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卬枝术

在跆拳道技术体系中,防守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得分和 不失分的角度来看,它与进攻技术同样重要。在比赛中,如果得分多, 而失分更多,则还是输;如果在得分的同时又能很好地防守对方的 进攻并能抓住机会反击,获胜的把握就更大一些,因此在进行跆拳 道技术训练时,要把防守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练习。跆拳道的 主要防守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闪躲、贴近等方法,通过脚步的移动, 使对方的进攻落空;二是利用手臂的格挡阻截对方的进攻;三是以 攻对攻,用进攻的方法阻止对方的进攻。

❖利用闪躲、贴近等方法进行防守

闪躲就是当对方进攻时通过脚步的移动,向左右两侧或向后闪 躲,从而使对方的进攻落空。而贴近就是当对方进攻时快速上步与 对方靠贴在一起,使对方由于距离过近而无法发挥进攻的威力。如 当乙方使用后腿下压技术进攻甲方时,甲向左侧或右侧移动身体, 避开对方的下压进攻;再如当乙方前旋踢进攻时,甲方可快速后撤 一步或是立即上前一步,贴进乙方,使其不能用规则允许的踝关节 以下的部位击打得分。在比赛中,采用向后撤的方法用在双方运动 员都没有开始进攻时,这时两人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后撤较容易 使对方的进攻落空,在后撤的同时可使用旋踢、后踢、后旋踢或下 压反击对方;采用向两侧移动的方法主要是在化解掉对方进攻的同 时,使自己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快速有效地击打对方而得点;采用 贴近的方法主要是在双方距离较近尤其是在第一次击打,一方想趁 距离近、对方需要调整身体重心的时机快速起腿进攻得点,而另一 方则立即上步贴近对方。

❖利用格挡的方法进行防守

按照防守方向来划分,格挡的方法基本上有向上、向(左右) 斜下、向(左右)斜上防守三种。一般来说,运动员采用格挡的方 法是出于以下的原因:一是对方进攻速度较快,自己来不及使用闪躲、 贴近等方法时,下意识地用格挡进行防守;二是已预测到对方使用 的技术,使用针对性的格挡是为了迅速做出反击动作,使格挡成为 转化攻防的连接技术,为比赛得分创造条件。

有这里不提倡防守者把手臂贴放在自身的得分部位上,用以减 少对方的击打力度和效果。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对方击打力量很大, 即使不能得点,由于没有缓冲的余地,很容易造成自己手臂甚至身 体内部的受伤;而且不利于自己迅速做出反击动作

向上格挡

动作过程:

右架准备姿势(以下均同)。左手握拳由下至上,用左前臂上架 格挡,或是右手握拳,用前臂上架格挡,在手臂上架的同时,肘部 向内侧移动,即应有一个向上并向外横拨的动作。一般来说,运动 员右架站立时,用左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后腿(右腿)的进攻,进 攻动作有旋踢、下压等;若运动员用右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前腿(左 腿)的进攻,进攻动作有前旋踢、侧踢、下压等。

要领:

抬臂要迅速,前臂弯曲上架,头部尽量后仰,不要与上架 的臂在一个垂直面上,以免对方下压力量太大,自己前臂不能有效 格挡时,面部不至于被对方打中。

如果单纯只是上架,对方就会借力保持身体重心并快速收 腿以连接下一个动作,这样对自己非常不利。正确的方法是向上格 挡时手臂要有一个向上并向外横拨的动作,使对方借不到力而不能 快速调整好身体重心。

快速向上格挡的同时就准备实施反击,要在对手调整好重 心或连接下一个动作之前进行反击。

易犯错误与纠正:

向上格挡的同时没有向外横拨。

只是单纯上架,没有立即反击。

上架时手臂和头部在一个垂直面上,一旦对方下压力量太 大,自己的面部也被对方击中。

用法:

防守对方的下压进攻。

向(左右)斜下格挡

动作过程:

右架准备姿势(以下均同)。左手握拳由上至下,用左前臂向左 斜下方格挡,或是右手握拳,用右前臂向右斜下方格挡。一般来说, 运动员用左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后腿(右腿)的进攻,进攻动作有 旋踢击腹或击头、下压等;若运动员用右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前腿(左 腿)的进攻,进攻动作有前旋踢、旋踢、侧踢、下压等。

要领:

(1 )向左(右)斜下格挡时,要有力、短促,格挡幅度要小, 格挡后手臂不要再有一个向外撩的动作。


  1. 在左(右)前臂格挡的同时,身体要有一个向格挡的反方 向移动的动作,与对方踢过来的腿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如果对方 腿击打的力量较大,很容易连同手臂、护具一起被击打。

  2. 向左(右)斜下格挡同时,也是自己迅速做出反击动作的最好时机之一。

  3. 格挡对方的部位是其腿的胫骨以下的部位。

  4. 在向(左右)斜下格挡的同时,要防止对方借力使用高前 旋踢击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

(1)向左(右)斜下格挡时,格挡幅度过大,格挡后手臂还有 一个向外撩的动作,使对方有时间调整身体重心。

(2 )在左(右)前臂格挡的同时,身体没有向格挡的反方向移动, 在对方腿击打的力量较大时,连同手臂、护具一起被击打。

(3 )向左(右)斜下格挡的同时,自己没有迅速做出反击动作, 错过了得点的时机。

用法:

防守对方的击打腹部的旋踢、前旋踢进攻。

向(左右)斜上格挡

动作过程:

右架准备姿势(以下均同)左手握拳由下至上,用左前臂向左 斜上方格挡,或是右手握拳,用右前臂向右斜上方格挡。一般来说, 运动员用左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后腿(右腿)的进攻,进攻动作 有旋踢击腹或击头、下压等;若运动员用右前臂格挡,则有利于 前腿(左腿)的进攻,进攻动作有前旋踢、旋踢、侧踢、下压等。

要领:

(1 )向左(右)斜上格挡时,要有力、短促,格挡幅度要小, 格挡后手臂不要再有一个向外撩的动作。

(2 )在左(右)前臂格挡的同时,身体(尤其头部)要有一个 向格挡的反方向或向后移动的动作,与对方踢过来的腿保持一定的
距离,即格挡的前臂不要与头部在一个水平面上,否则如果对方击 打的力量较大,很容易连同手臂、头部一起被击打。

(3 )向左(右)斜上格挡同时,也是自己迅速做出反击动作的 较好时机。

(4 )格挡对方的部位是其腿的胫骨以下部位。

(5 )在向(左右)斜下格挡的同时,要防止对方借力使用侧踢 阻击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

(1 )向左(右)斜上格挡时,格挡幅度过大,格挡手臂还有一 个向外撩的动作,使对方有时间调整身体重心。

(2 )在左(右)前臂格挡的同时,身体或头部没有向格挡的反 方向移动,或头部没有向后移动,在对方腿击打的力量较大时,连 问手臂、头部一*起被击中。

向左(右)斜上格挡的同时,自己没有迅速做出反击动作, 错过了得点时机。

用法:

防守对方的击打胸部、头部的高旋踢、高前旋踢、后旋踢、双 飞击头进攻。

❖利用进攻动作进行防守

就是在对方进攻的同时,防守者也使用进攻的动作,即以攻代守。 这种防守的方法在当前跆拳道比赛中被广泛使用,原因在于:当对 方进攻时,身体重心发生了移动,他必然有一个调整身体重心的阶段, 防守者抓住此阶段实施进攻动作,会使得进攻者往往无法快速回撤 身体而陷于被动或者失分。此时防守者的进攻动作属于后发制人的

动作,与平常使用的进攻动作在移动方向或身体姿势上有一定的差 别。如双方闭式站位,对方使用旋踢进攻,自己使用旋踢反击,由 于对方先动,自己后动,要想自己不失分而又能有效击打对方,就 必须向后撤的同时做出旋踢动作。又如当对方使用下压进攻时,自 己此时使用后踢或旋踢进攻,即使能有效击打对方,自己也容易被 对方击打中头部。此时若自己也快速起腿使用下压就是很保险的防 守,即使劈不中对方,也会有效地阻止住对方的进攻。

浏览73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