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双节棍技法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借鉴了东、西方哲学与禅宗的 精神,从中汲取精华,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棍法体系。
评断一个人双节棍技法的优劣不在于其站立舞花的炫酷与复杂程 度,而在于其身法、步法的优劣。所谓飘若黄蜂、翩似蝴蝶、脚法轻 固、进退得宜,即是形容武学高手在全接触实战状况下的运动战技法。 李小龙的双节棍技艺可谓出神入化,这完全依赖于其坚实的棍法、步法 与身'法基础。
截拳道双节棍的基础棍法招式有十二式:喧宾夺主(单手换棍)、毒蛇 出洞(直线弹射)、流星赶月(转棍防护)、先斩后奏(卸力反弹)、左右逢 源(八字舞花)、白蛇吐信(夹棍弹击)、苏秦背剑(正劈棍法)、倦鸟知返 (撩裆棍法)、双手擎天(扫劈棍法)、威震八方(反手舞花)、翻山越岭 (背棍扫击)、雪花盖顶(立体防护)《
无极旋风三十六式是在基础十二式与品势技术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 而来的一种中高级组合棍法招式,兼具古今中外多种兵器技法的优点。习 练者应特别注意其中步法移动与身法转折的变化,体会在步法带动下的身 法发力,从而将身法劲有效传递集中于臂腕,爆发于棍端,此为无极旋风 三十六式练习之根本所在。
一、霹雳旋风
右手运棍右上撩、后腿斜插上步左转身旋风劈、右转身旋风劈收(图001 ~图 010)。
此式用于保护体侧,并借助身体的旋转加大攻击力度。
二、霸王击鼓
擎天式起,左右手交替横扫甩棍接反手握棍左右手横扫击(图011~ 图 024)。
此式锻炼快速变把换手接棍能力,可用于正面连续攻击,简捷实用。
三、斗转星移
握棍式起,右手运棍正八字舞花转动,右腋下回棍,卸力反弹运棍; 接上动,以右腿为轴,上左步左转身斜劈棍;棍去尽之时,继续以右腿为 轴,右转扫棍,上动不停,上左步右腋下回棍卸力反弹上撩;继续腋下回 棍反弹,以右腿为轴,转身劈棍,成托棍式收(图025~图043)。
此式可循环施展,用于保护体侧,伺机发动攻击。应注意运棍时的借 力回弹与原地旋风步的协调配合。
四、声东击西
由左侧托棍式起,右手运棍右转身向后横扫,棍去尽时左脚上步,腋 下回棍借力反弹;继续右转身横扫棍,棍去尽时左脚向前插步,同时回棍 于脖颈处缠绕;身体迅速左转一周,另手接棍正前方横扫甩棍至藏刀式收(图044~图054)。
此式用于变角度攻击,速度快、力量大且难以防守。
五、薪尽火传
擎天式起,右手挥棍斜劈,去尽之时,腰侧回弹借力,右手抖腕平圆 搅棍旋转至反手握棍进步上撩、正八字舞花左下劈,右上撩收(图055~ 图 068)。
此式主要用于迷惑敌人或伺机出击。
六、盘根错节
右手运棍右上撩、蹲身下劈,触右腿反弹上撩;跨下左手接棍,上左 步左上撩;接上动,继续蹲身下劈,触左腿反弹上撩;跨下换右手接棍, 右脚上步右上撩收(图069~图080)。
此式主要用于迷惑敌人、诱敌来攻,进而撩击敌人。
七、左右开弓
右腋夹棍高马步站立,右手运棍斜后撩,右腋下回棍;左手自腰后接 棍,左上撩、右下劈,继续挥棍左上撩,左腋下回棍;右手自腰后接棍上 撩、斜下劈、上撩收(图081~图095)。
此式可循环施展,用于保护体侧、全身不受攻击,并锻炼迅速换手控 棍能力。注意换手回旋运棍时,肢体应尽可能大幅度伸展,放长击远。
八、运转乾坤
右腋夹棍站立,右手运棍右上撩、左下劈,换左手反握棍错步右下劈、 左上撩;接上动,左手运棍正八字舞花下劈、右上撩,背后回棍,换右手 接棍上步上撩、回旋下劈;继续右上撩,下劈击腿,借力反弹搅棍,在身 前、身侧形成三个立圆至藏刀式收(图096~图127)。
此式须手、脚、步法协调配合,全方位训练全身的协调能力和控棍能 力。此式难度较大,应循序渐进,分段练习,不可急于求成。
九、龙行虎步
右腋夹棍而立,右手运棍右上撩、右腋下回棍,换左手接棍,左脚上 步左上撩,左腋下回棍;接上动,继续换右手接棍,同时右脚上步右上撩; 上动不停,右手运棍左转360°腾空旋风劈,棍去尽之时,腰侧回弹反劈收 (图128~图143)。
此式富于变化,锻炼快速变把换手接棍能力与腰力,并借助身体的腾空旋转加大挥棍力度。
十、鱼跃鹰飞
跨虎式起,连续上步腾空转身扫棍,落地后连续上步腾空射棍,落 定收。
此式分鱼跃攻击(图144~图149)和鹰飞攻击(图150~图155)两部 分组成。既能反守为攻,又可主动进击。
十一、瞻前顾后
右侧背剑式站立,右手运棍前下劈,斜插退步举棍、潜身左下劈;接 右转横扫棍、回旋前下劈,棍去尽时,后脚前插步举棍,左转身前下劈, 至托棍式收(图156~图168)。
此式实战意义非凡,借步法的前后移动与身体的旋转攻击四面八方来 犯之敌。
十二、中流砥柱
右腋夹棍起,右手运棍横扫、回旋下劈,接苏秦背剑、翻山越岭;上 动不停,右手挥棍左斜劈;翻山越岭、左手运棍右斜劈;接上动,左侧回 棍至腰后,换右手接棍转腕上撩,继续运棍左下劈、右上撩收(图169~ 图 189)。
此式锻炼周身的快速协调运棍能力与换手接棍能力。倘能娴熟应用此 招,急速运棍时,易令人产生变幻莫测、雷霆万钧之感。
十三、退避三舍
右腋夹棍起,右手运棍右上撩、左斜下劈,棍去尽之时,连续退步抖 腕运棍,在体前回旋转动,一周或数周后借腰侧回弹上撩,右腋夹棍收 (图190~图199)。
此式可用于诱攻或防守反击,先避开敌人正面攻击,进而反攻敌人。 此招发动时,棍在体前急速回旋转动,形成一道光幕屏障,阻挡对手攻势, 同时趁隙反击。此式亦可用以在体侧回旋运棍转动,保护侧面不受攻击。
十四、物极必反
左手运棍左上撩、左腋下回棍,上右步换右手运棍上撩下劈;棍去尽 之时,右手抖腕立圆搅旋转至右手反握棍上撩,借肩背部反弹右腋下回棍; 换左手反握棍左斜劈、右横扫;接上动,换右手反握棍上撩、下劈,棍去 尽之时,抖腕0带,右手叠棍收(图200~图223)。
此式主要锻炼快速换手控棍能力与收棍能力,并能多角度、多方位出 击,出奇制胜。
十五、威震八方
左侧握棍式站立,左手反握棍错步上撩、下劈;右侧扫棍换右手反握 棍跳步斜下劈,棍去尽之时,迅速上撩,反握棍夹棍收(图224~图233)。
此式借助步法的快速交错移动加大攻击力度,主要锻炼反手运棍出击 的能力,此式实用效果显著。
十六、移花接木
右侧背剑式站立,右手运棍前下劈,上撩回棍触肩卸力,左手右腋下 挡棍反弹上撩;右腋下回棍,左手反手接棍,以右肩部为轴回环运棍;接 上动,换右手运棍,以左肩部为轴回环运棍两周;至左手接棍前下劈,左 侧苏秦背剑,右手接棍上撩,夹棍收(图234~图253)。
此式主要锻炼棍与手部、肩背部的借力回弹能力与回环接棍能力。此 式动作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初学者应以海绵棍练习,以免误伤头部、 手肘。
十七、添枝加叶
右侧高位跨虎式站立,右手运棍横扫,转腕下劈、上撩,上动不停, 正八字舞花前下劈;接反八字回旋运棍左后扫,触左肩臂反弹,继续运棍 右横扫、回旋下劈;棍去尽之时,抖腕回棍,左手摊掌接棍,跨虎式收 (图254~图269)。
此式主要训练研习者的急速舞花运棍能力、肩臂部位回弹能力与收棍 能力。
十八、七步干戈
右腋夹棍起,借左脚掌蹬地之力右脚前滑一小步,同时运棍上撩;右 腋下回棍换左手运棍上撩,同时上左步;右腋下回棍换右手反握棍上撩, 左脚同时后撤;右棍前下劈,换左手正握棍错步上撩,潜身右下劈;换右 手正握棍腾空错步左下劈,腰侧借力回弹;接上动,左脚斜上步右棍上撩, 右转身右腋下回棍,借力反弹大幅度横扫,同时右转身进步,棍去尽时置 于肩背部,腋下回棍夹棍收(图270~图289)。
此式重在步法,脚下移动七次出棍,故名七步干戈。此式既能锻炼快速 变把控棍和换手控棍能力,又可对敌人实施分段反攻和变角度连续不断攻击。
十九、六丁开山
此式由进步横扫、下劈、斜上撩、右横扫、左下劈、右上撩六棍组成(图290~图299)。
此招属于快攻型棍法,用于正面连续攻击,简捷实用。
二十、螺旋风暴
右腋夹棍起,右手运棍上撩,接头顶回旋运棍一周左下劈,左腰侧回弹上 撩,身体迅速腾空右侧旋转360°回旋扫棍,下落夹棍收(图300~图309)。
此式锻炼快速回旋出棍能力与腾空旋转运棍、收棍能力。此式可保护周身不受攻击。
二十一、无孔不入
由双手擎天起,右手运棍斜下劈,去尽之时腰侧回弹;右手搅棍平圆 旋转,至腰后换左手接棍上撩;接上动,左手挥棍下劈触腿反弹,成左侧 背剑式;换右手接棍上撩、下劈钻裆,至左手反握棍错步斜劈、上撩收(图310~图328)。
此式整套动作通过快速运棍过手、过腰、过肩、过腿、钻裆等一系列 训练,提升技击手的快速控棍能力与周身回弹运棍、收棍能力。
二十二、连中三元
右侧叠棍式起,右手运棍连续三次苏秦背剑,至右腋夹棍连续向左前 方、正前方、右前方急速弹棍;快击三次,快收三次(图329~图336)。
此式主要锻炼换手运棍能力与快速连击能力,用于快速连攻,以快 制胜。
二十三、平地风雷
左侧苏秦背剑式站立,左手运棍前下劈、斜插退步上撩、潜身右下劈; 接上动,左手运棍上撩,背后换右手接棍,腾空左转360°旋风劈;落定后 左腰侧回弹运棍上撩,夹棍收(图337~图349)。
此式由攻击敌人中下盘开始,进而借旋转劈击敌人。应注意斜插步与 旋风步的配合使用。
二十四、三环套月
由翻山越岭起,右手运棍上撩、回旋左下劈,棍去尽之时,左腰侧借 力回弹右扫;至腰背后换左手接棍,同时上左步,左手体侧转腕旋棍一周、 左腋下回棍;接上动,上右步换右手接棍右上撩,体侧回旋运棍一周,触 臂反弹,借力下劈,棍去尽时上撩,右腋夹棍收(图350~图367)。
此式主要锻炼连续换手控棍能力和上臂内侧回弹借力劈击能力。
二十五、无法无天
左脚在前,左手夹棍站立。左手运棍上撩、头顶回旋右侧横扫,棍至 背后换右手接棍上步上撩、头顶回旋运棍向左侧横扫;接上动,背侧换左 手接棍左转身横扫击,棍去尽之时,上撩、下劈,成左侧跨虎式收(图 368~图 381)。
此式主要用于锻炼以肩背部为轴的交叉换手接棍出击能力,用以协调 身手。
二十六、倒行逆施
右腋夹棍站立,右手运棍右上撩、左斜劈,换左手反握棍退步上撩、 下劈;接上动,左侧回棍横扫,换右手反握棍腾空错步左下劈、右上撩收(图382~图395)。
此式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训练快速变把控棍能力与反手控棍攻击 能力。
二十七、八方风雨
右腋夹棍起上撩、下劈,接三次苏秦背剑,至左手运棍上撩、下劈; 接上动,左侧苏秦背剑、右侧苏秦背剑,夹棍收(图396~图406)。
此式锻炼以肩部为轴的快速换手运棍能力,用于迷惑敌人并伺机发起 攻击。
二十八、先礼后兵
右侧叠棍式起,右手抖腕向前向上撩棍,接上动,斜插退步左下劈, 至右转旋风棍上撩,夹棍收(图407~图414)。
此式训练技击手试探攻击能力与退避能力,一击不中,可迅速远离 敌人。
二十九、过关斩将
右侧捤棍式站立,右手运棍上撩,腋下回棍触臂反弹上撩;同时左脚 上步成交叉步,右手运棍左下劈,接上动,迅速腾空错步上撩、落地前下 劈;斜插上步撩棍,左转腾空旋风劈;棍去尽时上撩,摊掌接棍,擎天式收(图415~图428)。
此式用于连续攻击敌方中上盘,是突破重围的杀招。
三十、速战速决
右腋夹棍起,后脚迅速蹬地借力,进步腾空挥棍上撩;接上动,左脚 向左前方横跨一步,右手运棍弓步下劈,随即右脚迅速上步挥棍上撩,腋 下回棍;上动不停,迅速进步腾空向正前方弹棍,快出快收(图429~图 437)。
此式重在挥棍的速度与力度,简捷实用。倘用于正面突袭,可迅速结 束战斗。
三十—、青龙摆尾
左脚在前,右腋夹棍站立,右手运棍上撩、下劈;接上动,右手搅棍, 以手部为轴立圆旋转,成反把捤棍向后、向下甩劈,同时右脚后撩击棍; 右手借力向左侧扫棍,同时身体左转,右脚上步,双手叠棍收(图438~图 449) 。
此式用于锻炼立圆旋棍技巧与足底回弹收棍能力。
三十三、十面埋伏
右侧高位跨虎式站立,右手运棍进步潜身扫击,随之左脚上步蹲身左 下劈、右甩劈;接上动,右手头顶回旋运棍,蹲身左下劈,换左手反把握 棍起身上撩下劈;换右手握棍,斜插退步右斜下甩棍;接上动,右手继续 运棍左转身下劈,棍去尽之时,抖腕上撩,摊掌接棍回收,恢复跨虎式(图464~图479)。
此招与地躺棍有异曲同工之妙,属下三路棍法,专攻敌人下盘,可用 于群战。
三十四、六道轮回
左侧背剑式站立,左手运棍前下劈、上撩;上动不停,回旋运棍向右 侧横扫过肩;随即右脚上步,右手背侧接棍上撩、斜下劈。接上动,左腰 侧回弹,右手扫棍至后腰上撩,左手接棍;松开左手,右手继续运棍回旋 下劈,上撩。上动不停,左脚斜插上步,头顶回旋运棍,身体左转下劈; 上撩回棍,使棍链缠绕颈部,换把接棍向右横扫,接上动左脚斜插上步举 棍,身体左转下劈,棍去尽时抖腕回带,叠棍收(图480~图505)。
此招由六个大动作组成,连续转体六次出棍,故曰:“六道轮回。”
此式须手、眼、身法、步法有机配合,用于训练全身的协调能力和控 棍能力,并可迷惑敌人,对其实施分段打击。
三十五、横扫千军
右侧高位跨虎式站立,右手运棍向右横扫,上左步向左侧横扫,成交 叉步运棍之式;接上动,迅速腾空错步挥棍横扫,落定后呈上撩之式;上 动不停,左转身上右步横扫,腰后回弹上撩,夹棍收(图506~图517)。
此式用于强攻,速度快,力道猛,对手难以防守。亦可用于破坏前后 方敌人联攻之势。
三十六、龙翔九天
右腋夹棍起,交叉跳步上撩击,接上动,后脚斜插上步举棍,迅速左 转腾空360°旋风劈;棍去尽之时,腰侧借力弹棍,右转体上步举棍,以右 转腾空旋风棍,夹棍收(图518~图532)。
此式难度较大,应注意连续两个腾空360°步法之间的衔接。若难以掌 握动作,可由平地旋风步开始,逐渐过渡到腾空旋转。
熟练掌握组合棍法,不仅有助于锻炼全方位的攻防能力,确保流畅自 如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发动连续凌厉的组合攻势,更有利于进一步 加深研习者对兵器运行轨迹的认知和调控能力,做到收放自如。
浏览4,3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