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示范
正身右手向左拍向桩手,成左内门拍手。
正身左手向右拍向桩手,成右内门拍手。
由左外门拍手成杀颈手。 左手返手索落,同时身体转回正身马打右底拳。
正身右手向左拍向桩手,门拍手。成左内 转马成左外门拍手。
右手返手索落,同时身体转回正身马打左底拳。
转右马成右低膀手。
右脚随即收回成吊马,同时左手做护手,右手成膀手。 右脚以45°侧身脚斜踢向木桩。
左脚向左移动,右脚跟随成吊马。身体成45°斜向木粧,左脚不动,右脚摄向木桩,同时左手做拍 手,右手成横拂手。
标马成左低膀手。
右脚向右移动,左脚跟随成吊马。
身体成45°斜向木粧,右脚不动,左脚楔向木桩,同时右手做拍手,左手成横拂手。
左脚随即收回成吊马,同时右手做护手,左手成膀手。
右手圈手,左手耕手,成捆收以侧身马朝向木桩。
右手圈手以正掌打向木桩,同 '手,同时转马,时左手成窒手,由侧身马转成正身马。
左脚以45。侧身脚斜踢向木桩。
标马回中成侧身耕手。
双手同时室手,成双室手。双窒手转做双托手。
正身内门拍手
正身内门拍手时,身体不用转马, 因为转马会令自己身体侧面正对敌人,招 致对方另一只手的攻击。
拍手要以手腕之力或左或右拍向 桩手内侧,力不过桩手,拍手完成时即 回中线成护手。
转马侧身外门拍手及杀颈手
外门拍手的时候要配合转马动作, 意想对方从中线向我进攻,我则转马移开 自己中线,避开对方的攻击同时从外侧做 外门拍手,再沿对方的手面顺势以杀颈手 击向对方颈部位置。
与内门拍手不同,外门拍手配合转 马使出,亦不会露出空隙而受攻击,因转 马令侧身的方向是对方外侧,对方没可能 无中生有地长出一只手来进攻,再者转马 后更有利之后所使用的杀颈手。
索手底拳
杀颈手动作完成时,随即返手索落, 同时转马使身体转回正身,另一手则立即顺 势以底拳打向木桩,使索手、转马、底拳同 时在一个圆形的运动上完成。
这个动作重点在腰马的配合,使整个 动作在腰马的转动中同时进行,一气呵成, 毫无间断,是一个整体的动作。
45。侧麵
45°侧身脚,由侧身低膀手开始,左脚移到木桩45°位置,右 脚随即成吊马,脚尖着地,然后右手以横拂手击向木粧桩手底 部,左手成拍手,再随即收回变成吊马,这三个动作需一气呵 成。最后,右脚以脚踭踢向木桩侧面成侧身腿。
45。侧身脚示范
拍手横拂的一剎那,动作不作停顿,重心仍处于后脚,重 心脚是原地不动,而前脚楔人桩脚的一刻,有蜻蜓点水之意,脚 尖着地一刻随即收回成吊马。
吊马的时候,后脚成重心,右脚成吊马,脚尖着地,仍然 成低膀手,由于吊马时双脚距离很近,加上重心处于后脚,重心 点不变,能使之后的侧身脚更具威力。
用解构
一、拍手杀颈及索手底拳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以转马外门拍手化解攻来的直拳,拍手随即沿着对方手臂用 拂手向颈项杀上,对方急以手臂向上抬,意图拨开攻来之手,身形随即微 微升高后仰,叶准师傅掌握对方失形的机会,利用对方上举之力,拂手快 速返手索下,令对手身体失形向前扑倒,右拳趁势击中对方,动作一气呵成。
外门拍手杀颈俯视图
对方进马出右拳直接由中线向我胸口进攻。
我则用转马右外门拍手拍开对方右手来拳,并以45°朝向对方。
我顺势由右外门拍手变拂手沿着对方右手手面反击,杀向对方颈部。
二、45°侧身脚应用示范
对方直拳攻来,叶准师傅看准来势,马步走向对方45°角位置,楔 马缩短彼此距离,左拍手则封向前臂外侧并以横拂手击向对方胁下,令 对方受创,失去防守能力。所有动作在同时完成。乘对手防守薄弱之 际,前脚随即收回成吊马,以加强踢击力量,在最直接及最短路线上利 用脚跟发力踢向对方腰胯之间,拂手变为膀手及以护手防范对方反击。
45°侧身脚俯视图
走马向左避开对方的直拳,乘隙从45°位置以侧身脚踢向对方。
木人粧
第四节
木人桩第四节主要练习推人的方法,咏春拳有其独特技巧, 让练习者明白如何安全地使用此技法。最后重点讲解了咏春另 一式脚法——90°踢脚。
第四节示范
1 双手标上成双摊手在木桩桩手夕卜侧。 2双手内圈成双圈手。
3双圈手变双底掌,击向木桩底部。
双手翻上成双摊手在木桩桩手内侧。
转马,右耕手,左圈手,成捆手动 作。转马,左耕手,右圈手,成捆手动 作。
右手圈手后以正掌打向木桩,同时左手窒手,由侧身马转正身马,成捆手正掌。
右手随即由正掌变回膀手,同时转马向左方。
左手圈手,右手耕手,同时标 马以侧身马朝向木桩,成捆手。
左手圈手以底掌打向木桩,同 '时右手窒手,由侧身马转正身 马,成捆手低掌。
左手随即由低掌变回膀手,同 时转马身体向右方。
右脚走向木桩90°,同时右膀手 '黐桩转上成摊手,右手护手变前 手,左腿踢向木桩膝盖位置。
左脚走向木粧90°,同时右膀手 *黐贿上成摊手,左手护,变前 手,右腿踢向木桩膝盖位置。
左脚标马,右脚跟随成侧身 右手圈手,耕手。
左手耕手,同时标马以侧身马朝向木桩,成捆手。
双手同时转做双托手。
右手圈手以正掌打向木桩,同 时左手窒手,身体由侧身马转 正身马,成室手正掌。
双手同时做窒手,成双窒手。
外门双摊手,双圈手底掌
练习外门双摊手时,意在双摊手内侧,两手埋睁并有啜实桩 手的感觉,接触点在手腕对下位置,练习时意想对方双手向我前方 逼出,我则用腕力以双圈手借对方来力顺势从外向内圈人,打向 对方中门位置。
埋踭以外门双摊手标出。以腕力使双圈手向内圈入。双圈手借势从外而内漏入。
以双手手指轻轻接触木桩。
确定后再发力以双底掌打向木桩中门底部位置。
内门双摊手,双正掌
内门双摊手,双手由桩手内门向斜上方标出,双手外侧与桩 手紧逼啜着,但没有左右向横分开的力量,双手前臂同时向内翻 转,形成手背朝上,双踭外翻,以旋转的力量逼开对方双手,再 以双正掌击向对方面部。木人桩的桩手因为设计上的问题,粧手 只有些微活动空间,练习时不可能真正把它逼开,所以练者要想 象正在逼开对方两手,绕过桩手打上。
1.双手外侧与桩手紧逼啜着。2.双手前臂同时向内翻转。
3.手背朝上,双踭外翻。 4.以双正掌击向对方面部。
双正掌、底掌留意的事项
打双正掌、底掌时,先以双手手指轻轻触摸目标,待确定接 触实在时才以手踭、手腕发劲打出。
推人不是每次都会奏效,因为对手是活生生的人,会做出各 式各样的行动来闪避甚至反击。若不顾后果,胡乱想推倒别人, 一旦落空,自己反而容易失去平衡,陷于被攻击的险境。故第四 节桩法中有此训练方法。
双正掌、底掌示范(右面)
捆手
捆手,是由捞手及耕手的动作组合而成,交替变换的过程则 要配合圈手的动作和转马同时进行。动作完成时,耕手位置由桩 手外门斜角度指向木桩中线;转动的过程最重要是动作圆活畅顺, 由耕手转捞手时,耕手内侧需要黐着桩手转动,且不可有逼压桩 手的力量,而由捞手变耕手时,虽然不可能完全黐着桩手转动, 但仍需把离开桩手的距离减至最短。
在整体动作上,双手的圈手动作和腰马的转动时间要互相配 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转动,另外,耕手完成时需要有逼啜着桩手 的感觉,而捞手就要放松黐着桩手且不可有向外抵抗桩手的力向。
捆手位置图
捆手时耕手的位置要配合转马侧身耕向中线。
踢脚
90°踢脚,在膀手的位置上,先动虚脚,虚脚直接走动到木桩侧面 成90°位置,由虚脚踏实转成实脚,即重心脚,另一脚则同时在外侧 90°位置上踩向桩脚膝盖位置,膀手同时黐着桩手转成摊手,另一只手 伸前成护手,以作控制及看护之用。
由侧身膀手开始。
走马到木桩侧面90°位置
从外侧90°位置上踢向桩脚膝盖位置。
90。踢脚时,要点在于从对方90。位 置上踢向膝部外侧关节位置,摊手在黐 着粧手的同时,切忌用手力压向木桩, 应以后脚做重心站稳马步,护手应放在 木桩近桩身位置,意想防御及控制对方 之意识,由膀手到90°踢脚是一个完整 动作,需要一气呵成。
月解构
一、外门双摊手,双圈手底掌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以外门双摊手标出压逼对方两手,对方恐怕被压人,忙标 摊手防御,叶准师傅乘对方双手用力标出之良机,借对方来力,由压逼之 力改为两腕圈手从外向内圈人,对方不但两手被分开,中路空虚,且受圈 手之力影响,身体被牵引前倾,叶准师傅同时进马以双底掌击中对方。
二、内门双摊手,双正掌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由对方内门以双摊手标上,对方两手马上用力封闭内门防 御,叶准师傅借对方用力之际,双手前臂向内翻转,手踭外翻,借助手臂 旋转外翻的力量逼开对方双手,对方的防御立时分开,中路大空,再进马 以双正掌击向对方颈部,对方即时受创,立足不稳,向后跌出。
三、90°踢脚应用示范
对方进马冲拳直接攻来,叶准师傅借标来之势,让出中路,走马到 对方外侧90°位置,以摊手和护手防御并控制对方,便对方侧面完全暴 露受制,继而用脚踢向对方前脚膝关节,使对方受创,即时跌倒。
90°踢脚应用示范
90°踢脚,使对方膝盖关节受控制或跪下,这是因为膝盖关节的结 构对从外边的承受力及抗衡力是相对较弱的,若从这角度位置踩下,对 方比较容易受控下跪,而在这个位置上用力踢出亦能重创对方。
90。踢脚俯视图
对方踏步冲前向我进攻,我走马到对方侧面,并由对方90°位置向 其膝盖外侧位置踩下。
木人粧
第五节
木人桩第五节集中在抱琶手的练习。因这个动作两手摆放 的形状好像手抱琵琶一样,所以叫抱琶手。而两手上下摆放,形 象又像蝴蝶,故亦可称蝴蝶掌。
第五节示范
1右手在前,手背斜向上方,左手 2前手手腕向左拖向右桩手。 在后成护手。
转马成右捞手,同时左手以底掌打向木粧右下侧。 保持侧身马不变,双手变成捆手。
由侧身耕手变正身抱琶手。 由正身抱琶手变成转马膀手。
左手圈手,右手耕手,同时转 '马,以侧身马朝向木桩,成捆 手动作。
左手圈手以底掌打向木桩,同时 "右手窒手,由侧身马转正身马成窒手底掌。
沉踭左右摇腕,捞手侧底掌
站正身马,右手手背向上方,沉踭,处 于两桩手之间,以腕力把手拖向右桩手, 同时手指朝反方向,再以腕力把手拖至左 桩手,同时手指朝反方向,转前臂同时转 马以摊手耕向右桩手,摊手转捞手时,手 部需黐着桩手转动,不压不丢,身体同一 时间转马并以左手底掌击向木桩侧面。
右手手背向上方,沉踭。
把手拖向右桩手,同时手指朝反方向。
把手拖回左桩手,同时手指朝反方向。
转前臂同时转马以摊手耕向右桩手。
摊手转捞手时,手部需黐着桩手转动, 身体同一时间转马,以左手底掌击向木桩。
捆手变正身抱琶手
由捆手变正身抱琶手时,需要配合转马进行,借助转动腰马的
时机,上手要逼压桩手内侧向前推进,当双手手指接触木桩后才 发力推出。 1.以侧身捆手向木人桩。
2.转马变正身抱琶手,逼压桩手发力推出。
捆手转正身抱琶手时,双手手形一上一下成蝴蝶状,手 1 s侧指向上下,由捆手转正赚手内侧及带有摩擦感觉向浦进,至手指按到木粧后才
膀手变侧身抱琶手
由膀手到侧身抱琶手时,膀手是沿着木桩手转到面对木桩45° 位置,配合人马向木桩侧面推出,手指先接触到木桩后才发力, 由膀手变抱琶手的过程中上手没有离开桩手,直至完成整个抱琶 手向前推进的动作,上手也是紧啜着桩手向前推出。
以侧身膀手向木人桩。
到45°位置逼压桩手外侧。
配合人马向木桩侧面发力推出。
侧身抱琶手示范
侧身抱琶手时,上手与桩手紧啜并带 有摩擦的感觉向前推进。
侧身抱琶手示范
侧身抱琶手的手形是上手是正掌形状,而下手是横掌形状。这 是由于木桩I区干部分及人身体是呈圆柱体,横掌形状可与之配合。
的同时,上手要紧啜着桩手手面及带有摩擦感觉向前推进,双手 手指按到桩身后才发力推出。
以侧身耕手向木人粧。
配合转马紧压着桩手变正身抱琶手。
双手按到木粧后发力推出。
正身抱琶手示范
正身抱琶手的手形成蝴蝶状,手 指分别向上下方向指。在耕手转抱琶手 时,上手没有离开桩手,而在向前推的 时候,要意想逼压着对方的手面,使对 方处于束桥及失势的状态,继而再发力 推走对方。在发力前,需以手指先接触 对方身体,随即发力,避免因对方退避 而令自己落空失势。
膀手变漏手抱琶手
膀手变漏手抱琶手,跟侧身抱琶手一样,唯独不同的是由膀 手变抱琶手的一刻,双手突然漏空并以45°位置推向木桩侧面, 双手成横掌蝴蝶状,不需黐着木桩手,马步要尽量楔人,手指接 触到木桩后随即发力推出。
以侧身膀手向木人桩。
走马到45°位置突然漏空双手。
3.双手接触木桩后即发力推出。
这一式抱琶手是借对方的来力,使对方失势向前失形时推向 对方,所以不用黐着对方手部,而是直接由膀手偷漏对方中门发 力推出,故称之为漏手抱琶手。
四种抱琶手手法示范
1.耕手变抱琶手。
2.漏手变抱琶手。
3.捆手变抱琶手。
4.膀手变侧身抱琶手。
重入马
要有效推倒对方,其中一样重要因素是人马。要推人达到最 佳效果,必须在推的一刻同时人马,其一是能使对方因受压逼及 重心被占而有失平衡之弊,其二是能以自己整个身体的推进加强 发力推开对方,因为距离对方越远,对方承受被推的力相对亦越 少。
手形
使用正身抱琶手时除了马步要尽量楔入外,下手摆放的形状 亦十分重要,手指朝向下,令手形发挥屏障作用,封死对方手臂, 保护自己身体免被对方反击攻入。
用解构
一、沉踭左右摇腕应用示范
这个动作是以最短的时间及路线封截对方左右连环攻击,由于手腕是 非常灵巧的关节,所以速度亦较快。
对方出拳向我展开攻击。
我手腕拖向左方消解对方右拳。
对方右拳遭化解,左拳随即打出。
我手腕立即拖向右方化解。
1.沉睁,手处于中线。 2.以手腕拖向左方。 3.再以手腕由左拖回右方。
沉踭左右摇腕俯视图
二、捞手转马侧身底掌应用示范
对方出拳,我以耕手接之,对方来力不减,直向我面部打来,我转 马捞手借对方来力,卸开对方到一旁,并令其失形,侧面露出空当,我 乘势以侧身底掌打向对方胁下。捞手是借对方来势之力,以耕手转动轻 带而乘势击向对方,是借力打力的招法。
三、捆手变正身抱琶手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以转马捆手破开对方中路防守,对方感受到威胁,上手马 上回压,意图补救,叶准师傅立即借回压之势,顺势变招,用正身抱琶 手,入马将对方推出。
捆手变正身抱琶手俯视图
以捆手卸开对方来拳,使对方力量旁落,我趁机配合转马逼压对方 桥手进人对方中门。
四、侧身抱琶手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獵手冲拳诱使对方用膀手防御,匆忙间对方转马膀手过度 翻上,令身体侧面露出空隙,乘此时对方破绽大露,进马大步楔人并以 侧身抱琶手推出,使对手拔地而起,往外飞出3
侧身抱琶手俯视图
我攛手冲拳攻击,对方转马膀手抵消来拳,乘对方转马之势走反方 向45°,使出侧身抱琶手攻击对方
五、耕手变正身抱琶手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耕手压前,紧逼对方桥手,使对方束桥,马步不停,正身楔 马向前,抱琶手封桥压向对方胸口随即发力推出,对方马上立足不稳, 往后跌倒。
耕手变正身抱琶手俯视图
以转马耕手带开对方攻势,令对方落空,趁对方身形未定,我即紧 逼着对方双手以抱琶手压向对方。
六、膀手变漏手抱琶手应用示范
双方四手互黐,对方忽然用摊手向前标出,攻向叶准师傅,叶准师 傅看准来势,从右膀手变转马捞手带开攻击,并令对方身体向前扑出, 对方立即反向后仰企图阻止跌势,叶准师傅乘机快速入马,借对方后仰 之力,加强力量,以漏手抱琶手推向对方胸部,使对方无防避机会。
膀手变漏手抱琶手俯视图
对方出手向我中路攻来,我右膀手变捞手走45°卸开攻势,右手偷 漏对方中门发力推出。
木人桩
第六节
木人桩第六节上半部分强调学习配合转马使用的不同手 法,下半部分讲解了木人桩另一式脚法。
第六节示范
5转马转回正身马,同时左手撳手, ^转马向右方变侧身膀手。
转马向左方出右耕手。
转马向右方出左耕手。
右手打横掌。
转马向左方变侧身膀手。
转马向右方同时做獵手杀颈。
转马向左方同时做攛手杀颈。
转马转回正身马,同时右手揿手,左手打横掌。
转马向左方变侧身膀手。
走马到木桩45°位置,右手竊桩 '翻上成摊手,左护手变前手。
走马到木桩45°位置,左手黐桩 左脚变重心脚,同时踢右脚。
翻上成摊手,右护手变前手。
标马回中成侧身耕手。 右手圈手,左手耕手,同时转马
_变侧身马朝向木桩,成捆手动 作。
右手圈手正掌打向木桩,左手窒手,由侧身马转正身马,成窒手正掌。
同时 双手同时窒手,成双窒手。
双手同时转做双托手。
耕手变换过程
做左右耕手的时候,需要配合转马,以腰马带动耕手,不是 以耕手挥击;由上耕手变下耕手时,应以最短路线直接向下耕, 不应上手收回近身处才做下耕手。由于木桩的手有别于人的手, 没法直接在原处耕下,所以在木桩上练习左右耕手时,上手才需 要由桩手外向下耕。
膀手一边转到外侧成獵手状,护手 由搵手的手背上以杀颈手击向对方 颈部,注意杀颈手需沿桩手手面 击上。返手揿手上颈时,返手有 索及獵的感觉,手踭向外,同时 另一只手以横掌从中线在桩手内 门击出,整个动作要在身体由侧 身马转回正身马的同时完成,有 借力打力的效果。
獵手上颈、揿手上颈示范
转马时,膀手同时转到外侧成攛手状。
护手由獵手的手背击上。
以杀颈手击向对方颈部。
返手揿手上颈时,手踭向外。
另一只手以横掌从中线在桩手内门击出。
杀颈手需由攛手的手背沿桩手手面击上,做由膀手到獵手的 动作时,手腕切记要放松并黐着桩手转动,否则难以顺畅。另外, 在木人桩上练习獵手和用于真人时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桩手只 是一条木头连着木桩,而且向外斜出,练习时不可能真的把桩手搵 下来,而人的关节却是活动的,所以在真人的手上做攛手动作会比 在木桩上容易。平日在木人桩上练习,难度会比真实情况较高, 于实际运用时更加自如。
45°换步踢脚
由膀手到45°换步踢脚时,先移左脚虚步到距离木桩45°位置, 然后右脚跟随,并与左脚平排,在右脚着地的一刻转移重心,左脚 随即以脚踢向木桩侧面,发力点在脚睁。
1.以侧身膀手向木人桩。 2.移左脚木桩45°位置,后右脚随。
3.转移重心,左脚随即踢向木粧。4.由侧面看45°换步踢脚。
用解构
一、连环攛手应用示范
獵手是咏春最常用的手法,连环的搵手动作有“打蛇随棍上”之 效,使对方受压逼而被我方封桥而上,是以一手制两手的打法。从人身 上做这个搵手动作时,手腕转动时仍黐着对方,需配合转马同时进行:
连环獵手俯视图
我以攛手进攻,对方则用转马捆手消解。
我右手马上变獵手,同时转马。 .
左杀颈手由攛手的手背沿对手手面杀上。
右攛手封死对方双手,右杀颈手则直接击中颈部。
动作不停,左手返手继续封拍对方两手,右手横掌从中线击向对方颈侧。
二、攛手上颈、揿手上颈的连续应用示范
叶准师傅以膀手接下对方直拳攻击。
随即转马搵手转到对方右侧,左手沿对方手臂杀上。
对方受搵手之力所带,手臂被攛出,身体微向前倾,同时颈部已受攻击。
对方受袭,企图以右拳反击。
叶准师傅即返手借力以揿手封杀来拳,右手獵手成横掌。
对方受揿手之力所压,头部被揿向下,叶准师傅右掌已由下而上,打 上对方颈项。
三、45°换步踢脚应用示范
对方抢先上步向我采取攻势,待拳打到身前,我快速走马到对方左 侧45°位置,对方来拳落空,左侧门户空虚,我换步用右脚踢击对方左腰
45°换步踢脚侧面及俯视图
1.双手控制并防范对方反攻,左脚则从对方45°位置踢向对方。
2.从上往下看45°换步踢脚。
木人粧
第七节
木人粧第七节主要由不同的脚法组合而成,当中包含应付 踢脚及消脚以后的练习。
第七节示范
出右摊手同时起左脚。
左脚不着地,右脚转马,踩左低 '踢脚同时左手起膀手。
右脚不着地,左脚转马,踩右低 踢脚同时右手起膀手。
站回正身马,右手在前,左手在 "后成护手。
了左脚着地,转马向左方同时右手转做揿手。马向右方同时做左手揿手。
走马45°左脚楔入,脚尖着地同时右 10随即左脚脚踭猛力踩地,同时
手以底掌抵着木桩,左手成拍手状。 ^左拍手与右底掌发力按下。
走马45°右脚楔人,脚尖着地同 14随即右脚脚踭猛力踩地,同时右
时左手以底掌抵着木桩,拍手状。右手成 ’拍手与左底掌发力按下。
15.标马回中成侧身耕手。 16右手圈手,左手耕手,同时转马以侧身马朝向木桩,成捆手动作。
了右手圈手正掌打向木桩,手窒手,由侧身马转正身马,成窒手正掌。
同时左 双手同时窒手,成双窒手。
双手同时转做双托手。
移步直踢
由正身二字钳羊马开始,要起正身右踢脚时,先将左脚移半 步至木粧中心。移到中线的目的,是要把身体处于最平衡状态, 重心点全转移至后脚,令踢脚的攻击点和重心脚处于同一直线上, 不单有更稳固的后座来支撑力度,更可以借用地面的反作用力, 加强前脚的踢击力量。踏步的原理如同上楼梯一样,借踏步之力 把另一腿带起,重点在于后脚重心要稳扎有力。
正身二字钳羊马。
左脚移半步至木桩中心。
重心转移到后脚并起右脚。
左摊手同时标出,右脚以最短最直接路线踢击木桩。
移步直踢接转马低踢
移步直踢与转马低踢是一个连环的动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起正身脚的同时,相反方向的手成摊手。用右脚踢、左手摊或用 左脚踢、右手摊,身体不可以同一方向同时踢脚及摊手,否则重 心会偏重同一边引致平衡欠佳,影响发劲力道,而且容易被对方 借力拉下而跌倒。由直踢转低踢时,重心脚要单脚转马,转马亦以脚踭作轴心转动,借助转动的力量顺势踢向木桩膝盖位置,同 时转膀手和护手防范。
以右脚踢出左摊手。
脚不着地,转马,两手转膀手护手防范。
3.转马同时以低脚踢击木桩膝盖位置。
揿手楔马
转马揿低桩手是拍开对方踢来的直脚,而不是用力往下揿低 踢脚,重点在于转马避开对方直踢,拍的时候以手腕力弹向来脚外 侧,目的只为弹开直踢,使对方失形失势。若以力对力拍击,意图 阻挡对方的踢击,容易造成手腕受伤,不符合咏春以柔制刚的理 念。弹开直踢后,再以圈马楔入桩脚内,脚尖着地,脚踭升起,上 手轻按桩手外侧,成预备拍手状,以封锁对方的反击,再用右手手 指按着木桩正中心,成预备横掌状,自己的脚弯至小腿上半与粧脚 紧扣。脚尖不移,脚睁猛然踏地,同时上手拍手,下手横掌同时发 力,注意用力需要在三点同时发出。
转马避开对方的直踢,并以手腕力弹向来脚的外侧。
以圈马楔人桩脚内,上手轻按桩手外侧。
右手预备横掌状,脚弯至小腿上半与粧脚紧扣。
脚睁猛然踏地,同时上手拍手,下手横掌同时发力。
檢手范
揿手拍脚的重点在于转马,从侧面把对方的直踢用手腕力拍开。
注意不是用力撞开对方的脚。
第七及第八节多加一下揿手的原因
叶问宗师传下来的木人桩法里,在第七及第八节的揿手都是拍
一下然后走马到另一边,即是右手做揿手,然后走左方,或左手做 揿手,然后走右方。但实际用的时候却是要走向同一方向才能紧接 之后的攻势,即是左手做揿手、走左方,或右手做揿手、走右方, 但以往并没有在桩法里更改,只有到磨桩的阶段时才把它更正过来 反复练习,叶准师父把它从桩法里更正过来,故在第七及第八节桩 法里,便多加了一下揿手,变成两下揿手,把它改正,变成现在左 手欺手、走左方,及右手揪手、走右方。
楔马示范
1.楔马时,脚弯至小腿与桩脚互相紧 扣,当脚睁踏地的一刻,自己的脚自然 会蹬直而形成一股力向后推开。
2.楔马的重点是脚尖不能移位,否则互 扣的地方会出现虚隙,有碍发挥效果。
用解构
一、移步直踢接转马低踢的连续应用示范
对方进马出拳,我出左摊手接下来拳,同时右脚已踢击对方小腹位置, 一击得手,重心脚快速转马,右脚由上而下踢向对方前脚膝盖,令对方受 创跌倒。
浏览2,0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