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是相对进攻而言,防御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方法,但不是单纯消极防御, 更重要的是要为反击创造条件,反击才是真正的目的,没有反击的防御是没有多大 积极作用的。
防御是防身行为中应付对手进攻的一种兼守兼打的方法。从表面上看,防御好 像是被动的,但实质上,防御一旦见效,对方会因进攻动作的失利而带来心理上的 负担。对手进攻中的“露白”,会给防卫中的有效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学 习防御技能并能在实施中合理地使用防御技艺是争取战机主动权的有效方法之一。
防御,不是防而避之、躲而退之的消极防御,而是以守为攻,变守为攻,以防 带攻的积极进攻技术。防是手段,攻是目的,这是防身自卫中一种基本而又难以掌 握的功夫。
目前,大部分搏击教练训练学生时,首先都让他的学生们集中精力进行防御, 这是因为良好的防御能力意味着良好的进攻能力,二者具有相同的意义。确实,无 论你的腿法、拳法有多好,你的身体的一部分总是要疏于防范的,所以你必须能够 阻挡住那些针对这些部位的攻击。你在开始搏斗之前,必须有一个好的防御姿势, 这样就不会使你在进攻时门户大开。有些人对攻击的第一反应是快速地反击而不是 进行防御,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保存实力才是搏斗的上策,没有防御就反击很 可能反击失败。所以,搏斗术的经验告诉人们,强调首先防御,然后再根据对手的 姿势选择相应的反击手段。
一、截拳道的防御技巧
搏击运动一直被人们称作是“勇敢者的运动”。但这完全不是一味的猛打猛 冲,而忽略防御的技巧。完善的防御技术,是截拳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可以 节省体力;二可以避免遭到对方的攻击或减弱对方的攻击;三可以调节自己的节 奏;四是发挥诱攻战术威力的有效手段。
在截拳道中,反击也可谓之为进攻,只不过是防御的同时或在防御之后的进 攻,防御与反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能够极其熟练地运用防御技巧作出迅 猛的防御反击,许多情况下,反击时的杀伤力比主动进攻时效果更好,因为它可以
第—章截拳道
使对方措手不及。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学会防御,只有善于防御,才有利于进 攻,防御与进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实战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防御,也就无从谈到进攻。防御的技巧在实战中并 无具体法则,而只能随着对手的攻击方式的不同而随机应变。从力学角度来分析, 防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方法。
顺力防御法
在实战搏击中,这是一种极为巧妙而有效的防御技巧。它通常用于防御对手的 “直线性进攻”,是顺着对方拳脚作用力的方向,再顺势给以适当的劲力,使敌攻 势与劲力落空,或丧失平衡而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为自己防御反击创造有利条 件。
这种防御技巧充分显示了武术技击中以小胜大、以巧制拙的特点。在传统技击 中,顺力防御即是“引进落空”,在太极拳中则被称之为“四两拨千斤”。在这里, 所谓“顺力”,就是要与对方进攻的作用力呈相同方向的运动,因此尽管用力不 大,却足可破敌来势,并且能轻易使对手失去重心或顺势将其制服。对于此技法的 运用,防御者必须有极快的反应和敏捷的动作速度,要求手、眼、身、步、精、 气、力、功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横力防御法
横力防御技巧是截拳道中最常用的防御技术,它简单易学便于掌握。在搏击对 抗中,该类防御技巧也属于“四两拨千斤”以巧胜拙的方法。
例如当对方向我发起进攻时,若其手脚来势强劲,我可避其锋芒,同时以垂直 于对方作用力的方向格击其攻来拳脚的关节要害处。当然,我方在具体实施时,还 要注意防御动作的幅度。在实战中,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紧张与恐惧,再加上遇 到强手的攻击,会出现防御动作过大,顾此失彼。巧妙的防御技术必须经过千锤百' 炼。防御动作的幅度要恰到好处,以便快速反击。
逆力防御法
搏击中的双方,由于战机瞬息万变,因此有时往往来不及闪躲或防御,但为了 瓦解敌方的进攻,而将敌方的重击化解于无形或半路之中,可迎着敌方进攻手脚方 向,以相反方向的力道予以截击或迎击,致使对方进攻受阻,而我方则在截击或阻 挡的同时予以还击。例如,敌方用侧踢向我进攻,我方迅速起脚用截腿堵截敌方的 进攻路线,踹蹬敌方小腿的迎面骨。逆力防御法的特点是以快打快、以硬碰硬,多 用于危急情况下。此法运用的巧妙,不仅可以重创敌方的攻势,而且可以挫伤敌方 的心理,瓦解其斗志。
躲闪防御法
躲闪防御法是格斗防御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熟练地运用躲闪技术不但 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而且能为防御反击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搏击中,如对方出手迅猛,攻势强劲,自己运用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或不能 与敌硬碰硬时,可以采用躲闪防御,利用左躲右闪、前纵后跳,或以身法上的灵活 变化,巧妙有效地躲开对方的进攻,使对方凌厉的攻势落空,然后观其破绽而予以 及时还击,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反击效果,闪躲对方攻击的偏差 越小越好,以刚好避开对方的力点为最佳,从而有利于及时地进行防御反击。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防御技术,为了保证防御的准确有效,必须注意如下事 项:首先是应固其中节,就是要控制住对手的肘或膝关节,因为在打斗中,当你截 住了对手的手腕时,对方就会乘势屈肘向你上盘打过来,使你防不胜防。所以,在 防御上,固敌中节是极为重要的制敌方法;其次,应注意识别对手的虚实,实战中 若分不清对方的虚实,而盲目进行防御,则正好中了对手的圈套。当然,在剧烈的 搏击中,对敌方虚招的别比较困难。通常来说,当对方向自己进攻时,不论是虚 是实,都应沉住气,等对方拳脚运动过半时,再予以防御或还击,这样可以有效地 避免敌方的虚招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俗话说“学打人,先练挨打”。练习者切记不要单纯追求进攻,更要善于防 御,在严密的防御前提下,进行防御反击。要充分认识到防御在搏击中的重要性和 困难性。
准确、巧妙的防御,一则能保护自己,二则能为更好的进攻创造条件。防御是 积极主动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攻。防御技法总的要求是对对手的进攻时间、 运行路线、攻击方法和部位反应敏捷,判断准确,达到自动化程度。
闪躲性防御:要求时机恰当、位移准确、整体协调。①时机恰当,是要求 防御时间与进攻时间要恰到好处,不早不晚。闪躲过早,对手则转移进攻目标,晚 了则有被击中的可能。故要求练习者须具备较好的反应能力;②位移准确,是指躲 闪对方的进攻时,身体姿势的改变或距离的移动要有高度的准确性。初学者往往会 因闪躲幅度过大或移动距离过长而贻误战机;③整体协调,是对身体协调性的要 求。不论是前避后撤,还是左右躲闪,都必须注意整体性、一致性。如向后闪时, 有的练习者只是仰头,躯干和腿都不动,形成了只躲头不躲身、不躲腿的错误。
接触性防御:要求防御面大、动作幅度小、还原转换快。①防御面要大
第一章截拳道入门准备
是要求在实战过程中要防一片,不要防一点,尽量提高防御的成功率;②动作幅度 小,是指防御动作幅度要小,应以防御的效果和是否有利于反击为准。但由于紧张 与恐惧心理的影响,在防御时不容易做到;③还原转换快,是指防御后转为进攻的 时间间隔要短。动作间的转换速度与动作幅度、结构有关,幅度大转换慢,结构不 合理也影响转换速度。合理的攻防动作结构应该是:打上防下、打下防上、击左护 右、击右护左。既便于攻防的转换,也能给对手一种攻之有法,防之严密的畏感。
三、“一线四门”的原理
针对人体要害部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向、路线加以攻击,进攻的方法手 段可谓多种多样。截拳道以精简实用,直接高效著称,如何利用简捷的技术来对付 诸多复杂的进攻?李小龙宗师根据自己对截拳道所学及对西洋击剑的深人研究,确 立了“一线四门”,把人体要害部位精简于其中,从而使防御技在主体上得到了简化。
“一线”:即人体中线,它是从人的头顶到裆假想的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 线,其不但是人体重心所在的直线,而且人体要害部位多集中于此或位其左右。若 对中线加以猛击,不但可以使对手平衡顿失,而且更能重伤其身。从防御角度而 言,中线是人体的重点保护对象。当然,正因为攻击对手“中线部位”可轻易将 敌击倒或击伤。所以,你在攻击敌方中线要害的同时更要注意守护好自己的“中 线要害处”,也就是截拳道中的“守中用中”,这是截拳道中最基本的核心指导理 论。如不谙“中线”之原理,则很难达到截拳道之最高境界。
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拳术,它的关键就在于个“巧”字, 而“攻守抢中线”便已将这个“巧”字发挥到了极限,因为即便是一个体形瘦小 的人,倘能在搏击中有效击中对手的“中线要害”的话,亦能迅速制敌。
当然真正的截拳道高手还能在对手“拳抢中线”的同时,“后发先至”而反 “抢”敌“内门”,即以我方的“中线动作”将对方的手臂从“中线”上“挤” 出,而使对方的攻防动作只能处于外围,这一技击特点在截拳道中又叫“里帘必 争,,。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我方已经严密地保护住了自己的“中线”,那么对方 便无法发起其威力强猛的直线攻击动作,而只能以速度较慢的弧线形攻击动作从侧 面(两侧)攻来,这样一来便延长了其攻击距离,同时亦延长了其作用时间,自 然也就降低了其攻击效率。而我方则可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并进行有效的迎击或 防御,而且我方在防御的同时仍可由“中线”直插进去而果断重击对手。
现代截拳造一獅学入m'龍提高
截拳道给人最大的印象恐怕就是“招法快如闪电”及“手法之防护风雨而不 透”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手法的密集而有效地防护呢?这就需要来研究截拳道 “挡四门”原理了,在这里且简称为“四门”原理。
“四门”:即以中线与通过太阳神经丛的水平直线共同将人体从下面分划成 四大区域,也就是在身体的正面划出一个四方形的面积,然后再在此四方形面积内 划分为4块面积均等的方形区域作为对方攻来时各种防御法的依据。此“四门” 之标准是高不过眉、宽不过两肩、低不过腿。“四门”在西洋击剑是分别称之为 “内侧低位区域,内侧高位区域,外侧高位区域,外侧低位区域”,即李小龙宗师 在其著述中所称的四门:高内侧门、低内侧门、低外侧门、高外侧门。”
根据“一线四门”的规划,对人体之头和颈、躯干的击打基本上均可归结到 对中线及四门的进攻。作为防御区域,“一线四门”占了很大比重,防御对“一线 四门”的击打,抵挡绝大多数的进攻。
四、四门防御技法
下述4种手法的说明均指以右手在前的警戒式为起式的动作。
内侧高位防御
内侧高位防御(后手的上半侧为“高内侧门”):此手法是对朝向内侧高位区 域进攻进行接触式防御,即以手从中线位置由内向外推压、拨挡来犯之进攻(图 23)。该技法主要用来防御敌方攻向己方头部左侧的打击动作,而且无论对方用何 种动作向此处攻来,我方都可用后手迅速将之挡在外,或挡向左侧配合技击动作反 击。记住,此时须一手防御另一手迅即攻击(图24),亦即做到“攻守合一”,在 手部防御的同时,身体尽量不要有左右的摆动动作,以免影响自己的重心平衡。
内侧低位防御
内侧低位防御(后手的下半侧为“低内侧门”):此手法是对朝向内侧低位区 域的进攻采取的接触式防御,即以手从中线位置由上向下向外拨挡、推压来犯之进 攻(图25)。主要用来防御对方攻向己方身体左侧要害处的攻击,例如用来防御其 低位拳法或是中位踢法等,挡触的部位仍然是外腕部(亦即腕骨之下锋处),在实 战中运用本动作时应做“双手同步动作”,也就是左手挡出的同时,右手亦果断出 击并准确击中了对手(图26)。
外侧高位防御
外侧高位防御(后手上半侧为“高外侧门”):此防御的是对外侧高位区域的 进攻,即以手从中线位置向外上拨挡、推压来犯之进攻(图27)。主要用来防御攻向己方头部右侧的打击动作,而且无论对方用何种动作(包括拳或掌)向此处攻 来时,我方都可用后手迅速将之挡至外侧(图28)。
外侧低位防御
夕卜侧低位防御(后手的下半侧为“低外侧门”):防御对外侧低区的进攻,即以 手从中线位置向下向外推压、拨挡来犯之进攻(图29)。主要用后手之外腕部来做短 促快速的防御动作,也就是用来防御对方攻向己方右肋、右腰等右侧要害处的打击动 作,例如可用来防御对方的低位拳法(图30)或快速踢击(图31)动作。
五、其余防御技法
阻挡防御
根据对手击打的路线不同可采用掌(图32)肘(图33)臂(图34)和肩 (图35)阻止对方的来击。用阻挡防御法可有效地防御对手在中距离、近距离和远 距离的各种技法。比如:对方用前手直拳击下颌时,左手张开在下颁处阻挡对方的 直拳;当对手上步用左(右)直拳击腹时,我迅速以弯曲的左或右臂略移向左右 下方阻挡对方直拳,同时身体略向左转。
闪躲防御
闪躲防御是用身体的闪躲离开击打路线。在实战中,闪躲被认为是一种最实用 的防御方法,因为防御者可以空出两手以便进行反击。闪躲防御分为右侧闪、左侧 闪、向后闪。例如:向右侧闪后手直拳,对方以后手直拳击打我面部,我迅速将头 部及上体向右侧闪躲,身体重心略向右移,使对方的直拳从我的左肩上滑过去。闪 躲动作不要过大,要敏捷短促(图36);向左侧闪前手直拳,由基本姿势开始,对 方以前手直拳击我头部,我迅速向左闪躲(图37);向后闪,当对方以后手直拳进 攻我时,我原地不动,利用上体后仰,重心落于后脚(图38),接着上体前倾,用 后手直拳或左摆拳进行还击(图39)。
提膝防御
提膝防御是对付如鞭似铁中位、低位扫踢一种很有效的防御方法。由实战姿势 开始,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后腿支撑,上体姿势不变(图40)。 用法:当对方使用低位勾踢进攻我下盘时,可用提膝防御。
下砸防御
这是利用肘关节进行防御的技法,整个防御动作类似于砸肘的技术动作。如对 手用前踢(图41)正顶膝(图42)向我进攻时,即可用下砸防御。
第二章截拳道基本格斗技法
第一节瑞士苹;7般的格斗武器岸
优秀拳手的身体类似于瑞士的战刀一一格斗时它实际上是一种内嵌的格斗工具 库。技术全面的实践者,不管他的风格如何,都能利用他的整个身体,从头到脚去 战胜对手。
一、 头部
感觉器官和头部:他们具有雷达系统的作用,能警告你有危险,并有助于 避开麻烦。前、后脑壳有助于用头顶撞较脆弱的目标,比如鼻梁、太阳穴和下巴颏 等。当与敌做近身肉搏时,头额常被用来撞击对方的面部,尤其是鼻子。在自己双 手被身强体壮的攻击者牵制到体两侧而不能活动的情况下,头撞对手的面部是相当 理想的摆脱方法,施以向前的头撞时,多用顶心位置做击打触点,而做头撞后击 时,则是用头骨的基部猛击对手的鼻子。
牙齿:可用来撕咬对手的多个部位如鼻子、耳朵、脖颈、手指等。当在 地面上格斗,或者进攻者从后面紧紧抱住抓取你的时候,这种方法特别有效。牙齿 此种武器相当重要,但是必须从内心深处下决心来“刻意施口”——咬住不放, 摇头贯力,打个不合适的比喻,就如同恶狗咬人一样的“咬”。无疑这是非常原 始、野蛮粗俗的,然而对于生命的延续却是必要的。被咬后对手的感觉肯定很痛苦 难堪,它能进一步告诫对手,为了生存,你将无所不用。
二、 手臂
内臂:内臂主要用来阻挡对手的进攻,也可与上臂联合使用钳住对方颈现代截拳造一獅学入n到实故提高 部的颈动脉或气管使其室息。
外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上肢武器,当运用于攻击对手的前、后、侧 面颈部时,特别有效。另外的目标就是进攻者的面部、下巴颏、太阳神经丛、肋骨 等。当用于阻挡对方的进攻时,此部位能破坏迎面而来的拳头。
肘关节:这绝对是你身体最可怕的武器之一,不仅因为它坚硬,而且异常 灵活,令对手防不胜防。不论它击中对手的任何目标,都令他无法承受。几乎用不 着多少训练就能学会把肘关节用做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肘的运用具有爆发性、欺骗 性及难克性。在运肘击打过程中,应旋转身躯借以提高攻击力度。我们可以用水 平、竖直、斜向肘技来击打对手的鼻子、太阳穴、下颌、前颈、太阳神经丛、肋骨 等部位。
三、手部
手指:手指(含指甲)能被用于对歹徒的眼睛、鼻孔的刺戳,抠挖,抓 捅,也能用于对前颈及睾丸的扼抓、拉牵、拔扯。为了加强指甲的强度与韧性,指 甲的保留长度须适当,这些武器在戳击对手的眼睛或者咽喉时非常有效。手指也能 用来抓住进攻者,控制其关键部位,或者将其摔倒、擒锁。
掌根:用拳打还是用掌根击是有选择性的。掌根击打颇具力度,攻击目 标多在于对手的鼻子、下颂。它能破坏进攻者的鼻梁、下巴颏、面部、肾部,还能 攻击对方的身体关节。
拳头:拳被用做攻击歹徒的太阳穴、鼻子、下颌、太阳神经丛、肋骨、 腹股沟等要害部位。
这里讲一讲正确的握拳方法:食指和中指、小指 和无名指并拢内屈,栂指放在中指和食指的上面,拳 头稍内扣,拳峰朝着对方(图1)。握拳不要太用劲。
否则,臂肌会很快疲劳,拳速也会降低。但是在拳击 对方的要害部位前一刹那,要用力握拳。握拳掌握好 了,应该用拳的什么部位来打击对方呢?从食指到小 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成为一个平面,这个部位叫 做指关节部位。指关节部位的中心在中指与食指之间,
要用这个关节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拳峰”,来打击对方的要害。
手刀即外掌缘:用不多的训练,即能把手刀用在“甩掌鞭抽”中袭击与压制对手。经上肢水平的鞭抽动作用手刀来攻击对手的 鼻子、前颈,其效果非同一般。当然外掌缘的击打也能作为结束性击打,从斜向、 竖向角度对敌的脖颈后位施以重击。
四、腰与腿
臀部:臀部是使用投摔技法时起杠杆作用的支点。在上体技术、踢击、 膝击和投摔技法时,能产生一种旋转力和支撑力。
膝盖:这是一种很有力的武器,实践者可以用膝盖打击对方的关键部位。 当处于迫身近战时,膝关节则成为极适用的短兵,它可以从竖向、斜向攻击对于的 裆部、大腿,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对敌的肋骨、太阳神经丛及面额出击。
胫骨:此武器就像一个垒球棒,能用来踢击对手的腿部、肢体、肋骨等。 同时还能阻挡对手的踢击,使其产生剧烈的疼痛。胫骨对大腿、膝关节击打足可以 致歹徒立刻站立不稳,痛苦难当,故此胫骨在截拳道武库中也是杀兵,然而在某些 武术体系中却很少提及到。胫骨攻击的目标多对准大腿、膝侧等位置。
五、脚
前脚掌:通常用来踢击对方的裆部,是前踢的使用部位。可用该部位对敌 的大腿做推踢,也可用其从正面对歹徒的胫骨做致命性攻击。当然使用前脚掌时, 应特别注意翘起攻击足的脚趾,以避免对自身的伤损。
脚后跟:在侧踢、后踢、旋踢进行踢击的时候该部位用于击打对方的要害 部位。足跟可以用于侧踢攻击对手的膝胫,在近战时也能用于踩跺对手的脚面及足 趾。
脚背:当使用勾踢时,该部位可以用于踢击对方的面部、大腿、膝关节 等等。用脚面可以完成对歹徒裆部的竖向弹踢(前踢),用它做攻击触点,不但能 增加踢击力度,防止脚趾受伤,而且能加大击打面积。
第二节則劲灵巧的奉法
拳谚虽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拳法仍以其灵活多变,实效性强而被广泛应用。截拳道的拳法技术在实战中具有速度快和灵 活多变的特点,它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击中对手。
截拳道的拳法是一种身到、步到、拳到,将一臂之力,全身之力,自身重量和 前冲时速度所形成的动能,瞬时间通过拳面作用于物体的一种发力方法。在截拳道 中,用拳讲究简单实用,大部分的拳招往往用于试探,虚掩,反击,配合其它招式 的运用。截拳道用拳的要诀在于:准、猛、用劲。拳招要达到有劲,手臂的坚硬还 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动作姿势正确,用劲得法和适时发力,才能收到得心应手的效 果。任何拳招必须有正确的握拳,才有可能有较大的击打力。拳不宜长时鼓劲,拳 未动,应虚握之,拳发出,臂贯劲。即打击的瞬间,才握紧,全身劲力集中拳面, 劲力在接触点爆发。出拳时,应拳紧肩松。拳紧握则劲聚,肩松则灵活。动作协 调,拳劲是全身之力通过步法的支持由腰、肩、手臂而集中于拳面焦点。步法与身 体动作必须与此拳招协调配合才理想。拳招应以最快速度冲向目标,而不是发至劲 尽或目标处停止,“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出拳的速度快慢直接影响拳的击 打力量。攻守兼备,用拳进攻时,必须保持本身的防卫能力,一手出击时另一手护 卫,应成习惯。挥拳迎敌时,要注意招数的组合连击与身体要害的防卫。
基本拳法是学习截拳道的根本,必须把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化。只有学好基本 拳法,才能为当一位合格拳击手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练就一手好拳,勤练是唯一的诀窍。
一、前手直拳
直拳是指从出拳到被击目标,沿直线运动的一种击打方法。在截拳道中,前手 直拳是一种极常用的打法,因为它短促、准确、迅速,是一种可靠的进攻武器。如 果在出拳的一瞬间扭动一下髋部,这一击是十分有力的。出击的方向应该是鼻子的 正前方,在截拳道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拳是前手直拳^这种拳速度快,是因为它 只打出最短的距离;这种拳击得准,是因为它径直地向前打去;这种拳用力最小, 因而不会使自己失去身体的平衡。前手直拳是拳法动作最简单,实用价值最高的一 种拳法,可以连续进攻,能为所有技法、腿法作引,无论何拳手,都必须苦练并掌 握它,是不可缺少的攻击基本功。前手直拳是拳击中所有其他击拳的基础,能正确 地运用前手直拳是一个有良好技术素质的拳手的特征。
基本动作
动作说明:
由警戒势开始(图2);
右臂迅速用弹力沿自身身体的中线向前伸直,同时右肩前送,上体略向 左转,以加大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出击同时,后脚用力蹬地,前脚(右脚)顺 势向前滑出,用前脚掌的内侧着地,后脚蹬地后,脚跟提起,后腿略伸直,身体重 心移到前脚上(图3 );
在臂向前伸直的同时,右拳向外转至拳心与地面成一条垂直线击出,即 成“目”字型,肘关节随着拳心外转向上抬平。在出拳过程中应放松臂和肩部肌 肉,在出拳的同时还要利用腿、腰、髋发力以增加击打力量,使力量通过肩、臂、 腕关节和拳峰沿一条直线作用在被击目标上(图4);
在即将击中目标时,拳突然握紧,使最后阶段更为有力。左手随右拳出 击而自然前移,保护下颏和面部(图5);
待击中目标后,拳迅速放松由原路收回,恢复原姿势(图2)。
动作要领:在出拳开始时,身体与手臂应保持自然放松,不能预先向后拉臂, 而影响出拳力量和速度。因为准备出拳的动作能预先被对方察觉,从而作出相应的 防守和反击。因此发拳一定要突然,才能使对方措手不及。发拳时身体不能过于前 倾,以免失去平衡,为对方反击造成便利条件。如距离较远而发前手直拳难以击中 目标,则可先将右脚向前进半步,同时出击前手直拳,在整个发拳过程中,左拳应 注意保护自己的下颏。发拳过程中要始终观察对方的动作变化,初学者往往在用力 发前手直拳时有闭眼的毛病,这些都应力求在练习中逐步加以纠正和克服。
实战运用 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6);
我突发前手直拳击打其头部,使其措手不及(图7);
若对方被击中后,迅速发动前脚低位勾踢击打对手前腿膝关节(图8);
立即再补上一记前手直拳猛击其头部要害,挫败对方的斗志(图9)。
动作要领:整个动作过程要如同排山倒海向对手袭来,一击猛过一击。再补上 的一记前手直拳要判断准确,观察对方的身体反应,若对方确实被你的突然、有力攻击而震惊并措手不及时,力求此次一击将其击垮,迅速结束战斗。
浏览1,8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