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代拳击运动

自从古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下令禁止拳击后,拳坛几乎寂寞了 4个多世纪。 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古罗马拳击的粗野影响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因为欧洲各地 时兴骑马斗剑,马上运动抑制了拳击运动的发展。骑士体育是属于统治阶级和贵 族的,而且必须是基督徒。而拳击作为一种自卫技术、娱乐活动,在民间仍然不 断地流行着,只是不能公开比赛。

公元8世纪,奥斯曼大帝执政,法庭制定了一种新制度:斗审。就是在审判 中遇到疑难案件,命令诉讼双方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 讼,就按贵族习俗骑马、穿护身甲胄进行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 负。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就又流传开了。

公元1200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就 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 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圣倍纳丁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 练学校,亲自担任教练,并主持拳赛,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遇有可能发生危 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改 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丁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 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到了 16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经过发展,在公元17 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18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

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1695 — 1734年),并把冠军保持了 11年之久,他有“无敌将军”的美称。菲格的拳击是 没有防护的徒手“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培 养拳击运动员的摇篮。

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1704—1789年)继承了他的拳击事 业。他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布劳顿组织成立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 富有体育精神,于公元1743年8月16日推出了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 动比赛规则,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 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发明了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 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了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击比赛 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

公元1792年,英国拳击 冠军门道沙为了推广拳击,

加人马戏团到英伦三岛各 地,进行拳击表演,积极宣 传拳击。1798年他写成拳击 史上第一本拳击指南,定名 为《拳击艺术》,深受广大 青年的欢迎。门道沙是位研 究拳击的先驱者,也是开展 拳击的功臣。

公元1838年,在拳击专 家和拳击爱好者的协助下,根据布劳顿规则,英国制定 了一份比较完善的《伦敦拳 击锦标赛规则》,被用在了 拳击比赛中。1853年又对这 一规则进行了修改。1865年,英国伦敦业余竞技俱乐部成员、记者约翰•古拉 哈姆•千巴斯又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新的拳击规则,英国昆士伯利的侯爵•肖鲁 图•道格拉斯担任了这个新规则的保证人,并把它命名为英国“昆士伯利拳击规 则”。在修改后的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参加比赛的人必须戴拳击手套,比赛的每 个回合打满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比赛中禁止发生搂抱和摔跤现象,否则 被判为犯规;一方被击倒后开始数秒,如果10秒钟被击倒的人不能站起来,就判 定对方胜利。这个规则基本上形成了后来拳击比赛的竞赛框架,为促进拳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国昆士伯利规则形成之后,大约经过20年的反复实践和运用,才逐渐被人 们肯定。例如:比赛必须使用手套的规定,一直到1892年9月7日约翰• L •萨里班 和基姆•哥培德戴着5盎司重的拳套进行了世界第一次重量级冠军赛,这个规定才 最终在拳击比赛规则中确定下来,并被所有的拳击比赛所采用。上述规则的不断 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英国昆士伯规则的最终确定,为促进现代拳击比赛奠定了基 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国拳击爱好者的努力,为推动和促进现代拳击比赛的 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拳击运动的发展,现代拳击运动分为两大系统,即奥林匹克拳击(业余 拳击)和职业拳击,两种拳击系统在比赛性质、目的和规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 同。奥林匹克拳击(业余拳击)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比赛是以增进拳击爱 好者和运动员的健康,培养其顽强拼搏、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为目的,适应广大 拳击爱好者健身和竞技的需要,以提高拳击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为宗旨,代表着拳击运动健康向上的发展方向。

职业拳击运动在赛制、规则、比赛目的等方面与奥林匹克拳击有着极大的差 异,职业拳击是运动员把拳击作为自己的职业,受金钱的控制和商业化的影响, 所有的赛事和活动都要受经纪人和俱乐部的控制和安排。为了利益,为了吸引 观众,经纪人和俱乐部往往会在比赛前宣传造势,来达到吸引观众进场观看的目 的,往往比赛也更加激烈和残酷。

四、现代奥林匹克的拳击运动

随着拳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开展,拳击逐渐成为许多国家 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必设项目。1891年拳击比赛规则被全世界所公认,并于1901年 在英国伦敦第一次开始世界范围的正式拳击比赛。自从第1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 在希腊雅典开幕以来,拳击运动于1904年在广大拳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凭其 特殊的竞技特点和优势,被正式列人第3届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成为世界水平的 最高层次的竞技比赛。

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也就是业余拳击最早是由美国发起的。1888年,美国 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12个业余拳击俱乐部。他们在规则和形式上与以前的职业拳 击比赛有所区别,成为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的雏形。

当时的拳击运动并没有职业与业余之分,所有的比赛几乎全是以赌博贏利 为主要目的。运动员以拳击为主要谋生手段,比赛因此变得很残酷。加之当时的 规则和医务监督工作极不完善,比赛回合过多,在比赛中如果一方运动员不将另 一方击倒不起,比赛就不会停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 步,现代文明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普及,许多有识之士对当时的拳击运动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首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拳击比赛的最终目的不是 将对手击倒击伤甚至致死,而应是勇敢精神、顽强意志和精湛技术的体现;其 次,拳击比赛应本着友好竞争的原则,旨在健体强身,锻炼意志品质,不应以赢 利为主要目的;再次,拳击比赛主要是双方运动员意志和技术的较量,比赛时间 不宜过长。

当时,一位叫杰•卡迪的美国业余拳击活动家四处游说,宣传业余拳击的意 义,在美国社会中起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响应的是美国陆军、海军、军校、大 学俱乐部和纽约警察,在他的影响下这些部门纷纷把拳击运动作为身体训练、防 身自卫的必修课,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直到现在,美国 军队每年还举行业余拳击比赛,并有自己的协会。例如:前WBA重量级冠军史密 斯就是在美国军队拳击锦标赛中脱颖而出后,转为职业拳手,最后成为世界冠军 的。那时的比赛主要在军队、警察和俱乐部之间展开,比赛时间为3个回合。这是 现代拳击运动诞生几百年来,首次出现的以友好竞技、健体强身为主要目的业余 拳击锦标赛,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的开始。

然而,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并没有开展拳击运动,尽管许多人热情宣传、支持 将这一古老传统项目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在第1届希腊和第2届巴黎奥运会上, 这项提案均遭到否决。拳击到底能否进人奥运会,当时许多人都感到茫然了。

直到第3届奥运会决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后,大批热心的业余拳击爱好 者才又重新燃起了将拳击运动列人奥运会的热情。因为,这个位于密西西比河畔 的城市当时正是美国开展拳击运动最普及的地方,有众多的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美 国青年对拳击运动十分酷爱,希望拳击能成为奥运大家庭中的一员。

浏览1,1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