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艺海星沉真正的死亡游戏
李小龙成年后主演过的影片并不多,仅有四部半,但却一浪高过一浪,震撼了世界影坛,更震撼 了世界武坛。其最后的遗作是《死亡游戏》,故事大意是,李小龙所饰演的武林高手,独闯敌巢,连克 数名武林高手,但最后却发现是一场“死亡游戏”。他最终未完成《死亡游戏》这部戏,但却上演了一 出真正的“死亡游戏”。
1973年7月20日,香港,天色阴沉沉的,灰色的云层象一口巨大的黑锅扣在这座号称“东方之 珠”城市的上空,电光与雷声搅得人们心神不定。从那些散乱纷飞的燕雀哀鸣声中,一种可怕而不 详的预兆掠过了人们的心头。
晚上10时30分左右,九龙码头甬道急救中心的电话响起了一串急促的铃声,值班救护人员拿 起了话筒,“急救中心,这里有一个重症病人,快派医生来抢救,快!……”
10分钟后,一辆白色漆着红十字标志的急救车闪亮着旋转信号灯,箭一般地冲入风雨中,径直 来到一个电影演员的豪华住宅里,并急急忙忙地从房内抬出一名已陷入昏迷状态的男子。将病人 接回后,值班医生立刻给患者进行了检查,但遗憾的是,病者脉搏已停止跳动,瞳孔亦开始放大,显 然是已处于死亡状态。虽然给他打了几支强心针,并做了一系列抢救,但无济于事。因为死神已把 他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了,他,永远离开了这块始终让他眷恋的土地。
死者是谁?
他不是别人,正是驰名国际武坛和影坛的功夫影帝——李小龙(Brnce Lee)。
1973年7月21日早晨,被台风暴雨困扰了几天的香港市民,刚从睡梦中醒来,就被新闻媒介的 一条条显赫报道震惊了:
“一代巨星殒落!”
“李小龙暴毙!”
被誉为“功夫之王”与“天皇巨星”的李小龙的死讯快如闪电,刹那间传遍了香港及东南亚,成了 全球性的大新闻,其追随者与影迷们无不为之悲伤。“李小龙怎么会死? ”他们多么希望与侈望报纸 的报道全是记者们的杜撰,因为李小龙生前曾时常得罪新闻界;同时他们亦希望这只不过是替李小 龙正在拍摄的功夫片《死亡游戏》制造的宣传噱头而已。
的确,李小龙以他的武功、演技和魅力贏得了千万观众的心。他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 《猛龙过江》等影片一再刷新香港、东南亚的电影票房纪录。在完成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合 拍的《龙争虎斗》之后,他已成了世界级的电影明星。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事业与人生处在巅峰之 际,一夜之间竟把自己的一切全都抛开,甚至连一句话也来不及说,就撒手而去了。他仅仅在人生 的旅途中度过了极其短暂的三十余个春秋,因此,他的去世太突然了,人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 的现实。
他坚如铁,壮如牛,跃如虎,行如龙,是个行走在异邦国土上的中国现代侠士。李小龙在银幕上 的形象太英雄化了,以至对他的暴毙,人们难以置信!然而,越来越多的信息证实,李小龙确实已死 了。
尽管人们不相信李小龙的英年暴卒,甚至时过境迁多少年后,仍有不少崇拜者认为他依然活 着,并相信他有朝一日将从坟墓之中一跃而起,向世人再展现他那威猛的截拳道功夫。但美好的愿 望毕竟是一些人心灵中对李小龙形象产生的幻觉,因为它到底不可能代替已经发生,并且永远无可 挽回的事实。
一代猛龙归天了!
李小龙长眠了!
李小龙的葬礼共举行过两次,一次是在当年7月25日,是李小龙在香港的亲戚朋友及众多影 迷为他举行的;一次是7月28日,在美国西雅图的湖景墓地举行的私人葬礼。
在李小龙去世的第5天,九龙殡仪馆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李小龙的遗孀莲达带着两个孩 子,在成千上万的生前好友和影迷的族拥下,来到了殡仪馆。这时,馆外广场上已有一两万闻讯赶 来吊唁的人在静静地等候着,他们是来向李小龙作最后告别和致意的,同时亦有几百名警察把守在 殡仪馆内外,以防发生意外。看着这么多素不相识,却又如此诚挚的男女老少,莲达感动了,泪水潸 然从其墨镜后淌了下来。使其极度哀伤悲凉的心灵,注入了一缕慰籍的阳光,她从内心里感谢他 们。一位目睹如此万人空巷观其葬礼的美国游客深有感触地说,在他一生中所遇,只有肯尼迪总统 的葬礼能引起人们这么大的悲哀与轰动。
灵堂按照中国传统仪式来摆设,祭坛正中悬挂着李小龙的彩色画像,灵堂上方写有“艺寧星沉” 四个大字。棺中的李小龙穿着《精武门》中的那件深蓝色的唐装。这情景,不仅使人联想起影片中 霍元甲的灵堂。灵堂中的众多人士中,有的也曾跟李小龙有过过节,还有的甚至跟李小龙有过仇。 但在这一时刻,一切恩恩怨怨都在这悲哀、肃穆的气氛中被淡化,他们很多人都潸然泣泪或嚎啕大 哭。
香港所有的报纸均在头版对此作了报道。
李小龙的遗体和遗物,原来打算按中国传统风俗习惯,埋在孛小龙父亲李海泉的墓旁,但莲达 出于文化的差异和对亡夫的怀念之情,坚决要求把李小龙的遗体运回其出生地,并安葬在西雅图
市。
7月28日,在西雅图市殡仪馆举行了李小龙的第二次葬礼。李小龙的弟子达尼•伊诺山度 (Dan Inosanto)、恰克•劳力士(Chuck Norris)、木村(Taky Kimura)等,以及亲友一百多人参加了葬礼仪 式。与香港葬礼时热闹壮观的场面相比,这里要显得宁静的多。静,是李小龙性格的另一方面。他 生前曾无比渴望恬静的禅居生活,以避开尘世的纷扰。现在他终于回到西雅图了,终于能够彻底静 下来了,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的形式,然而,毕竟这一切已经发生。
李小龙最后下葬在西雅图的湖景墓地,这是一片常年青翠如茵和绿树环抱着的半山坡地,而且 美丽、宁静的华盛顿湖就在山脚下,墓碑可俯瞰整个华盛顿湖,环境十分幽静。墓碑上面镶着李小 龙的照片,刻着李小龙的本名李振藩及生卒年月: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
李小龙走得太匆忙,未留下任何遗嘱。碑铭是莲达根据李小龙生前的愿望而立的,其内容完全 符合并高度概括了李小龙的一生及其思想上的精华,这一点李小龙的众多弟子都完全认可,因为再 也没有任何人能比莲达更了解李小龙的了。其碑文大意是:
截拳道是现代最具创新精神和开拓意义的武道。它大胆否定了传统武学流于形式、囿于招式、 循规蹈矩等弊端。截拳道是一种注重实战、重攻击的实用型武道。截拳道是武道哲学。
最后,莲达流着眼泪在李小龙墓前向李小龙致了最后的挽辞:“他活着的时候,每天都有所创 造,他32岁的一生是充实的。”随之,其众弟子与朋友们与李小龙含泪作了最后的致意:“永别了,我 的兄弟,曾与你友好相处是我们的荣幸。作为朋友和老师,你使我肉体、精神和心理贯通为一。谢 谢你,愿你得到安息。”
一代巨星殒落,全球为之震动,这不幸成为人生中真正的“死亡游戏”。李小龙 代威名远
扬的华人功夫巨星就这样永远安息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开拓事业,又最终回归 到这里,陪伴他的是寂静的山林和青青的草地。
然而,他的故事,并没有因他的躯体人土而结束,人们对他传奇式的经历和神秘之死产生了浓 厚兴趣,而且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好不热闹,尤其是二十多年后的其子李国豪之死,则更成了一个 迷中之迷。这也太不公道了:李小龙只活了 32岁,而李国豪才28岁!
浏览7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