各種套路的預備式和收尾,也用於上步震脚和雙震脚 的并步。爲的是加强站勢的牢固,更有力地龍擊對方。如并步推掌,并步衡拳等。

⑷虚步

步型:虚步是此拳中常用的步法之一,即一脚站穩、另一只脚在前或在内侧近 處稍提脚跟,兩腿半蹲。

練法:平常多練兩腿半蹲、收步提跟,以蹲式向前跳步後,仍然再落成蹲式虚 步。注意全身重量始終放在踏實地面的一條腿上,束身虚步練純熟後再練拳和拳 的劈打、撩政、進擊等。

實戰應用:虚步用於敵强我弱的情况,躲閃對方的進招,暫時出招攻防。如:虚 步療劈、虚步亮掌、虚步陽拳、虚步崩肘等。

丁字步

步型:一脚立地踏實,另一脚附在實脚前或内侧,足跟提起,脚尖點地,如丁形。

練法:類似虚步,但爲虚步不同點是附足的足跟提得較高。所以平日要常練蹲 腿和提跟,形成丁字步後,兩腿站穩,推之不動,移之靈活,跳之可遠。然後,再練 拳、常的劈、撩、擊打等動作,達到協調有力。

實戰應用:基本爲虚步相同。

(6雁步

步型:即左脚在身的右侧,右脚在身的左侧,使兩腿成“X”形(圖11)。

練法•.主要多練兩脚向反向移步和以兩脚爲軸,身向左或向右轉體180度,形 成插步後,兩脚着地要穩,然後再練拳和拳的擊、打、撩、劈等。

實戰應用:插步在交手中也是一種過渡步式,多在閃躲對方凶猛的攻勢或轉 身對付他人的進招。如:插步療拳、插步亮拳、插步崩捶、轉身插步攔手等。

歇步

步型:兩腿形成插步後,全蹲成歇步,又叫坐盤。

練法:先練好插步,然後練兩腿全蹲。當練得很自然時,再練拳掌動作,特别是 轉體歇步更須多練。比較不易練的是騰空後落地成歇步,這需要一段银苦的研縴。如:旋風脚接羅漢睡覺、二起踩脚接羅漢企範、青龍行空接仙女散花等。

實戰應用:在兩人交手中,此招勢多用於靠近對方,處於抵勢時,用拳掌襲擊 對方膝以下部位或面臨高個對手,尋機襲擊對方的下肢要害部位,亦可在暫處劣 勢時,以此麻痹對方,待機還擊。如:歇步撩陽、歇步撩掌、枯樹盤根、仙女散花 等。

⑶僕步

步型:一條腿屈膝全蹲,一條腿樸地伸直,兩足尖向前,挺胸塌腰。

練法:這種步式也叫旱盆。在少林拳法中較常用。平時研練時,先兩脚大步距 立,然後左右腿相互全蹲,一連十次,繼增20—30次。當撲步練成後,可以配合 拳、掌的劈、掠、撩、砸等動作。如此苦練純熟後,改練向左或向右横跳僕步和騰空 落地後成僕步。

實戰應用:與人交手處於被動時,可仰身變成樸步。尋機襲擊對方下肢。特别 在位處低勢時,可以借此勢驟施前掃腿或後掃腿,掃倒大片敵人。常用招勢有镤 步切掌、樸步砸拳,樸步掠手,镤步撩拳等。

足法的特殊攻防作用

俗話説:“南拳北腿”。少林拳,腿在實戰中佔重要地位,而足連腿,所以足法 更爲重要。《長護心意H拳》中常用的足法招勢有旋風脚、震脚、踩脚、後蹬脚、 二起脚、内潑脚、踹脚、彈脚等。“足法手之連,足爲腿之矛。”據歷代少林著名武僧 習武和打#之經驗,僅兩只脚,能使一個武杰東征西討,除暴安良,矗立擂臺,揚 名四方。在實戰中“足”的用法更是百招各奇。如:旋風脚可以横掃千軍,突出重 圍;二起踩脚可以尋缺突破,越高脱險;發脚可以制倒巨人;震脚可以踏殘對方脚 面;後蹬脚可以暗制對方從後方侵襲等等。這些都是足法的妙用。

另外,小飛脚、擺脚、彈腿等都是攻防兼施的有力招勢,如用拳擊對方上部作 虚勢,乘對方備突然以小飛脚或踢腿襲擊對方陰部、脛骨等。在防護方面亦有明 顯效果,對方出雙手向我下腹部或陰部侵犯,我可用小飛脚、踢腿、提脚等给以踢 擊。

總之,足法在長護拳中是智、技的巧妙結合,在戰略上具有用之必勝的特殊意義。

浏览4,23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