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86年2月23日地点:中国西安
中国传统气功自成体系,有一整套的传统理论。但很多气功 现象目前还只知其然,尚不知其所以然,气功暂时还不能作为现代 科学中的一部分。为此,1986年2月23日,在中国气功科学研究 会召开的座谈会上,钱学森词志建议:当前气功科学研究第一步是 建立“唯象气功学”的任务。即把大量的、分散的实践经验系统 化。钱学森认为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研究气功。 其基本方法是立足于练功实践,实事求是,从中间突破,既先把各 种功法的书籍整理并系统化,建立起一个模型,再考虑这个模型和 气功理论和哲学、系统科学、生理学有何联系。
陈林峰创中国慧莲功
时间:1986年地点:中国
陈林峰,中国气功研究会文献抢救组组长、中国慧莲功研究总 会理事长。5岁随其父陈勇练功。经过长期习定修慧和对佛家诸 上乘功法,及其功理的潜心研究,悟创了中国慧莲功法。自1986 年在全国公开传授以来,习练者在20万以上。本功法包括:合气 功、大乘功、念气诊疗功、智育功及法界功等,系佛家上乘功法。功 法简单易学,不求而自得,气感强、出功快、无偏差;不受时间、地 点、场合、方向的限制。男女老少坐站卧行随时可以修炼。具有动 静结合、虚实体真、人无合一、化身于宇宙之中,慧光像生,达驱邪 扶正之功效。其不修一点一面,而使全身毛孔皆通。以“戒、定、 慧”为纲,从“信、愿、行”下手。怀慈善舍、去杂专修,德通圆满。 此功集佛教上乘功法精粹、缘诸圣功法,藉医道典籍,合生理机制, 通过吸宇宙能量,固我之根本,动动化化、其妙无穷。所著《中国慧 莲功》1988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冯理达创建气功免疫检测中心
时间:1986年地点:中撰广州
冯理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院副脘长、中国免疫学研究 中心理事长、国际气功联合会副主席。1979年以来,从事气功免疫 学的试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疗效。为更好地发展中国气功 免疫事业,他于1986年在广州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功免疫检测中 心一中国气功外气物理学、生物学检测中心,并亲任中心主任。
气功进入高校体育教学领域
时间:1986年6月地点:中国太原
国家教委在山西太原召开中国传统体育保健研讨会,交流了 气功纳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试验研究的初步成果,制定了高等师 范院校体育专业《传统体育保健教学纲要》和《普通高校气功专项 课教学纲要h会后,国家教委向各省、市、自治区教委、高教厅、有 关高校下发了 (86)教体司字038号文件和《中国传统体育保健研 讨会会议纪要》。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修订高师体育专业计划 时,在必修课中明确了“保健气功”课程。1987年暑假,国家教委 委托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保健气功讲习班, 培养师资。此后,1988年和1989年,由北京教授团举办了二期 “气功养生学”师资短期培训班,并组织编写了《保健气功》教材, 气功进人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与竞技体育结合,将开创学生身心全 面发展的新途径。
气功学科研究生制度的建立
时间:1986年地点:中国北京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次学科专业批会议秕准,气 功作为中医学科的“试办专业”,可以列人国家研究生培训计划、 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限3年。目前仅有中国中医研究院 和上海中医院两校可以招收气功专业研究生,具备气功专业硕士 学位授予权。中国中医研究院的气功专业分为中医气功临床和中 医气功科学研究,焦国瑞研究员已招收6名硕士研究生。这标志着气功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登上了科学的殿堂。
首届国际气功学术研讨会
时间:1987年5月24 — 26日地点:中国深圳
由中国体育气功研究会、体育报社、《气功与体育》杂志社等 联合举办。有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南斯拉夫、新加坡、 泰国、中国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正式代 表。会议交流的学术论文有200余篇,其中优秀论文有北京工业 学院谢焕章教授的《气功使无生命世界的某些物理定律面临冲 击》、云南人体科研所所长王伽林的《气功态时的意识内作用过程 对“不随意技能活动”的作用特性研究》等。学术交流后,部分气 功师进行了精彩的功法表演,并于这次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体育 气功科学研究会。
世界上第一位气功博士
时间:1987年6月29日地点:意大利烕尼斯
意大利威尼斯东方学院,对24岁的女博士生莫尼卡•爱斯博 西多以《中国气功》为题的博士论文进行答辩。会上,莫尼卡对答 如流,获得一致通过。下午,院长授予莫尼卡博士学位证书,成了 世界上第一位气功博士。莫尼卡曾在上海复旦大学留学,得到气 功师沈洪训的具体指导,莫尼卡不但精通中国气功理论,还学会了 气功外气测病、外气治病等。她表示今后将致力于气功事业。
首届全国高校保健气功讲习班
时间:1987年7月13日一8月12日地点:中国芜湖
国家教委委托安徽师范大学承办了首届全国髙校保健气功讲 习班,培养高校气功师资。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37人参加了这 次讲习班,这标志着我国古老的气功,将被列入高校体育教学新 体系。
我国首届气功硕士研究生毕业
时间:1987年7月18日地点:中国北京
中国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气功研究室的两名气功研究生韩 彬、贺德广在导师焦国瑞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经过3年的刻苦钻 研,于1987年7月18日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成为我国气功发 展史上首次具有硕士学位的人。
中国气功代表团访日
时间:〗987年11月17日地点:日本
以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张震寰为团长的中国气功代表 团一行7人(李之楠、张兴、阎海、胡美成、严新、杨小斌)应日本 “学习研究社”的邀请,赴日访问了东京、长崎、大阪等地,并参加 了“全日本气功协会”成立大会。代表团和日本朋友进行了学术 交流,研究了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气功合作等有关问题。
中国体育气功服务队成立
时间:1988年6月下旬地点:中国西安
中国体育气功研究会在西安组织成立了“中国体育气功服务 队”,领队左林,副领队年淑贞、张世民;队长郭周礼,副队长廖文 龙、黄志红,队员有吴大才、夏双全、僮俊杰、黄元福、关浩本、张德 政、刘少雄等。服务队曾在第6届全运会和第3届亚洲游泳锦标 赛上为运动员们开展了治疗创伤等多种服务工作。
我国第1台电子气功模拟治疗仪的研制成功
时间:1988年地点•中国北京
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张惠民等人,模拟气功师所发外气的信 息特点,研制成我国第1台“电子气功模拟治疗仪”,经北京中医学 院、西苑医院和北京制药厂卫生科等单位临床试用,取得了良好 效果。
第1届国际医学气功学术交流会
时间:1988年10月10—13日地点:中国北京
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西德、法国、新加坡、意大 利、菲律宾、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 名代表参加了大会,50余位专家、教授、气功科研临床工作者作了学 术交流。这次大会检阅了当代气功活动的动态和水平,并讨论成立 世界气功组织等问题,通过了关于成立国际气功组织的倡议书。
第2届国际气功会议
时间:1989年9月10—15日地点:中国西安
来自苏联、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泰国、菲 律宾、多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以及中国的600 名代表参加。
这次大会收到国内外论文600多篇,其中基础研究类占20. 5%,应用研究类36% ,传统功理功法研究类占12. 6%,其他研究 类30.9%。大会交流论文29篇,小会交流101篇。选出200多篇 出版论文汇编。大会期间有20个省市的61位大专院校、部分中 学从事气功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就学校开展气功教学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向有关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国际气功联合会第1届第2次理事会
时间:1989年9月
国际气功联合会召开了第1届第2次理事会,新吸收了苏联、 多哥共和国为成员国。增选了苏联格伊•斯雒利多夫,日本川 村博司,中国李晶伟、唐世林、夏双全、黄元福等19位理事。会议 通过了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基金会章程和研究中心章程;决定把 基金会和研究中心放在西安。会议决定把《气功与体育》杂志作 为联合会的会刊,各国气功组织理事为编委。
浏览2,8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