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虽当时与美国号称世界超级军事强国,但人们可能对 前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的特种作战部队知之甚少,之所以 会造成这种现象,是跟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宣传政策有关,亦即美 国是通过大量的宣传来树立自己的形象,也算是一种心理攻势; 而前苏联则擅长以铁幕下的神秘来显示自己的威严。

前苏联的特种作战部队又叫“斯贝茨纳兹” (SPETSNAZ), 亦可译作“特殊任命部队”,它是“VOISKASPETSI—NOYENAZ- NACHENIYA”的缩写。它的性质与任务是设法获取敌对方的情 报,侦察并摧毁对方的重要目标,组织与实施破坏活动或颠覆行 动。前苏联的军事高层人员甚至认为,虽然核力量目前在全世界 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战争爆发前或战争进行过程中, 可以用特种部队去摧毁敌方的战略核设施,如导弹发射场、武器 库或飞机场等等,所以说他们特别重视特种部队的运用与发展。

前苏联的特种部队早在苏维埃政权刚创立的时候就建立了, 不过那时是叫“特遣队”。至于真正发挥作用,则是在二战中, 因为他们曾多次空降或渗透到德军后方去切断和破坏德军的一些 能源运输线,包括炼油厂和军工厂等重要目标,使包围在莫斯科 城外的堆积如山的坦克、大炮变成了一堆堆废铁。即使在1945 年攻人日本北方四岛时,其先头部队仍是特种作战部队。当然, 还有1979年的入侵阿富汗,唱主角的还是特种部队,他们不仅作战剽悍、勇敢,还训练了大批当地的特战人员。

据一名叛逃到了美国的叫苏沃洛夫的高级军事情报员透露, 前苏军共有16个特种作战旅,他们受总参谋部情报部(GRU) 直接指挥,其中包括4个海军特种作战旅(亦即海军陆战队), 总兵力至少有1.5万人。与我国的军队编制相仿的是,前苏军的 每个陆军师都配有一个侦察营,这实际上也属于特种部队,因为 他们有两种功能:侦察与摧毁。甚至有些军团及师还拥有自己独 立的侦察连,叫“军直(属)侦察连”或“师直(属)侦察连” (实际上,我国现在的编制形式便是借鉴于前苏军的模式)。

第二节前苏联特种
作战部队的格斗训练特点

前苏联的空降部队(AIRBORNE FORCES)与海军步兵 (NAVAI INFANTRY)虽也可称为特种部队,他们的人员数量要多 过“斯贝茨纳兹”很多倍,但他们的性质却是不同的,因为此两 者主要用于较大规模的作战。

正因为特种作战部队(专指“斯贝茨纳兹”)的生存环境、 作战环境均十分恶劣,因而对入选者的要求也相当高。除了学历 高及体魄强健之外,还需要政治觉悟高,而且其中多为职业军人 及长期服役的士兵(必须有7年军龄或地方上的运动健将)。根 据资料显示,前苏联的训练课目共分九大类,其中就有三分之二 是跟格斗有关的,看来格斗训练乃是前苏联特种作战部队的主要 作训课目之一。

 

如果问国内任何一位军事爱好者“你知道前苏军特种部队格 斗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他可能会说是空手道,也可能会 说是柔道,但是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俄国有自己的国技 “桑勃”(SOMBO),这是一种以摔打为主,而踢、打、摔、拿兼 施的综合性格斗术。

那么,什么是“桑勃”呢?这要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 说起,因为这场在中国境内爆发的鏖战,竟然使貌似强大的俄军 大败而归。对此,沙皇尼古拉二世曾召集军事顾问分析原因,最 终他们认为原来军事科技与战略战术并非失败的主要因素,而士 兵的个体战斗力与决斗精神才是遭至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就是 说,由于日军已经过多年的空手道与柔道训练,因此在肉搏中常 常占尽先机,当然由此培养出来的“战斗精神”(武士道精神) 也是俄军望生莫及的。事实上,矮小的日本人很容易就可摔倒并 击昏那些高大的“俄国红毛子”。

俄国从战争中吸取了经验与教训,他们决定从东方引进格斗 技艺,用以增强自己的战斗力。1905年,一位在日本长大的俄 籍柔道高手奥斯柴可夫回到了俄国,而且回国后俄军方马上派出 另一著名的军事教练斯彼得诺夫同他合作,让他们设计出一套能 适应俄国人身型特点的格斗术来,就这样“桑勃”产生了,在俄 语中桑勃的意思是“徒手格斗”。后来他们两人又与另一位格斗 髙手哈林彼夫道在桑勃中加人了更多的新元素,如欧洲摔跤、中 国武术、日本空手道、朝鲜的唐手道等等。到1938年时,前苏 军已开始在全军中推行这种凶狠的格斗技艺,当然其中的顶尖高 手也都被选拔到特种作战部队中去了。

无论是今天的俄罗斯,还是昔日的苏联,虽然社会上也有桑 勃流传,但那叫“传统式桑勃”,是一种以摔技为主的较为温和 的格斗运动;而特种部队或情报部门中所流传的桑勃则叫“击打 式桑勃”,这是一种纯粹的可决定一个人生死的格斗技艺。当然,若不是十年前苏联的解体,人们可能永远也无法一窥桑勃的真面 目。原因是前苏联解体后,很多部队随之遣散,当然其中亦包括 相当数量的特种部队,这些顶级格斗高手们同其它所有的社会成 员一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就这样,很多桑勃大师同其它体育专 家一样被纷纷以“低价”收购到了各个发达国家。

特卡塔洛夫是1994年离开俄罗斯到美国的,他发誓要在号 称世界第一武术超级大国的美国杀开一条血路,而且仅仅在几个 月后,他就在一系列的“终极格斗大赛”中获得了数项桂冠,而 被誉为“锁腿之王”,因为锁腿是他的绝招。当然,能有如此显 著功绩的桑勃高手亦绝非他一人,众所周知,当今美国武坛最流 行的格斗艺术是“格雷西柔术” (GRACIEJIU—JITSU),自1993 年开始,这种凶狠的综合性摔打技便一直雄霸着美国武坛,但在 1998及1999年连续的顶尖赛事上,他们都输给了来自俄罗斯的 桑勃高手。尽管外界一致评论桑勃高手们的体重要大过格雷西柔 术高手们许多,但他们的动作全面而又凶狠则是一个不争的事 实。在当今的美国武坛,看着那一个个强悍的俄国格斗高手,大 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

桑勃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它虽在国内默默无闻,但在美、 英、日等武术大国却大放异彩。至今,俄国政府仍不愿将“击打 式桑勃”普及开来,甚至不允许在国外找食的桑勃高手们将“绝 艺”外传。

 

浏览2,60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