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咏春拳搏击术现状
咏春拳技击的唯一目的就是战胜对方。无论规则定得多么详细和严密,对手双方总是 要在击打踢摔中夺得主动。这就从客观上规定了运动员每打一拳、踢出一脚、跌摔一个动作 都要具备命中率高、功力足的两个特点。命中率高,足以击中对方而得分;功力足则能够迅 速迫使对方丧失反攻乃至防守的能力。以这两个特点为前提,从比较科学的观点来剖析,我 们不能不承认当前咏春拳搏击运动员所能够采用的技击手段比起拳击、跆拳道、泰拳来说已 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这是因为,一则上述国外的对抗项目从开始训练就充满对抗色彩,且 各有自己缜密的训练范畴。其训练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容易奏效是不言而喻的D二则这 些项目所属动作少而精,简单实用,没有虚式花招。在成千上万次的对抗中,不断重复单一 动作,讲究“短平快”,不仅容易练出防守反应和进攻意识,而且命中率和功力都得以迅速提高。另外,这些项目大都源自武术技击,但它们各取所需,抓住一点,发扬光大,不及其 余,集中全部精力,主攻既定目标,像拳击暴风骤雨般的击打(其不准用腿),跆拳道势如 旋风般的连踢(其不准用手),空手道手腿配合的灵敏;泰拳膝肘顶贯的凶狠,确实体现了 各自的长处。相形之下,由于咏春拳搏击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缺少真拳实腿的对抗练习, 动作繁杂而欠实用,造成在对抗中技击的发挥不如国外一些项目的状况
在这里有的人可能会问,咏春拳民间散打搏击活动从未完全停止过,精湛绝伦的中国咏 春拳散打技击不应高于它者?我们认为,这个提问是可以理解的,可结论并不尽然。因为我 们现在研究的咏春拳技击只限于运用到体育竞赛中的那一部分。咏春拳技击中另一种内容的 东西在今天很少有实用价值可言。譬如,咏春拳的“杀手”,即一出手便致对方于死地。像 “标指”等招法无不狠毒无比。显然这些招法在文明比赛中根本不准使用。旧概念的技击离 开了这些内容,攻击力便大为减弱。加之,过去的咏春拳技击恃仗功力。所谓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双方交手,有功力的一方凭借铁砂掌、标指等特技,一过招便轻而易举地击败 或击伤对方。可这些技巧在文明对抗中不仅受到致命的限制(运动员戴上厚手套,对方身着 护具),功力无法发挥,而且现在也很少有人热衷于练那些名堂,至于练成功的就更少了。 所以,实际上过去靠功力取胜的因素也已经不复存在。鉴于咏春拳技击中这些最厉害的手段 或被限制,或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或既严格限制又已不复存在,那么在现代文明体育竞技 中,咏春拳最赢人的东西便被几乎抽空了,不具备绝对高于其他对抗项目、压倒其他对抗项 目的东西。相反,从身体素质、训练条件、科学规范、实用对抗程度等方面来比较,咏春拳 技击尚处于劣势。
然而,我们也切莫丧失自信心,咏春拳技击毕竟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高招竟出、回旋 余地大,具有其他对抗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整体优势。咏春拳技击的基本特点是注重手眼身法 步、精气神力功的协调统一。正是这一点上,咏春拳技击高出其他对抗项目许多。
既讲其他对抗项目偏重少而精,较之咏春拳技击是优势,又说全面讲究手眼身法步是咏 春拳技击的优势,这岂不相互矛盾吗? 一点也不矛盾。咏春技击讲究攻防结合,既强调先发 制人,更注意后发制人。绝不主张拳或腿单独使用。例如,当对手凶狠发招击来时,或用身 法躲闪,或用柔劲化解,或引进落空,或截击来招,然后寻找机会还击对手。一旦还击(进 攻亦然)则强调连招紧密,势势亘绵,组合动作变幻莫测,在未达到彻底击败对方前一般不 停止用招。这种防守反击(或先行进攻)必须做到使对方难以还击,否则就谈不上不停顿 地进攻。这就要求运动员身体的各个部位配合默契,能够得心应手地打出具有实战价值的组 合招数。像咏春拳中的黐手配合连攻等连续组合动作无不借助于运动员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 调。这些内容和特点,是其他对抗项目所缺少的,运用得当,效果十分显著。
这里出现的问题是,咏春拳技击的这种防守和连续进攻在实战中有没有意义。也就是 说,防守能否防住或化解对方的凌厉攻势,连续进攻能否有效地遏制对方的防守及攻击。要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咏春拳技击的特点和能否扬长避短谈起。
咏春拳技击的基本特点除了讲究攻击要害部位,依赖功力外,尚有灵活多变,招数奇诡 等。现代对抗比赛中,在搌弃那种攻击致命部位和难以达到的功力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发 挥灵活和招数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现代对抗竞赛,得分多少成为评判胜负的唯一 标准(犯规罚下场者另论)。充分发挥技击的灵活性,出其不意施展招数,自然容易得分。 试以咏春拳的灵活防守来分析,若对方以直拳打来,尽管来拳速度极快,咏春拳借助身法、 步型掩护,仍能够缩短将近一半的出拳距离而打出一记日字冲拳,利用时间差在避开对方 拳锋同时击中其有效得分部位。对方若以横扫腿类踢击袭来,无论其腿多么快速有力,咏春 拳将膀手消解和出击合为一个动作,从而仍来得及在对方换腿时击中其有效部位。显然,这 种防守是积极防守,防中夹攻,攻必得手。一旦防守反击成功,则手法、身法、步法、腿法 并用,一举全力压下,扩大战果,获取更多的优势。可见,只要咏春拳基本功扎实,反应灵 敏,具有对抗意识,以实战中注意整体配合,技击的灵活性的招数变化就能够发挥出来,防 守并连续反击就能奏效。
同样道理,咏春拳技击也完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在与其他对抗项目的角逐中占据 优势。例如,进攻时技击利用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手脚并用,或指上打下,声东击西, 像先用掌或拳虚点对方,同时迅速起脚踢击,或左右脚连环踢击,令对方防不胜防。或以咏 春拳逼破对手中门,势逼对方,往往轻轻一击,便能将对方击倒。所谓“手到脚不到,打人 不为妙;手脚一齐到,打人如割草”。这样,不仅容易击中对方,而且还能够陡增功力,弥 补因功力不足而无法用拳直接将对方击倒的遗憾,充分体现咏春拳技击的长处。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说当前咏春拳技击的具体体现形式——散打搏击,从总体上讲其在 历史上的高峰已经过去,新的飞跃还未到来,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同其他对抗项目比较,存 在着短疏之处。不看到这一点,或对这一点认识不足,一味沾沾自喜,是既不符合实际,也 难免要吃亏的。然而,咏春拳技击有着自己独特的长处,这种长处是其他任何对抗项目所无 法匹比的。只要我们切实重视咏春搏击训练,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就有可 能在各种对抗中占据领先地位,要说当前咏春拳技击的实际水平和地位,应做这样的基本估 计。
四、提高咏春拳搏击术水平之路
咏春拳随着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如何提高咏春拳技击水平,把咏春拳技击运用到现代对 抗项目中去,是必须要讨论的问题。
任何事物,只有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当前开展的咏春拳搏击运动是武术 技击运用到对抗项目中的一种形式。要将咏春拳搏击运动推行到世界范围,首先就要提高自 身的水平,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具备成为世界体育项目的各种因素从目前的咏春拳搏击术实践来看,咏春拳搏击的自身特点尚不明显,水平也不理想。
无论哪种支系咏春拳都很难发挥出各自的特色,更谈不上能在对抗中稳操胜券了。那种硬冲 猛打,拳击加腿外带摔的打法占了上风。逼得其他打法只能丢开自身特点,去适应或迎合这 种打法,一味地蛮攻对阵。在近年各地举行的咏春拳对抗项目赛场上,很少看到有哪位选手 对来势先进行巧妙化解,然后再伺机反击。他们或者只是尽量地多击中对方,不顾自身挨打 多少;或者明显消极,绕场避开对方的进攻。个别选手打出了一些咏春拳动作,但不占主导 地位,更难以靠此取胜,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客观方面来讲,目前施行的竞赛规则限制、影 I 响了运动员对咏春拳特色的发挥。眼下流行的运动员戴头盔和拳击手套、头部不准连击和重 击的规则,至少造成两大弊病。一是,运动员有所恃而不恐,反正头上有护具,对方也不准 打头,因此根本不注意对头部的防护。咏春拳中利用身形躲闪防守的技术对其来说也无所 谓。这样势必导致咏春拳特色丧失。至于徒手比赛是否危险性大,实际上徒手比赛比戴头盔 € 和护具还安全。二是,戴上那样的手套,咏春拳散打搏击中的抓、拿、扣、点等手法均无法 使用。咏春拳整体意识手眼身法步的第一个字“手”,除去用拳出击外,几乎没有了其他动 作。咏春拳散打搏击的民族特点何以体现呢?因此,我们认为比赛规则中关于限攻击部位、
严格按量级对垒、比赛局数、时间等规定是必要的,而其他一些规则应该加以修正,使之有 利于展示咏春拳散打搏击的民族特点。只要咏春拳搏击的民族特色突出了,提高技击水平的 先决条件也就具备了。从主观方面来说,当前咏春拳拳散打搏击运动员的自身素质普遍不 高.一般很难在实战中打出自己的风格。当前参加咏春拳散打搏击运动的有四种人。一是专 业咏春拳运动员,他们长期进行的是套路训练,或害怕激烈的搏击对抗,或珍惜自己在套路 上已取得的成绩而不愿染指搏击,或不认为武术的真谛在于技击。尽管他们基本功扎实,体 力充沛,但或不参加搏击比赛,或参加了却因“练时有定规,用时无定法”而无法适应对抗 场面,打不出水平来3二是热衷于咏春拳散打搏击的非专业运动员。他们大都缺少严格的基 本功和套路的训练,打出不咏春拳的特色。三是占咏春拳搏击运动员绝大部分的业余爱好 者。他们既缺少科学的训练,又没有充沛的体力,更谈不上对打、木人桩之类的训练。因此 在赛场上往往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四是或纯粹凭着一股蛮劲,打野架似的拼命,或是从功 夫片中模仿来几个动作,想饶幸捞取名次的人。这些人在场上只能是乱打一气。上述几种类 型基本概括了当前咏春拳散打的面貌。这样的队伍和条件,要想打出具有民族特色、高水平 的咏春拳技击,自然是很闲难的。
因此,要较快地提高咏春拳搏击的水平,展示其民族风格,必须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
首先,将咏春拳搏击比赛尽快列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从而引起各界的重视,调动各个 方面的积极性,从人力、财力、物力多方面加强咏春搏击的基本建设。可从各咏春拳馆校专 业训练人员中选调一些具有咏春拳搏击素质的人,集中进行咏春拳搏击训练。在此基础上,组建咏春拳专业搏击队,定时比赛和交流。从近两年的佛山以及其他海外地区的咏春拳散打搏击对抗赛上来看,各地专业性队伍整体水平明显高于业余队员,成绩也名列前茅。这个新 趋向,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咏春拳搏击的发展方向。如果能有国家武术研究院组建一支咏春拳 搏击队伍,进行科学训练、研究,进而对各地做示范和指导,那将大大加快咏春拳搏击发展 的节奏。同时也要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3动员、组织民间各种热心咏春拳搏击事业的 力量、建立雄厚的群众基础。不拘一格地挑选人才。对那些年纪轻、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青 年可由地方武协等群众武术团体组织他们定期进行训练,全面提高他们的咏春拳技术水平。
其次,修订咏春拳散打搏击对抗赛规则。使规则有利于发挥咏春拳散打搏击的民族风格 和提高竞技水平。在比赛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徒手的擂台赛和戴护具的比赛在一 段时间里并存,在实践中逐渐找出理想的咏春拳散打搏击形式。当前,特别要提倡沟通咏春 拳套路和咏春拳搏击的关系,避免走任何一个极端。重视咏春拳基本功和具有技击成分的组 合动作的训练。组织学术讨论,系统地探讨咏春拳技击的理论,努力做到实践和理论并重。 今后对参加咏春拳搏击比赛的运动员,应当严格检测其演练咏春拳的水平。套路、基本功不 合格者,无权报名参赛。促使咏春搏击运动员注重从咏春拳中活脱出咏春拳搏击技术。
再次,强调咏春拳搏击对抗性训练。咏春搏击运动员要向拳击手、中国散打运动员那 样,无时不在对抗中训练。无须理会是用拳还是用脚,只要能有效地击败对手就是高超的技 术。因此,在技击中应掌握任何一个机会、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愿望。要做到这 一点,无有他法,唯有在百次、千次、万次的对抗中去锤炼身手和捕捉战机,才能渐渐步人 自由王国。离开了实践,再好的招法也是空的。
最后,咏春拳搏击要时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气神力功的协调配合。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地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中国的咏春散打搏击,不是拳击,不是跆拳道。
浏览9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