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的黐手,就是把所练好的拳套,通过一系列的黐手反应以便进入成熟的发挥,做到 自然反射。咏春拳强调“有手黐手”、“无手问手”、“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或许有人强 调,如何去攻击对方,如何运用直拳击打对方,不必去做太多的黐手动作,但目标既然是不顾 一切后果,一定要打倒对方,又何必去用咏春拳呢。只要用一把刀或凶器不就可以置对方于死 地了吗?因此,咏春拳的存在自有其道理可言。

咏春拳的黐手,是把个人生理达到和动作的结合成一体,能够在情况发生时就能从感觉中 反映出来。它是以感觉反应出动作,而不是埋头猛冲拳或是先由目视再引渡思想去指挥动作。 当然,黐手动作是发挥出手时所练就的拳套动作,若推广扩大到如大兵团作战的思想,简单来 说,咏春拳黐手除了运用熟练掌握的拳套动作之外,更是结合了兵学、战术学、物理学、数学 的动作,而不是教条化的死动作,所以练习者掌握了黐手后运用适当可做到“敌动我如山岳”、 “破敌应先于敌动之前”。所以黐手就是训练接触间的即时反应不必去计较或研究格式,但一定 要动作接连动作,在循环的动作中不必去强求力量,而是务求达到自然反射,因为咏春拳没有 如动物形成的招式及强调以形克形或见招拆招,战术运用上就是做到“欺敌真不是真、似假原 是真、似真原是真、似假接连真”。通过感觉的变幻获得由动作的主导,这样就会成为我动敌人 只能跟进,引用物理的反应来说,在黐手的黏着中产生的松紧反应,就是使对方的关节,瞬间 的压力如同弹簧,到一定的压力,制动就发生反弹,我们就在反弹的瞬间运作,简单地说就是 借力,使对方动作失去平衡,就是“似真实假、似假实真”使对手无法触摸,因而失去搏击的 主动性。这就是咏春拳所追求的目的。

第一节单黐手基本知识

单黐手,是学习咏春拳黐手的第一步,练习摊、膀、伏手法的攻防技术。

一、单黐手

黐手分为单黐手和双黐手两种形式。单黐手为咏春拳黐手最初的基本练习方法。

单黐手,是以两人对立,各以单手互相搭着对方桥手而练习,即称为单黐手。

练习者在学练完小念头后,即可接受单黐手的训练。练习单黐手可以锻炼初学练习者对桥 手接触时的触觉反应及用力法度,诸如如何卸力及迫力等。咏春拳心法中所指的“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等,亦是由此锻炼而达到的这种境界。

单黐手需要两人对练,假设有甲、乙两方练习,双方须以正身二字钳阳马面对对方,如甲 方用左伏手,乙方则用右摊手,甲方左伏手在乙方的右摊手之上,谨记埋肘,放松手腕,肘部 与胸口须保持一个拳头位的距离,伏手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迫着,而摊手亦须同时微用肘 底力向前迫成互相抵消之势,此为迫力,而双方另一只手则变拳收回胸侧;开始时,乙方由摊 手变正掌打向甲方,而甲方感应到乙方出掌之力度便由本身的伏手变为扰手,变扰手的方法是 以肘底力将左伏手的肘部稍微往内回收(向自己的胸部位置回收),掌指向外,此为卸力,以卸 去乙方出掌的力度,随即变拳以中线冲向乙方,而乙方感应到甲方来势,便顺势将右肘抛出成 膀手以卸去甲方出拳的力度,之后再将膀手变回摊手。

(乙方顺序动作即膀、摊、打,而甲方顺序动作即伏、扰、打)如是重复练习直至疲倦后, 双方再换另外一只手来练习。

整个练习过程中,双方手部都是互相黐着的,若某一方突然离开了,便是甩手。还有,要 注意不正确的用力,双方不能将手重量下压施加于对方变成互相斗力,此是错误的。

单黐手换手方法(由内门变外门)。单黐手除了可锻炼初学者对桥手接触时的触觉反应外, 还可使初学者认清楚内、外门的分别。在单黐手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意换手,例如可以 将正处于内门的摊手变为外门的直线冲拳,方法是将摊手的手掌作一内圈手绕过对方伏手的手 腕而变为处于对方手腕之上然后握拳直线冲向对方,而对方则由伏手转膀手以作化解。

二、单黐手练习基本要求

一般初学者进行黐手中的摊手、膀手练习时都十分吃力,因要承受对方桥手压下之力,用 伏手才觉得在用力方面占有优势。然而,若练习摊手及膀手时能明白掌握运用圆形滚动的技 巧,不但不容易疲劳,更可令伏手者感到极大的威胁;相反,如用伏手者能发挥应有技巧,又 能令使用摊手、膀手者难以承受。事实上,是善用者胜。

单黐手,单黐手作为咏春拳中用来锻炼手部感觉的基本对拆训练,经常练习单黐手能有效 地增强手部攻击和防守能力,并加强手部感觉。单黐手不失为一项既有趣又有训练价值的对拆 练习;国内外很多咏春拳爱好者也都一直把黐手作为一种练习手段,以加强自己手部的速度、 感觉、反应能力。可惜过去咏春门人和咏春拳馆绝对不会把黐手随便地教给别人(因为这项练 习是必须到了中期才开始进行的),所以也使得咏春拳爱好者们一直不能掌握到正确、标准、有 效的单黐手动作和技术要领。

学练咏春拳,不要忽视单黐手作为基本功对练的重要性。

单黐手应该分为几个阶段来练习:

单黐手固定正身位,马不动身不动。

可以练习转马配合单黐手。

活步单黐手这步已经接近实战了,这时候可以开始修炼双黐手。

对于第一阶段的练习应注意手形和肘底力,双方应该给对方练习的机会,不要用力太大, 否则练的都是空的,没用。对于第二阶段要注意转马的马步和追面朝形。没修炼寻桥建议不要 急练第二阶段。对于第三阶段走步是关键,不要急于双手练,单手的应用和护手的理解,身法 步法的控制可以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再练双手可以事半功倍。

第二节摊伏膀

黐手,以单黐手训练时,是以两人相对站立,各以单手互相搭着对方桥手而进行的黐手练 习。在单黐手练习过程中,练习的两人均以扎二字钳阳马,正面相对而立,并以此桩马不动位 置,纯以锻炼桥手感觉为主。

在固定二字钳阳马的基础进行单黐手练习熟练之后,可以配合移步技巧进行单黐手攻守练习。

本节均是以定步练习为主的摊伏膀基本练习。

摊伏膀单黐手技术

(一)动作

二字钳阳马:甲方与乙方均以二字钳阳 马约一手臂长距离相对站立。(图1)

摊伏手:乙方伸出左手平摊于胸前,右 手握拳收于右腋下;甲方以右手搭于乙方左摊 手之上,右腕弯曲,成伏手,左手握拳收于左 腋下。.(图2)

摊手一正掌:动作不停,乙方将左摊手 变正掌,由甲方右桥手下直向其心窝攻击(图3)。

黐手一扰手:动作不停,此时甲方与乙 方桥手与桥手成相黐(即互相接触如黏黐在一 起状),乙方桥手略为活动,甲方即刻感觉;

同时,甲方将右桥手顺势下沉,化为扰手,将 乙方的前臂枕住在自己的前臂之下,乙方此时 的正掌攻击之势由此被甲方拦截,不能直击到 甲方的心窝处。(图4)

扰手一冲拳:动作不停,甲方随即将枕手变为直线冲 拳,由乙方桥手 之上直冲而过攻 向乙方心窝。(图5)

正掌一膀 手:乙方正掌攻 势失势,同时感 觉到甲方反攻之 势,随即迅速将 正掌变势膀手,

以阻挡或消解甲 方右拳攻击。(图 6)

(二)要领 两人进行单 黐手对练时,站 距要以手法动作 自然合适为宜。

精神要集中,呼 吸自然,全身放 松,不需用力动作,纯粹以练习单黐手感觉为主。摊、伏、膀与其他 正掌、扰手、冲拳配合协调,放松地动作。

各个摊、伏、膀以及正掌、枕手、冲拳动作,具 体做法、要领参见咏春拳三套拳法动作方法和要领, 此也是要求在套路拳法熟练的基础进行黐手练习的原 因。因为,只有掌握好三套拳法的各个攻守动作,方 可顺利地进行黐手练习。

单黐手,是以摊、伏、膀三式技术动作作为主要 的锻炼对象的。且这三式技术可谓算得上咏春拳中的主要运用手法。

摊、伏、膀三式技术也是单黐手最基本的练习,即使双黐手也是以这三式技术为基础演变的。

图片21 图片25 图片23 图片22 图片24 图片20

(三) 说明

在摊、伏、膀中,又包含了正掌、扰手、冲拳三个基本攻击动作,而摊、伏、膀则是三个 基本防守动作,以攻守形成的单黐手对练。

以上六个动作组成的单黐手对练,可以攻守连环而变,或无始无终地循环练习。即练习的 两方可先一攻一守再一守一攻进行。这在单黐手的组合练习中可称为一个小循环练习。从组合 动作中可以看出,最初由乙方主攻(正掌),甲方主守(枕手);随后则是甲方主攻(冲拳),乙 方主守(膀手)。并因乙方主动将膀手变成摊手的原因,甲方也随即复将拳势变成伏手。于是, 两方由练习回复到原来的动作。

在整个的单黐手的循环练习中,可以看出关于黐手的原因。即,两方在练习时,双方的桥 手(甲右乙左)自始至终都是“黏黐”在一起的,并没有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分离开,也正是因 为这一缘故,黐手才取名“黐手”,由此可见其意义了。

进行这样的单黐手练习时,两人互搭在一起的桥手互相接触,两方只要任何一人略为活动, 对方都可以通过桥手“感觉”得到。正是由于这种在感觉对方活动的情形下,一方就要在不容 迟疑的瞬间采取防守或反攻的动作。而采取的这一防守或反攻的动作,必须是在最直截了当 的、最本能的情况下完成的招数,这便是咏春拳单黐手。

正如前面基本要求中所述那样,咏春拳在黐手训练中也根据咏春拳的拳理十分严格地要求 黐手的双方必须依循着正确的攻防原理,去进行着感觉对方力量的流动以及方向的变化。然 后,从中去察觉对手力量的流动及方向,有无存在着错误缺失,有无违反正确攻防原理,有则 直接利用其错误缺失,无则设法去造成对手的错误缺失。

有关黐手的概念和意义可参阅前面的相关章节内容,以助科学、合理地进行黐手训练。

练习时,练习的两方必须保持正确的钳阳马预备式,精神集中,保持警觉心,以对外界变 化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当然,这需要练习者经过一定的努力练习,方能体悟到其中真意。

单黐手练习时一定避免求快、求狠的心理,要精神与肉体高度协调合一地做动作,在各正 确的攻守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练习加强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连贯、流 畅,在此基础上再追求黐手中所要求的“感觉”能力,在相黐的动作中感受力量的流动及方向 的变化,以及深层地察觉对方力量的流动及方向的能力。

各攻守动作具体练习时,密切注视对方的动作。

初学练单黐手时,由慢到快进行练习,力求先掌握双方正确的攻守变化动作,然后追求双 方攻守动作的连贯、协调、流畅。

练习时,先要明确各个相黐攻守动作的路线、步骤、着力部位等。

(四) 作用

摊、伏、膀以及正掌、扰手、冲拳动作相黐,形成的单黐手练习,是运用了小念头中最基本的这些攻守动作进行的相黐练习,让练习者明了攻守之道以及最基本的黐手练习方法、要领在这个单黐手练习中.使练习者得到最基本的锻炼,提高了摊、伏、膀以及正掌、扰手、 冲拳动作的攻守运用能力。

第三节单手攻单黐手

掌握了上一节基本的单黐手技术练习,能够将单黐 手动作和理念熟练运用,以及掌握单黐手攻守技巧,即 可进行正式的单黐手练习。

本节介绍的单手攻单黐手,即以一方攻一方守为主 的单黐手练习。也是定步单手攻单黐手练习,即以固定 的桩马进行的练习。

因此,在本节的单手攻单黐手练习中,先以乙方攻 击为主、甲方防守为主的相黐练习。在下一节中的互换 单手攻单黐手练习中,则刚好相反,换甲方攻击为主、 乙方防守为主的相黐练习。所以,练习者要注意这些要 求,使练习的两者都得到锻炼。

、预备式

(一) 动作

二字钳阳马:甲方与乙方各以二字钳阳马面对一 臂距离站立。(图7)

摊手一伏手:甲方与乙方以两手腕相黐(相交), 甲方与乙方的另一只手握拳收回腋下。甲方为摊手,乙 方为伏手;甲方以右手为内帘手作带手(主防手);乙 方左手为外帘手作过手(主攻手)。(图8)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两方全身放松,保持警觉之心,精神集中,呼吸自 然。两方两眼各注视对方的中线(心窝)。两方各成二 字钳阳马时,要摊腰、落肩、收胸。

带手作攻手,都要求手指自然合并,归肘。

 

(三)说明

预备式以一摊手一伏手开始进行单黐手练习。此也是咏春拳黐手最基本的动作练习。练习 的两方各以一只手互搭形成相黐时,双方要放松手腕,肘部与胸口须保持一个拳头位的距离, 伏手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迫着,而摊手亦须同时稍微用肘底力向前迫成互相抵消之势,此 为迫力,而双方另一只手则变拳收回胸侧。

整个练习过程中,双方手部都是互相黐着的。

单黐手换手方法(由内门变外门)。单黐手除了可锻炼初学者对桥手接触时的触觉反应外, 初学者由此可以认清楚内、外门的分别。在单黐手的练习过程中,练习的两方可以随意换手, 例如可以将正处于内门的摊手变为外门的直线冲拳,方法是将摊手的手掌作一内圈手绕过对方 伏手的手腕而变为处于对方手腕之上然后握拳直线冲向对方,而对方则由伏手转膀手以作化解。

因此,以下的各种单黐手动作技术都是以此预备式开始演练的。

在此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做各种黐手对练时,双 方须避免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黐手对练动作要准确、 迅速,每一攻守相黐动作均应有目的地施用,切忌盲目 性地做动作。

(四)作用

预备式中以摊、伏手形成的单黐手相黐,是为接下 来的各单黐手练习做好准备。

图片28 图片26 图片27

二、顶手一摊手

(一)动作 1.顶手:接预备 式,动作不停,乙 方以左手成顶手, 用左腕背佯攻向甲

方的心窝,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摊手:甲方随即以右腕配合右摊手化解乙方的攻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9、图10)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提示大家的是,由此开始的相黐单黐练习动作,不仅 可以以顶手和摊手配合进行单一的攻守练习,亦可以接下 式进行循环练习,具体练习安排可根据练习者自身情况决定

(二) 要领

练习的两方保持警觉与身体上的放松。顶手攻击直接不必用力,放松地做动作。

摊手化解随对方的动作以桥手感觉即刻动作。

练习时,两方保持桩马不动,仅以单手相黐形成一攻一守动作。

顶手,是由伏手变化形成的攻击动作,攻击力点在手背和腕部。摊手运用时,应是顺应对 方的攻击而变化的。因此,摊手在咏春拳中属于被动手法之一,而不是主动的,摊手力点在手 与腕部的配合上。

(三) 说明

以顶手与摊手相黐形成的黐手攻守练习,顶手直接,不必用力;摊手时要随对方的顶手攻 击感觉,顺势用摊手及时实施消解。

练习时,两方要配合协调,攻守动作由慢到快,不要有求快求狠的攻击心理,此是为练习 黐手,不是打斗。在练习中需要细心体会两方手相黐的瞬间攻守变化感觉,以便在不断的练习 中提高触觉反应能力。

(四) 作用

锻炼顶手、摊手相黐的攻守基本技巧,提高练习者对对方攻击动作中细微力量的流动及方 向变化把握的能力。

图片29 图片30

三、底掌一枕手

(一) 动作

底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以左腕内侧外旋半圈漏底用底掌向甲方腹部进攻,右手 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扰手:甲方则 以右腕内旋以右腕外 侧成扰手消解乙方的 进攻,左手握拳置于 左胸侧腋下不变。

(图 11、图 12)

练习2~3分钟为 一组。

(二) 要领 保持上一式的正

确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两方底掌、枕手一攻一守配合协调,两方均要放松地动作,相黐的两 手均要灵活迅速地反应动作。

底掌,是以腕内侧为力点,沿斜直线向底下打出的攻击手法。

枕手,是以肘力引导前臂下沉,以手掌指用力,变成枕手的防守手法。

精神与肉体融合为一地做相黐感应动作。

(三) 说明

底掌、枕手相黐可由上一式接着变化形成的练习6

两手相黐练习时,无须太用力,以追求触觉反应变化为主,相黐的两手要灵活变化,攻守 协调。

具体安排练习时,必须在正确地掌握底掌、扰手之类的技术之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单黐 手练习。

(四) 作用

锻炼底掌、枕手相黐的攻守基本技巧,提高此动作运用的反应能力。

图片31

四、横掌一膀手

(一)动作

横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以左腕内侧向内旋,由下而黏住甲方右腕内侧,沉住同 时成横掌向甲方中路进攻,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膀手:甲方则以右前臂为力点转化成膀手消解乙方横掌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 不变。(图13、图14)

练习2~3 分钟为一组。

(二)要 领

两方保持 正确的二字钳 阳马对立姿势。

—方横掌 时,以横掌沿 中线以腕内侧 为力点向前猝 然打出(印出膀手时,臂落膊.拳变掌,臂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 屈臂、前臂向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要追求触觉的感应变化。

掌握好横掌、膀手攻守动作路线、步骤、着力部位,以便协调地相黐。

(三)说明

当掌握了三套拳基本技术后,并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单黐手时,可以在精神与肉体融合为 —地加快单黐手练习的攻守速度了。攻击的一方动作可以准确、快速、隐蔽、易于控制地做动 作,防守的一方亦要随着攻击一方的相黐的桥手随时感觉其动作变化,做出及时的防守消解 练习时需感受横掌与膀手相黐瞬间的微妙变化,要灵活地进行攻守反应。

两方练习需细心体悟,才可感觉到相黐的意义。

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的攻守单黐手练习动作,均要放松地进行练习,以追求感觉流动能量及动作走向的能力。

黐手练习,作为一种感觉能力培养的练习,也是一种 精致攻守动作的练习.,因此,最好将具体练习安排在精神 状态饱满的情况下进行,有助于练习者快速提高黐手反应 能力。

(四)作用

锻炼横掌、膀手相黐的攻守能力,提高攻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图片31

膀手

(―) 动作

铲手: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将左 手横掌变势成铲手进攻甲方的面部,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 腋下不变。

膀手:甲方右臂随即旋上转成高膀手消解乙方的进 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15、图16)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不变,仅以单手相黐、铲手,是以手掌腕外侧发力铲击面部或腮部、颈部均可。高膀手,即臂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向前上推出,屈臂、前 臂向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注意高膀手,均是膀手的变式运用。

(三)说明

任何一式的单黐手练习,均要以准确的动作为基础,在熟练掌握准确动作的基础上,再逐 步提高动作速度。

铲手与膀手相黐,要注意膀手的变化是以高膀手成消解动作的。在这里铲手也是向上路攻击的。

当能够熟练运用此类动作进行黏黐练习,可进行快 速的攻守相黐动作,以提高练习者的快速反应的能力。

所有的单黐手练习,除了注意上肢的配合外,还要 注意动作开始、结束均以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不变。

所有的单黐手练习,均要量力而行,在精神较佳的 状态下进行练习。

(四)作用

锻炼铲手、膀手的相黐攻守能力,以及膀手变化运 用技巧。

图片33 图片32

六、横掌一枕手

(一) 动作

枕手: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臂内旋,左手 成横掌正对甲方心窝处进攻,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 不变。

横掌:甲方随即右臂由上而下,归肘,成枕手压 挡消解乙方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 17、图 18)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由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变式相黐手。

横掌进攻时,以左臂随屈肘成横掌,以腕外侧为力 点,由外向内向胸前横削出或横推击均可。

扰手时,以手掌随归肘,用手腕外侧为力点向前伸 出成枕手挡消解。

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地做相黐手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掌握好枕手、横掌正确的技术动作,在熟练后再提高相黐手的动作速度。

黐手必须经由一定次数的练习,使肢体劲路贯通、劲力自然充足,随意动作都能感觉到对 方的动作。

黐手练习中的感觉,需练习的两方反复练习,细心体会,放松身体,集中精神。

(四) 作用

锻炼枕手、横掌相黐攻守运用技巧,提高这类动作的快速攻守反应能力。

图片34 图片35

七、昂掌一膀手

(一)动作

昂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腕由外向内向上移,由下而上成昂掌进攻甲方面门, 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膀手:甲方随即右臂内旋,成高膀手消解乙方的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 (图 19、图 20)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以备随时灵活变式。

昂掌时,是以腕内侧为力点向胸前中线打出(印出),腕内侧与下腭同高,因此攻击目标为面门下颌处。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 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体会动作中相黐的桥手感觉。

(三)说明

练习时,应由慢到快,并注意体会技术要领、攻守目的,对攻守动作路线认真体会,避免 错误的练习。

两方练习相黐需经多加实践,以便领悟相黐桥手的感觉以及反应能力。

锻炼昂掌、膀手相黐攻守运用技巧,提高此类动作 实战运用反应能力。

图片36

八、冲拳一膀手

进行单黐手练习时,两人互搭在一起的桥手互相接触,两方形成的一攻一守,两方只要任 何一人略为活动,别一方都可以通过桥手“感觉”得到。正是由于这种在感觉对方活动的情形 下,一方就要在不容迟疑的瞬间采取防守或反攻的动作。而要做到这样,必须经由认真、科学 的训练来获得。

(四)作用

(一)动作

冲拳:接上 式,动作不停,乙 方以左手变势成冲 拳,随即进攻甲方 中路,右手握拳置 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膀手:甲方随 即右手臂内旋,成 膀手化解乙方的进 攻,左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图21、图22)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不变。

冲拳时,拳微成“日”字形置于胸前,以肘部发力沿着中线(子午线)向前打出,拳眼朝 上。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 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不只是两方进行冲拳、膀手动作即可,要在身体适度的放松与保持警觉的状态下 完成练习。

两方运用冲拳、膀手时,要注意身体姿势,手法变化技巧。

先求动作准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相黐的动作速度、变化及劲力。

练习中,体悟相黐瞬间的反应,而不是去机械地完成黐手动作,否则就失去了黐手练习的 意义。

(四) 说明

锻炼冲拳、膀手相黐攻守运用技巧,提高此类动作运用反应能力。

图片40 图片39

九、正掌一枕手

(一) 动作

正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以左臂内旋,由上直接向前成正掌向甲方心窝进攻,右 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扰手:甲方右臂外旋以归肘成枕手去消解乙方的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 (图 23、图 24)

练习2~3分钟 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 以备上下式的过渡。

正掌,是以腕 内侧(掌心)为力 点向胸前直线打出 (印出)。

做动作时,精 神与肉体极度协调,在两者相黐中体悟动作细节。

(三) 说明

练习时,不只此类的黐手动作,其他黐手动作也一样,需要精神与肉体极度协调地进行, 以发挥动作的精确、协调、连贯、流畅。

所有的黐手练习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一方要集中精神盯住另一方的视线,以利做好及时 相黐变化动作的准备。

因此,练习时所有的黐手都是一样的,需要认真理解各技术要领,避免盲目进行。

练习者也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只是掌握了三套拳法技术就可以掌握黐手技术,黐手 是将套路拳法中的攻守动作相黐练习,以利将这些攻守的动作向实战过渡。

练习时,在动作相黐不熟的情况下,就要由慢到快,不能肓目地追求黐手感觉能力,而造 成了黐手动作的僵硬、紧张,影响了黐手训练的效果。

具体的黐手练习时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增减。

(四) 作用

锻炼正掌、扰手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图片41

十、抽撞拳一膀手

(一)动作

1.抽撞拳: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肘臂内旋由 下而上压住甲方右外肘臂,同时用抽撞拳去进攻甲方上 路,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膀手:甲 方随即右臂内旋 成膀手去消解乙 方的进攻,左手 握拳置于左胸侧 腋下不变。(图 25、图 26)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以备灵活变势。

抽撞拳时,随腰马配合之势成抛物线挥拳捶打。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两手相黐要放松手臂,接触要灵活、协调。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抽撞拳,是用于攻击对手下颌为主的拳法。膀手时,要注意与抽撞拳相黐两手接 触瞬间的反应变化,将攻守技法与反应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学练黐手时,须遵循咏春拳拳理,理解各个攻守动作的要领和作用,以备相黐时能更好地 协调动作。

当各种黐手动作练习熟练后,应尽量将相黐的动作做到精简、直接、高效,以体现出各黐 手动作向实战过渡,并发挥所练的攻守动作的作用。

练习时,只需掌握好正确的相黐动作,无须紧张,或紧张局部身体或肢体肌肉,全凭自然 的动作,以求相黐动作时瞬间的触觉反应。

(四) 作用

锻炼抽撞拳、膀手相黐的攻守运用技巧。

图片42 图片43

浏览2,0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