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裂痕渐深将相不和起冲突

《精武门》越卖座,李小龙与罗维的矛盾便越尖锐,特别是新闻界推波助澜地披露李小龙和罗维 不和的言语之后,这种矛盾就会日益激化。

在嘉禾公司里,权威人士常把李小龙、罗维称为邹文怀门下的猛将与丞相。尽管他俩自见面后 就有磨擦,但邹文怀还是从大局出发,竭力为李罗间的矛盾进行调解。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主要是 在工作上,他常指责罗维导片时旧观念太重,而致使拍出的片,子没有新意。相比之下,罗维较他老 成稳重,但内心亦十分傲慢,凭他的老资格与显要地位,岂能容忍一个演员对他指手划脚。要知道, 嘉禾公司是他和邹文怀一手创办起来的,怎么说也是先人为主。

邹文怀凭着他的机智的商业头脑和高超的用人手腕,多方调和,使两虎暂且能在一座山上相 处,至少面子上还说得过去。可最,李小龙老子天下第一的脾气,首先就决定了他们的关系好不了。 因为李小龙在接受采访时,常常大谈自己付出的心血,言下之意,没有他李小龙,就没有《精武门》的 巨大成功。若是邹文怀,为了稳住李小龙,他还会在原来报道的基础上再添油加醋一番,让李小龙 出尽风头。但罗维却做不到,他会不冷不热的将李小龙讽刺与挖苦一番,要知道罗维在影坛35年 间共执导了近百部影片,其中一半以上是武打片,所以被公认为是香港电影界的导演老手,况且在 加盟嘉禾公司之前,与邵氏公司的合作是比较成功的。问题是李小龙想走自己的路,而更多地采用 西方的拍片方法,以求有所突破与发展。这自然要与罗维几十年来形成的拍摄手法发生冲突。另 外,最使李小龙生气的是,罗维贪《唐山大兄》、《精武门》之功为己有。

李小龙虽性情莽撞,却一点不傻,焉能听不出罗维言外之意。于是他便反唇相讥,说自己还在 好莱坞时,罗维导的片子充其量也才卖个百十来万。现在,也未见罗维能拿出什么高招来,怎么《唐 山大兄》与《精武门》就能分别超过三百万和四百万,并由此使罗维坐上了星级导演的宝座呢?罗维 也不是好惹的,他反击道:“没有我罗维,李小龙只是一个木偶罢了。他的名气再大,不也是由我导 的片子把他捧起来的吗?”李小龙对此愤愤不平,不甘示弱,反驳道:“的确,是罗维导的片,但观众这 般狂热,是要看我李小龙演的片,而不是看你罗大导演。不信,你可以去剧院听听,看看观众是喊你 罗维的大名,还是高喊我李小龙?”

罗维更沉木住气了: “你这样厉害,为什么不留在好莱坞发大财,反而跑到香港这种乡下地方来 找财路。”李小龙的答辩是:“要不是我李小龙,作为一个老人你只能坐着数一数自己的年龄了。”两 人裂痕越来越深,只差没有拳脚相见了。

双方互不相让的争执,到了筹拍《冷面虎》时,终告决裂。李小龙拿着这部电影的剧本找到邹文 怀:“这算什么剧本?连三岁的小孩也能写出来! ”罗维当然也不会就此罢休,他在带领剧组到日本 拍外景时,突然宣布李小龙的角色由别人担任。得知这个消息后的李小龙,意识到这是罗维利用职 权故意排挤他,因而两人的关系更趋恶化。“嘉禾公司有他无我!”李小龙表示与罗维誓不两立要 是公司不答应,我就另立炉灶”。实际上,这一切均早已在李小龙的预谋之中了。

罗维下决心撇开李小龙,另选《冷面虎》的主角。然而,在整个港台演艺圈中,能顶替李小龙的 也只有王羽一人。而罗维与王羽是多年的冤家,这是影坛的人都知道的事。当年罗维的太太刘亮 华执导《神刀》一片,就是当红明星王羽饰主角。后来因双方产生矛盾,老板为了稳住王羽,而牺牲

 

了女干将刘亮华,致使罗维夫妇与王羽绝交。现在,刘亮华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找王羽。原本王羽 就理亏,加之王太太林翠与刘亮华向来交情不错,况且刘亮华又能说会道,什么“李小龙说‘老子天 下第一’,《冷面虎》除了他,‘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华人明星能演好’。还说‘王羽拍片时用的是花架 子’等等”。这使王羽勃然大怒,他决定演好《冷面虎》给李小龙看看。所以,王羽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下来。况且,自从李小龙回港以来,越来越走红,其名声已远远压过了王羽。如今,名导演罗维主动 与他携手,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天赐良机。

对于李小龙来说,他觉得罗维太奸滑,他策划了一个莫大的阴谋来整治自己。所以他去找了邹 文怀,但邹文怀说已跟王羽签了约。因此,尽管李小龙此时想演《冷面虎》,但无能为力了D以后,李 小龙与罗维在公司见了面,既不讲话,也不打招呼,就形同路人一般。当然,这不是邹文怀所愿看到 的。

第三十二节自编自导过人之处显高潮

协和电影公司是李小龙一手搞起来的。踌躇满志的李小龙曾不止一次的说过:“我偏不信邪, 离开罗维这个老家伙,我的协和公司定能名扬天下。”

为构思协和公司的第一部创业佳作《猛龙过江》,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他注意揉合了西方 电影中常常运用的表现方法,而且为吸引观众,着力增加喜剧色彩,从而使影片内容不但有宏大的 打斗场面,而且还具有相当的现实生活感,给人以艺术享受。为了使影片的场面更壮观,他决定将 外景地设在古罗马的角斗场。

李小龙要求拍片时所有的人都得全神贯注,追求尽善尽美。他的敬业忘我精神,带动了其他的 人全身心投入。这时的李小龙,已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大力提倡过的好莱坞式的悠闲拍片方式,因为 为了省钱,必须在短时间内拍完所有的外景镜头。当后来影片创下卖座500万港元的纪录时,许多 人原谅了他的苛刻和粗暴。《猛龙过江》是香港第一部到欧洲拍摄外景的影片。在此之前,李小龙 下了一个赌注,说这部电影的收入会超过前两部,他曾预计卖座会超过500万港元。当时报界听到 他夸海口,都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猛龙过江》是李小龙构思已久的影片。该片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在罗马经营中式餐馆的陈 清华女士,被当地的黑社会暴力集团恫吓,要她交出餐馆。危难之际,她召来了由香港来罗马谋生 的青年唐龙,在身怀绝技而富有正义感的唐龙的帮助下,将前来捣乱的小爪牙们一一击退,又把暴 力集团请来的两名职业杀手打败。最后,唐龙在罗马圆形竞技场内与从美国请来的空手道高手进 行了惊心动魄的决斗。这部片,跟他另外几部片子一样,主人公起初表现平凡,而最后则表现非凡。

《猛龙过江》的武打设计,较前两部又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李小龙将手中的二节棍变成两只, 表演难度极大。李小龙在片中餐馆的地窖里,曾藉此大败群匪。而这部片子最辉煌的一幕,是李小 龙邀请了亦师、亦友、亦徒的世界空手道冠军劳力士参与表演。因此,行家评论:这是一场毫无花招 的真功夫的格斗,是功夫片诞生以来的经典场面。以前,在《唐山大兄》中杀死韩英杰,《精武门》中 杀死铃木宽,曾大快观众之心。而“杀死”劳力士,却是异常悲壮的,因为观众不认为这是魔头之死, 而是豪杰之死。在美国,当《猛龙过江》首映后,第二天在劳力士出现在自己的武馆里时,他的弟子 们竟难以相信劳力士还活在人世间,由此亦可见影片的真实与逼真程度。

李小龙一开始就对这部影片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组织人马时,他除了聘请一些洋将外,还尽量 约了那些以前与他曾愉快合作过的嘉禾演职员。李小龙把一张名单递到了嘉禾总裁邹文怀面前, 这可使邹文怀为难了,因为李小龙所要的人现在都正参加罗维导演的片子的拍摄,要从罗维手中抢人,岂不是火上浇油。特别是女星苗可秀,是罗维的义女,是罗维一手培养起来的明星,现正随罗维 在日本拍《冷面虎》。怎么办?经过一番权衡后,他咬咬牙,向李小龙再一次做出了让步。当消息传 到日本后,罗维不禁勃然大怒,说什么也不肯答应。但苗可秀却动心了,他非常留恋往日与李小龙 拍片时度过的快乐时光,于是不惜和罗维断绝义父女的关系,撇开拍摄中的《冷面虎》,乘机飞往罗马。

《猛龙过江》经过近半年的制作,于1973年元旦在香港正式上映,并再一次引起轰动,突破了原 先由《精武门》创下的最高票房纪录。影片以新颖的故事情节和李小龙的精湛武打表演,使武打片 越来越受世人的瞩目。观众对该片的反应更是空前的热烈,那江潮海涛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宣告了 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这一新路数的巨大成功。尤其是李小龙与劳力士在角斗场的打斗场面,堪 称惊世之作。李小龙的连环飞脚和二节棍已属登峰造极,而劳力士的空手道也是炉火纯青。两强 相遇,各显神通,使观众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最后是劳力士死了,但那是剧情的安排。另外,很多 影评家还对李小龙的导演艺术做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可以与功夫片明星级大导演罗维相比美,而 且在真实感方面还胜于罗维。打破了罗维想看李小龙洋相的梦想与看法。

浏览7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