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武术不同的是,振藩截拳道并没有系列的规则保护和催化的格斗方法,这是一 种自由、开放的拳道,正如李小龙所说:“在武术的锻炼中,须始终抱有自由之意识。因 为一有限定的心灵绝非是自由的。勿为任何门派、传统、框框、模式所限,武术该是自由 的”。可惜,很多人尚不知自由之可贵。振藩截笮道没有特殊情况的打斗換式与僅化的哲 理,它是•门赤棵棵的格斗哲学。它的格斗看上去并不是来a—个单一的角度,而是来n 所有可能的角度,振藩截拳道是一门真正的无限制的立体式格4•技系统。振藩截拳道提們 利用所有的格斗方式与技能去贏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振藩截拳道不能被限制在任何…个体系中,它的属性既不是“这样”又“不是那样”, 它包涵万家而非单纯拥冇任何武术体系的风格,为然也不盲目追随与接受任何武术体系的 风格。要想充分、完整地理解振藩截荦道,就必须超越“掼台搏击”与“街头格斗”的局 限性,而将此两点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战或实践对抗中,高级的综合件格斗技又最 能体现振藩截拳道的格斗理念,因为它并无只体的攻与防之分,也没有踢、打、摔、争、 锁等个体属性上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也只将各种非常规的格斗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才 能藉此战胜那些技术高超或身体强壮的对手,虽然伊诺山度的高足、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格 斗教官保罗•凡奈克(PAUL VUNAK)声称,近年来正在研修名震遐迩的“格雷西柔术" (GRACIEJIUJITS10,但早在三十多年前,李小龙便争己从美国著名的柔术大师肯尼•拉贝 尔处学得了这一近似街头格斗技的功夫。
在李小龙武道思想的彩响下,美国武坛在本世纪 70年代便开始举办一种头、手并用,拳打脚踢兼施的 擂台打斗功夫“世界职业摔跤比赛"(俗称"打架比 赛”)。在比赛中,选手可以击裆,也可以抓脸,并且 在场上裁判看不到的情况下用椅子或铁锹击昏对手也 不犯规,至于锁喉与折腿之技更是家常便饭(图345)。
近来年所兴起的另一殊死搏斗性质的大赛“终极格斗 冠军大赛”(UPC),其中的许多冠军人物都承认是疯 狂的李小龙迷,所以说是李小龙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 世界武坛的格局,图346为数届UPC大赛的冠军得主 罗伊斯•格雷西正在施展令人闻风丧胆的“格笛西柔 术”将对手制服。或者说,WWF (世界职业摔跤比.
赛)的长盛不衰及UFC的再度兴起,都是李小龙的格 斗学说的一种延续。而WWF与UFC的狂热程度也改 变了许多武术大师对格斗艺术的看法,因为除了保罗•凡奈克去修习格雷西柔术之外,伊诺山度的另一离足、全日本首屈一指的截苧道专家中村 瀬永正在研习一种叫“修斗”的综合格斗技,要知道“修斗”义正是LFC的一个分支。
笔者的意思是说,对任何一种单的格斗技能的训练已无法跟上世界武坛发展的潮流=举 例说来,在丨999年,中国搏办界的顶尖高手n〖以到美国去战胜单一的拳击手,却不一定 能胜出日本的“K一丨”大赛(图347),而且“K一 1”与WWF、UFC相比又仅属小儿科, 由此你也就知道中国武坛与世界拳以间的差距了吧!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些世界超级大 赛当年乃由•个矮小的中国人一李小龙所发起。
一、高级综合格斗技的基本特征
振藩截拳道中的高级综合格斗技虽看上去较为复杂,佴却很实用,而且本身也没有难 度很大的动作,因此相对来说较易掌握。在具体运用时,李小龙通常要求自己的弟子们均 先以精简、直接、突然的直举或侧踢去开 路.为接下来的近距离打击创造有利的条 件„当用近程武器使对手完全丧失抗衡能力 或战4力后,再施用擒锁技将敌制服,,这一 点李小龙已通过电影对我们进行了《好的演 示。例如在 (猛龙过江)中,他与罗礼上进 行了殊死搏击,就是先用拳脚连续击中了对 手,然后乂用打穴法(腋窝)及打关节法 (膝关节)将对方的战斗力削减到最弱,最 后用锁颈法最终勒毙了罗礼士(图348)。
例如在{死亡游戏〉中,当他面对2米多高 的**巨人”时,在运用长距离的腿法打击并 未完全奏效的情况下,便又展开f近身攻 击,并最终以锁颈(头)法制服了强敌(图349);即使在 <龙争虎斗〉片首的少林弟子 比武中.李小龙也是锁臂法制服了同门师兄弟(由洪金宝饰演)(图350),虽然影片中的 东西有一定的表演成分,但李小龙所选用的动作却大多是在实践中有运用价值的.而不仅 仅是为了表演。李小龙拍电彩的本意就是想通过电影来宜传自B的功夫,他不会误导观 众,所以也可以说电影是李小龙武学世界的一面镜子,是截拳道的-个缩影,是李小龙的 技击功夫的一个闪亮点。
在近几十年中,很多国术高手在向泰拳挑战时都是“全军覆没”,有些掌门人甚至连 半个回合也打不上,例如192丨年,香港鹰爪门名弟子正在征泰时,仅三招即被泰国名将 乃央一脚踢击下巴而昏倒,同行拳师伍大乾亦在第二回合被泰将乃鲁膝盖击倒而落败; 1922年福建名拳师赖铁虎在向乃央挑战时,结果又不出儿招便落败,且需住院治疗数月 之久。1958年10月,香港名武师张耀强在征泰时,虽将泰将摔倒过,但最后仍被对方一 肘倒而失败;另一同行武师胡胜仅40秒便被人打昏在地。1973年,华侨名拳师吕马克 在征泰时,又是40秒钟便被击败,再一次震惊了国术界及世界拳坛。但这些不可一世的 泰拳王们在一系列的UFC大赛中又均以失畋告终,此种征斗循环的方式不得不令人深思。 要知道那些WWF或UFC髙手们所运用的很多技法都来自中国武术,他们的“立体式”打 斗风格则借鉴自泰国拳。笔者的意思是说,开展综合性格斗技的训练迫在眉睫,而且此种 技术并不难笮握.只是我们没有转变观念罢。
二、高级综合格斗技的运用要求
动作简捷、利索
只有动作简单、直接,对手才难T防御,况且精简的动作速度也会快捷许多,所以在 运用综合格斗技时,虽然踢、打、摔、章的变化动作较多,但一定要简捷、迅速而不得拖 泥带水,以免遭致对手的迎击或阻击。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
在剧烈的搏击中,只要能击中或制服对手,什么方法都可以使用,而不要管它是什么 拳法、掌法、肘法、腿法或禅法,因为只要能击败对手就是好招法。
有效地重击对手的要害部位处
不论你运用何类招法进行擂台实战或街头搏击,你的拳脚都须直指对手的要害处,以 增强打击效果。由于这些部位如头、面、心窝等都较脆弱,所以对这些部位进行击打时, 还可避免损伤自己的攻击武器。即使在勒锁对手的关节时,也要选择那些较为脆弱的部 位,如颈椎关节、肘关节或膝关节等等,争取花最少的力气以取得大的战斗效果。
使对方陷于己方之擒捭模式
若对方不搜长使用擒摔技术或近身缠斗时,则己方更应设法为自己创造使用捎摔法的 机会,以避敌所长而攻其所短。若对方亦同样稍于摔技时,己方则应以多种踢、打的技法
李小龙的高级综合格斗技系统在其生前可以说属于不传 之秘,即使亲传弟子亦很少讲授,而仅仅在自己的秘密训练 日记中进行过洋细的记载(图351)。
作为一代先驱,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显示了他个人的去袭打对手,使其不断暴餺出破绽,再以凶狠的近身格斗技将其制服。
三、高级综合格斗技的实战运用
不凡与超然,同时也证明了这种拳道自身的博大精深与精巧 实用。虽然在这里仅介绍了几例李小龙生前常用的综合性 (立体式)格斗技法,但是你不要忘记截拳道是一种思想的方 法,它可作为一种指引而非一套因定的教法,也就是说在练 好这几例战法的基础上可再进行灵活变通,亦即举一反三,
并最终使自己达到自由的搏击境界。
战例示范
双方由戒备式开始(图352),当己方拳手先发起攻击时,可先用前手去佯攻对手(图353),以引诱对手抬手进行格挡,这时己方可迅速对准其肋部空档处踢出-记强劲有力的右侧踢腿(图354),用以打乱其阵脚,随后又是一记凶狠的左勾踢腿连续重击,目标是对手的左侧腰肋部(图355),攻敌措手不及。然后,在向前落稳左脚的同时猛出右肘去横扫其头部空档处并得手(图356)。为了最终制服对手,可再用右臂顺势锁住敌颈部(图 357),R猛力向地上倾倒(图358),以便折断其颈椎(图359),也可再根据情况而将左 拳狠狠击向敌面部要害处(图360),制敌于瞬间。
其头部空档处并得手(图356>。为了最终制服对手,可再用右臂顺势锁住敌颈部(图 357),R猛力向地上倾倒(图358),以便折断其颈椎(图359),也可再根据情况而将左 拳狠狠击向敌面部要害处(图360),制敌于瞬间。
动作要领:前手佯攻要快、要有突破 力,右侧踢连击要及时、迅速,左勾踢连考 要凶狠、准确,要充分利用转体的惯性力i 去重创对手。右肘打击要贴近对手,并可配 合左手上的牵拉动作去狠击对手的头部,肘 击之后的锁颈动作要快,以防敌脱身,并口 r 用左手抓拉自己的右手腕以强化右臂擒锁上 的力度。压摔时要先向左方转体并将右腿向 左前方扬出,以加快对手倒地的速度,当然 在倒地及拳打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得放'松右 臂勒锁上的力度,以便牢牢控制住对手。
战例示范
双方由戒备式开始(图361),当对手抢先挥拳攻击时(图362),己方可迅速起脚并 对准其胸肋部空档处以一记凶狠的右侧踢腿进行重击(图363),用以阻截其攻势并削弱 其战斗力,接着左手猛力后牵对手,以使其丧失平
衡的同时(图364),突发右平勾拳狠击其头部空档处(1365),而且不待对手脱身便乂是一记更为强劲的左上击拳重击,H 标是其心窝(图366),以迫对手重心前倾并完全丧失抵抗能力;随后,己方拳手可顺势 用左手按压住对手头颈(图367),并将左膝向前、向上狠狠迎撞向对方面部(图368); 最后再用双臂锁紧对方左臂(图369), K猛力向地上进行锁压,使对方因左臂剧痛难忍 或肩部脱臼而屈服
动作要领:己方的侧踢截击要把捤住时机,踢击要准确、有力,以保证以后的近程打 击动作的有效实施,尤其在猛发右手勾拳打击对方上盘时,要在右脚落地前的瞬间便用左 手抓住对方,以防其脱身逃离。当然右拳亦须借身体前冲的惯性及强劲的腰力去狠击对手。左勾拳要连贯、迅速;膝撞时须与左手向下按压的动作配合好,还有右手抓推对方左 臂的动作,这个似乎不起眼的抓推动作也可迫使对手重心前倾,而刚好撞在己方的膝盖 上。将对方锁压在地后,为了牢固地控制对手,可在双手用力锁折敌B的同时,将右膝狠 狠跪压(砸〉在对方背t以加深对手的痛苦,而将其制服„
战例示范
双方由戒备式开始(图371>,己方擊手正在观察着对乎的面部表悄,以准备抵®对 手的任何攻击,当对手果真用后腿攻来时,己方可于半途中便进行有效的截击(图372),而且不待其换招再攻或转身a退,己方牮手早已在迅速落®前脚的M时,猛起右脚而用一 记凶狠的弹翳腿重击其格部要*处(ffl373>,而且为了进一步扩大战m,便又在向前® 右脚的冏时用双手》*抓拉住其头部(|« 374),接茬,在用力向下牵拉的同时,又猛抬左膝向上《®捶中其心« (或10部)(明375),令对方防不胜防而连连中招;然后,可» 用双手猛力向右后方拧转其头部(®376>,待拧转对手至背对己方时(图377、图378>, 己方可再速抬右膝猛《其后背要*处(P3 379h a后,可仍用双手抓紧其头®并用力向 自己的左前方甩拉(18 380),而将其抻翻在地(图38丨>,这时可冉根据M况米决定思S 再给予其进一步的打*成锁制。
战例示范
双方由戒备式开始.当对手突然由正面用左手抓住己方前胸(图392),且准备用右 拳或右膝连续击来时(图393), d方可速用右手拍击其膝盖以阻截其攻势;随后又用左 手扣牢了对方左手,以防其逃脱(图394),并猛挥右幸而以幸背重击对手的裆部要害处 (图395),使对方完全丧失战斗力;紧接者,己方又突然用左手戮中了其咽喉(或用虎口 推击其喉节或干脆用手锁喉),以逼对方重心迅速后倾(图396),当对方倒地后为了防止 其滚身逃脱(图397、图398),己方要不失时机地冲上去,并猛抬右脚准备进行踏击(图 399);最后对准其面部便是一记凶狠、直接的下踹攻击(图400),将其打昏或使其瞬间倒 地而无法起身再战。
动作要领:这是李小龙所示范的街战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动作,主要用来对付对手的 近身扑击。对手虽抢先发起攻击,但却并不表明他能占有优势,因为他不知道你将作出何 种反应及反击。尤其用右手拍击其膝部之后,锤击其腹裆要突然、迅猛,卡喉后推要准 确、有力,为了加快对手后倒的速度,可用右手上托其左胳膊,当然左手亦须顺势用力后 推,或是用右脚勾绊其右脚后跟以使对方重心不稳而迅速后倒,也就是利用全身的整体发 力将对方重重摔翻在地;右脚踏击要快、要准、要狠,以便制敌于瞬间。
图401、图402、图403为李小龙所手绘的对手倒地后追加性打击方法,当然由此也可 以看出截拳道的格斗特点所在。
第七章振藩截拳道的器械训练
人们常说李小龙在世时,他的截拳道功夫就已超前 了时代几十年。自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李小龙 创立了截拳道以来,他的拳学理论与武道哲学受到了前 所未有的重视,他的截拳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也是一 年比一年大,不难想像,在2丨世纪,截拳道将是最具竞 争力的拳道。
当今许多有名的武坛高手,包括“超脚”毕尔•瓦莱 斯、“圣手”凯•沙姆罗克,乃至“喷射机”乌尔奎兹•宾 尼(图404)等,都称曾受到过李小龙的直接影响,其中 也包括笔者本人。李小龙的徒手搏击功夫不仅举世无双, 其箱彩绝伦的器械搏击技术亦无不使人刮目相看,事实 上在器械搏击亦是武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相对独立而且 相当完整的格斗技系统。
振藩截拳道中的武器训练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双节棍 的训练与实战、短棍的训练与实战及长棍的训练与实战。
第一节振藩截拳道中的双节棍训练
凡看过李小龙的电影的人,无不为他精湛的双节棍搏击技术所折服。李小龙的双节棍 表演神乎其神,所有见过他表演的武学行家及影评家,无不叹服。双节棍虽短小精悍,却 精巧实用,技术纯熟后如两臂暴而如长。猛虎添翼,一棍在手,就是有十数个歹徒围困, 亦难以近身。双节棍无论是自卫健身,或是街头巷战;无论是长距离还是近距离,哪怕是 面对持械的暴徒,都可以一敌十,以狂风扫落叶般的威势横扫群敌。
李小龙宗师当年为什么要选择双节棍来展示自己的形象及演示截拳道的真义呢?是因 为双节棍携带方便且灵活迅猛,可由任意角度及距离上去有效地打击对手,其次是双节棍 的打:&力与击破力相当惊人,据测试得知,其每秒钟的打击力接近450千克,此种高效力 的破坏力可以轻易击碎人体上最坚硬的骨头。正因为如此,李小龙的双节棍才又一次在国 内掀起了一个习武者前所未有的高潮。
一、双节棍的运用诀要
在实战搏击中,这种看似不锋利的武器,却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勇猛威力,因为它抽 打、剌戳、扫击、抡劈及绞锁(图405)尽可发挥,藉此去战胜强敌。
在双节棍的修习过程中,习者须立足实战及不尚花架子,你不要为了讲求表演效果去 练习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尤其是照搬李小龙在电影中所表演的东西,因为李小龙在电影
中的双节棍法虽大多为实用的技术,但也有一定的表演成分。特别是那些大幅度的棍法 由于自身暴露的空门太多及运行路线过长,所以都应予以改进。
操棍时,不仅手法上的动作要以截拳道 中的拳理来具体指导,即使在步法上亦须灵 活、机动,以便控制击距并做到步棍合一,以身体上的整体的最冇效的K合去最大限度 地发挥双节棍的攻击威力。因为笔者也曾见 过很多双节棍练习者,他们的手法确实紧密 而舞得风雨不透,但就是不慊得移步而仅在 原地与假想中的对手进行“搏击”。
李小龙曾在自己的擊理中这样说过:“武术的最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机变应万 变",也就是说你的双节棍打击动作应尽#简嫌、实用,因为越复杂的动作,自身便越不 易控制,同时还很容易打伤自己,这就要求要从基本棍法练起。待基本动作精熟后再过渡 到实战。而且必须前、后、左、右都进行练习,以便增进双手的平衡及全面掌握武技。切 记,千万不能忽视动作的准确性,因为只有动作准确、严谨,劲力方能完整地发出,同时 双脚亦霱不断地变换步型,因为有力的打击均由稳固的腰马而发,当你想用下一招时,则 必须先保持身体的平衡,以免被对手利用。
李小龙曾在自己的擊理中这样说过:“武术的最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机变应万 变",也就是说你的双节棍打击动作应尽#简嫌、实用,因为越复杂的动作,自身便越不 易控制,同时还很容易打伤自己,这就要求要从基本棍法练起。待基本动作精熟后再过渡 到实战。而且必须前、后、左、右都进行练习,以便增进双手的平衡及全面掌握武技。切 记,千万不能忽视动作的准确性,因为只有动作准确、严谨,劲力方能完整地发出,同时 双脚亦霱不断地变换步型,因为有力的打击均由稳固的腰马而发,当你想用下一招时,则 必须先保持身体的平衡,以免被对手利用。
欲有效运用双节棍,身法的配合与转动亦是攻防的必要条件,如果身法运用不当,会 导致动作優硬或不协调,以至于反应迟钝,劲力不足。因为腰是一身的中节之中,也是-- 身的根节之根,既是上下体连接、转动的枢纽,又是一身之劲与力的发源地,所以如能有 效地运用转体的惯性力量,则双节棍之打击威力必可发挥至极限,可惟当今的双节棍练习 者只有上肢的舞动动作,而不懂得充分发挥与运用强劲的腰力。切记,“-身之劲在于 腰”,由于腰部对全身的转动变化及重心的调节与劲力的蓄发等,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以你应练习腰部的协调配合动作。
在练习双节棍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腕关节的运用,腕关节主要是用 来主宰手部的转动变化,并且是连接手臂与双节棍的重要枢纽,它能够充分将腰部、臂 部、肘部的劲力输送到双节棍上去。所以在练习时,随着不同的棍法之变化,臃部也应有 轻、重、刚、柔之变换,如果一味地求刚、求猛则会使手部優滞不活,如果一味地求轻、 求柔,则打击力又不够,所以必须是轻童结合或刚柔相济方为得法。
二、双节棍的训练程序
李小龙曾经这样回答过记者的提问:“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经没有-种武术中的器械 是自创的了,因为武术运动已有儿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各种兵 器经过历代武林中人的发明与修正后,已差不多没有多少发明余地了,只是在运用的方法 上,才可拥有自己的特点,或属于自己的。”李小龙的双节棍虽学自日本空手道,但后来 却受菲律宾武术的影响》大,因为他的高足伊诺山度曾把自己最拿手的双节棍法教给丫 他,不过李小龙又在此基础上融人r更多属于截拳道的东西,或者说拳为武艺之源,李小龙用截拳道理论去指导双节棍训练并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使之成为截拳道中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李小龙生前曾总结了一套相当完整的训练方法,现简介如下:
掌握好藏棍与持(操)棍法
所谓藏棍法,也就是双节棍法的携带方法,通常可把双节棍的两端分开并斜插于腰的 左右两侧,或折叠起来直接斜插在腰后侧。至于持棍法,也就是出棍攻击以前的持械姿 势,亦即持棍戒备式,因为武器搏击同徒手格斗一样,均非常重视戒备式的练习。
李小龙的持棍法主要有夹式出棍法、背式出棍法及擎式出棍法等几种:
夹式出棍法:下肢以高马步或高虚步站好,右手和右肘配合而将双节棍的一端收 回于腋下,并以右大臂向里夹紧棍梢,准备出击(图406),这是李小龙在(死亡游戏> 中所示范的一种最为常用的持棍戒备法。此种持棍法的好处是51使持棍的手臂像压缩的弹 簧一样,随时发放而将棍迅速打出。
背式出棍法:右手持棍的一端而运用腕力将另一端打至背后,左手则由右腋下张 开虎口而将棍接住(图407),这是李小龙在〈猛龙过江> 中示范的一种较为实用的持棍 法。此姿势的优点是能够由此变化出很多攻击动作来,而且运用此姿势可以正面对敌,也 可以侧面对敌,还可以以背面对敌,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出棍的速度及力度。
擎式出棍法:运用时,右手握实棍的一端,左手则托握住棍的另一端,而以右手 握棍为主进行搏击(图408),这是李小龙在 <死亡游戏〉中所示范的一种握棍法。运用 这种棍法当对手对己方的右手握棍有所防备时,可以用左手反握棍去反抽对手,以攻敌措手不及。
要精通基本棍法
实践证明,如果掌握不好基本棍法,则不但不能有效地重击对手,更无法去发起有效 的连续攻击。李小龙在电影中的双节棍表演其动作虽使人眼花缭乱,但基本棍招却只有十 几个,不过是由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和灵活的运用而已。现在,很多双节棍练习者都认为 李小龙的棍法高深莫测颇难练习与接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李小龙无论是进行徒手搏击还是器《搏击.都奉行一个原则.即“武术的至高境界 必®e向于简徒",他本人更是坚决反对花笮绣《。所以在练 习双节棍时,一定要先练好基本棍招,而且珐先练习动作的 准确性,再练习动作的速度与杀伤力,待每一*本棍招均具 备快、准、®渚要索后,再去进行实战对抗训练。
双节棍的基本棍招有:
正典棍
这双节描中较为凶狠的一招,多由正面去男1打对手的头或肩等要处。
斜霣棍
这是双节棍中《为强猛的一招.多由右上方(或左上方)
向左下方(右下方〉去劈打对手的头部侧而及級部处。
(3)横描
这嬝一种扫击范围相当广及力度相成猛的一种棍法,多用于由水平角度去横击对手的头部.肋郎、背郎或膝关节等要部位„
(4)抽击
这里一种连接在斜劈棍或横扫棍之后的•种打击力较强且角度刁钻的描法,然打击 力要弱一,但却可充分利用扭腰转体的愤性力去®击对手。
绞杀棍
这是一种攻击力极强的近战棍法,它除了用于绞对手的武器外,更可用来绞钡对手的颈关节等致命害处,图405耽是李小龙在电影〈死亡游戏〉中绞死对手(由伊 诺山度饰供)的镜头。
要进行实战对抗训练
也让防练者从头到脚都穿上加厚的防护®,然后 双方可手持双节棍进行对搏,当然也可以让对方乎持短棍 与;方进行搏击,而且己方可先手持泡沫双节棍进行对抗 训练.待双方纯熟后可再换用实战双节棍进行搏击训练,这样可垴养实故感觉.二可磨炼实战技术,三可积累实 战经»。»知道,基本棍法的训练无论多么®苦,也都是 一种基本功训练,其效果无法与真正得击时的**性相比,所以当习穿戴防护进行训练而达到一定的塽界后,仍 S空身持描进行近似于打斗性的实战训练。由于该训练不 强加限制条件,所以练习者对所出现的««可以进行随机 应变与自由发挥,并可由此去对付各种类®及各种打法特点的强手。® 409为李小龙在电 彩中以双节棍技将对手击倒在地的。
三、双节垅的实战运用
虽然对抗训练近似于实际格斗,但乎.竞与实际的格斗有一定的区别。李小龙始终注实战训练及实战运用,因为练习双节棍的g的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为了搏击,为了在巷 战中去对付群匪,你的目的是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所击中,对此就更须善于把握战机,并 适时发起闪电般的进攻,而且无论是进步或出棍,你的动作都要自然、流畅,因为只有这 样,你的战略战术才能有条不紊地得以发挥。虽然穿上防护服后会感觉到又笨又重,但这 仍是取得搏击经验的最佳方法,而且你亦可放手-•搏,因为你不用担心会损伤对手而“留 手”。如果不带护具,为了避免伤害到同伴,你可能会在攻击即将接触到目标时便收手, 或者发起攻击时也不全力攻击,久之便会对实际的打击距离产生一习惯性的错误判断。同 时总进行此种不真正接触的练习,亦无法对移动着的目标产生预期的打击效果,更无法凝 集全力去重创目标。所以说双节棍的实战训练同徒手搏击的实战训练一样,都需要你拳拳 到肉地去对抗,以便使训练能与街头巷战有机地结合起来。
战例示范
在实战搏击中,李小龙所面对的是数个对手(图410),他先用一记正劈棍或弹射棍 击中正面对手的头面部要害处(图411、图412);然后又翻腕向右后方攻出了一记反手抽 棍(图4丨3、图414>,目标仍然是对手的头面部致命要害处;接下来,不待左前方之敌将 招式用尽,他便又在向左方猛然转体的同时(图415、图416、图417、图418),以一记凶 狠的横扫棍击中r其头部空档处(图419、图420);最后,不待右侧之敌冲进,他又开始向右側转体(闬42丨),并狠狠攻出丫一记右反手扫棍(袖击>,目标仍然是对手的1".盘薄 弱环节处(图422K待攻击完毕后可再收棍而恢复到夹式持棍法(图423),以准备再进 行下一个回合的搏击。
动作要领:这是李小龙在〈精武门〉中所示范的一套相当凶狠的组合攻击性棍招,主 要用于对付凶悍的群匪„虽然对方在人败上占有优势,但这却是充分展示双节棍打击威力 的最佳时机。如果你比对方有更充分准备的话,就不一定会处于劣势。因为双节棍的落点 处至少有725千克的击破力。况且当对方将你团团围住时,也往往会因过于自信而轻敌, 往往会给你留下攻击的空档。不过在对抗多人的袭击时往往没有第二次反击机会的,所以在打斗中,你须确信自己所运用的技术都是有效的,必须竭尽全力去痛击对手,而不要让 对手近身后与你纠缠,如果这样,双节棍就差不多失去作用了。
浏览1,5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