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智能训练
拳击运动员运动智能的提高是以一般智能为基础,提高运动员的观察力、注 意力和思维想象力是提高运动智能的基础。
(—)观察力训练
观察是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观察的基础是感觉,观察力是 运动员应具备的主要智力因素。培养拳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拳 击比赛中场上情况复杂,观察能力差往往在见到快速变化的景物时会眼花缭 乱,无所记忆,得不到思维材料,由此引发的行为只能是肓动。
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比赛、训练时经常布置观察任务、 培养观察习惯。初次布置任务时,应做好准备,列出计划,明确任务,指明观察 重点、程序,以及写观察报告等。运动员在掌握了观察方法之后,应不断布置观 察任务,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
(二) 记忆力训练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记忆是运动员重要的 智力因素。人的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无论哪种记 忆都是由感知记忆开始,经短时记忆的强化转化为长时记忆的。
记忆力训练就是发展记忆敏捷性、持久性和迅速正确再现等品质。发展记忆 力的做法有:经常布置记忆任务,如记一次比赛成绩,一场比赛情景,一组连续 动作形象;复述、回忆记忆材料;及时把感觉记忆转化为短时、长期记忆;学习 记忆方法,掌握记忆术。
(三) 思维、想象力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思维训练的任务就是掌握思维规律,学会熟练运用 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的主体是大脑,运用思维工具,对思维材料进行创作性的加工过程。思 维材料的占有量,思维工具的运用程度都受着思维主体——脑发展水平的限制。 所以,思维训练的终极0标是发展脑的结构功能。人的思维有逻辑思维、形象思 维和灵感思维种活动方式。
在拳击训练中可通过对比赛进行分析预测,对赛场信息进行加工综合,对运动 技术进行评述等方法发展拳击运动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两人空击练习,练习过 程中训练运动员区别动作真假的能力,并从中总结经验。根据拳击运动的特点,在 思维训练中要注重思维速度的训练。拳击比赛中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速度慢就 意味着失去了得分的机会,失去了取胜的机会。加强思维速度训练的基本方法是限 时完成思维任务,学会简化思维步骤,开拓思路,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二、运动智能训练
运动智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和开发智能。运动员学习 知识的过程,要通过领会、理解、巩固、运用等环节,把接受的知识记忆到头脑 里,这一过程也是人的智能活动的过程,通过这种智力活动可以开发人的智能。
(一)提高拳击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结合训练实践学习拳击专业理论知识
拳击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特殊要求在于紧密结合训练的实 践,取得实际效果。科学的训练理论应该是源于训练实践,并高于训练实践,进 而有效地指导训练实践。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结合训练实践,特别是自己 的训练实践来进行。训练中运动员要认真理解训练计划,认真记好训练日记,认 真进行训练总结。带着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
拳击运动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除了运动员需要掌握运动训练方面的 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训练的效果才能更加有效, 更加科学。科学的运动训练活动要求它的从业者具有丰富的、多领域的科学 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这些都会对科学地组 织拳击训练活动和成功地参加拳击比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
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
教练员和运动员首先应明确专业理论知识的作用,并主动自觉地在自己的 训练实践中予以应用,这是提高其应用水平的重要前提。其应用的具体方法, 一是由实践找理论;二是学理论找实践。根据训练实践的需要,去学习和寻找 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解并掌握后即用于训练实践中,从而提高理论知识 运用的能力。
认真做好专题总结
对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于训练实践的工作情况应及时地进行深人的专题总结, 这是提高应用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科学的总结,可以对理论的认识更加 深刻,对实践的解析更加准确,从而把认识提高到新的层次和新的水平。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方法水平,要学好逻辑学、科学方 法论,以及体育统计、实验设计、调查访问等具体科学方法,这是进行科学的总 结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
第七章拳击专项辅助训练方法
第一节专项辅助训练的目的
一、有效提高专项能力
拳击专项能力是运动员的基础能力,也是技术和战术应用的基础。运动员专项 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训练和比赛的结果。在训练中可以对运动员进行10秒、20 秒、30秒决速俯臣卜撑、快速蹲起、快速仰卧起坐、快速击打手靶和快速沙包练习能力 的训练,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短时间的专项能力,从而提高比赛中短时间的进攻能 力。根据20秒、30秒、2分钟、3分钟最大强度击打沙包的次数与心率变化情况,在基 础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项能力训练。这些训练,一定要考 虑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能量转化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训练 结构的相关性,技术与战术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合理性等。实践证明,各种分段跑 练习后,再进行20#若干组最大强度击打沙包练习的方法,是提高运动员专项速度耐 力和专项力量等素质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拳击运动中,既要具有基本技术和专项的素质,也要有较好的技术、战术 水平,只有技术、战术正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的潜力,进而取得比赛 胜利。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把平时经过艰苦训练得来的真正水平,反映到实际的比 赛中,也就谈不上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了。由此看来,对技、战术的训练也是至关 重要的问题。
(一)一场比赛的胜负主要是以运动员得分多少来判定的,而得分的多少又 是裁判员依据双方运动员各自击中对方有效部位来决定的,也就是要看彼此的命 中率高低,实践表明,命中率是运用技术、战术的关键环节和具体表现。在进攻 中命中率越高,说明技、战术及训练水平越高;防守时,失分越少,表明技、战 术方法运用得比较恰当。因此,为了提高命中率,就要采取合理有效地进攻和防 守反击的技、战术。
拳击比赛是通过抽签来确定顺序及对手的,所以比赛前必须了解对手的技 术特点、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并在与之比赛的过程中进行一番试探和观察,细 心注意对方的特长和弱点,当了解对手的弱点后,迅速利用假动作诱使其暴露弱 点,运用自己得力的拳法进攻,并抓住机会结合连击拳快速进攻。比赛场上的情 况千变万化,有时会遇到比自己技、战术强的对手,而有时也许会遇到比自己弱 的对手,在许多比赛中有的选手实力很强,但却意外地输给了比自己实力差的选 手,这就说明运动员没有很好地分析场上的具体情况,没有运用合理的技、战术 方法。因此,拳击运动员应该学会采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动作和方法,抓住 时机用最有效的技、战术,使对手处于被动的地位。当然,这种能力需要在平时 的训练中逐步培养。
(二)关于前手拳和步法的问题。前手拳是拳击技、战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内容,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前手拳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前手拳是掌握距离、衡量距离的标尺。在比赛中拳击运动员可以通过前手 拳的感觉,来选择近距离的进攻战术还是远距离的战术,从而随时做出适当的战 术,争取赢得比赛胜利前手拳是打乱对手进攻意识以及控制比赛节奏的武器。有些运动员由于 不重视前手拳的作用,比赛中一旦遇到一个手臂较长、身材较高、防守较好的对 手,用前手控制了两人之间距离后,就会表现出不知如何出拳,不知怎样比赛的 被动局面。这样势必造成进攻意识和比赛节奏的混乱,难免会影响自身技、战术 水平的发挥,影响整场比赛成绩。
前手拳是应用技、战术,改变技、战术的钥匙。运动员在运用前手拳的同 时,可以了解对手的力量、技术、防守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自己制订合理 的战术,而且也可以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随时调整技、战术。
前手拳是有效的防守方法。最初选材时,教练员都会选择一些身材较高的 运动员,尤其是手臂稍长的选手,因为在比赛时,用前手支撑着门面可以加长对 手与自己身体的距离,可以缓冲对手的有力进攻。另外,前手抬起防守可以起到 防护作用,以免暴露出自己的防守空当,被对手所利用。
前手拳是争取场上主动,解除被动的法码。比赛刚开始时,双方的体力消耗 不是很大,所以防守时都很积极,但随着比赛时间的延长、激烈程度的增加,双方 的体力都会下降,这时谁的前手拳高、防守好,失分就会少,相应的就会占据场上 的主动;相反,前手拳难以拿起,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有效部位,而被动挨打。
浏览2,3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