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空手

第一节空手概况

空手就是不使用任何武器,有效地利用身体各个部位进 行徒手格斗的技术。

以击、打、踢三种基本技术为核心,构成了空手的各种 攻防技术。

说起来.“唐手”或“手搏”其实就是古时在冲绳所盛 行的护身术,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秘法,就是因为不论是教还

是学都是秘密进行 的,它们的威力相 .互结合就是所谓的 不可思议的唐手或 神密唐手。

自1922年5月 冲绳尚武会会长船 越义珍大师赴上 京.在文部省主办
的体育展览会上表演“庸手”以来•唐手就在日本全国迅速 荇及.爱好者不断增多-

1935年,船越大师出版了《空手道教学方式》一书,正 式把“唐手”改称为“空手道”,从而巩固了其做为日本武术 的地位。

空手道的“道”与日本传统坛道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用满腔的热情,倾心修练自己,才能完 善人格。船越先生所倡导的“空”字,就是宏大,不偏颇, 不受拘束,含有“坐禅”之意境,所以必须把这些铭刻在心 里,时刻注意修练自己。

就这样,空手道的名声日益提高,1940年前后,迎来了 全国规模的以各主要大学的空手部为核心的空手道运动的黄 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手道运动虽然一时衰落,但由 于广大爱好者的热情支持与努力,一段时间后比战前又有了 更大地发展,不仅在国内得到普及,而且在国外也惊人地得 到了普及。

如上所述,空手道不仅是单纯的武术、格斗术,而且它 能够经受任何考验.从艰苦磨炼的汗水中达到完善人格的目 的。

空手道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赤手空拳,手脚并用进行锻炼,能发挥武器一般的威力。 一拳、一脚经常是制服各种敌人的防身术。

全面而均衡地锻炼身体,而且是一项有利于柔韧、弹跳、 平衡等的身体运动。

按照自己的意图,充分运用技术、战术准确地捕捉目 标,在一刹那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从而适应任何竞技比赛。 .空手的威力

把空手的各种动作用力学原理和肌电图测试法进行分析, 得出了以下数据。

(n直冲拳的速度

所要时间平均速度 N四段:0.156秒 5.06米/秒 S 二段:0.219秒 3.25 米/秒 M八段:0.219秒2.88米/秒

(2)顺向直拳的速度

平均速度 最大速度 最终速度

N四段:5. 52米/秒 12 .64米/秒 8.21米/秒 S二段:5.84米/秒 11.54米/秒 7. 78米/秒 M八段:3. 35米/秒 7.10米/秒 4. 56米/秒

拳的速度是技术越熟练,速度越快。冲击时移动的速度 是技术越熟练,速度越快。最大速度出现期一般在拳、手、 脚动作完成的后半段内。经过二十三例分析,有二十例在拳、 手、脚动作完成过程中,最高速度出现在完成整个动作所用 的70 ~ 80 %的时间段内。

直冲拳的加速度:

经过T二段直冲拳的加速度详细进行分析发现,冲拳一 开始出现最大加速度.紧接着就变成减速度,在射关节伸直过程中再次出现加速度,接着又变成减速度,其最大加速度 达74米/秒,刖关节完全伸直时的加速度达37米/秒。

(4)直冲拳的力量 '

把两块木板1.5公斤)并紧挂起,用直冲拳进行击打, 此时人体的黾心移动了 8.5厘米。虽然用肉眼不能仔细观察 淸楚其击点(拳与板的接触,两板的分离但仍可用高速摄 影机拍摄的清晰胶片进行分析计算,其果表明:打击的力 最大约为170公斤,拳与板面所接触的时间在!/64秒以内,我对其所测得的精确程度还有所疑问。在这里是把拳与板面 的接触时间定为1/100秒进行计算的,实际上力作用在板上 的时间比其短,由此可认为真正的打击力量大约为700公斤 左右。

从以上事实人们可理解,为什么空手技术高超的人其击 拳威力是那么地强犬了。这都是他们重视H积月累的锻炼的 结果。

第二节指导

空手训练时,指导者和练习者要经常进行身体接触,指 导者的人格及技术对练习者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不断提高练 习者的思想和技术,指导者首先要明确空手的意义、练习的 目的,空手训练对培养人格的作用。对此指导者要有坚定的信 念和热情。对练习者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地进行指导。由于 指导者的技术水平高,练习者就予以信任,也就自然而然地 积极配合。所以指导者本人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也应努 力进行练习。指导者不仅要讲究有效的训练方法,而且应该 开动脑筋,善于利用练习者自身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指导。特 别是在难本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情况下,尽管所练 动作非常单调也决不能有半点偷懒。在充分认识基本技术重 要性的同时,还要巧妙地指导练习者,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 性,并独立地进行指导。

空手来源于护身术,它是以修养身心.锻炼身体为目的 发展起来的武术。空手发展到了现代已同其他一些运动一样 成为一项体育比赛项目。由于重视比赛的胜负,所以得分的 手段允其受到重视,从而造成现有的技术单调的情况,也就 失去了空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空手是武术发展而来的一项 身体运动,把一生献给武术事业,就意味着一生追求道义。

图片1

然而,为了促进空手道的发展,也要有必要的比赛制度。指 导者也必须十分明确空手的意义、特点、目的,来进行指 导。

基本指导分为基本移动和约束组手,我要特别说明这一点。

基本动作(基本移动,约束组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平 衡的技术,因此特别强调熟练。为了使技术有所长进,要特 别注意姿势的正确。首先,进攻与防守的基本移动最重要的

是踝关节、膝关节的柔韧性以及躯干力量(脐下丹田的运气) 的运用。可以说踝关节僵硬的人,不论从事哪项体育运动, 都会影响技术的进步。运用空手时既要根据与对手的距离远 近考虑采取飞踢的技术,又要判断在对手进攻时怎样进行反 击,因此腿部各关节没有一定的柔韧性是不行的。在身体腾

起和落地时,踝关节要受到一定的冲击,膝关节也必然要打 弯,如果踝关节和膝关节僵硬,那么会使身体失去平衡,也 就不能集中汴意力进行进攻和防守,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 技术的优势。踝关节、膝关节僵硬的人,可以抬起一条腿, 把后脚跟支到床沿上,立起脚尖,伸直膝盖压腿,或把脚登 到阶梯上压腿,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法改善腿部各关节的柔 韧性、,反复练习基本移动(前弓步、后弓步),学会踩关节、 膝关节的使用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躯干力窀的练习:端平或自然站立时,如果人体的躯干 未得到锻炼那么给人以软弱的印象。此时如果进入突然进攻 或突然防守状态,躯干部分,必须稳稳地由两腿得到支撑。 在进行基本移动练习时,反复做前弓步(两手握拳,放于腰 间)的前进和后退,在身体站立的一瞬间.把上身的气力沉 到下腹部,这样反复进行,能够协调上身和下肢的力量,有 种象是通过两脚掌紧紧地把全身吸到地板上的感觉。站立 时躯干有力量,腰部的活动就自然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才 能使技术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基本移动不仅包括前 进的动作,也包括后退的动作。

收缩肌肉和伸展肌肉相互关联,锻炼伸展肌肉也就加强 了收缩肌肉的运动,因而能够促进肌肉的平衡发展。进行基 本移动步伐的前进、后退动作,是非常理想的运动,经常进 行是很有必要的。

前踢利用膝关节的弹力向上踢起):迅速前踢,就是利 用膝关节的弹力进行进攻的十分有效的方法。要领是把膝关 节的弹力快速而有效的传递到脚部,以达到用脚踢击对手的 目的。动作开始时.踢的脚迅速离地,膝盖抬起,小腿后摆, 脚尖朝下,髋关节上提,利用膝关节向前伸直时的弹力,产 生加速度,带动脚部迅速向前踢出。踢时,另一条腿支撑整 个身体,支撑腿的踩关节、膝关节要象柳条弯曲那样柔韧性 要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因此•缺乏踩关节、膝关节的柔 韧性以及必要的背肌、腹肌、丹田运气的锻炼是不行的。那 么最有效最适宜的锻炼方法是踢打沙袋•长期坚持下去是很 有好处的。

组手:组手分为自由组手和基本组手(约束组手所谓 组手即两人一组反复做相互攻防练习,它是正确的呼吸、工 夫、监督、直觉、判断能力、意志能力、反应能力等的训练, 是-项提高相互攻防能力,掌握空手特性的非常必要的训练 方法没有正确的基本的技术.就不会产生有效的进攻与防 守初学者处于技术有长进的时期,往往希望一下子就掌握 复杂的技术,其实这些复杂的技术都是从最基本的技术中产 生出来的,无视最基本的技术就谈不上复杂的技术,急于求 成相反地会妨碍技术水平的提高3

培养耐力的最适合的基本组手有五本组手,三本组手, 培养敏捷性和灵巧性的最适合的组手有基本一本组手.自由 一本组手。自由一本组手是在基本一本组手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互之间自由组合而进行的攻防。自由一本组手是自由组手 中最低水平的组手.初学者必须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进行学习。 组手开始时,两人相对站立,两脚自然摆放,脚尖指向对方, 注意两刖不能离开两肋.踝关节、膝关节放松,保持上身及 头部正直.两肩稍向后展。此时颈部的肌肉也要放松.注意 不要伸脖子。头部(包括颈部>,腹部(丹田),腿部(包括膝 关节、踝关节这三部分必须形成统一的整体站立时两膝 关节不要打弯,另外不要弯腰,以免影响做前进和后退的动 作,两脚放松站立.但要考虑到左右脚踝关节.膝关节活动 的可能性,以免发生扭伤。由于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既容易 攻击对手,同时又有利于自己防守的姿势,所以初学者必须从正确的姿势学起。而对于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的人来说, 就不必规定过死,应该根据对手的动作、力量的变化,茨活 运用姿势。

双方摆开架势之后,都要选择适合自己攻防的方法。在 技术水平差不多的人之间进行组手练习时,相互间选择有 利于己的攻防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指导者或技术 水平较高的人与水平较低的人进行组手练习时.水平高的人 不应选择适合9己的攻防方法,而应选择有利于对手技术水 平发挥的方法。即便是和对手的竞技状态差不多,为了提高 双方的技术水平,也不能只考虑到适合自己攻防的方法,而 不顾对方由于方的技术水平、力量总是存在着差別,所 以应拫据对方的姿势以及距离的远近做出选择.这就要求练 习者经常动脑筋

接养就要谈谈精神力量的问题了。武术不仅需要具备技 术和体力,还要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威 力,比赛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气力,即使技术再好也不能充 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此外,运&了气,才有发挥气力的余地。 这种无形的力量,既有先天所具备的力量,也有后天所培养 的精神力精神力量就是始终持内心的信念,经过刻苦 训练,日积月累地学习、不断战胜困难而取得的意志力。为 了培养组手练习者的精神力量,要采用有意义的锻炼方法. 要把正确的态度与练习结合起来,不仅要用技术攻击取胜, 而且要有在精神上压倒对手的勇气,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是指导者的判断能力问题。由于空手是由武术发展 而来的体育运动,因此是否能充分体现空手的特点,与指导 者的判断能力有很大关系,由于在练刁场或比赛场上指导者 的判定对练习者在技术上的进步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指导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对空手特性的认识。如果 把练习者技术动作走形的冲.踢做出正确的判定,就会使练 习者以此而满足,产生误解,就不能使练习者正确判断自己 的姿势、功夫、气力和已经掌握的技术的优劣。所以练习和 比赛时严格的判定是相当重要的。

空手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掌握,还取决于 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以及基本功的练习。体力、技术、精神 力量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为了促进空手运动 的发展,希望广大的指导者充分认识空手的特性,针对练习 者的能力、特点、阶段性地指导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节准备活动

一、单人准备活动

图片2 图片5 图片3 图片4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11 图片10 图片9

第四节练习方法

一、击打靶子的练习

1.砍掌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图片15 图片17 图片16 图片18

第五节呼吸方法

练习空手道,要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空手道的呼吸 法与长期经过研究、改进的印度瑜伽功和中国武术的呼吸方 法是一样的。通过研究技术与呼吸的关系证明,学习和掌握 有效的呼吸方法,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呼吸是横隔膜有意识的伸缩,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和腹 式呼吸,胸式呼吸是在吸气时胸部挺起,腹部凹陷,腹式呼 吸正好相反,吸气时胸部保持正常状态,腹部鼓起来。空手 以使用腹式呼吸为主。这是因为采用胸式呼吸时,肩部会随
之下移动.身体会前后移动.造成軍心的不稳,其结果是 不容易充分地发挥技术。与此相反,采用腹式呼吸,腰部只 有轻微的移动.而胸部和肩部不动另外采用腹式呼吸,横 隔暌下降,使腹部的肌肉紧张,更便于力暈在丹田集中,完 成身体动作

不论足采用哪种呼吸方法.吸气时,舌头要顶住上牙膛, 用分腔吸气.呼气时,舌头要抵住下牙膛,用口腔呼气=

根椐呼与吸的不同情况,有以下四种苺本变化:

长吸长呼(缓慢地长吸气,缓慢地长呼气)

长吸短呼 <缓慢地长吸气,快而短地呼气) 短吸长呼(快而短地吸气,长呼气 短吸短呼 (快而短地吸气,快而短地呼气)

不论以四种呼吸的哪种,吸气时,要吸足,呼气时 要全部把气叶净,如果呼吸做得不彻底,身体就会因供氧不 足而变得虚弱,也就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般情况下.进行空手的防守时吸气.而在冲、踢等进 攻时呼气摆开架势时,平静地呼吸,奴方一交手相互攻击 时.呼吸就变得急促了 .习惯了, . 口气就能完成几个连

续的技术动作从平静地呼吸到屏呼吸,到应付紧急场合 的呼吸.各种各样的呼吸变化都应该练习和掌握。

在角力的场含,运用好呼吸往往能控制胜负,一边采取 站立或蹲踞姿势,边平静地呼吸深深吸入气后,在刚刚 呼出点气的同时,迅速出击,能发挥出最大的力最-

打击拳靶时.…边吸气边攻击效果不好 边呼气一

边攻击效果好,我的经验是,在角力那样的场合,深深吸入 气后,在出气的同时出击效果最佳。

呼吸方法的练习:

1.脚叉开与肩同宽.保持然站立姿势,然后做长吸气长

呼气练习。

采取的姿势,左手开掌向前方伸直,右手握拳置于腰间。

平缓地长吸气,然后一边缓慢呼气,一边把左手掌改握拳 置于腰间,右拳向前击出(左右拳同时做动作)。

一边吸气,一边慢慢作向上架防动作左手腕扬起,置于额 头前,右拳置于腰间)。

一边呼气,一边击出右拳,同时左拳放回腰间。

这些呼吸动作先要单独反复练习,然后用长吸长呼,长 吸短呼,短吸长呼,短吸短呼四种呼吸方法和技术动作配合 练习。

第二章空手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手脚各部位的名称与使用方法

空手是利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进攻和防守的运动,合理 掌握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发挥出如同武器一般 的威力

空手技术娴熟的人不仅能很随便地做出握拳击打、劈掌 等动作、而且还能留给人们力与美 的印象,这完全是来自于手腕子的 功夫。有时一看人的拳、手腕子、 小臂动作之间的默契配合就会说:

“这个人有功夫啊!”良好的身体支 配能力来自于腕关节和踝关节,这 么说并不过分。因为腕关节和踝关 节是掌握力的效果和速度的重要部 位。可惜有很多人忽视了它们的作 用,应该予以重视。

一、拳的种类

正拳〔图2 -.1〕

主要用于冲拳。它是以 捤拳后食指和中指的指根至 第二指关节之间为主要击打 部位。在击打目标的一.牌间, 必须集中手腕与拳的力量.手腕绷直。使拳背与小臂成直线。

背拳〔图2 - 2〕

以拳背及食指和中指为主的指根部为击打部位。它 是利用肘关节屈伸的弹力, 进行横向或纵时地快速击 打。主要适于攻击对手的面 部、肋腹部【图2 - 2】

砸拳〔图2 - 3〕

又称铁锤。它是由小指一面和掌 的底部组成的面做为击打部位。主要 用于反击对手的腹部等。【图2 - 3】

图片19 图片20

凤眼拳〔图2 - 4〕 在正拳的苺础上,小指、 中指内扣,食指第二指节 向前突出,拇指扣)1午食 指第二指节处。主要攻击 对手的人中、眉心、肋部 等部位。【图2 - 4】

龙头擊〔图2 - 5〕 在正拳基础上,食指. 中指、无名指第二骨节向外突出,而中指则较其他 各指更突出,拇指扣压于貪指第一指节处。主要用 于攻击对手的人中、眉心、 肋部等部位【图2 - 5】

平拳〔图2 - 6〕 除拇指以外的其他四 指第二指节弯屈,拇指弯 屈内扣,使拳成扁平状。 用于攻击对手人中、肋部 等部位。【图2 - 6】

图片21 图片22

二、掌的种类

劈掌〔图2 - 7〕 拇指弯屈内扣。其余'四指充分伸平,利用小指 一侧劈击对手的太阳穴、 颈部、肋腹等部位。

挑掌〔图2 - 8〕 四指伸平并拢,使用劈掌反方向食指一侧,横 击对手的头部。

摔掌〔图2 - 9〕 运用掌背,主要用于防守。也可用来攻击对手 的肋腹等部位。

图片23 图片24

三、特殊的使用方法

1.推掌〔图2 - 11〕 手腕向上挑起,以掌的 根部鼓起的部位推击对手的 下颚等部位。也有用于推押 对手的冲拳或踢击等防守场 合。

2.青龟掌〔图2 - 12〕 立掌,利用小指一 侧及掌根部击打对手的 面部、锁骨部。如能钳制 住对方的手,使甩此掌 效果更好。

3.熊掌〔图2 - 13〕 各手指的第一、二 指节弯屈内扣,把掌的 全部做为使用部位。主 要攻击对手的面部。

4.鹤嘴拳〔图 2 - 4〕五指尖 捏拢在一起,利用五 指的指尖啄击对手的 眼睛、喉龙等部位。

5.鸡头掌〔图 2 - 15〕手腕前 屈,拇指指 节突出,用来顶击对手 的肋腹等部位。

鹤头拳〔图 2 - 16〕屈腕,用手腕背部托击对手的下颚部.腮 部。 【图2-16】

肘关节〔图 2 -17〕用刖关节顶端顶击 对手的面部、胸部、叻 腹部等部位。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7图片28 图片29 图片30 图片31

四、脚的 使用方法

虎趾脚〔图 2 - 18〕脚腕绷直, 脚尖用力勾起, 用突出的前脚掌 蹬击对手下颔、胸、腹以及裆部。

铲脚 〔图 2 -19〕脚腕用力回 勾,以小脚趾一 侧部位,向侧方 铲击对手。当对 手位于体后时, 可以脚跟后部位 向后踢击对手。

小腿 〔图 2 - 20〕以小腿的外 侧为主要部位。 当对手抬腿欲 踢,转身躲的 同时,抬腿屈膝 用小腿外侧予以 阻击或截击。

脚背〔图 2 -21〕 脚背绷平, 脚尖向下用力, 以脚趾根部位踢 击对手的部或 后背。

脚尖(图 2 - 22〕 五趾并扰. 以脚趾的趾尖部 分.踢击对手的 腹部或喉部等部 位。

膝关节〔图 2 -23〕 又称膝锤。 与运用肘关节相 似,主要顶击对 手的裆部、腹部、 大随部位。脚跟 以脚后跟为进攻部位,用于 后踢等。

图片32 图片33

第二节步型及其练习

一、基本步型

这里所说的步型是指下肢站立的姿势,它首先必须牢固, 其次要能够应付各种变化,有利于各种技术的充分发挥。根 据脚所摆放的位置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步型。

并步〔图2 - 24〕在身体站立的基础上两脚并拢靠紧站立。

八字步〔图2 - 25〕在并步基础上两脚尖外撇站立,也就是所谓“立正”时 脚的位置。

外八字步〔图2 - 26〕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外撇象“八”字形。

内八字步〔图2 - 27〕两脚仍开立与肩同宽,仅脚尖与外八字步相反,两脚尖内扣。

图片35 图片34

平行步〔图2 -28〕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指向正前方。

丁字步〔图2 -29〕

两脚前后站立.相距约30厘米,后脚尖指向斜前方.前 脚尖指向正前方=

V字步〔图2 - 30〕

在丁字步基础上,前脚后跟与后脚后跟在一条直线上。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39 图片40 图片38

前弓步〔图2 -31〕 两脚前后站立,前腿屈膝下 蹲,后腿挺直。上身面向正前方 或斜前方,腰部挺直,身体重心 平均落于两脚之间。这种步型主 要用于进攻。

后弓步〔图2 -32〕 两脚前后分开,后腿屈膝下 蹲,前腿挺直或微屈。身体面向 正前方,腰部挺直,重心落于前 后腿间后十分之三处。这种步型 主要用于防守。

图片41 图片42

马步〔图2 -33〕两脚左右一字分开,略宽于肩,屈膝下蹲,两脚尖内扣, 腰部挺直,如同骑马。这种步型适于侧面的攻防。它不仅能 锻炼脚、腿、腰的耐力,而且可随时变化成其他步型,因此是练习站步的基本步型。

四股步〔图2 - 34〕在马步的基础上脚尖外撇,腰部降低。适于侧面的攻防。 和马步一样,它也 是练习站步的基本 步型。

不动步〔图2 -35〕 象马步那样,屈膝下蹲 外撑,身体及两脚尖指向斜 前方。这种步型适于迅速地转守为攻。

三战步〔图2 -36〕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左脚向前伸出一脚长.脚尖内 扣,两膝略屈.上身保持正直并收腹。这种步型能前后左右 变化自如,主要用于防守。注意两脚间距离过短,会使两膝过于靠近而失去身体萆心,不利于应变。

虚步〔图2 -37〕身体電心落于后腿,前脚跟抬起,脚尖轻轻点地,膝盖弯屈并略向内扣。后脚尖指向 斜身方,膝盖弯屈。这种步型 适于轻快地躲闪对手攻击后迅 速进行反击。

半月步〔图2 - 38〕 这是介于前弓步与三战步 之间的步型。前后站立的步幅 似前弓步,两膝略屈似三战步。 这种步型能防御来自各方面的 进攻,可以说攻守兼备。

交叉步〔图2 -39〕一条腿屈膝站立(支撑腿,另一条腿弯屈交叉于支撑腿 脚后跟部,脚尖点地,(也有的交叉于支撑腿前脚尖部),起 平衡作用。这种步型适于跃起之后的落地时,一般情况下两 脚不会同时落地所以必然有 一条腿起主要支撑身体的作 用。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5 图片46图片48 图片47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51

二、练习方法[图2 _4〇]

在理解各种步型要领的基础上,练习每种步型的固定姿 式,然后以马步为基本步型,进行马步变前弓步、变后弓步 这类的练习,边练 习边体会各种步型 间的相互关系。练 习当中要始终保持 身体重心的稳定 性。

图片52

三、身体移动

身体前后左右进行移动时不能像单纯的走路与跑步,也 不能象青蛙那样跳跃,要以一只脚为轴脚起动力作用),其 脚底用力蹬踏地面,膝关节向移动的反方向充分伸展,利用 蹬踏的反作用力,使腰向移动方向挺出。在腰挺出的同时伸 出的脚叫动脚。动脚要轻轻擦滑地面向前迈出,这叫运步。 要求轴脚蹬踏有力,运步轻快。经常这样练习,必能收到很 好的效果。不论是练习组手还是练习型,只要霹雳扒拉非常 热闹,分不清静与动一听便知是初学者们在进行。对于技术 精湛运用自如的高手,不论运动得怎样激烈,也不论是跳起 还是落地,是不会发生很大声响的,但如果做踏步动作,也 要有把床板踏裂的力景。

1.前移动〔图2 -41〕

后脚为轴.膝关节充分伸展,脚底(特别是脚跟部)要 用力向后蹬踏地面,利用反作用力,腰部迅速前挺,同时前 脚向前迈出。

后移动:〔图2 -42〕

以前弓步的后脚为轴脚,身体重心向后移动,后脚用力 向前蹬踏地面.使腰部向后运动,同时前脚迅速擦滑地面从 后脚内侧通过停于后脚后方。后移动在防守时往往使用运步。

图片53 图片55 图片54 图片56

横向移动〔图2 -43①②③〕横向移动要以移动反方向的脚为轴脚腰和动脚—起运 动,而且腰的高度不能改变,身体重心平稳。

图片57 图片58 图片59

滑进步〔图2 -44〕保持上身姿势,把与移动方向相反的脚作为轴脚,轴脚 向移动的反方向蹬踏地面,腰部随之挺出,动脚擦滑地面向 移动方向迈出后轴脚也擦滑地面跟进。滑步的距离一般以一 步长为适宜,如果滑步距离过大容易导致身体電心的不稳定。 滑步主要用于迅速攻击对手。

踏进步〔图2 _45〕

踏进步是以轴脚做为支撑脚,动脚的膝盖抬到一定高度 后,以脚底的全部用力踏向侧下方地面。

图片61 图片60

四、转换方向

所谓转换方向并非机械地改变身体方向而失去主动控制 身体的能力、而是运用一定的技术迅速有效地完成方向的转 换。其要领是充分运用腰部扭动的力量带动轴脚,这时轴脚 应紧扣地面,用脚底全部的力量捻地,使身体迅速转换方向。

向后扭转,是以后脚为轴脚,腰部向后方用力扭转。其 要领是,以腰为轴,后脚跟捻地,睹部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向 后扭转.否则会影响转动的速度。

从正面前弓步转换成右侧面前弓步。以前脚为轴, 向右转动。〔图2 -46]

从正面前弓步转换成左侧面前弓步。以前脚为轴,向左转动。〔图2 -47〕

从正面前弓步转换成后面前弓步.以后脚为轴向左 转动。〔罔2 - 48〕

图片62 图片64 图片63

从正面前弓步转换成后面前弓步,以后脚为轴向右 转动。再以后脚为轴向右转动成左侧前弓步。〔图2 -49〕

从侧面前弓步转换成正面前弓步,以前脚为轴向右转动。〔图2 -50〕

从右侧面左前弓步转换成后面右前弓步,以后脚为 轴向左转动。再以前脚为轴向左转动成左侧面右前弓步。〔图 2 -51〕

图片65 图片66 图片67

判断

正确地判断对手的攻击路 线,然后转守为 攻才能收到良好 的效果。因此, 在对手进攻时, 其步步紧逼而 来,首先冷静而 迅速地作出判断 是十分重要的。

图片69 图片68

1-在判断对手进攻意图后,上步于对手前脚内侧,别 住对手膝关节,从而瓦解对手的进攻。〔图2-52〕

在中段防守的基础上.看准时机,身体大輻度扭转, 绕到对手身后时击其背部〔图2 -53〕

躲闪开对手的前踢后进行反击。〔图2 -54〕

图片71 图片70

 

 

浏览2,48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