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踢(yop cha-gi)包括四个步骤。从格斗准备姿势开始,以前 脚为轴转体,提起后腿使膝部至胸部高度,将脚收至能够保护腹股沟 的位置。背部保持直立至最后一秒,然后脚快速、有力地径直向目标 踢出,扭转髋部以增加踢打力量,力透脚跟踢击目标。将脚收回。最 后,脚放下恢复成格斗准备姿势。在比赛中,采用前腿侧踢对准进攻 中的对手身体,这经常是作为一项防守技术而使用。在自卫防身时, 用侧踢不仅可以攻击进攻者的胫骨或膝部,而且也可以保持侧向面对 对手,保护自己的腹股沟、膝部和腹部。
后踢
后踢(dwi cha-gi)分四个步骤完成。从准备姿势开始,攻击腿 屈膝提起,从攻击腿同侧的肩部上方观察对手。眼睛盯住对手,扭转 髋部以增加踢打力量,脚跟向后直踢,用脚跟击打目标。与目标接触 之后,迅速将脚收回,再轻轻放于地面。转身后踢是一种高级的后踢 技术,在比赛中踢中对手身体就可得分。如果对手退缩,也可以采用 腾空转身后踢。但是在街头打斗中,使用转身后踢是要冒一定的风险 的,因为你把背部转给了对手。如果攻击者从背后进攻,可以直接采 用后踢腿攻击其腹股沟、膝部、胫骨或者脚背。
下劈
可以分两个步骤完成下劈(nerya cha-gi)。从前进步姿势开始, 后腿向上提起,直到腿后面的肌肉感觉紧张。从髓部开始发力收腿, 脚向下压,用脚跟的后面部位击打目标。当双手保持在格挡或击打位 置,想象一下,下劈就像是跨出一大步,脚跟像锤子一样砸向对手。 相对其他腿法来说,由于下劈的动作较慢,脚可能被对手抓住或者踢 打被对手拦截,因此在比赛中下劈仅仅用于攻击对手的头部。但在自 卫防身情境中,千万别用下劈击打攻击者的面部,因为一旦被对手抓 住脚,那么你就可能会滑倒,或者被推得失去平衡。
摆踢(从外向ra)
从外向内的内摆踢(ahn bandul cha-gi)可以分成两个步骤完 成。由左脚在前的格斗准备姿势开始,髋部发力带动右腿扭转,向 外摆至右侧。在右腿达到最大限度时,屈曲脚踝,勾脚直扫对手中 路,直到击中预期目标。击打(从对手身体的外周向中轴线的方向) 部位为脚底。在整个踢腿过程中两膝都要保持轻微弯曲,击打的目 标为对手面部,因此这一技术也仅在比赛中适用。可以左右换腿, 重复练习。
外摆踢(从W向外)
从内向外的外摆踢(backat bandul cha-gi)与从夕卜向内的内摆踢 动作相反,也是一种两个步骤的技术。从左脚在前的格斗准备姿势开 始,髋部发力带动右腿提起(但它不像从外向内的横踢那样),从内 向外勾踢,用右脚跟后面的部位击打对手面部。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要 保持两膝轻微弯曲。这种踢法仅适用于比赛。可以左右换腿,重复练 习。
涮勾踢
侧勾踢通常由前腿发动,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从格斗准备姿势 开始,前腿屈膝提起,膝关节靠近胸部,就像做侧踢腿一样。脚以弧 形路线向前,呈水平方向对准目标勾踢,并且保持背部正直,避免暴 露意图,用于击打部位为脚跟的后面。以最快速度把脚收回,成起架 姿势,然后把脚放于地面。在比赛中运用侧勾踢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因为屈膝抬起靠近胸部的姿势与侧踢腿完全一样。对手的头部是侧勾 踢惟一可行的攻击目标,因此在自卫防身时最好不要采用侧勾踢。
在自卫防身情境中,踢腿要低一些一对准对手的胫骨、膝关节和 腹股沟。如果踢腿高于腰部,有可能滑倒或者被对手抓住腿,并将你摔 倒在地。击打要快速有力,用于踢打的部位一般为鞋尖、第一踱趾部 (ahp-chook)或者脚跟(dwi~chook)。击打时眼睛要注视对手的太阳神经 丛,并保持身体平衡,这样就不易暴露自己将要使用的技术。运用腿法 以后可以连续接做制敌
第八章
跆拳道的格挡技术
格挡(maggi)在跆拳道技术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对 手向你移动,接近到足以击中你的距离,而你又不可能进行反击,那 么需要采用格挡技术。格挡并不像流行武技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骨骼 与骨骼的强力碰撞,而应该是圆滑、省力地使攻击改变方向,甚至是 觉察不到的。
格挡转移了对手的力量,使你可以进行反击。对格挡技术仅凭反 复思考、琢磨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刻苦训练才能使格挡成为自然的 反应,当然也不要反应过度,有时对手可能会使用假动作。注意力不 要集中在对手的攻击臂和腿,而要注意对手的太阳神经丛,用余光观 察对手的整个身体。格斗姿势不要漏出破绽,而是要寻找对手的破 绽,若能格挡住攻击者最擅长的技术,就可以挫伤其锐气。在比赛或 自卫防身情境中,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传统的格挡技术,但是,必 须通过完整动作的训练来学习基本的格挡技术,待动作熟练、运用自 如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简化了的格挡动作。如果独自练习格挡技 术,可以站在镜子前面,从马步姿势开始,左右手动作都要练习,直 到这些动作成为本能。如果有同伴和你共同练习,则可以从前进步或 行进步开始,如本章照片所示。
技术提示
浏览5,9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