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比赛的节奏包括动作节奏和战术节奏两种。战术节 奏又分为进攻节奏和防守节奏。所谓动作节奏是指运动员在 相互对抗中进行有效攻防时,所使用的技术动作在强弱和时 间间隔上所体现的一种关系。武术散打中所运用的踢、打、摔 等多种技术动作,无论是单一的连用或组合使用,都可体现出 节奏,这种将空间思维与自行动作紧密配合的方式,增加了散 打蕴含多元概念的可能性。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技术动作的运 用都是遵循一定节奏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将动作做到饱满, 从而实现有效的击打。在训练中,教练员会根据每个技术动作 规定的节奏对运动员加以训练,这样可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 动作要领.以满足比赛的要求。同时,在攻防能够紧密配合的 情况下,减少了多余动作的使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从而为散打和击剑的技术与训练 顺利完成比赛创造了条件。
例如,做“转身横扫腿”时,可利用头、腰部的转动带动大 腿、小腿摆出,形成有序的连续性动作。如果先摆腿,就无法形 成合理的节奏,即使加大用力,也无法将动作有效地完成。再 如,做“前蹬腿—左右冲拳—退步―上步双抱腿摔”连招时,要 求前蹬腿接左右冲拳的速度要快且迅猛;退步缓慢,以诱敌深 入;上步双抱腿动作要连贯,争取一招制敌,即使无法达成预 期效果,也能做到快速撤离。因此,各部分动作的力度的时间 长短要有明确的规划,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动作节奏。想要在 比赛中控制技术动作的节奏,需要在平常的练习中不断地揣 摩,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激烈的对抗中有稳定的发挥。 练习中,要严格执行每个动作的节奏要求,经过反复地练习, 大脑皮层将来自各感受器的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经历一个 泛化到分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自动化,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 型,那么该技术动作的节奏感就形成了。
在激烈的对抗中,运动员能否始终保持自己的动作节奏, 干扰对方的攻防步调,这对于增加有效击打次数,掌控场上主 动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对手的积极对抗中,运动员的动作 节奏不可能不受干扰,这就要求每名运动员都应具备随场上 形势调整运动节奏,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改变习惯性的侧弹 腿动作节奏,那么,就要在踢击时进行有意识的放慢或加快动 作节奏,从而与对手的防守动作形成“时间差”,获得有效部位 击打得分的机会。由于运动员在生理、心理、身体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动作节奏也会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运 用技术动作的风格和特点上。
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学习技术动作时,首先要讲解技术 动作的细节,启发运动员的自主思维,对动作规律加以体会。 通过反复、不同形式的模拟练习,以形成合理的动作时间、空 间和动态结构,正确、熟练地运用技术动作,使其更加规范化 的同时,注意合理调节动作节奏。例如,学习“侧踹腿”时,攻击 腿的一系列连续动作要紧凑,腰、髋关节的扭转与支撑腿脚尖 的辗转同“踹击”要保持同步等。其次要根据训练者自身的特 点选择合理的动作节奏,如侧踹时,提腿或展髋与踹击之间的 停顿,这有利于灵活改变攻击的角度。因比赛形势瞬息万变, 所以运动员要随时做好调整身体姿势和动作节奏的准备。对 于动作节奏的掌控程度取决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能 力,也就是说,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愈高,其技术动作节奏的变 化范围也就愈大。
二、战术节奏
(一)进攻节奏
散打比赛要求运动员积极迎战,快速出击,技术多变等, 以便尽量多地争取到得分的机会。作为武术搏斗竞技项目,散 打的对抗性是不言而喻的,从事该项目的人无不受到过对手 的攻击,同样自己为了击败对手也会不断地发起进攻,而进攻 也是散打当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和打法。那么,运动员如何利用 这一手段为自己赢得比赛呢?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就是进 攻的节奏,它作为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掌控场上主 动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掌控场上主动权离不开佯攻、速 攻、抢攻、退击等多种形式的进攻手段,将其合理地组合到一 起,合理运用不同技战术可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将不同 进攻战术通过交替使用和空间上的重组所形成的套路实质上 就是节奏所产生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对攻守技战术的选择和 运用上。进攻节奏推进着整个比赛的进程,在攻防方面起着主 导作用,根据自己与对手的场上情况进行合理地调整,以实现 有效进攻。由于散打比赛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所以,对进攻节 奏的运用上要做到灵活多变,且具有实效性。运动员能否在瞬 息万变的比赛中,沉着应对,根据场上形势的变化,准确地判 断出攻防的时机,做到克敌制胜,这需要长期而艰苦的训练, 以及实战经验的积累。我们常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是指伺 机寻找到有利于己方的时机,给予对手毫无防备的攻击,以提 高攻击的效力。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不妨将此作为实现有效进 攻的指导思想。
例如,在感到对手有胆怯、疲惫、受创时,要快速、果断地 向其发起进攻,攻击时高速度、快节奏,最好一气呵成,不给对 手留下任何反击的机会,如果快攻受阻,发起二次进攻时,要 有意识地放慢攻击的节奏,因为此时,对手已经有所准备,最 好先用佯攻、虚引等假动作迷惑动作,使其无法正确判断你的 攻击意图,使对手主动暴露缺点,而后伺机发起进攻,以取得 最佳的攻击效果。在散打攻击动作当中,不主张使用慢节奏的 打法,因为,这样很容易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不利于掌控场 上主动权,它只能是作为快攻的一种调节和过渡手段。比赛 中,运动员发起进攻时,要有强烈的节奏意识,善于捕捉对方 的动作意图,以便争取到进攻的主动权。
想要通过训练以使运动员掌握快速而又节奏的攻击手 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连击沙包:远、中、近三种距离面对沙包,在听到开始口令 后,用多种方式连续不断地击打沙包,此过程要注意出拳、后 退、移动的速度。每组进行3 ~ 5次的快攻,持续2分钟,中间 有1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此反复进行几次。要求快速连击,变 线多点,轻重分明。
连击活靶:一方双手吃一脚靶,在移动中多方位出靶,另一方不断向其发起进攻,连续进攻3 ~5次后,分开继续练习。 每组动作持续3分钟,中间有1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此反复进 行几次。要求判断准确,攻击到位快,方法多变。
(二)防守节奏
防守是为了不让对手攻击到自己的得分部位所采用的一 种防护手段。防守包括消极防守和积极防守两种。这里讨论的 是消极防守向积极防守转化。此种转化越突然,产生的效果就 越好,也就是说防守的节奏变化越明显对己方将越有利。那 么,在知道转化节奏之后,如何才能将这种转化应用到比赛当 中,以实现压制或打击对手的目的,是掌握防守节奏的最终目的。当对抗的双方实力相当,一时难以寻找到攻击时机时,就 需要积极地调整比赛节奏,以掌握主变权,通过改变身形、步 法、攻防手段等,给对手造成影响,从而扰乱对手的进攻节奏, 使其无法正常发挥出有节奏的技术动作,在牵制对手的同时, 伺机寻找到对方暴露的缺点,进而完成快速而有效的进攻。
在散打比赛当中,运动员所运用的踢、打、摔等立体攻击, 属于复杂的反应。如,双方在对峙过程中,无法准确地判断对 手的行动意图,可根据对方的进攻速度、距离、角度等情况进 行快速而有效的反击,这对运动员的战术和技术都是一次严 峻的考验,因此,运动员要在训练或比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整 体水平,以便在比赛中运用更多的攻防手段贏得比赛。但要注 意,任何攻防手段都必须符合比赛规则的要求,同时要简单易 行,且具有实效性,尤其对提高反击速度要有一定的帮助。总 之,防守反击中的节奏变换就是破坏对方已经形成的攻击节 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进攻节奏,从而实现压制对手,争取场上主动权的目的。
在防守节奏练习中可以采用假设性练习及配对攻防练习 两种手段,这对于提高运动员攻防节奏的转换能力有很大的 帮助。
假设性练习:在原地或移动中,假想对手向你发出各种进 攻招式,你在设法防守的同时,运用相克的打法来反击对手。 此种训练方法要求运动员的精力集中,节奏意识强,反击招法多变。
攻防练习:陪练向你连续使用单招或组合招数进攻时,你 要在不断移动摆脱对手的同时,变化距离与速度,以破坏对手 的进攻节奏,从而抓住有利时机,击倒对手。此种训练方法对 双方运动员都有要求,陪练的攻击招数要富于变化,防守方要 有较强的节奏意识,并能够抓住有利时机以组织快速反击。
由于节奏在比赛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运动员在掌 握和了解每个动作细节的同时,也要注意动作节奏和战术节 奏的紧密配合,以掌控场上的主变节奏。
当节奏变化在己方控制范围内时,可根据比赛的需要灵 活运用各种技术动作,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压制对手已建 立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得胜利。
在教学训练中,应将技术动作特点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 做以全面的考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比赛节奏,满足比赛需 要。训练应结合实战一同进行,以适应比赛多变的节奏。
浏览1,0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