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科研的步骤,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选题,提出假说,确定研 究范围及研究方法,制订研究工作计划。研究实施阶段:收集资料,整理材料, 分析材料,实施计划,整理材料,撰写论文及论文摘要,准备论文报告用的图表 等,试讲论文摘要。结束阶段:论文报告,答辩及评定,修改论文,上交论文, 成果的发表、评赛、应用和存档。

一、选择科研题目 (—)选题原则

实用性:根据拳击理论发展和教学训练实际的需要选题。

创新性:从前人未进行研究的内容中,或已有人研究,但结论不完全,甚 至有错误的内容中选题。

科学性:选题要有现实和理论基础,理论研究要有事实基础,应用研究要 有理论依据。

可行性:本人水平、研究条件(资料、设备、经费、时间等),只有主客 观条件允许的选题,经过努力才能完成。

(二)选题方法

接受上级布置的科研任务。

根据社会的迫切需要,如:如何迅速提高我国拳击水平的各种理论与方法。

从学术活动中找题目,参加科学报告会,听论文报告会,参加论文评审 等,可从中受到启发,确定研究内容。

从文献资料中找题目,阅读资料时从某一观点或方法中受到启示,或发现 疑点,有的论文附有有待研究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题目。

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当前拳击急需研究哪些问题。

从教学、训练的实践活动中找题目。

从“边缘”学科里寻找引进,如:控制论在拳击训练中的运用。

(三)选题顺序

提出初步课题设想。

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目标、研究(或实验)对象、研究方法、步骤和 经费预算。

进行课题论证:开题报告,请有关专家、学者和主管领导参加,报告题目 来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预期效果和研究方法,可能出现的困难和解 决方法,进展日程和经费预算,经过专家评定,主管领导批准后即可按计划进行 研究工作。

二、 确定研究任务、方法和手段

选题后,要明确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使研究任务具体化。研究方法的确 定,取决于课题所研究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某种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时,要明确所 选方法能否获得所需研究的结果来完成研究目的。研究手段是指研究时,运用哪些 基础理论知识,采用什么仪器设备和什么措施进行研究。

三、 论文设计和研究计划

包括课题名称、负责人和执行人,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对象、范围和 任务,研究方法和步骤,资料来源和处理,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工作内容,需要 解决的主要难点,以及预期结果、经费和设备、指导教师的意见。

四、 搜集资料,确定资料价值

通过查看索引、目录、有关书籍、报刊、图片、影片、录相等,找到与研究有 关的资料,运用浏览或者看重点(子题、提纲和结论),确定资料使用价值,进行 筛选,对重点文章要精读,消化吸收,最后写成文摘或卡片’以备选用。

五、 选用方法,研究实施

按照研究计划,运用有关资料,采用各种方法,实施各项措施,这是科研的主题施工。

六、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通过各种方法取得材料要进行分类、筛选,对数据进行统计、运算使其条 理化。并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加以抽象概括,建立概

念,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研究结论。

七、 撰写论文,得出结论

对全部工作进行总结,把研究的问题和结果加以简明扼要的阐述,并对研究结 果进行充分的论证,得出研究结论,使读者能了解研究者的观点和见解。

论文的一般结构如下。

(一) 论文题目。

(二) 作者姓名和单位。

(三) 摘要: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成果,一般在300字左右。

(四) 关键词:能反映文章特点的词汇。

(五) 前言:说明选题依据,着重说明该题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六) 文献综述:着重阐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介绍本文从哪个角度 进行研究,应提出预期结果。

(七) 研究对象和方法:调查法要说明调查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 运动水平,以及人数、问卷发放范围和回收率;实验法要说明对象、实验组和对照 组的划分、所用仪器的规格等,若测试或测定仪器是自行制造的,要写清其可靠程 度。其他如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综合法等只要简单写明即可。

(八) 研究结果和分析讨论:根据所获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思维,推理 判断,概括提炼,探讨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形成新的认识。作为结果的依 据,要求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措施恰当,观点鲜明。有数据材料时,可采用图 和表格列出。

(九) 结论:根据分析i寸论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出结论。要求事实求是,恰 如其分,掌握分寸,因而需字斟句酌,严谨推敲。

(十)致谢:对在研究工作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要表示感谢。

(十一)参考文献:列出在研究过程中阅读过的主要书籍、刊物等文献资 料,表明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涉及这一题目的知识容量,表示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 重,提示读者从这些资料中可获得更详细的资料。

八、 论文报告(答辩)

(一) 报告程序

先讲题目、提纲,再报告正文,宣读时最好能背下内容,或指着幻灯片提出 的提纲、图表宣讲。

(二) 注意事项

1.充分准备:编写报告稿并多次演读,制作幻灯片,把提纲和重要图表显示 给听众。

态度自然、吐字清楚、冷静和充满信心。

讲究礼貌:服装整洁、仪表端庄,开头和结束时要有礼貌用语。

(三)论文答辩

答辩程序

(1 )论文报告前由大会主持人介绍答辩委员。

(2 )论文导师(或推荐人)简单介绍作者。

(3 )论文报告。

(4)答辩委员会和与会者提问。

(5 )论文作者当场回答问题(提问和答辩不超过30分钟)。

评委(4 ~ 6人)会议,对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进行评定,经过无记名 投票,2/3的评委同意,才能通过。

由评委会的秘书填写评审表,经过评委主任和委员签字,主管部门审 批后通知作者。

经答辩、评审后论文合格者,授予相应学位、职称或奖励证书。

注意事项

(1 )做好准备:报告前对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回答准备。

听清答辩委员所提的问题,可以用笔记,如果没有听清或不理解时, 应礼貌地请他再重复一遍。

实事求是: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不要开展论述,更不要答 非所问,对简单问题也要认真回答,不能有“不屑一顾”的傲慢态度,对不清楚的 问题,可以用“还没有注意到”“没有解决好”等语回答,实在不知道答案的应该 老实承认,有几种观点的问题,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附上“可以继续探讨”或

“尚待实践检验”等缓冲语,以留余地,掌握好时间。

浏览1,1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