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与调养相结合调养包含生活调养与情感调养,生活调养要注 意,合理饮食,勿暴饮暴食,勿受物欲的诱惑,练功防风吹,尤其是练功自 觉有内气运行时更注意避风邪,情感调养要注意少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的干扰,练功者要心胸开阔,克制发怒,要做到恬淡虚无。
练功与治疗相结合以医生指导下,练功前以治疗为主,配合练功的 活血化疲,激活细胞作用,内外调理,使病症好转、痊愈。
动静结合,以静为主静功是外静内动,动功则是外动内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因人而异选择自己的功法精炼,掌握功法精要,康复自身的健康效 果,持久的练下去,方可受益。
第三十一节崔有成的捋脖顶喉打法
崔有成是大成拳(意拳)的第三代传人,是我的义兄,自创一套捋脖顶喉打法,在实战 中非常有效。
无论是推手,实战搏击中,双方击打很容‘
易让对方捋住脖子,撞其胸或被摔倒,有的束 手无策,双方较劲,茬推不得,难解难分,为 攻破此法,有成兄常说:一是以抖动缩身上超 拳,或用旋身转打横击法攻敌,二是用抓肩捋 臂横肘顶喉转身发力,打摔并用,声东击西,制敌死地,求机灵变不拘泥,高挑低捋横掩 闭,由此顺势变打,螺旋力,简单实用。此法 中我通过实战总结,又加上独有的小八步,掰扣走转,旋摔变打,巧妙制 敌,使敌不得力,无法发挥,刹那间以惊、弹、抖、炸,变连,发力,而制 敌取胜。综上妙法,因人而异,在实战中,多体验,多实践,激发动力、活 力,调整精神状态,打法多变,平日培养实战意识,沖氧蓄力,交流中找差 距,找力学,找应手,多修炼实用性,不要停留在练功上,打法实用是拳学 精魂,千锤百炼冲击力,运用自如战敌力,攻击防守变步打,进退自如里外 攻,人有上中下,步有圆中圈,抡拳混元力,触敌惊变连。一切动能以实战 为准则,应击协调性,把握距离,调整抡拳的空间,抢步快、上手快,瞬间 发挥打出自然性,方为搏击功效。
第三十二节习武者的动作习愦
在武术界所有练拳者都有个人的习惯招式动作,功法不同,练法不同,这是多年受各种功法和训练方法的影响,长期练习自身反应出不同招数动作 的定型,所以在实战搏击中表现出个人习惯。所谓环境不同个人习惯不同, 练什么拳有什么习惯。例如:练过太极拳的人有柔和动作的习惯,练过形意 拳的人有形意刚劲习惯,练过八卦掌的人善用八卦步法和变法的习惯,练过 大成拳的人常以实战发放力为用,练过摔跤的人常用抓人摔法为用,还有五 花八门的打法等等,这些都是练拳人的习惯。如果能放弃自守,把间架招式 改变成实战动作精神意识所用苦心实练,处处以攻守模式训练,攻有方,退 有法,无招无势是打法,打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个人习惯)自然发挥,方 为搏击之道。
第三十三节武市兵器的认识
武术器械是古战兵器的延伸,可用来健身运动,活动肢体,起到强身作 用,也是继承古技,传承武术技艺,发挥古技之长,所以武术器械用而广之 不可失传,更需要创新发展。王芗斋先师曾指出器械是手臂的延伸,拿一根 小竹竿就可代替器械。我在创研浑元冲氧拳时对器械有以下认识:所有器械 都是双刃剑,杀伤力很强,同时也会伤人伤己,看你会不会用,会用才能发 挥器械的效用。这就需要在实战中总结,方能练出真活。“手持器物双刃剑, 一手持刃一手抓,劈挑拔撩点刺扎,浑元变化是一家,持器胆大冲力大,拳 器步法混相加,四正八方圆中圈,八方反正阴阳变”,这八句口诀是说:一 手持器如同双刃剑,与敌迎战,另一只手配合,器械与掌拳步法相合,可称 之为浑元整体,灵活制变,快者如方圆圈,只要浑元力学合理运用方法得 当,在四正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进退反正,八方圆中圈,阴阳变化自如, 就可发挥智能胜敌,这就是我对武术器械认
第四章
武医结合之总论
第一节武医结合学说的提出
武医一体,武即是医、医即是武,这是传统医学和传统武学的共同之 处。因为不管传统武学还是传统医学,其中心思想都起源于《周易》中的大 道归一。综观历史上较有成就的武术家,其本身就是一位医者;而历史上的 名医,也与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东汉时的华佗,医术精湛,又仿 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 强身健体,而五禽戏本身就是一种武术。武术的较浅境界是强身健体、搏击 制胜,而当武术练就到一定层次之后,既能领悟“无招胜有招”的无为境 界,从而进一步探求天、地、人的因果关系,这与中医中所说的人体正气受 外界风寒侵袭所导致疾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对于一名医者,中医学以阴 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 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 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 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 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 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而武术可以增强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 传统医学和传统武学,就变得密不可分,形影不离。拋开了医学的武术,便 没有了灵魂;拋开了武术的医学,便没有了实践。
武医结合是很好的搭档,就如同中西医结合,各有所长,都有自己调理 治病的方式和手段,就中医而言可未病先防,辨证施治,开方抓药;就武学 而言,有运功健身,调理保健,开发智慧,益寿延年等功效。武医之间的结 合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西医学中也不乏武医结合的例子,如武术可辅助现 代医学中的康复功能。以武医结合的指导思想作为准则进行拳法的修炼、搏 击的攻防,通过浑元冲氧拳来进行调理、治疗、康复、养生即是我们修炼浑
元冲氧拳的更高层次的境界。
第二节武医结台自然健康理念
生命在于运动一健康未病先防 疾患恶习致损一疾病元肽修复 体需平衡医学一调理自然疗法 营养天然精气一益寿保健养生
注一:生命机体是在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体 内细胞新陈代谢的生命运动的自我更新,机体是一个整体,调节神经、体 液、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例如:人体在运动时主动调节自身功能,以适 应自己生理的需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注二:保护身体健康应以预防为主,避免疾病发生。所谓不治已病治未 病,有两种含义。一是:未病先防,未病之时采取措施。二是:既病防变, 已经生病积极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这正是中医的思想体现。中医 历来有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的说法,即健康未病先防。
注三:疾病发生原因是外邪致病因素,正气是人体本身功能活动的根 本,邪气是人体发病的因素,日常生活不良习惯是致损健康的源头。
注四:元是自身肾源功能,肽是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广义称之为活性多 肽。由体内多种氨基酸组成,是自身潜藏的药肽。对人体健康、生物功能有 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净化血液,促进血液 循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细胞活动,起到营养修复作用。
注五:人体的一切都需要平衡来调节,平衡医学应从大自然生态和体内 生态平衡考虑,人体内外环境有天然防御功能变化的主动性,平衡医学是人 体健康的钥匙。医学方法:主体疗法为基础结合客体疗法,激活人体细胞的 潜能,根据人体与致病因子转化辨证的最佳疗法方案,概括起来就是主动疗 法和被动疗法。简说就是加强整体防御功能与局部防御力结合调节治疗法的 新观念。
注六:当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下应当不断的营卫,调理体内生态平衡,调 动潜能力量,通过主体自然疗法,自我防治、自我修缮、自我康复。
注七:营养是天然的精华,气是体内流动富有营养精微物质,也可以调 节脏腑经络组织的各种功能活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原动力。气的 充沛,脏腑强盛身体健康少病,气衰体弱则抗邪无力。每日冲氧呼吸天然精 气,充氧全身是最佳的营养素。
注八:未老先预防,求得长寿,谓之寿老又称养老,两者均属养生医 学。人活百岁寿命一定要掌握保健医学,多极多路的调节自身防病措施,颐
养天年。
武医结合养生之道,精神摄取除六害,可保性命延百年:①薄名利;(2^ 声色;③廉货财;④损滋味;⑤除倭妄;⑥去妒忌,六害伤损健康。克服焦 虑,情感伤,按如下四种调理法,有意培养保健康:①顺其自然乐观态,安 定情绪气血行。②大喜大怒生意外,控制情绪缓冲剂。③思焦忧虑耗精力, 忌过焦虑保健康。④悲忧哀愁伤之心,宽容其乐保自身。以上六害四调须记 牢。凡事超脱自生乐,天下结缘传福音。
浏览8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