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益身心
练柔道可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智能,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同时培养高尚 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柔道是两个人的直接较量,要把对方摔倒、制服。两人对摔要用力,这就使人 的肌肉发达,力量增长。但是柔道不是使用笨劲,而要能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巧 妙地借劲使劲,克服活的阻力,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因此,这就使运动 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得到发展。柔道运动员不仅反应快、位移快,动作速度更快。 比赛时运动员使用每个攻防技术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体在移动过程中做出 各种屈伸、收展、扭转等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这就发展了人体动作的灵敏性。在使 用技术时需要更大的弹性或化解对方的力量,这就增强了柔韧性。
一场比赛两名柔道运动员要不停地拼搏5分钟,一天要摔5 ~8场比赛,这需 要强大而耐久的体力。柔道运动员由于紧张激烈的对抗,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得到锻炼,优秀的柔道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每分钟仅40次。
练习柔道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分析器官的影响很大。训练有素的柔道运动 员的反应潜伏期很短,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和运动分析器的敏感性都很高。比赛时 运动员的动作方向变幻莫测,用力的程序也不相同,身体各部位的变化也就不同。 但是在与对方的接触中,从对方细微的变化或从肌肉收缩上就能判断出对方想用什 么动作。因此要求运动员全身每块肌肉协调支配、适当放松,随时做出准确有效地 行动和发出适度的力量。这对运动员的肌肉感觉力和方向控制力,以及肌肉与肌肉 之间的神经传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防御对方的行动,并使自己的动作准 确、有效,这样就使运动分析器日趋完善,表现为运动员使用动作协调、准确。
柔道的技术训练不像武术套路那样,不仅仅练习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而是要 两人真实的对抗,从实际出发,实战是主要练习手段。长期训练,就能掌握防身自 卫和技击本领。许多国外的军队、警察都把柔道列为格斗训练课程。
练柔道一开始就要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尊重教练员、尊重队友。比赛时 尊重对方、尊重裁判、尊重观众。运动员对比赛要有坚强的信心,勇敢的斗志,坚 决果断,善于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技战术。在顺利的情况下,不骄傲、不陶醉,勇 往直前,取得胜利;被摔倒,落在下边,.处于逆境,不躁不馁,顽强拼搏,争取转 机,取得胜利,这些品质引申为做人,则是要有理想,对事业充满信心,待人谦让有礼,与人团结,品德高尚。
总之,柔道是强身、自卫、陶冶情操的竞技体育运动。
柔道是两人的徒手搏斗,是两人在直接对抗中,把对方摔倒并制服的竞技体育 运动。多年来的教学训练实践证明,只有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深人地分析柔道、 理解柔道、认识柔道的本质和特点,找出它的规律性,才能驾驭它;才能有计划、 有节奏、有重点,因人、因地而异,安排教学训练;才会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教学 训练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否则,在柔道的教学训练中就会一叶障目,盲目地追 求某一方面的训练,忽视全面、系统、重点的教学训练。
第二章柔道简史
什么是柔道,读者已有了大体的了解,为了更全面而深人了解并熟知,本章简 介柔道的历史。现今世界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柔道比赛是由日本的柔术发 展而来,它与我国的武术有着深远的渊源。1882年日本的嘉纳治五郎创立了柔道。
第一节柔道的起源
日本明治维新后,封建势力逐渐瓦解,附庸封建势力的柔术武士失去了用武之 地,柔术随之没落。当时柔术门户林立,门派之争非常严重。1877年日本帝国大 学(现在东京大学)的学生嘉纳治五郎为了强身、自卫,练习柔术。由于对柔术 的喜爱,他博采各派柔术之长,对柔术进行研究整理,剔除练习中容易伤害身体的 动作,加进修身养性和体育的内容,以及练习的戒律,确立投技、寝技、挡身技 (徒手或持器械格斗技术)三个部分的技术体系及其“以柔克刚,修道磨心”,“精 力善用,自他共荣”的理论。1882年嘉纳治五郎在日本东京谷稻禾町永昌寺设立 柔道场(训练馆),招收学员,教授柔道,开始柔道的教学训练活动,自此柔道运 动在日本东京开展起来。
嘉纳治五郎征服了当时日本各派的柔术家,使柔道稳固地立于东京,并向全国 传播,成为日本学校体育教材内容之一。日本人尊称嘉纳治五郎为“柔道之父”。 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反映了日本柔术演变为柔道的历程。
开始的柔道比赛没有成文的规则,比赛不分体重,没有时间限制,评分标准只 有“一本”和“有技”。比赛是摔到两人筋疲力尽不能再摔为止。直到1895年日 本才有了统一的柔道规则,后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服装、场地、技术,三个得分标 准、按体重分级,有时间规定,限定技术范围和犯规动作,以及鼓励积极进攻,限 制消极的处罚等完整规则。
嘉纳治五郎为鼓励柔道爱好者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于1884年制定了柔道运动 员的段位制。根据运动员的道德品质、技术水平、从事柔道的年限、对柔道事业的贡献等分设五级十段。新手从五级到一级,再从初段到十段。升级或升段要经过有 组织的严格审查和各种形式的测试。级和段位的高低用腰带表示。五级和四级系白 色带,三级到一级系茶色带,初段到五段系黑色腰带,六段到八段系红白间隔的腰 带,九段到十段系红色腰带。五段以上的段位是以对柔道的贡献晋升的。
第二节柔道走向世界
明治维新,日本加大了与世界的交往,在国内各道馆吸收留学生传播柔道,日 本的柔道爱好者还远涉重洋到世界各地教授柔道。嘉纳治五郎自1912 ~ 1926年任 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他经常去各国访问,传播柔道。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欧洲各国参加柔道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国家成立了柔道联盟。1949年在 英国、法国柔道爱好者的倡议下,成立了 20个国家参加的欧洲柔道联盟,并决定 每年举行一次欧洲柔道锦标赛。1951年由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 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卢森堡、瑞士、古巴共12个国家发起,成立了 国际柔道联盟(IntemationaUudo Federation)。第一任主席是意大利的阿尔多•托 蒂,第二任主席是当时日本讲道馆馆长、全日本柔道联盟会长嘉纳履正(嘉纳治 五郎之子),第三任主席是英国的帕尔曼,现任主席是奥地利的马瑞斯•委泽。现 在的国际柔道联盟有180多个会员,全世界约有1000万人参加柔道运动。
国际柔道联盟决定,原则上每2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1956年在日本东京 举行了第一次世界柔道锦标赛。1%〇年奥林匹克委员会批准柔道为奥运会正式比 赛项目,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在日本东京柔道馆举行正式比赛。同年在马 尼拉举办了第1届亚洲柔道锦标赛。
随着男子柔道的普及,女子柔道也在世界各地兴起。女子柔道虽然最先开展于 日本,但是欧洲却首先组织了女子柔道比赛。1970年欧洲举办女子柔道锦标赛, 同男子一样,每年举行一次女子柔道锦标赛。1980年11月29日在美国纽约举行 了第1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27个国家15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8个级别 中奥地利选手夺得3块金牌,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选手各得1枚金 牌。开展柔道最早的日本选手却未获得金牌。国际柔联决定女子柔道同男子柔道一 样每2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女子柔道被列为表演 赛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柔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柔道现已成为世界体育比赛中参加成员最多、竞赛组织与规则最完善的全球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浏览6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