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少林天罡拳
天里拳源於宋代,有福居和尚創編,全套路有45勢,具有凶猛剛健、攻疾勢 浩、横打左右、轉幻八方、剛柔相擠、直打連環、一氣呵成的特點,在技法方面多以 衡拳,劈打、衡砸、撩掠、揣擺,尤以足腿爲要,善於罐騰、彈踢、踹勾,身以滚旋,仰 俯,翻束、間避,肘以扛、衡、頂、擺、拐、實屬综合拳把,全身打人之殊。該拳從起勢 到收招,始終貫穿着一條氣呑山河、排山倒海之勢的紅綫,给觀者一種天下神拳 出少林之感。
該拳全套共45勢,有少林寺著名武僧淳華大師所傳,廣泛的流行在山束、江 蘇、河北一帶,練成就者有素法、素仁等。
1拳譜曰
天罜拳法福居傳,相傳至今有千年:一路起勢不平凡,脚蹬九天玄上玄。 蹬雲捉月顯身手,由基射箭鎮三山。脚踢北鬥威力大,倒踢金冠神威顯。 旋轉天河睁大眼,大聖束身坐一團。霸王舉旗迎風展,脚踢蒯貴臨潼山。 羅漢舉杯敬佛祖,金豹回頭把身翻。天馬彈蹄抬單腿,老猿獻果敬孝賢。 猛虎出洞故力猛,大鵬展翅上下翻。二郎擔山趕日月,行步撩袍上戰鞍。 摘星换手法巧,踏罡拜鬥請衆仙。弓步打虎衡拳勇,大鵬斜飛上晴天。 力士端杯單手敬,打鉋攻關銜敵盤。金剛踹踢上下進,開關破敵直進前. 拗步單韈前後找,白鶴亮翅落仙山。旋轉天河隨風轉,二郎擔山挑在肩。 麒麟亮掌恨夫遲,將軍傳令下九天。力士降魔拿惡敵,金刚僕地卧下盤。 白鶴飛天高萬丈,夭蓬把門把敵攔。倒反北鬥掛金勾,豹子回頭人膽寒。 袖展乾坤左右掃,二郎擔山挑在肩。力士舉幡迎風展,獨立泰山八百年。 拳打卡樁臨潼擂,將軍傳令下九天。韋陀敞門引敵進,金刚拜佛舉面前。 收勢歸原停住勢,三十六招全走完。
2動作順序
起勢,脚蹬九天,蹬雲捉月,由基射箭,脚踢北鬥,倒踢金冠,旋轉天河, 大聖束身,霸王舉旗,脚踢蒯貴,羅漢舉杯,金豹回頭,天馬彈蹄,老猿獻果, 猛虎出洞,大鵬展翅,二郎擔山,行步掠:袍,摘星换鬥,踏里拜年,弓步打虎, 大鵬斜飛,力士端杯,打炮攻關,金剛踹踢,開關破敵,拗步單鞭,白鹤亮翅, 旋轉天河,二郎擔山,麒麟亮掌,將軍傳令,力士降魔,金剛樸地,白鹤衡天, 天蓬把門,倒反北鬥,豹子回頭,袖旋乾坤,二郎擔山,力士舉幡,獨立泰山, 拳打卡椿,將軍傳令,章陀敞門,金刚拜佛,收勢歸原。
3動作圖解
⑴起勢兩足成八字站立,身胸挺直,兩臂自然下垂,兩手貼近兩胯外侧,手 心向裏,手指向下,目祝正前方(圖1)。
脚蹬九天左脚站穩,速抬右脚向右侧上方蹬踢,當右脚踢起時,速出右 手由下向右再向外上方,攀住右脚跟,使足心朝天,上舉於頭上左侧,掌心斜向 上,掌指向右,目視右侧前方(圖2)。
蹬雲捉月左脚碾地爲軸,體左轉90度,右脚迅速落地,同時速抬左脚向 前方踢蹬,左脚落地,右脚隨即後踹;左掌由上向左下侧猛劈,掌心向内,掌指斜向 後,右掌由右侧向上穿出,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目視右掌(圖3)。
由基射箭右脚在後方一步落地,左腿屈膝成左弓步;上身向左轉體,兩 掌變拳,左拳由左侧向左手方衝擊,拳心斜向上,拳眼斜向後,右拳由上向下屈肘 收抱於胸前,拳心向裏,視左拳(圖4)。
脚踹北鬥兩脚碾地稍右轉,上身速右轉,速抬左脚向前方踹蹬;同時右 拳由前向後上方甩擊,上架於頭上右手方,拳心向下,左拳收回向左胯後下勾,拳 心向後,目視左脚(圖5)。
倒踢金冠左脚在右前方半步落地,速抬右脚向後倒踢,上身向前探,同 時兩拳變掌,左掌由左'侧方向前上方推擊,掌心向前,掌指斜向上,右掌由上向前 下方劃弧,再向左後上侧甩撩,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後,目視右脚(圖6)。
旋轉天河右脚在左脚後邊一步落地,左腿屈膝,右腿躞直成左弓步;同 時兩掌變拳,猛力向左旋轉擺擊,右拳擺於前方,左拳擺於後方,兩拳心向下,高 與肩平,目視右拳(圖7)。
動作不停,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兩拳隨轉 體的同時,猛力向右旋轉,左拳旋擺於前方,高與肩平,右拳旋擺於身後,高與腋 平,兩拳心向下,目視左拳(圖8)。
(實用):敵以四面進攻我時,急用兩拳左右旋轉輪擺擊打,使敵人無法進攻, 我兩足踏穩,固如盤石,衡散群敵,防身護體之法。
大聖束身右脚枱起向後退一步,落於左脚内侧,屈膝下蹲,左脚提起離 地,重心移於右腿;兩拳在下蹲的同時,迅速從前後兩方收回,屈肘抱於胸前兩 侧,拳心向上,目祝前方(圖9)。
霸王舉旗左脚落於右脚前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兩拳同時從胸前直臂向 前後兩方衝擊,右拳衡於前上方,左拳衡於後下方;兩拳心向左,目視右拳(圖1 0)。
脚踢蒯貴左脚不動,右脚抬起向前方蹬踢;同時左拳變掌由後向前拍 擊右肩,右拳由身前上方向下砸擊,落於稽前,拳心向裏,目視右脚(圖11)。
(11>羅漢舉杯右脚在左脚前半步落地爲軸,碾地右轉體180度;同時左脚迅 速抬起随體右旋,提於身前下方,脚尖向下,左掌變拳,屈肘上勾手鼻前方,拳心 向裏,右拳由前向後危擊於身後右下側,拳心向左,目視左拳(圖12)。
金豹回頭左脚在前方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右贬屈膝成 右弓步;同時兩拳随右轉體的同時,由後向前挑出,右拳屈财護頭前右上侧,左拳 屈肘挑於頭前左上方,高過頭頂,兩拳心向右,目視前方(圖13)。
天馬彈蹄兩脚碾地,體左轉270度,右脚迅速右侧彈踢,脚尖綳平;兩拳 同時隨身左旋,左拳甩擊於左侧,拳心向下,右拳屈肘抱於胸前,拳心向裏,目視 右脚(圖14)。
老猿獻果右脚在左脚内侧半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左脚落 於右脚前半步,脚尖點地,右脚屈膝成左虚步;兩拳同時由後向前,屈肘上護於胸 前,拳心向裏,拳眼向外,目祝前方(圖15)。
猛虎出洞左脚向前移半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兩拳由胸前,向前方猛 衡,右拳在上高過頭尖,左拳高於胸部,兩拳心向右,拳眼相對,目視前方(圖16)。
大鵬展翅右脚原地不動,左脚抬起,向後踹蹬;兩拳同時變掌,右掌向 後拍擊左脚掌外侧,左掌展於前上方,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目視後方右掌 (圖 17)。
二郞擔山左脚在右脚前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右腿屈 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兩掌屈肘收回腰間變拳,然後迅速向前後衡擊,兩拳高與 肩平,拳眼向上,拳心斜向左,目視右拳(圖18)。
行步撩袍右脚原地不動。左脚向前移步,右腿微屈成高弓步,左拳由後 向前上方撩舉於頭上左侧,拳心向右,拳眼向後,右拳由前向後下方勾撩於身後 右下側,拳心向後,目視前方(圖19)。
摘星换門抬左脚向前與右脚并步站立,身胸挺直;兩拳同時變掌,右掌 上舉頭上右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左掌由上向下落於左胯外侧,掌心向裏,掌 指向下,目視前方(圖20)。
踏罡拜年抬右脚離地向前稍移步,震脚落地,腿稍屈膝微蹲,左脚迅速 離地抬起,落於右鱗前半步,成左虚步,兩掌由上向下屈財收回,拱於胸前,兩掌 心相對,掌指向上,目視兩掌(圖21)。
弓步打虎左脚向前半步,屈膝成左弓步,兩掌迅速擎拳,右拳由後向前 猛力衝擊,拳心向下,左拳屈肘收抱於左肋外侧,拳心向上,目視右拳(圖22)。
大鵬斜飛左脚碟地稍左轉,速抬右脚向前方彈踢,脚尖綳平,兩拳收回 同時變掌向前後穿擊,高與肩平,掌心向下,掌指向夕卜,目視右脚(圖23)。
力士端杯右脚在後邊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左脚迅速離 地提起成獨立式;兩掌同時變拳,左拳由後向前屈肘舉於左侧頭前上方,高與頭 平,拳心向右,拳眼斜向後,右拳屈肘收護於右肋外侧,拳心向上,目祝左拳(®24)。
打炮攻關右脚原地不動,左脚在前方一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左拳迅 速向前方崩擊後屈肘上挑,拳心向後,拳眼向左,右拳同時變掌屈肘托在左腋下 前方,緊貼大臂下邊,掌心向上,目視左拳(圖25)。
金剛踹踢左腿原地不動,右脚迅速抬起,向前方踢擊;同時左拳變掌, 向前方展臂,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右掌屈肘收護於右肋外侧,掌心向上,掌指 斜向前,目視右掌前方(圖26)。
開關破敵右脚在前方一步落地,左腿微屈膝成右高虚步,兩掌變拳,右 拳由後向前猛力街擊,高與肩平,拳心向下,左拳屈肘收回抱於左肋外侧,拳心向 上,目視右拳(圖27)。
拗步單鞭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左拳向前方衡擊;右拳向身後 衡擊,兩拳心向下,拳臂成一條錢,高與肩平,目視左拳(圖28)。
白鶴亮翅右脚原地站立,左腿提膝脚尖下垂成右獨立式;兩拳同時變 掌,右掌由後向前上方横展於頭上前方,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左,左掌再變勾手, 甩擊於身後左侧,勾尖向上,目祝左前方(圖29)。
旋轉天河左脚在右脚内侧前方落地震脚,右脚向後退一步,兩脚碾 地,體右轉180度,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掌與左勾手由上下同時變 拳,向右旋擺,左拳旋擺於前方,高與肩平,掌心向下,拳眼向右,右拳旋擺於身 後,高與肩平,拳心向下,拳眼向右,目視左拳(圖30)。
二郎擔山兩脚不動,右拳由後向前上方衡擊,拳心斜向下,左拳由前向 後甩擊,拳心斜向上,右拳高過頭頂,左拳與腋齊平,目視前方(圖31)。
麒麟亮掌抬右脚後退半步,屈膝下蹲,左腿抬起,落於右脚前半步,脚 尖點地,成右虚步,左拳同時變掌,推於正前方,成正立掌,掌心向前,掌指向上, 右拳由前上方向右後侧下劈,然後屈肘護於胸前,拳心向左,拳眼斜向上,目視左 掌(圖32)。
將軍傳令抬右脚上前落於左脚前半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右拳由 後向左衡擊,高與肩平,拳心向下,拳眼向前,左掌屈肘收護於左肋下前側,拳心 向上,掌指向右,目視右拳(圖33)。
力士降魔抬右脚向右横胯半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左掌同時變 拳,猛力向前上方衝擊,拳心斜向下,拳高過頂,右拳向身後猛力崩擊,拳心斜向 下,高與肋平,目視前方(圖34)。
金剛僕地兩脚向前踮跳半步,右腿伸直,左腿屈滕全蹲,成模腿勢;同 時兩拳變掌,右掌由後向上再向前下方拍擊,落於右脚内侧上方,掌心向下,左掌 由前上方向下,再向後平展於身後左侧,掌心向下,兩掌指向外,目視右掌 (圖 35)。
白鶴衝天起身,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右腿提起,右掌由後向前劈於 襠前,左掌上穿於頭上左侧方,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右掌心斜向下,掌指斜向 前,成一鶴獨立上穿勢,目視前方(圖36)。
天蓮把門右脚在前方落地震脚,抬左脚落於右脚前方一步,屈膝成左 弓步;兩掌同時變拳,左拳由後向前方衡擊,高與眉齊,拳心向下,右拳由前衡向右 侧後方,高與耳平,拳心向下,兩拳眼斜相對,目视前方(圖37)。
倒反北鬥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左腿屈膝下跪,脚跟離地,右脚伸 直,全身重心移向左腿;左拳由後向前上方猛衡,拳高過頂,拳心斜向下,右拳屈肘 收回,護於右肋外侧,拳心向上,目視左拳(圖38)。
豹子回頭兩脚迅速碾地,體左轉18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右拳同時 由後向前猛力衡擊,高與肩平,拳心向下,拳眼向左,左拳屈肘收回,護於左肋一 前侧,拳心向上,拳眼向夕卜,目視右拳(圖39)。
動作不停,右拳速屈肘收回,護於右肋前侧,拳心向上,左拳迅速向前衡擊, 拳心向下,目視右後方(圖40)。
動作不停,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左腿屈膝,右足尖點地,成右虚步,左拳 由後向前屈肘勾擊,架於頭上左前侧,拳心向下,右拳仍屈肘護於胸前,拳心斜向裏,目視前方(圖41)。
袖旋乾坤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左脚與右脚并步站立,兩拳同時變 掌,右掌由左向右平展,高與肩平,掌心向下,掌指向右,左掌屈肘護於胸前,掌心 向下,掌指斜向右,目視右前方(圖42》
二郎擔山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屈左膝成左弓 步,右掌收回與掌同時向前後兩方,猛力外展,兩掌高與肩平,掌心向外,掌指斜 向上,目視左掌(圖43)。
力士擧幡右脚抬起,上前半步屈膝微蹲,左脚尖點地成左虚步,同時右 掌由後向前舉於頭上左侧,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左掌屈肘收護於胸前,掌心向 右,掌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44)
金剛拜佛左右兩脚先向内側後退半步,并步站立,兩拳迅速變掌,由兩 侧向裏屈肘合掌,上拱於胸前,指尖高與鼻齊,目視指尖前方(圖49)。
收勢兩脚不動,身胸挺直,雨掌由胸前下落,再向外向上,向裏劃弧後,下 落於兩胯外侧,五指指尖向下,手心向裏,緊貼兩胯,目視正前方。
二七、少林破蓮拳
據傳少林破蓮拳源於宋勒,有宋太祖傳入少林寺,亦名太祖長拳,後經福居 和尚修訂爲35勢,定名少林破蓮拳。該拳具有男猛,驟捷、横揣直入、轉幻反打、箭 步取前、翻跳回襲、截擊下盤的特點,其技法概以政切、抓檢、攔甩、衡鑽揣掠、彈 踢、躍攻、擺騰破爲主,手足身眼步法協調,概以耳目察勢,胸心生智统調,氣與力 貫全身,一氣速勁摧拽。
該拳技理内含戳脚、劈掛、六合、五合、羅漢和金剛六門功夫,故稱破蓮拳,又 稱六門拳華神把。
1拳譜曰
少林破蓮妙無邊,嵩山古寺傳千年。起勢羅漢嵩山下,葉底偷桃奔下邊。
青龍探爪向前抓,雙手摘月向上攢。老君封門防頑敵,回身搬石轉身旋。 千斤一腿力量大,仙人散花坐下盤。老猿坐山觀風景,樸地靈龍走地面。 大鵬展翅單抬腿,順肩擔柴走山川。猿猴縮身往下坐,開關迎敵在馬前。 虎跨登山威力大,坐虎栽瓜地下邊。烏龍抱柱用力猛,韓信擺旗在陣前。 仙人坐洞苦修練,樸地游龍地下穿。獅子張嘴防敵人,白鶴望仙坐高山。 烏龍抱柱力要圓,二郎擔山挑在肩。仙人坐洞苦修練,狸猫撲鼠縮身觀, 金蛇入林快如電,白鶴亮翅貫在肩。羅漢擔柴力無邊,猛虎轉身威力添。 白鹤攢天空中去,白蛇出洞一股烟。上步撲食擠敵腹,羅漢攔門敵犯難。 站山觀景四下看,收勢歸原路法全。
2動作順序
起勢,葉底偷桃,青龍探爪,雙手摘月,老君封門,回身搬石,金鷄獨立, 仙女散花,老猿坐山,樸地游龍,大鵬展踢,順肩擔柴,老猿縮身,開關迎敵, 跨虎登山,狐狸摘瓜,烏龍抱柱,韓信擺旗,仙人坐洞,樸地游龍,獅子張嘴, 白鹤望仙,烏龍抱柱,二郎擔山,仙人坐洞,靈猫觀鼠,金蛇入林,白鹤亮翅, 羅漢擔柴,猛虎轉身,白鶴攢天,白蛇出洞,上步卡倉,羅漢攔門,站山觀景, 收勢歸原。
3動作圖解
起勢兩足并步站立,身胸挺直,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攏,貼近兩胯外 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視正前方(圖1)。
葉底偷桃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右脚向前落於左脚内侧前方,兩腿 屈膝半蹲;右掌由後向前下方,穿擊於右膝上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左掌屈肘蓋 於右掌腕上方,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右,目視兩掌(圖2)。
青龍探爪抬右脚原地震脚,再抬左脚上一大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同 時右掌向前上方穿擊,掌心向前,掌指斜向上,左掌向前方平托穿出,掌心斜向 上,掌指斜向前,目祝前方(圖3)。
雙手摘月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右脚落於左脚後侧方半步,成插步,兩掌由在向上舉於頭上兩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視前方(圖4)。
老君封門抬左脚向左横跨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屈 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兩掌由上向前方下落拍擊,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視兩 掌(圖5)。
回身搬石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成右弓步,兩掌由左向右猛力掃擊,右 掌在上,掌心向下,左掌在下,掌心向上,兩掌指向前,目視前方(圖6)。
金鷄獨立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提左脚成獨立式;右掌由下向上展於 頭上右侧,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左掌由後穿於正前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視 左掌(圖7)。
動作不停,左脚向前彈踢,脚尖綳平,右腿屈膝下蹲,兩掌屈肘收回。向左侧 甩擊,掌心向後,掌指斜向下,目視左脚(圖8)。
仙女散花左脚在前方半步落地,抬右脚上步落於左脚前半步,兩脚碾地右轉,屈膝全蹲成歇步,兩掌收回胸前後,迅速向左右兩侧穿刺,掌心向下,掌指 向外,兩臂高與肩平,目視正前方(圖9)。
老猿坐山接上勢不用起身,兩脚碾地左轉180度,左脚尖點地,移於右脚 内倒,成坐步;兩掌屈肘收抱於胸前,掌心向上,掌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10)。
僕地靈龍起身,兩脚向右横跳,踮步下落,兩足相距一步,左腿屈漆,右 诞伸直,成右樸步,右掌向右侧下方劈擊於右腿内侧,掌心向前,掌指斜向下,左 掌由右向左甩劈於身左侧/掌心向後,掌指斜向下,目視右侧方(圖11)。
大鶸展踢起身,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速抬左腿向前彈踢,足尖綳 平,左掌由後向上向前,再向下劈擊,屈肘護於左肋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前,右 掌由下向前上方,直臂上穿於頭上右侧,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視左脚(圖12)。
順扃擔楽左脚在前方一步落地,右轉身180度,左脚再向前一步屈膝左 弓步;左掌由左肋下,向前猛力穿擊,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掌由上向前下落,再 向後侧穿搫,掌心向下,掌指向後兩臂成一直綫,形如挑擔樣,目視左掌(圖13)。
老猿縮身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左腿屈膝,右足尖點地,成右虚步; 左掌由後上方,向前下方穿於襠前方,掌心向上,掌指斜向前,右掌由前屈肘穿於 左肩前,掌心向内,掌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14)。
開關迎敵右脚向前半步落地,體向左轉,右掌變拳向左前方衡擊,拳心 向下,拳眼斜向左,左掌變拳屈肘收抱於腰間,拳心向内,拳眼向上,目視右拳 (圖 15)。
跨虎登山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拳變掌,右掌 由右向左下方穿擊於左膝内侧,掌心向上,掌指斜向左,左掌由右向左按於左膝 蓋外侧,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左,目視前方(圖16)。
狐狸摘瓜抬左脚向右侧横移,落於右脚後外侧半步,兩腿屈膝全蹲成 歇步;兩掌同時變拳,右拳由左向右侧下方栽擊,拳心向前,拳眼斜向右,左拳由左 向右再向上,展於左侧上方,拳心向前,拳眼斜向上,目視右前方(圖17)。
烏龍抱柱抬右脚向右跨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再抬左脚向 右脚并步,兩腿屈膝半蹲,兩拳屈肘收回身前相抱,左拳在上,拳心向右,右拳在 下,拳心向左,兩拳眼向上,目視前下方(圖18)。
韓信擺旗抬左脚後退一步落地,兩脚碾地左轉90度,左脚屈膝成左弓 步;右拳由右向上屈肘架於右侧成反勾拳,拳心向後,拳眼向右,左拳由右向左上 方甩擺於頭上左侧,拳心向左,拳眼向前,目祝右前方(圖19)。
上動不停,兩脚碾地右轉,抬脚與右脚并步站立,右拳由後直臂向前衡於
頭上斜前上方,拳心向外,拳眼斜向下,左拳由後向前,再向下向後擺擊於身後左 侧,拳心向下,拳眼斜向左,目視前方(圖20)。
仙人坐洞抬左脚向前半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兩腿屈膝成歇 步全蹲;兩拳同時變掌,屈肘收回,合掌拱於胸前,兩拳心相對,掌指向上,目視前 方(圖21)。
僕地游龍雙足離地起身跳起,體右旋90度,兩脚相距一步落地,右屈 膝全蹲,左腿伸直成樸腿式,右掌由前向後展於身後右侧上方,掌心向下,掌指斜 向後,左掌由後向前下方穿擊,落於左足内上侧,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祝左掌 (圖 22)。
獅子張嘴起身,重心前移,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左掌由下向前托擊,掌 心向上,掌指向前,右掌由後向前向上展開,架於頭上右前方,掌心向前,掌指斜 向上,目視左掌(圖23)
白鶴望仙抬右腿,脚尖綳直下垂,成獨立式,右掌速變金剪指,由後向 前指擊點刺,指心向左,高與肩平,左掌由下上穿於頭上左侧,掌心向外,掌指向 上,目視右指(圖24)。
鳥龍抱柱右脚在前方一步落地,抬左脚與右脚并步屈膝半蹲成蹲步; 右指與左掌同時變拳,屈肘收回抱於身前,左拳在上,拳心向右,右拳在下,拳心 向左,兩拳眼向上,目視前下方(圖25)。
二郎擔山抬左腿後退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拳同時變掌,向前後展開,兩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兩臂於肩平,目祝 左掌(圖26)。
仙人坐洞右脚抬起,落於左脚前半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兩腿屈 膝全蹲成歇步;兩掌變拳屈肘收護於胸前,兩拳心向下,拳眼向内,目視前方 (圖27)。
動作不停,兩拳由胸前向兩侧平伸衡出,拳心向下,拳眼向上,目視前方 (圖 28)。
花猫戲鼠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脚抬起前上一步,脚尖點地,右腿 屈膝成虚步;同時兩拳變掌,右掌由後向前撩擊於身前方,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 掌屈肘向後劃弧後,護於左胸前侧,掌心向外,掌指向下,目視右掌(圖29)。
金蛇入林左脚向前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左掌向前猛力穿刺,掌心向 上,掌指向前,右掌屈肘護於左肋外侧,掌心向夕卜,掌指斜向上,目祝左掌(圖30)。
白鶴亮翅右脚抬起,向前上步,落左脚前方半步,兩脚碾地左轉90度, 提左腿成獨立式,右掌同時由下向左上方横展,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左,左掌由右 向左下方,拍擊左脚面外侧,目視前左侧(圖31)〇
羅漢擔柴左脚在左侧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向左轉90度;兩掌同時變 拳,收於胸前,再向前後兩侧外展,臂與肩平,兩拳心向右,奉眼向上,目視左拳 (圖 32)。
猛虎轉身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屈右膝成右弓步;左拳由後向前直 臂衡擊,拳心斜向下,拳眼向右,拳高與肩平,右拳屈肘收回,護於右肋外侧,拳心向下,目視左拳(圓33)。
白鶴攢天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左腿提起,足面綳平,足尖下垂,右 拳向下栽擊襠前,拳心向内,左拳由下上舉於頭上左侧,拳心斜向前,拳眼斜向 上,目視前方(圖34)。
白蛇出洞左脚在前方一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左掌由上向下再前穿 出,臂於肩平,掌指向前,掌心向右,右掌屈肘護於右肘弩,掌心向左,掌指向前, 目視左掌(圖35)。
上步卡倉左脚抬起原地震脚落地,抬右脚上步落於左脚前方一步,屈 膝成右弓步;兩掌同時外旋腕,然後向前猛力扶择,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心左 右斜相對,兩掌指向前,目視前方(圖36)。
羅漢攔門抬左脚向右脚并步站立,兩脚碾地,體左轉45度;兩掌變拳, 向兩侧外展,拳心向前,目視前方(圖37)。
站山觀景兩拳變掌,由前向後向上劃小弧,然後下落於兩胯外侧,掌心 向下,掌指向前,緊靠兩胯,目視前方(圖38)。
收勢歸原兩脚碾地,再向左轉體45度,成立正式,兩足并步站立;兩掌指向 下,掌心向内,貼緊兩胯外侧,目視正前方。
浏览2,2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