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

心理紧张是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对比赛刺激因素及本人参赛条件做出了具有 威胁性的评价,从而产生紧张的心理反应。运动员参加比赛前需要一定的心理紧 张,以便把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动员起来,特别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以便动员人体潜在的能量,在比赛中创造出好的成绩。但是心理过度紧张, 就会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 加快。有的运动员会四肢颤抖、尿频,产生这些现象后必然会都运动员的心理活 动失常,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去,动作表象不清,教练员指导听不进去。 造成运动员心理过分紧张的原因很多,如训练过度,睡眠不足,压力过大,害怕 对手,对成绩期望过高,比赛经验不足等。

克服拳击运动员心理紧张的方法有如下。

表象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使运动员想象他通常感到放松与舒适的环境,在脑子里将自身 置于这个环境中,使身体得到放松。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使表象中的环境清 晰,在大脑中能生动地看到想象的环境,增加情境对运动员的刺激强度。

自我暗示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使运动员全身肌肉放松,开始练习时由教练员指导运动员依次放 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同时增强呼吸,经过几次指导之后,让运动员自己独立完 成。在开始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使全身肌肉放松,之后会使时间逐渐缩短, 最后可用较少的时间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

阻断思维法

当运动员由于信念的丧失出现消极思维,引起心理紧张时,运动员利用大吼一声,或者向自己大喊一声“停止”,去阻断消极驱动力的意识流,以积极思维 取而代之。教练员在训练中可帮助运动员确定一个用以代替消极思维的积极而切 实可行的活动,用以阻断消极思维。

音乐调节法

音乐调节法是拳击训练和比赛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选取不同的音乐能使人兴 奋,也可使人镇定。音乐给予人的“声波信息”可以消除大脑所产生的紧张,也 可以帮助人内在地集中注意力,促使大脑的冥想井然有序。特别是在大赛前,让 心理紧张的运动员听听适宜的音乐,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缓解紧张。

排尿调节法

人在情绪过分紧张时,会出现尿频的现象,这是因为情绪过分紧张,大脑皮 层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度,使得大脑皮层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减弱, 如果能及时排尿,会使运动员产生愉快感,同时使心理和肌肉得到放松。

(二) 克服心理胆怯的方法

心理胆怯是一些运动员在比赛前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胆怯使大脑 皮层的控制系统陷人混乱状态,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控制,引起机能失调,使运动 员在比赛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克服胆怯方法的根本是要找出使运动员胆怯 的原因,解除思想负担。一般造成运动员胆怯的原因如下。

运动员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对比赛缺乏胜利的信心。

运动员给自己的压力较大,要求自己必须取得比赛的胜利。

惧怕名气大的对手D

参加大型比赛以及重要比赛时,使得运动员的压力过大,不自觉就产生了 胆怯感。

对观众、环境不适应,会感到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气氛,心理产生胆怯。

对产生心理胆怯的运动员进行调整时,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教练员要通 过与运动员的交流,以及对运动员的观察,认真查找运动员产生胆怯的原因,有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克服。

(三) 克服情绪消极的方法

情绪消极是指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刺激下,对超限心理负荷所产生的一种失常 的心理体验。表现为心理不安、有恐惧感、紧张过度和情绪失控。由于这些心理状 态的出现,使运动员的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浑身 发冷、四肢无力等,并会导致智能下降、知觉迟純、行为刻板,对比赛失去信心。

克服拳击运动员情绪消极的主要方法如下。

激励法

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个性与客观影响,激发运动员比赛的士气,把消极情绪 转化为积极情绪。

务杰运切

转移法

运动员的恐惧、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往往是由于特定的思维定势和注意 定向所引起的,对此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方法,使用一些刺激物去消除引起情绪消 极的诱因,从而减缓和排除积极情绪。

升华法

在比赛中时常出现运动员的某些“能量”在一定场合下释放得恰到好处,而 在另一种场合下适得其反的现象。如勇气是运动员必有的品质,可是有时在某些 场合下有的运动员却可能能干出一些凭蛮劲而盲动的事情。此时,可以通过升华 法,使运动员提高认识,增加克制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暗示法

利用客观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调节,如在比赛中运动员看到教练员从 容的表情、轻松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等都会得到鼓舞,消除消极情绪。运动员也 可通过自我暗示,运用指导语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从而形成一系 列反射活动,使消极情绪得到控制。

体验法

有消极情绪的运动员可通过参加比赛去体验比赛,提高运动员对恐惧、紧张 的免疫力,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克服情绪激动的方法

情绪激动是少部分拳击运动员在赛前表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呼吸 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和心神不定,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 动,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遗忘与比赛有关的重要因素,以及记忆 力下降等。

造成比赛前运动员过分激动状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引起运动员大脑 皮层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升高,致使大脑皮层下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调节作 用减弱。

克服拳击运动员情绪激动的方法如下。

丰富比赛经验

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的原因大多与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有关,应提高 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初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更应重视。

根据个人特点提高调节能力

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的原因还与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关,有的运动员个性 向比较突出,易冲动,在比赛前很容易激动,对待这样的运动员要加强其自身调 节能力的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动机水平

参加训练与比赛的动机与倾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动机支配着行为,是直接推动运动员参加训练与比赛的内部动力。热爱拳击运动,为祖国争光等高尚动 机可以使一个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的心理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态,而希望通过 比赛出名获利,或显示一下自己的个人狭隘动机,则通常会在比赛中发生包括情 绪激动在内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所以,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 参加比赛动机的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尚的动机。

(五) 克服心理淡漠的方法

拳击运动员赛前淡漠状态与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 关。运动员心理淡漠,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体力下降,对比 赛缺乏信心,知觉、注意力强度减弱,反应迟钝,会严重影响比赛的结果。

克服拳击运动员心理淡漠的方法如下。

帮助运动员分析比赛情况,使他们正确认识比赛的主、客观有利条件,并 且应制订具体可行的比赛措施,使运动员增强比赛信心,鼓舞斗志。

帮助运动员形成崇高的比赛动机,端正对比赛的正确态度。

防止赛前过度训练,使运动员情绪高涨,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比赛。

(六) 克服盲目自信的方法

当一个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信心超过了他实际具有的能力时,就会产生盲目自 信的心理状态。拳击运动员产生盲目自信多是由于对即将来临比赛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闲难情况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取胜所致。这 样的运动员具体表现为:不认真分析与研究比赛的战术;对比赛漠不关心;注意 力分散,注意强度下降;思维迟缓,自以为是;当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表现 得心情急躁、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克服拳击运动员盲目自信的方法如下。

教育运动员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使运动员学会科学、全面地分析问题。

每次比赛前,教练员都应带领运动员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和对方的实力,充 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使运动员处于良性的战斗准备状态。

(七) 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方法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种事物指向的集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活动 上为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注意力稳定性相反,是注意力的分散,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分心。造成注意力分散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刺激常易造成注意力 分散。

克服拳击运动员注意分散的方法如下。

在平时应加强培养运动员不为其他事物干扰所分心的能力。

使运动员对他所从事的拳击运动有强烈的意愿和浓厚的兴趣,这种来自内 部的动机会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日常生活中使运动员养成做事有头有尾,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在参加比赛时,要引导运动员不要多想比赛的结果,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 比赛的过程上。

在比赛之前消除担心、害怕等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可以让运动员进行一些视觉守点,听觉守音的练习,以使注意力集中。

(八)克服心理焦虑的方法

拳击运动员的心理焦虑是指在训练或比赛中对当前现状,或者是所预计 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地威胁的情境所具有的担忧倾向。运动员适当的焦虑 可以激起其改变自身现状的紧迫感,进一步谋求达到某种目标;但如果运动 员对预计到的威胁产生过度担忧和过分恐慌,往往会夸大比赛的困难因素, 小看自己的实际能力,担心比赛成绩不好,担心辜负了教练员、家长的期望 而产生焦虑,则不利于正常的比赛。

克服拳击运动员心理焦虑的方法如下。

进行积极的想象,采用放松训练的一些方法,消除焦虑情绪;赛前也可以 演练一下比赛的情形,把思想集中到比赛中去。

在完成动作之前可以将整个动作及完成动作时的思想状态按照程序背诵一遍。

浏览1,9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