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暴力冲突,了解暴力起因
自卫术体系首先要教会你避免遭受歹徒的攻击的技巧,教会你自我克制,并 把打斗行为当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你的大脑具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如果你能够 运用好你的大脑,将会使你避免遭受歹徒的侵袭。只要你能意识到那些隐藏的攻 击者,你就可以躲幵一些暴力场面,因此“洛基山脉派搏击战术”的半数以上的 课程是在教授学生如何避免打斗:警觉和避免打斗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实用的防身 术。
很多暴力冲突,当事人事先并没有周密的筹划,矛盾瞬间激化。很多发生在 公共场合的斗殴,绝大多数具有偶然性,在斗殴行为发生之前,双方大多不认识, 只是在特定场合突然发生矛盾,引起争执,继而发展为斗殴。人生活在社会里, 免不了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有时候会引起一些不愉快的小摩擦,或者是 在公共汽车上拥挤,或者在开车时与其他车辆相撞或撞了行人,或者是在商场购 物时与人发生口角。总之,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继而拳脚相向,最终导致伤 亡的案例实在太多了。面对这些矛盾,总的原则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将争斗减至最低限度,直至消弥于无形之中。具体说来,要做到:(1)应镇静下来, 心平气和地对待。(2)不要争强好胜,凡事忍三分则可避免事态扩大。(3)君 子动口不动手,是自古有之的金玉良言,如果对方蛮横无理先动手,则可报警或 退让,尽量不要使事态扩大到难以收拾。
虽然一些暴力冲突的突发性很强,但大多数打斗都有一个酝酿过程。为了更
好地进行街头防卫,你还应该了解攻击者的心态^在你准备好进行防御之則,你 必须明白,是什么导致暴力攻击。本节就是要帮助你通过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状态, 来提高防控暴力攻击的能力。
根据有关人员研究,犯罪分子在实施非法暴力攻击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 素在起作用:攻击意愿、攻击机会以及攻击的能力。
1.第一个因素——攻击意愿
歹徒要攻击你的话,他必须有攻击的意图。而且一个人如果铁了心要攻击你, 他就已经占了先机。那是因为他有预谋要侵袭你,而你对此却毫不知晓。歹徒的 攻击意图可能由以下因素产生:将你制服后再抢劫你,通过打败你的方式来证明 自己的实力,通过攻击你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正是由于此种心理状态的支持, 歹徒是不会害怕失败的。也就是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有可能采取一切手 段。在许多案例中,犯罪分子都会感觉在攻击别人的过程中自己是安全的。所以 他们在实施攻击时往往不顾后果。
2.第二个因素——机会
歹徒之所以敢于放心大胆地实施攻击,可能他感觉到你对周围的环境毫无 警觉,甚至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也没有注意有人正在向你靠近。如果没有了 警觉性,你就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因而你要时刻保持警惕,而不要糊里糊 涂地走进别人设下的伏击圈。你应该注意,有没有可疑的人在你周围徘徊。当 你身处一地时,你应该时刻注意那些行为古怪或者是神经质的人。如果你看到 一个人正在打量你的话,你应该迅速判断他是否企图攻击你。而且你还应该估 计他是否有同伙。当你在大街上行走的时候,你应更加应该留意那些形迹可疑 的人。如果你看到前面有你不信任的人,你应该穿过街道,从街道的另一侧前 进;如果你感觉有人跟踪,你可以突然改变路线以增大与歹徒的距离,或者你 也可以钻进人群之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在阴暗的小巷子里徘徊,那你就要提
高警惕了。直觉是探测危险最好的仪器,因而你要特别留心和注意你的所见所 感,如果你觉得可能有危险存在时,那也许就是真的。无论是已经发现还是潜 意识的感觉,只要你认为有危险,就立即离开。不要靠近那些满嘴脏话的人, 也不要让那些人对你恶言相对。如果你注意这点的话,你就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不要让你不喜欢的人进人你的安全空间,这种空间就是歹徒无法突然攻击、抓 住或者推你的距离。如果你与歹徒保持足够距离的话,歹徒进行攻击时,你就 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加以应付。也就是说,你与歹徒的距离越大,你就可以更加 从容地对暴力攻击做出反应。与歹徒保持安全距离主要是通过提高警觉性来完 成3只要你对周围的环境保持高度警偈,你就能读懂歹徒恶意攻击的眼神或察 觉歹徒迅速升温的杀气。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歹徒实施突袭,你也能够做出反 应,因为你有一'定的反应时间。生活中提局警偈的关键是保持局度的戒备之心, 但又不能过于神经质。就好像是你在横穿马路时会很自然地左右看看有没有车 辆驶来,这个习惯对于防止暴力攻击而言同样重要。
3.第三个因素——能力
歹徒通常会根据他自己与你的身体条件来决定是不是发起攻缶。和动物一 样,人类的掠夺者往往把目标定在那些看上去很脆弱的个体身上。一个显得没 有反抗能力的人,一个没有防卫意识和防卫经验的人,往往会因处于劣势,易 成为歹徒侵袭的对象。歹徒发动暴力攻击之前,一般都会对比双方的实力3歹 徒在判断实力时,会关注你的身体条件以及你是一个人还是有同伴在身边。如 果他觉得他自己比你强,而你又独自一人,那么他就有可能对你实施攻击,这 样歹徒才能更好地选择攻击计划。如果歹徒发现你身高体壮,可能会放弃对你 的攻击。因而,为了进行自我保护,除了必备的智能水平之外,很重要的一条 便是锻炼强健的体魄。强健的体魄可以把我们的身心调整到最和谐的状态,使 我们增强信心,敢于走出不测的困境。另外,为了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走路 时应该自信。因为袭击者总会寻找那些表现出性格懦弱的人作目标,他们常常 走路低着头,手在n袋里不停地发抖。要记住歹徒一般不会设计引诱受害者,
他们只想要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人下手。如果你走路自信,并高度戒备,昂首 挺胸,常扫视四周环境,那你就大大降低了受到侵害的可能性。距离也是歹徒 是否发起攻击的重要因素,歹徒离你越远,他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小。大多数情 况下歹徒都会选择靠近自己的目标。听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犯罪分子有时 在选择侵害对象时连多走几步都不愿意。
关键时刻要“以暴制暴”
很显然,当歹徒蓄意伤害你甚至想杀掉你时,想要逐步软化歹徒或只是运用 消极的防御手段都难逃被伤害的厄运。唯一可靠的行动就是以暴制暴,只有歹徒 也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胁时,他才有可能放弃继续伤害你的念头。
我们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只有当别人侵害到自己时,才可以采取暴力行为, 而我们自己最好不要有暴力倾向。
现在有些人对于正当防卫的认识还存有许多错误的看法。其中的一种是,歹 徒蓄意伤害时,有些人仍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常常事与愿违,往往会出 现自卫者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不足,而被歹徒打成重伤甚至被杀害。假如一种攻 击即将来临并且自身又难以逃脱时,要懂得,暴力是能让你逃生的唯一机会。如 果侵害你的暴徒意识到你是在用暴力反抗他,他就会变得畏手畏脚,你的生存机 会就会增加。一旦你制服了歹徒,你就安全了。可见,暴力并不介意是好人还是 坏人利用它。
格斗时你必须想象自己能够打败歹徒。如果面对暴力你在心理上准备不足, 将很难获得胜利。因此,你必须用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去对抗歹徒的攻击。如 果没有全身心的投人去应对险境,你就可能会失败。从某种程度上讲,智力和心 理的准备比身体上的准备更为重要。
当你发现自己正处在某种攻击之下,你唯一的思考应该是去击溃歹徒:如
果让其他想法占据你的头脑,比如考虑使用某些技术后造成歹徒严重伤害,将 会使你的反应减慢。打斗的目的是应迅速使歹徒感到害怕,感觉疼痛和痛苦, 从而使攻击者被迫摆脱原来的计划。打斗之初,你应该使用最高水平的武力, 一旦威胁被排除,应逐渐使武力减弱,最终,你必须能够运用控锁技术彻底地 制服攻击者。
在与暴徒打斗时,心肠要狠。受过训练的自卫者永远都不要忘记:在真正的 生死搏杀中,不是你的手指插入歹徒的眼睛,就是是歹徒的手指插入你的眼睛, 或者是歹徒的武器重创你的身体要害。
世界著名的自卫术专家凯力•迈可恩说:“我认为要做一名格斗高手需要 一些特殊的攻击心态。而很多传统的武术家却在尽力让学徒将这种攻击心态消 除,向人们灌输平和的思想。他们想让人们知道,武术是平和的。但如果真是 如此,我是不接受的。我只想让攻击我的人大吃苦头,最好的格斗士都拥有这 种攻击心态,只是他们会有选择地运用这种攻击心态。倘若这种心态有助于他 们解除危机,他们会很好地利用这种心态,他们只会用这些必要的因素来寻求 最好的结果。”
凯力•迈可恩补充道:“在受到暴徒致命袭击的极度危险时刻,我一般不会 使用诸如地面格斗技术、拳击技术等实战技术,我需要采取伤害性技术来进行反 抗,因为它简单、有效。如果歹徒想取我性命的话,或者我感觉到歹徒想要这样 做的话,我会竭尽全力阻止歹徒接近我,然后掏出刀子攻击歹徒。他可能会把我 投摔在地并且打击我,但我的右手会掏出刀子,将其刺人歹徒的肚子以保护自己。 战斗的目的不是运用技术,而是获得胜利。”
虽然凯力•迈可恩介绍的格斗心态能增强我们获胜的希望及格斗能力。但是, 不到万不得已时,尽可能不要实施这种方式。如果我们只是平民百姓,那么除非 没有其他选择,否则我们不应该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有当你觉得自己的生 命处于危险之中时,才可以不择手段地全力攻击歹徒。当你被迫进行暴力打斗时, 你必须权衡周围环境的整体状况,根据道德、伦理以及法律准则行事。你不能把 街头的乞丐或醉汉与恐怖分子等同对待,用好你的判断力,不要认为每个杀手都 丧心病狂,他们更需要感化和改过的机会。不将“失去约束的暴力”作为防卫手
段,否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道德和法律问题,同时也会制造更多人与人之 间的仇恨,最终带来的不是安全,而是危险。
浏览7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