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应用技巿
从这一章开始,将进又卖战技术的应用练习。这完全是一 个实践性的学习过程。大用无方。与前面建立概念过程不同的 是,它是学会应如何做,怎样才能做正确的阶段。由于对抗条 件下,双方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因而,攻防定位的 准确和气势的连续,是练习中的基本要点。而其之艰苦的应用 基础训练,还将会使学员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群体认同精神 和服从观念,这对于此后的剑道习练,无疑是至为重要的一个 先决条件。
一、身体移动练习
(一)练习意义
凡是与对手相互格斗的技法,均是以身体的移动作为技术的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没有动态中的相对位移变化,必将会使自己在攻防距离上处于劣势和被动挨打的地 位。因此通过本节的训练,使习练者适应初步的身体变换过程,以此可为整个技术 体系的建立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练习目标
在保持基本姿势的状态下,能较为迅捷而正确地往任何方向作出协调一致的移动。
(三) 练习的技术要求
膝部放松内扣,小步水平移动,身体平衡协调,
基本姿势不走样,构架保持稳定,
木剑定位正确,没有大幅度的左右摇摆和上下晃动,
能从任何一种型,迅速转换成基本姿势。
(四) 练习方法
送足练习
跨步空击面后,以中段姿势,向前八步,转体击面,向前八步,回到原位。 ⑵退步空击面后,以下段姿势,退后八步,转体退击面,退后八步,回到原位。
上步空击面后,以上段姿势,向前八步,转体击面,向前八步,回到原位。 技术说明:
中段姿势时的剑尖,须对准前方选定的点状目标,上段姿势时,左手须稳定地 停置于能看见对方位置;下段时的剑尖,须对准地板上的直线。分别以步速、慢速 和快速,进行进退练习。(以下同。)
步足练习
送足前进
一-步足前进
按上式,以中段姿势,向前八步后,转体,向前八步,回到原位。
按上式,以下段姿势,向后退八步后,转体,退后八步,回到原位。
按上式,以上段姿势,向前八步后,转体,再向前八步,回到原位。
摺足练习
按上式练习路线,以摺足照式进行 —遍。
继足练习
按上式,以中段姿势,向前八步;转 体,向前八步,回到原位。
开足练习
八方练习(图1-1)
按“米字型”八方足法方位图方向,自 正前方送足开始,顺时针做完全部开足步 法。注意,在该训练中不做连续移动,每 次移步后均须以同一种步法,回复到开始 的基本姿势。以三种基本姿势,各做一遍。

- 侧步、送足练习
进送足一►右侧步一►进送足一►左侧步一►进送足一►右侧 步一►进送足一►转体,按上式方向重做一遍,回到原位。
退送足一►左侧步一►退送足一►右侧步一►退送足一►左侧 步一►退送足一►转体,按上式方向重做一遍,回到原位。
- 斜步送足练习
进送足一►右斜步一►进送足一►左斜步一►进送足一►右斜 步一~►进送足一►转体,按上式方向重做一遍,回到原位。
退送足一►左后斜步一►退送足一►右后斜步一►退送足一►左 后斜步一►退送足一►转体,按上式方向重做一遍,回到原位。
(4 )跨闪步练习
共四种:
右闪步
f左闪步;右跨左闪步;左跨右闪步。
上述闪步和跨闪步,均以持刀连续作同一方向闪步练习的方式进行。共八次。
- 辅助练习
(1 )手势讯号反应训练
根据老师的手势,作出八个方向的移动练习。
根据老师的手势,作八个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练习。
二队学员,相向分列间隔为5至6m的两条直线上,以中段基本姿势,根据对方 的步法变换,作出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的单一步法移动动作。(见图表)
|
|
向后 |
向前 |
向左 |
向右 |
右斜步 |
左斜步 |
右斜后步 |
左斜后步 |
相
同
方
向 |
甲 |
5 |
|
〇-> |
◄-〇 |
|
% |
|
|
乙 |
|
|
〇> |
<-〇 |
|
|
|
|
相
反
方
向 |
乙 |
5 |
|
<-〇 |
〇-► |
|
|
|
|
(3 )单人步法反应对抗练习
二人以五分钟为一局,相互交换作上式步法反应的练习。一方错一次,对方得 一分,共二局,以每局先得三分者为胜。三分以下,得分相同者,计为平局。
- 桩步训练
以四股步和马步架势坐桩,各一至三分钟,共做二次,中间休息一分钟,逐渐 加大时间以练之。男子以能做完五分钟骑马步,为训练合格标准;女学员可以三分 钟为标准。每人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技术说明:
习练者对马步桩功决不可等闲视之。可以说,东方武道和中国功夫的全部奧秘, 都在“马步桩”之中。每日必练,定能事半功倍,大有收益。
(5 )蛙跳训练
畦逃训练,为各项场上竞技体育必练之功。训练时,双手背后相握,双脚曲膝 下蹲,二足以前脚掌着地,后跟抬起,作如下跳跃:
a•直线进;b•直线退;c.原地进退;d•斜向进退,e.左右横跳;f. 正四边形跳;g. “S”圆弧形绕圈跳;h. “米”字型八方跳。
时间一次可控制在三分钟,中间休息二分钟,以有氧训练为临界。
(6 )跳绳训练
跳绳是技击性体育项目中,进行脚法训练的有效方法,大凡世界上知名的此类 高手,都极为看重这一简单易行的辅助运动,并常练不綴。
绳的髙度,以直立势时脚尖踏住绳的中间部分,绳端提起后高过腰带
5_10cm 为适宜。每次练习为三分钟,共三次,中间休息五分钟。
跳的方式有:
两脚交换低跳;
两脚并步,原地低跳;
两脚并步,前后低跳;
八个剑道步法方向的低足并步跳。
开始练时,频率不易太快,以后逐渐加快。跳时,上身一定要保持挺直,大 腿微曲,放松
(7)童子拜佛
以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搁置着地脚膝上,下蹲坐桩,双手胸前合十。每次三分钟。
二、挥剑练习
挥剑练习包括:原地挥剑、空击和摆振三项内容。由此构成的练习,可以说是 铸就剑道技术的基本课程。历来的剑道者,即便是已位及至高之剑士,也仍然会把 这些训练当成每天必修的功课而认真加以反复演练。
(一) 练习意义
正确的挥剑,是完成剑道击刺技术的最终体现,也是剑道技术的得分手段。通 过这一练习,我们可以领受到一种贴切的发力感觉,并为形成剑、气、体一致的剑 道技术打下基础。
(二) 练习目标
了解剑的运动途径,熟悉劈剑的方法,领悟剑与人体、剑与意念的关系;把握 以“溜”的形式,在运动中作成劈剑的要领。
(三) 技术要领
放松全身心,轻松自然地挥剑,
劈击路线正确无误,着点到位稳固,在击中瞬间集中全身的力量,
左拳不离中垂面,上身挺直,双臂伸展|
手、足、腰协调一致,
动作圆畅、顺滑、节拍明快,
发声出自丹田,凶猛、有力,
用手腕和后足踵控制爆发力,劈击到位后,止剑坚定,回剑迅捷;
以手腕侧转和腰部旋转,控制左右剑尖的运动方向;

动作幅度由大而小,由慢而快|
气沉丹田,运气平稳,出呼进吸;二腿圆睁,着眼整体。
浏览7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