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桥 1
―、寻桥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二、寻桥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
拍脚掛阳
垂肩垂掌
开钳阳马
垂肩摊掌
抽将台掌
中宫插沙
双柱豹拳
将台豹拳
左日字拳
十字摆指
十字下摆
十字上摆
十字下摆
十字压摆
十字左摆
十字右摆
十字左摆
十字内摆
十字下摆
十字外摆
左曰字拳
将台豹拳
右曰字拳
十字摆指
十字下摆
十字上接
十字下摆
十字压摆
十字右摆
十字左摆
十字右摆
十字内摆
十字外摆
右曰字拳
抱中剑掌
抱短剑掌
朝左抱掌
左分桥掌
左摊右伏
右摊左伏
左摊右伏
推右上掌
推左上掌
—拳一掌
左边右膀
左推上掌
右推上掌
左推上掌
单抱月掌
左标指掌
正下捋掌
摊掌圈手
将台豹拳
抱中剑掌
抱中剑掌
中宫抱掌
朝右抱掌
中宫抱掌
朝右抱掌
右分桥掌
右摊左伏
左摊右伏
右摊左伏
推右上掌
推左上掌
—拳一掌
朝右左膀
朝右左膀
—拳一掌
朝右左膀
将台豹拳
推右上掌
推左上掌
推右上掌
右标指掌
正捋下掌
左插沙掌
摊掌圈手
将台豹拳
左转予马
力踢华山
左单拜掌
左方右膀
针弹拳掌
左单拜掌
左方右膀
针洋拳掌
左单拜掌
左方右膀
右单抽拳
钳阳按掌
左下插掌
左摊圈手
将台豹拳
右转吊马
右单拜掌
右方左膀
针弹拳掌
右单拜掌
右方左膀
针弹拳掌
右单拜掌
右方左膀
钳阳按掌
右插沙掌
右摊圈手
将台豹拳
左边吊马
左撩阴腿
钩针摊手
左方双膀
左弹摊手
左方双膀
左方双膀
左双捋掌
双标指掌
双下按掌
双弓背掌
双摆指掌
双长剑掌
左将台拳
偷后踩脚
右方吊马
钩针摊手
右边双膀
右弹双摊
右方双膀
右烊摊手
右方双膀
右双捋掌
双标指掌
一、 标指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二、 标指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
十字下摆
十字上摆
十字压摆
十字右摆
十字左摆
十字右摆
十字内摆
十字下摆
十字外接
右曰字拳
将台豹拳
左单拜掌
击右上肘
回右上肘
击左上肘
回左上肘
击右上肘
回右上肘
上步标指
双摆指掌
双对指掌
双下摆指
将台豹拳
偷马将拳
右单拜掌
击左上肘
左回上肘
击右上肘
右回上肘
击左上財
双标指掌
双摆指掌
双对指掌
双下插掌
双外摆指
双长桥掌
双长桥拳
将台豹拳
偷马将拳
左单拜掌
击右中肘
标左阴掌
标右阳掌
荡捋按掌
左插右收
左摊圈手
将台豹拳
右单拜掌
击左中肘
标左侧掌
标右阴掌
标左阳掌
黏摸标指
荡捋按掌
右插左收
将台豹拳
左单拜掌
击右下肘
带右下肘
直标侧掌
左标阴掌
右标阳掌
双騎龙掌
双豹挂拳
将台豹拳
右单拜掌
击左下肘
标左侧掌
标右阴掌
标左阳掌
双骑龙掌
双捋按掌
双豹挂拳
将台豹拳
右耕左拦
左耕右拦
右耕左拦
双捋按掌
双挂豹秦
将台豹拳
左耕右拉
双捋按掌
双挂豹拳
将台豹拳
黏摸荡标
黏摸荡标
黏摸荡标
前下捋掌
左骑龙掌
正左横掌
左骑龙掌
正左横掌
左骑龙掌
正左横掌
圈割摆拳
将台豹拳
黏摸荡标
黏摸荡标
黏摸荡标
正前捋掌
右骑龙掌
正右横掌
右骑龙掌
正右横掌
右骑龙掌
正右横掌
圈割握拳
将台豹拳
双推山掌
左沉龙掌
正闩拦掌
左割摊掌
下按底掌
圈手握拳
将台豹拳
双推山掌
右沉龙掌
右闩拦掌
右割摊掌
下按底掌
圈手握拳
将台豹拳
钳阳拜掌
鹤步抱掌
钳阳拜掌
飞鹤展翅
鹤步抱掌
钳阳拜掌
飞鹤展翅
鹤步抱掌
钳阳拜掌
前推山掌
双拳内扣
双挂面拳
双下按掌
鉗阳内收
甜阳外收
拍脚钳阳
钳阳还原
双手形成相 反方向的对争力。盘肘动作方法:由格斗式开始(以右式为例),身体躯干保持含胸拱背状态,前 (右)脚向右前方滑出约20厘米,同时前手曲肘由右向左前方盘击,其运动轨 迹与平勾拳相似,只是打击点是肘尖而不是拳锋,目视肘尖。后手盘肘动作基本 与前手盘肘相同,只是在打击时需扭转腰部向前,或者后脚沿弧线向前进步以助 其势。动作要点:前手实施肘击时后手需同时内合以防护面部,右肘向左前盘击与 左手向右遮挡形成一对反方向的对争力,以腰背发力带动肘部击打摆肘动作方法:由格斗式开始(以右式为例),身体躯干保持含胸拱背状态, 前(右)脚向右前方滑出约20厘米,同时,前手曲肘向上再斜向下摆击, 肘部运动的轨迹与摆拳相似。与此同时,后手向内合,与前肘的摆击形成争 力,防护我方头以及面部要害^后手摆肘与前手摆肘大体相似,只是在打击 时需扭转腰部向前,并且胯部前送或者后脚向前进步以助其势。作要点:出招前身体适当放松,以腰背带动肘部发力,右肘摆击与左手内 合护膝法是泰拳的基本技法之一.泰语发音 为‘求’。因膝关节的特殊结构.在其击打 时.攻击力凶猛.是近距离格斗的重型武 器.不论进攻.防守或反击.都具有很高的 实用价值膝在弯曲后可承受500千克以上 的力量.经过严格训练的拳手.膝能产生惊 人的力量.被膝击中者.将气劲大泄.败相 顿呈。在泰拳史上,以膝技高超而闻名拳坛 的高手比比皆是20世纪30年代的乃汪.绰 号‘膝虎‘.他的膝招最为毒辣《 50年代的 实攀,以‘弯膝’而称绝《其后的拳师中以 “奔雷膝”陌喃的膝招最为凶猛.“璇冠拳 王"阿仑的膝法最为优美.狄西莲以强劲的 膝击获得’通天膝"的美称近年来.泰拳 手在国际性的比赛中屡屡获胜的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膝击技术。用膝之道贵在简练.且要把握时机。 在形式上可分为单膝和双膝.在技法上. 则有冲.弯.扎.飞等多种形式。膝法的 运用十分广泛.近距阻式立体联防与前面几种正面朝向对手采用的防御技术不同,它是侧面朝向 对手用技,而且只适于胫部功力高强者运用,即在上部肘臂防御动作的配合下,侧身 以提起的膝或胫骨部位硬挡对方的踢击,低来低提膝,高来高提膝贴胸,以硬碰硬。 若对手足胫功力不足,往往会疼痛难当,不敢再贸然起腿相碰泰拳是拳.脚.肘.膝立体交攻的攻击力极强的格斗术。在全方位的攻击中. 防守要做到风雨不透确实很难泰拳手在数百年的实战中总结出了多种拳.肘腿 膝立体联防.以及膝肘以硬制软.守中寓攻的防御效率极高的综合防御技巧。对 此.读者可参照以下图例.在日常训练中合理安排进行.体验久了.其中原理自可 触类旁通.从而达到自由组合应用的水准.双臂联防在对付合成式攻击或者猛烈攻击时,如肘打、胫踢,单手肘臂格挡的防护比不 上双手肘臂的联防效果.
第一步:理解。练习者在训练前,应 认真仔细地阅读、分析书中每一章节的具 体内容,弄清每一个技法(技术)的含 义,弄明白它是做什么的,以及如何做, 这样具体训练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对于自 修者来说,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如 果对某些技术暂时理解不透或训练得不够 熟练,不要跳过去不管,而是应该多花时 间来重点强化。这时,要再细读几遍有关 内容,然后减慢练习速度,一步一步地重 新检查,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 方案,同时又不至于耽误整个训练进度。
第二步:反复练习。要在放松的、感 觉良好的状态下反复练习技术动作。可在 练习之前先想_想怎样做才正确,然后_ 遍又一遍地正确练习。先求动作准确,再 讲动作速度,速度和正确的动作相配合才 能产生攻击力;练习动作时要由慢到快, 初练时必须放慢速度,以体会肌肉用力的 感觉;对于复杂的技术,可先练习分解动 作,再练习完整动作。
―、寻桥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咏春拳的初级套 路——小念头;又通过推手及初级的单黏手和双黏手训练, 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咏春拳的基本攻防动作,基本达到了学习 初级咏春拳的目的——自保。
现在我们将进入咏春拳中级套路的学习。所谓寻桥(不 是“沉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耕拦摊膀,黏摸荡捋”, 运用寻桥单膀、拦桥等招式去拦截(即“黏住”)对方进攻 的手法。也就是李小龙讲的,在实战搏击中,如果我们连对 方的桥手(或膀脚)都拦截不住,就根本谈不上自保,更不 用说要反击对方;相反,如果对方进攻的手、脚都被我们拦 截(“黏住”)了,我们就可以运用咏春拳诀中“明动静、知 归去、知有无、知进退”的要领去反击对方。在学习咏春拳 初级套路——小念头中,读者应认识到咏春拳是长短桥兼 备,由外家过渡到内家的一种内涵极为深奥的内家拳术,并 应体会到练咏春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咏春 拳的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体魄和力量,达到 既可以强身又可以自保的目的。
从学习小念头开始到学习寻桥,我们不难发现寻桥套路 中的手法很多是从小念头中演变而来的,这就进一步印证了 小念头是咏春拳的基础和核心,并且还可体会到这套拳的招 式和手法的变化都是在一个无形的正方形之中,在寻桥中所 运的意念是通过行内力及提肛收臀,通过任脉、督脉的相 通,运气下沉至丹田而产生气感,因此,练此拳时脚板底涌 泉穴是发热的,而练小念头则是手心发热。
寻桥套路的开始也是二字钳阳马。咏春拳的开马占地面 积不大,只以肩宽为占地的宽度,而双脚尖同时向外微摆。 从阴阳理论来讲,里为“阴”外为“阳”,将阳钳收,膝就 自然微开,由股韧带绷紧而形成了拉力,使双足的“三阳” 部位有力地紧钳地面。因为开胯的关系,胯下如同弓桥圆 裆:当腰沉下来的时候如同坐在凳子上,使得马步更为牢 固;而手法则体现出力学的原理和作用。
通过学习寻桥,你会发现自身的内力会运出三式六力。 什么是三式六力?三式即每个动作都有三个小式,而每个小 式都要触动六力,即肩、肘、腕、胯、膝和踝关节,不管是 什么地方遇到外力,这六个点都会一触即发。六点的力是从 脚跟出,通过腰马而发。定引上手、运用这三式六力须结合 咏春拳诀的“外三合”和“内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 合、手与足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形 成一体。练习时用鼻呼吸,集中意念,必要时可用嘴发出吼 声,以声震敌胆。
在学习寻桥中,你会发现它的大多数手法都是以防守为 主,招式的动作是以左、右转身的飘膀手,左、右踏步的单 膀手及左、右撩阴双膀手为主要特征的三膀手招式,这正是 咏春拳中的上、中、下三膀手,它们都是以阻截对手的桥手 为主。如单膀手是防下路,摊伏及二桐(注:二桐是指掌根 至肘尖的中间部位)手是防中路,摊掌上掌防上路。至于其 他手法,如三推步掌、左摊右伏掌、标掌等则充分体现出咏 春拳的精髓——长桥能运气,短桥能自保。即一旦跟敌人黏 上了桥,便自然造成了手黏手敌人无地走之境界了。
在寻桥套路中,含有咏春拳中的几种主要的脚法,如力 踢华山(侧沪脚)、撩阴腿(钩踢)、踩脚和拐脚。拳法常用 的是直冲拳和单抽豹拳,所有的钩、针步法都需经过刻苦的 训练才能灵活运用。学习寻桥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 实地学才能打好基础,只有准确无误地掌握整套拳的动作要 领,才能达到动时如下山猛虎,静时如泰山苍松;沉肘落 膊,双桥兼顾;耕拦摊膀,黏摸荡捋;标指打手,直击缠 打。才能真正的做到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高层次打击法。
寻桥的身法以蛇形的运动路线为主,进步时身微低,退 步时身微高,反身则兼顾其前后及左右。收如伏猎,纵如猛 虎;以平为宜,以正直为妙;步要轻灵,马要稳;及三山 马,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如拳诀曰:“大闪 侧,小俯仰;小闪侧,大俯仰。”双膝要始终保持微开,在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二字钳阳马、双弓钳阳马或拍脚钳阳 马。咏春诀此讲:身似龙形、手似闪电、脚似电钻,有时也 会用四平钳阴马、行腰转马、双弓步的进退和针步弹腰法。 行进间起脚、转身起脚都要切记“步要轻灵,马要稳”的拳 诀。寻桥套路的步法有:钩、针、弹、踢。
二、寻桥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
- 拍脚钳阳
双脚并拢,双膝向左右微开,以双脚掌外侧紧钳地面, 双脚掌全部着地,提肛收臀,环跳凹陷,沉腰开膝,不能下 跪(图1-1)。
- 垂肩垂掌
依上势,两手自然下垂,两掌心朝向大腿并紧贴裤缝, 拇指紧扣,四指并拢,劲促双臂并下沉贯于指尖(图1-1)〇
- 开钳阳马
在拍脚钳阳马的基础上,双脚跟略离地向左右移开成 “八”字(注意开膝),双脚跟着地,双脚前端向左右移开成 反“八”字,两脚跟稍向左右移半步成“11”字。这时脚外 侧紧钳地面,开膝,沉腰,提肛收臀,环跳凹陷,气沉丹田。注意上身要挺立, 不能后仰或折腹(图 1-2)
垂肩摊掌 依上势,用肩、 肘、腕促劲,双臂往外 转摊成半阴阳仰掌,然 后抽将台仰掌,行肘底 劲,抽提双掌上将台 (图 1-3)。

-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拳收回将台,两肘略 沉向后摆(图1-7)。
- 左日字拳 依上势,将左豹拳 变日字拳从将台缓缓向 前方打出(图1-8)。
十字摆指 依上势,四指并 拢,拇指紧扣,向前直 标(图1-9)。
- 抽将台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劲,行肘底劲 运气往上,将双掌抽至 将台成仰掌(图1-4)。
- 中宫插沙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劲,化弓背将 台掌,掌心向内,两臂 交叉(左外右内),拇 指紧扣,四指并拢,双 臂贴紧肋,用虎口劲使 姆指、食指和中指二指 成斜插掌(图1-5)。
双柱豹拳 依上势,化掌为 拳,以肩、肘促劲,沉 肘挂出双拳,与肋相距 一拳位(图1-6)。
-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拳收回将台,两肘略 沉向后摆(图1-7)。
- 左日字拳 依上势,将左豹拳 变日字拳从将台缓缓向 前方打出(图1-8)。
十字摆指 依上势,四指并 拢,拇指紧扣,向前直 标(图1-9)。


-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拳收回将台,两肘略 沉向后摆(图1-7)。
- 左日字拳 依上势,将左豹拳 变日字拳从将台缓缓向 前方打出(图1-8)。
十字摆指 依上势,四指并 拢,拇指紧扣,向前直 标(图1-9)。
- 十字压摆 依上势,以左手 肩、肘、腕促劲,转掌 为平掌(图1-13)。
- 十字左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四指尖缓缓插向左 方(图 1-14)。
十字右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力贯四指尖,缓缓 插向右方(图1-15)。
十字左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力贯四指尖,缓缓 插向左方(图1-16)。
- 十字内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转腕,使之与手臂成 90°,四指向内运气下 插(图1-17)。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下插,虎口劲(掌背 外摆)成下摆指(图 1-18)
- 十字外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拇指紧扣,使四指 翘平(图1-19)。
- 左日字拳 依上势,指摆平后 握拳,由小指握起(图 1-20)。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左豹拳缓缓收回于将 台(图 1—21)。

右日字拳 依上势,用肩劲转 动腕化为豹拳,以日字 拳缓缓冲出。目光注视 拳口(图 1-22)。
十字摆指 依上势,拇指紧 扣,四指向前直标(图 1-23)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用腕劲使四指下插 (图 1-24)。
十字上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用腕、指发劲,四 指上插(图1-25)。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四指下插(图1- 26)。
十字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同时肩、肘、腕发 劲于劳宫,转平掌(图 1-27)

十字右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至指尖,四指右插 (图 1-28)
十字左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四指发劲向左插 (图 1-29)
十字右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四指发劲向右插 (图 1-30)
十字内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反掌(掌心向上) 内插,然后转腕下插 (图 1-31)。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掌背和虎口外摆, 成下插指(图1-32)。
十字外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四指翘平(图1- 33)。
35.右日字拳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握拳(A小指握起), 成日字拳(图1-34)。
36.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拳缓缓收回至将台 (图 1-35)。
37.抱中剑掌 依上势,化豹拳为 抱拳(两手心相对,拇 指紧扣,四指并拢), 运肘底劲促虎口向正前 方推出,推至肘与肋相 距一拳位(图1-36)。
抱短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双掌缓缓收回将台 (图 1-37)。
抱中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双掌缓缓往前方推 出,使肘与肋相距一拳 位(图 1-38)。
抱短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将双掌拖回原位 (图 1-39)。
推长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双掌缓缓往前推出, 手臂要直(图1-40)。
怀中抱掌 依上势,以背、 肩、肘、腕促劲,掌心 用抱球势顺序由大变小 地收至胸际,注意留 中,变掌心朝下,左上 右下(图1-41)。
朝左抱掌 依上势,上身不 动,用腰胯促劲全身转 向左方,左脚前脚掌外 侧紧钳地面,微开膝, 仍是双弓钳阳马(图 1-42)

中宫抱掌 依上势,上身不 动,面部向正前方,以 腰胯促劲,双脚前脚掌 外侧紧钳地面,全脚掌 着地,开膝(图1- 43)。
朝左抱掌 依上势,上身不 动,面部向左方,以腰 胯促劲,左脚前脚掌外 侧紧钳地面,用右脚跟 促劲弓膝,为双弓钳阳 马(图 1-44)。
中宫抱掌 依上势,以腰胯促 劲,双脚前脚掌外侧紧 钳地面,全脚掌着地, 弓膝,面向正前方(图 1-45)〇
朝左抱掌
依上势,以腰胯促 劲,面向左方,左脚前 脚掌外侧紧钳地面,右 脚跟促劲,开膝,为双 弓钳阳马。拳诀曰: “腰胯动,桥不动。” (图 1-46) 〇
拆门解义
推、抱长剑掌,朝 左抱掌和中宫抱掌,在 寻桥中是一式二桥上势 的训练手法,这里除练 习“听”劲外,还训练 “化”劲。所谓化劲, 是通过桥、腰、马的移 动去化解对方进攻的劲 锋,这是咏春拳诀中的 “腰胯动,桥不动”之 真谛所在。
左分桥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肘底劲,两肘 沉至留中位(即与肋相 距一拳位),双掌分捋 左右(图1-47)。
左摊右伏 依上势,左摊右伏 掌(成毒蛇喷雾势)分 掌后,左掌以肩、肘、 腕促劲,从掌背、虎口 顺序往左方摊出掌,再 用腕劲翘指(肘留中), 同时右掌用肘、腕促劲 成刀掌,以掌伏至左肘 按掌,指向前翅,肘移 向右留中。下盘不动, “桥动,腰跨不动”,实 际上是内动,而不是外 动,动中有静,静欲思 动(图 1-48)。
右摊左伏 依上势,右掌反转 成摊掌,左掌成伏掌置 于右掌肘位(图1- 49) 〇
左摊右伏 依上势,左掌背以 虎口顺序往左方摊出掌 (肘部归中),右掌以 肘、腕促劲,掌刀、掌 心、劳宫和虎口掌伏至 左肘旁(图1-50)。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伏掌以 肩、肘、腕促劲,掌以 虎口往右推出成拜掌, 左摊掌收回至胸际握豹 拳(图 1-51)。
推左上掌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向前推,以肩、肘、 腕促虎口劲往左方推出 左掌,右掌握豹拳以肘 底劲回收至将台(图 1-52)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豹拳化 掌向正前方推出,左竖 掌握拳收回将台(图 1-53)。
—拳一掌 依上势,以腰马促 劲,全身向正前方转, 左手握豹拳,右手化仰 掌,同时停于将台(图 1-54)。
左边右膀 依上势,以腰、
胯、腰、背、肩、肘、 腕促劲,使身体向左 方,左脚前脚掌紧钳地 面,全脚掌着地,开 膝;右脚跟外侧紧钳地 面,全脚掌着地,开双 弓钳阳马。手以肩、 肘、腕促虎口劲,移动 将台掌(拇指节与肋之 间留一拳位),肘底向 外,使肘与肩在一水平 线上成高膀手。目光注 视正前方,然后将左豹 拳化为竖掌,运劳宫、 虎口劲,以肘推掌向右 肋前(图1-55)。
—拳一掌 依上势,身腰马转
正,左上掌用肘劲拖回 将台成豹拳,右膀手化 仰掌,再用肘劲拖回将 台成仰掌(图1-56)。
右膀 依上势,手以右 肩、肘、腕促虎口劲移 动将台掌,梅指节要留 于肋中,肘底向外,肘 与肩平一线成髙膀手。 目光注视正前方。左豹 拳化为竖掌,运虎口 劲,以肘推动向右肋前 (图 1-57)。
—拳一掌 依上势,腰马促劲朝正前方,左竖掌用肘 拖回将台成豹拳,右膀 手用肘劲拖回将台成仰 掌(图 1-58)。
左边右膀 依上势,以腰胯、肩、肘、腕促劲,身体 转向左方,左脚前脚掌 紧钳地面,全脚掌着 地,开膝,成双弓钳阳 马。以右肩、肘、腕促 虎口劲,移动将台掌 (拇指节与肋留中),肘 底朝外成髙膀手;左豹 拳化竖拳,运虎口劲, 以肘推向右肋前(图 1-59) 〇
—拳一掌 依上势,以腰跨促 劲,面向正前方,左上 掌用肘劲拖回将台成豹 拳,右膀手用肘劲拖回 将台成仰掌,然后左拳 变仰掌,右仰掌变拳 (图 1-60)
左推上掌 依上势,左拳化 掌,以肩、肘、腕促劳 宫劲向正前方推出,右 掌握拳置于将台(图 1-61)〇
右推上掌 依上势,左掌化拳 并用肘劲拖回将台成豹 拳,右拳化掌,以肩、 肘、腕促劳宫劲向正前 方推出(图1-62)。
左推上掌 依上势,左拳化掌 并用肩、肘、腕促劳宫 劲向正前方推出,同时 右掌化拳,用肘劲拖回 至将台(图1-63)。
单抱月掌 依上势,左推掌化 单弓抱月掌,以掌心、 劳宫顺序摸至右肩(图 1-64)
左标指掌 依上势,用掌刀、 指尖左摆至左,以肩、 腕促劲向左方直标(图 1-65)。

67•正下捋掌 依上势,直桥行半 弧形后往下捋掌(图 1-66)〇
- 右插沙掌 依上势,将右豹拳 化掌,以肩、肘、腕促 劲往下插;左捋掌反转 握拳后缓缓收回至将台 (图 1-67) 〇
- 摊掌圈手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劲,右掌外摊 后,内插、下插、外摆 平腕后握拳(图1- 68)。
-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将拳收回至将台(图 1-69)〇
拆门解义
分桥掌,左摊右伏 掌,推左、右上掌(又 称推山填海),左边右 膀,黏摸荡掌和左标指 掌是寻桥的主要招式。 分桥掌主要是二桥上 势;而在练习推左、右 上掌时,可进一步体会 咏春拳招式中的掌劲其 根在于脚,其劲发于腿 而主于腰,形于手 (指),要领是以肩窝吐 力,气贯于掌心;而黏 摸荡掌的训练,目的是 为标指掌打基础,拳诀 曰:“拳没掌能,掌没 指劲,指为掌之先锋。” 使用指时五指要并拢, 上下伸缩运气,使气能 达于指尖,经过长期、 刻苦的训练,其劲可与 铁石相比。在实战中, 其指常常配合前手使 用,如在黏住对手后, 即可转身或侧身使出标 指。
【例1】乙方用右 冲拳打向甲方中路,甲 方即用左桥内转,拦住 乙方来拳(图1-70)。例如,当乙方用直 冲拳向甲方打来,甲方 即用黏手黏住对方的来 拳,同时可迅速侧身出 标指手打击对方(注: 在本书的双人搏击图例 中,右边为乙,左边为 甲)。
甲方即转为伏手 (图 1-71)。
甲方以右手防守, 抓住乙方打来的右冲 拳,左伏手即可顺对方 来手的手臂,直标向乙 方上路(图1-72)。
【例2】乙方以右 冲拳打向甲方中路,甲 方即以伏手进行拦截 (图 1-73)。
当甲方右手拦住乙 方来拳时,立即将其下 按,转腰左标指打向乙 方的上路(图1-74)。
甲方用左标指打向 乙方上路的同时下按乙 方右拳,标右标指再攻 乙方上路(图1-75)。

左摊右伏掌在寻桥 套路中,通常可在一只 手先摸到对方的来手 时,另一只手即以摊掌 标上,连环使用。
【例3】在黏手中, 乙方突然以二桐手使对 方失去平衡(图1- 76)。
在甲方回身救腰 时,乙方(用伏掌)马 上打出左标指手(图 1-77)〇
在打中甲方的同时 下伏,右摊掌标向甲方 上路(图1-78)。
下捋掌和捋掌,是 手法中的“耕拦摊膀, 黏摸荡捋”之一,其应 用十分广泛,训练时一 定要反复地单练。
【例4】甲方用左 标指手或拳打向乙方上 路,乙方迅速以左伏手 伏按对方来手,并在用 二桐手接住对方来手的 同时迅速下按(图1- 79、图1-80)。要求左 右手反复交替变换训 练。
抱中剑掌 依上势,化豹拳为 侧掌,两手心相对(拇 指扣紧,四指并拢), 用肩、肘、腕促虎口劲 向正前方标出,两肘留 中行至肘底线(图1- 81)。
抱短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收回至两肋(图 1-82) 〇
抱中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往前方推出,两肘 与肋相距一拳位(图 1-83)。
抱短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收回至将台(图 1-84)。
推长剑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向前推出,手臂要 伸直(图1-85)。
怀中抱掌 依上势,以背、 肩、肘、腕促劲成拿 刀,以掌心、劳宫顺序 拖回至胸前留中,掌心 再转向下,右上左下 (图 1-86)。
朝右抱掌 依上势,腰胯转右 方,右脚前脚掌外侧紧 钳地面,以左脚跟促 劲,开膝成双弓钳阳马 (图 1-87)。
中宫抱掌 依上势,腰胯促劲 转向正前方,双脚前脚 掌外侧紧钳地面,开 膝,全脚掌着地(图 1-88)
朝右抱掌 依上势,腰胯促劲 向右转,右脚前脚掌外 侧紧钳地面,以左脚跟 促劲开膝,成双弓钳阳 马(图 1-89)。中宫抱掌 依上势,以腰胯促 劲,面向正前方,双脚 前脚掌外侧紧钳地面, 全脚掌着地,开膝(图 1-90)
朝右抱掌 依上势,以腰胯促 劲转向右方,右脚前脚 掌外侧紧钳地面,左脚 跟促劲开膝,成双弓钳 阳马(图1-91)。
右分桥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劲行肘底线, 两肘沉至归中位,双掌 成左右分桥(图1- 92)。
右摊左伏 依上势,右桥掌用 肩、肘、腕促劲,以掌 刀、掌背、虎口顺序往 右方摊掌,用腕劲翘 指,肘移向右腹(留 中)成右摊桥掌;左手 以肩、肘、腕促劲,再 以掌刀、掌心、劳宫J顿 序伏掌至右肘按掌指向 前(图 1-93)。

左摊右伏 依上势,左手以 肩、肘、腕促劲,以掌 刀、掌背、虎口顺序往 左方出摊掌,用腕劲翘 指,将肘移向左腹(留 中);然后,右手成右 摊掌,再以掌刀、掌 心、劳宫顺序往左按 掌,指前,肘移至右肋 (留中)(图1-94)。
右摊左伏 依上势,右手以 肩、肘、腕劲促劲,以 掌刀、掌背、虎口顺序 往右方出摊掌,用腕劲 翘指,肘移至右腹(留 中);然后,左摊掌再 以掌刀、掌心、劳宫顺 序往右肘按掌,指向前 (图 1-95)。
推左上掌 依上势,左伏掌以 肩、肘、腕促虎口劲向 前方推出,右摊掌握 拳,用肘拖回至将台成 豹拳(图1-96)。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豹拳化 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向前方推出上掌; 左掌变握豹拳,用肘拖 回成将台豹拳(图1- 97)
推左上掌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用肩、肘、腕促虎 口劲向前方推出成上 掌;右掌变握豹拳,用 肘拖回成将台豹拳(图 1-98)。
—拳一掌 依上势,以腰胯促 劲转向正面,右拳不 动,左推上掌变左仰掌 收于胸际,成将台日字 拳(图 1-99)。
朝右左膀 依上势,以腰胯、 背、肩、肘促劲带动身 向右转,右脚前脚掌外 侧紧钳地面,全脚掌着 地,开膝,成双弓钳阳 马。以左肩、肘、腕促 虎口劲,带动将台掌下 插,拇指节留于肋中, 肘底向外,肘与肩平一 线成高膀手。目光注视 正前方。右豹拳化竖 掌,用肘带动向左肋前 推出上掌(图1-100)。
一拳一掌 依上势移马,身体 转向正前方的同时右手 握拳于胸际,左掌变左 仰掌,收于胸侧(图 1-101)
朝右左膀 依上势,以腰、 胯、背、肘、腕促劲转 向右方,右脚前脚掌外 侧紧钳地面,全脚掌着 地,开膝,成双弓钳阳 马。以左肩、肘、腕促 虎口劲,移动将台掌下 插,拇指节留于肋中, 肘底朝外,肘与肩平一 线成高膀手。目光注视 正前方。右豹拳化竖 掌,用虎口劲以肘推动 向左肋(图1-102)。
—拳一掌 依上势,以腰胯促 劲转向正面,左脚前脚 掌外侧紧钳地面,右脚 跟促劲。右上掌握拳用 肘、腕劲拖回至将台成 豹拳(图1-103)。
浏览1,2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