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延华先生是河北深县程家村人,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四条庙内做眼镜 为业,故人称眼镜程。他的门徒名手很多。他原是躀跤名手,拜董海川先师 门下学八卦掌。下的功夫特大。当年像李文彪、靴子张、馒头郭、磨管张、 李永奎等等,还有什么保镖护院的,什么花鞋、大辫子,都败在程的手下, 所以眼镜程名冠京师,外省市也没有不知其名的。
某年有个山东大汉叫李永奎的,身高六尺,背一个铺盖,卷内插一把单 刀,找到庙里来,进门即问:眼镜程在吗?到屋里又问:哪位是眼镜程?程 见他这样便问他:贵姓呀?答说:姓李。问:由哪里来?答:山东,我特来访眼镜程的。程说:他出去了。我也姓程,是他弟弟。李又问:眼镜程什么 时侯回来吗?程答:那可不知道。便命小徒沏茶。程又问:你吃饭了吗?李 答:尚未。问:你吃什么?叫徒弟去买。李说,吃五斤大饼、二百个饺子 吧。吃的买来了,李把饼和饺子一卷都吃光了。程又问:吃饱了吗?李答: 凑合吧。李等程等得着急起来,便在院子里转,后来他到门外去了。程命小 徒弟看他干什么?小徒到外一看,门外两个石柱子栓马桩,头上的小石獅子 李过去用手往下一砸,把狮子脑袋砸掉了。小徒弟回来一说,程想,他由山 东来,要不比他就不会去。李进屋喝水,程说,我哥什么时候回来没一定, 我也练过,咱俩院里练练吧。李说,好。说着二人就到院中比起手来,走了 一趟,程照李的胯上一掌,把他击出去很远,倒在地上。李站起来恶虎扑食 般向程扑去,程一闪让过,复一掌又把他打出去了。李站住说,你那里是程 师的弟弟,分明你就是眼镜程。说罢便跪下说,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收我做 个徒弟吧,程于是教他练掌,练了一个多月,程说:爷们,教你练没关系, 你这个吃我养不起,还是回家吧,李也笑了,便拜辞回家了。
据说练形意拳的郭云深听说董海川名震北京。便到北京先找程延华,因 他们是同乡,又彼此相识,程一见说:您来了。赶紧沏茶。问.•你进京有事 吗?郭说:没事,想访访董老师。程说:你的名也有啦,我的意思你还是不 用见他,他不爱动手,如果输了怎么办?二人喝茶之间,郭说:程老三,看 拳。冲着程打来,程一闪,郭这一拳没打着,却打在门框上,把门框打下一 块木头来,门框被打环了。郭看没有打赢的希望,于是住了两天便回深县 了。又传说当董海川名震京师时,郭住肃王府访之,苦战三日,未分胜负, 当时郭之功夫已震南北,因未见八卦之特长,终不心服,而董先师也欲观形 意之优点,故有意比试三天至第三日,董以掌进,愈变愈广,郭遂大为拜 服,而返。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杀人放火,各处乱窜。程延华 家在崇文门外河泊厂四十六号,某日出门正遇德国兵十佘人,要对程进行检 查。程因言语不通而不允。德兵动手打来,程还手打倒十余人,打得德兵东 倒西歪。程想进邻居院躲避,又怕给人家带来麻烦,便毅然上房逃走,那 时男子都留有发辫,当他向上纵时,因辫子被瓦缝卡住窜不上,两次想再窜 上,德国兵虽倒地而均未死,便向程开枪射击,把程打死在河泊厂东巷。
霍元甲轶事
力士霍元甲,河北人,兄弟十人。都以拳艺著称。元甲是其中魁首,北 方人都知道他的勇力,绰号“黄面虎”。
某年,霍的朋友写信给霍,告知有美国某大力士,力能扛鼎,身体可载 重百斤,问霍愿意不愿意同他较量?霍回答说:这样的勇士,我们北方人见 惯了,逞什么能?于是慨然答应了。他到了上海,与某力士相约,力士却不 敢出席了。有东海赵君,想与霍角力,霍不同意。后来赵登报加以刺激,于 是霍叫他的徒弟,在张园和赵比赛,把他打败了。不久,赵又聘他的朋友, 与霍相约比赛。起初,霍仍叫徒弟上场,不分胜败。结果还是败在霍的手 里。这时,霍慷慨陈词:我之所以来上海,是想和国外猖狂的力士一战,至 于同类相残,不是我的志愿。凡我同胞,今后希望莫来打扰。他又创办精武 学堂,发扬尚武精神,不遗余力。他常说:国要强势,国人非人人习武不 可。又说:西欧人士精研一项技术,总是几百年才大有成就,现在我的拳 艺,已经传了七代,也等于研究几百年了。不久,某国著名柔道专家,慕霍 的大名,想战胜霍,于是邀聚十人一同来上海,与霍角力,然而都怕死,要 求不用拳击。霍当面予以驳斥,结果以手势决定胜败。双方各出一名证人, 霍又叫他的徒弟先上场,某国人接连被打败了五个,大为恼火,急选一最有 力的,与霍搏斗。那人知道霍是劲敌,出臂想伤霍,霍稍稍以手相格,那人 的肩膀就折断了。大怒,诬指霍违背诺言。结果因为众目共赌,输了理退下 去了。然而他们始终不甘心,后来设宴请霍,席间大大对霍恭维一番。霍 说:我得了咯血症。某国人说:怎么不医治呢?霍以找不到好医生回答。某 国人念有机可趁,看了一下说:某^先生,就是良医。霍相信了,吃了他开的 药,越吃病越重,以致含恨而死。
大王五轶事
大刀王五,是光绪年间京师的一位大侠。以保镖为业,河北、山东盗 伙,都奉他为首领。王五制定规矩,加以约束;所劫财物,必须是贪官污吏 的,如果不是不义之财,就丝毫不取。光绪五、六年间,京师发生劫案几十 起,官家捕拿,一无所得。都猜想是王五干的,于是就告到刑部。当时刑部 总司案兼典狱官,是江苏溧水县濮青士太守文暹,奉到上官之命,调五城御
史带领官兵前往捕捉。王五住宣武门外,御史得到调令,点士卒几百名,围 住王的住所。王以二十多人,手执器械等在门内,门外官兵几百人,都不敢 进去,只是大声喊叫示威而已。直到天黑,还不得要领。官兵只好走散,各 自回家。散后,才知王五不知在什么时候,也穿上官兵号衣,混在人群中, 而官吏却不知道。第二天,王五忽然来到刑部自首,太守召见询问,回答 说,先前发兵捕我,我所以不遵命,现在兵撤走了,因而前来投案。问他这 几月以来的劫案,承认那些不是他的党徒所作,那些是外路贼人所为,佩佩 而谈,豪不掩饰。太守固深知王才艺勇烈,想开脱他,便假意说:我就知道 这些劫案与你无关,然而你一人到处交游,纵酒狂赌,这绝非善类,我逮捕 你,将施以薄刑而戒大祸。打了二十,赶出门去。
光绪九年,太守出任河南南阳知府,将赴任,而资财不够,到处借贷, 无所收获,非常忧闷。一天,王五忽然求见,门卫挡住了,再三请求,于是 叫他进去。王进人叩头,说小人承蒙大人再生之恩,无可报答,现在听说大 人出任南阳这一路强徒很多,没有小人护卫,一定会落在他们之手。听说大 人盘费也缺乏,现带来二百金,请路上使用。太守坚决不收,说我已筹得路 费了。王五笑着说;大人何必瞒哄小人?大人今早还到某洋行处借百金,没 谈成,怎么会筹得了呢?这样吧,大人可写好借券交给小人,等到任以后再 归还如何?至于执缰随蹬,侍侯左右,大人即使不同意,小人也决定跟在身 边了!太守不得已,照他所说写一债券给他。于是一同起程。来到河南卫辉 府,一连十天,都是大雨,黄河水势猛涨,过不去,所带的路费快用完了。 太守找王五商量说:盘缠又完了,黄河过不去,怎么办?王五笑着说;这一 点点事,会把王五难倒吗?说完,匹马佩刀,绝尘而去。其他随从们叫喊起 来说,王五打劫去了!太守大惊,彷徨终日,饭也吃不下。天黑,王五才回 来,结下腰缠五百金,放在几案上。太守正颜厉色道:我随口渴,绝不喝盗 泉一滴水。赶快拿走,莫玷污了我。王五哈哈大笑说:大人怀疑我去打劫 么?王五虽微不足道,这区区小数,何至于借不到呢?这是我向某商人借来 的。大人不信,可写一条子叫他来。太守立即写一便条,派侍从送去。第二 天某商果然来了,取出王五写好的借券呈给太守过目,果然一点不差。太守 这才称谢收下了。王五护送太守到了南阳,自己乃回京师,重理旧业。安晓 峰侍御远戍军台,王五护送前往,车辆盘费,都是王五送的。王五和谭嗣同 很有交情,戊戌政变之前,王五到谭的住所,劝他出走,愿跟随保护,谭坚辞不肯作罢,谭就义后,王五私下组织壮士几百人,打算有所建立,这一志 愿没有实现,而义和团起来了,王五也死于这一运动中。
张宝忠轶事
张宝忠,擅长把式,且善掼跤。在天桥虽然设场较晚,可在他7岁,尚住 在宣武门外西砖胡同,他已练就了一身的武艺,且不久又拜了李凤鸣为师, 从事掼跤的学习。
把式与掼跤,二者不尚得兼。得兼者,现在天桥一地仅有张宝忠一人。 他在1934年,曾率领妹妹代表北京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武术大会,比赛科 目为枪刀剑棍四种。结果他荣获第五名,他的妹妹在女子组中荣获第二名。 他的妹妹叫张琪娥,比赛那年才十五岁,如果不是素日有特别锻炼,恐怕临 场预赛发慌还来不及,哪能把荣誉带回来。
张宝忠的家庭,每天早晨都把练武术作为主要的事情,自己练,妹妹 练,不到七八岁的两个孩子也跟着练得有了根基。他家练武术是祖传,张宝 忠的父亲张玉山,善打一手标准的弹丸,在1933年全国武术比赛大会上,他 以弹丸的比试获得了第二名,当时深得社会人士的赞誉,可惜英年早逝。张 宝忠的场子上有大刀两柄,一柄重160斤,一柄240斤,任凭谁去试,等到谁 也举不动搬不起来的时候,张宝忠竟可以慢慢地抓起来举过头顶。天坛市场 各路英雄都有,要讲力大,大概无出张宝忠之右者。
浏览1,5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