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实战搏击中,旋转乾坤打法遇敌变化施展乾坤打法,圆中有圆, 圈中有圈,半阴半阳,长短互用变连合二为一,拳学、力学、力之运用、浑 元力法、旋转乾坤、据风卷力之神速,旋绕缠衰是克敌万法的原动力,得其 道也(乾坤松紧变惊弹)。

综上搏击问答,总结实战拳学是散打技能的需要,是浑元冲氧拳的心 得,即练搏击之道要学心法,修炼搏击意识,动连惊变,不固持肢体,招式 只是你的臣子兵将,只是你手持的利刃,护打之用,听你号令,就看你如何 指挥,调动玄兵利刃,诡道战术,神力本能,攻守克敌。

五、王芗斋遗著手稿

重理

万物一理,拳亦如是。其入手原则皆近似,非指绝对之局部,非指具体之环节也。拳艺之精,始于初之正确,而后方入正 轨明途也。

习拳应以善字入手,从静中作为,方能达初之 精确之正路也,再增繁功以臻至人微入妙也。然学 识学术亦如是也,研究越高级,入手作为越应正 确。佛、儒、道、医、天主、基督,均平心正性,

善念济世,由善心慈念人手,由静心抑欲、清静中 求其作为,解理悟性,体认源识,以理义而指导行 为也。拳学更应如此,入手与作为原则是不能改变的。至于每一具体、每一 局部,或某一单纯之事物中,或可有其与总则不尽同处,亦属常规之例。但 总则方向不可逾越者,是理义大局,整体概念也。此理望当慎记之,慎求之,慎为之。

困融和悦过胸静,气息平细缓中修。神含太虚息俗念,通体松整狂傲收。浩气包容天地广,慎严求索与时酬。笑而不识髓根理,解读心法共参究。守定平庸尽心求,奥理研习意作舟。有朝一日明析理,同得大道任遂游。



拳中之“吸”鲜为人知,实是鲜有人用,鲜有人研也。挤、按、撞、 拍、抖、弹、扔、推以及砸、削、扇、挂、裹、偏、挫、靠,拳界因多研、 多用不为奇,因其为明,而吸则为暗。吸为稀传,而诸皆常施也。

另,吸难为,而诸易用。故是理则所系,非吾不言、不教,实技击桩之 站功,吸膀溜臀之吸,吾早有所言著,只是人多不深解,一览而过,故不 明析。

实际,吸膀之吸是提、抽、拔、拧之意总和而言,桩中含奥,有拧卷、 提吸、抽拉、拔拽等相近而微细之不同,桩中所求重吸,用时方可知吸也。

另例:推手中有“先搭吸而后撞放”之说,此中之吸非手拉、臂缠之 意,实为从“搭”字再悟“吸”字方入轨也。搭是肘前至腕的小臂与客方接 点(接触之位置)而言,故不能用手拉、臂缠,是点力接触到一定力之时,身动而点力不移之力点,摩擦形成挂吸之力也,从而牵动客方或定住客方以 达放扔之用也。此亦是吸!

再者,我力由上向下拍、砸客.方,功力所至而迫使客方上接之力,下行 于其身以达背、腰、膀而至腿,形成对方受力后的反弹作用,至对方因我下 力大,而反作用之力在我力达点之后,客方反而自身向上跳弹而起,有如用 手向下按弹簧,手一抬,弹簧反而向上弹出,两者为一理也。

观者不知反以为是我吸所至,此实为客方自身受力反弹,而形表之见是 我吸客而起,我向前再放瞬间,而客反向后被我扔飞,其是我向下力后再出 向前力,两力之运发火候之间而成。

自此方有我“吸扔陈大力士”之传言,实是多位观者不明上述之言中就 理也。今明言解释因由,再不知悟,就是不认真听了。



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处。你们问何为“处”?这就问对了,处的 原则非对方站立时的脚面,也不是对方的小腿以下的位置处,所谓处,是对 方之要害,头、胸、腹、背,但处应为对方之头的鼻为最佳。“鼻为中央之 土”。冲破客之土制胜势无余。

拱形

涵虚,多适三节之中位。掌心、脚心宜涵虚,腋下、胸前宜涵虚。

桥多为拱形,是各力点面之合,形曲(屈)力(意)直是为一理,正凸 处有支撑力,里空灵有蓄发力,而两端出弹放力,合分可互为,两向能发 用,分作有二挣,整运得摧、撞。技击达骤发瞬变之用,养生利气血运行。

改拳

今天谈“改”就是变与更换,改就是纠正。向前直线行走时,人的双脚 一左一右,交替迈步路线才能直,直是正确方向。但是要有一左一右的随时 纠正、改正纠偏差,这样才能按正确的直线而行!

练拳更应按此理掌握拳道的原则,体认精髓。执着傻练,就单一而笨 拙,难得应变之机要。两肩左前右后,两足一伸一屈,两手一高一低,都是 偏侧,对于正直是错,但如前、后、伸、屈、高、低,突作颠倒而用,或达 两不同之平衡,其正直之力效自发,其理自明也。正、侧互为是此理的集中 体现,其拳中之变、之改是原理的实用效果所定,非指错了就改之意,曰后 当在实操中多加体认之。

重击

打不着不打,打不倒不打,打不死不打。所重者为力不虚发,差尝不空 作的要义在此。

作拳应敌连击、续进,是有用之作,但非高妙之为。高者先蓄而后发,缓运而突用,松柔惊弹,用一而不用二,更无再三,再四。一触即爆发,真 意如此也。

定法

拳者养为一,练为二,用为三,程序不可倒置,所以拳要有规要,事有 则守,以属定法,方成正解,这是其一。其二为养不达勿练之,练不达而勿 用之,用不明则无效也。学生考试不及格不能升学,练拳不到水准,难求进 益,必如上楼之梯阶,先达而后进高也。

官廉是清苦治世,心善为武德之基,紧学为求功之道,博求为达奥之 源,精研得进阶之路。不苦于参练者,拳艺定一般。

目正是不歪斜,当从心正入手。功深是超常人,当从勤练入手。明理是 知懂透彻,当从精研人手。无功不进自有原因,如自不能解,当求学于名师 指导入手。

无知

迷神、信鬼,自属无知之辈;而发外气、能成仙,亦为练拳迷信思想;

但追求套路、专究招数、窍门,或用重物练本力、用懈柔逃猛袭,均为迷信 误导,于真正拳义大违,对庸手亦难应付,遇名家高手必败无疑!所以不符 拳理,即为不能实用之术,再下功夫也不能施展运用。如真明理、符则而体 认练之,随手而用,随心而发,则打、放自如,轻而易举不费心力也。

大成

神真意至,虚独存,悠扬相依,绵绵如醉如迷,静性有旋机。

脱肩松臂懒束腰,神情意力似黏糕。一切知感全不要,静室常露赤条 条。有心练求得实相,无念含精任逍遥。钟山云雾如参透,天下晴空一羽 毛。练时全身发热,气血交融,应感轻舒愉悦,如水中漂荡,旷野闲庭。

无论练何功,疲累皆为误,每练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提髙。做学问永无 止境,练拳也无止境,有止境就无进步。有人说我已达“上乘”已达“大 成”,此话对否应看如何理解。

国家社会无止境,上乘、大成之境亦应无止境!何为上乘?何为大成?

上乘、大成的标准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认识层次也无一定标准,其说各 有不同,怎能说成有止境昵?如此解方能正心、正法。大成拳亦应无止境, “大成”二字也应解为无止境。

六要

继承先驱的成就之后,方能得到提高,然后才可启迪后学。我要求你们 并不高,一要具德、二要务实、三要精修、四要勤奋、五要坚持、六要纠 误。老人就是青年的奠基者,你们就是后辈的奠基者,大家肩上的责任同等 重要。

我是河北原籍,周子炎是山东原籍。都说河北出英雄、山东出勇士。其 实不然,山东有武松,也有武大郎;河北出猛将也有弱兵。不在地区之处 所,不在身体之强弱,不在体重之轻重,身材之高低。如若如此,瘦小、体 轻、有病的人就不用练拳了,不少各家瘦小而功高,所以是在个人的修为如 何。只要正确坚持,恒心修练,终有收获。

合意

动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动,其意在动静之间,有静方有动,有动方 有静,白天人多动,夜睡多静,一动一静之间在拳中应体会在于用。神意的 动静,形骸的动静,一是在外,一是在内,有别又关,合拳意而为之。

“合意运动”指本意运动。顺应意的支配,行成运动,如达到无感觉受 意运动,是有意无意间之运动,再达本能运动是“自动运动”的境界过程, 所以方能获得神、意、气、力,入于化境。

浏览91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