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排名
导读:武林高手指练习武木,且在武木上具有成就与相当影响的人士。 练武之人遍布世界各地,也出现一些知名的流派,如咏春拳、洪拳、谭腿、截 拳道、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剑道等。今天我们来看看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1.武林高 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年间(1797—1882年),河北文安县人,幼年喜各家拳 术及长访师江南,在九华山下见一壮汉盘树绕行,顺逆转换之间辫子竟可立 起,便向前询问。壮汉指引去其师父云盘老祖处。自此,董海川在云盘老祖门 下学艺,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父赠双钺并叮嘱:武艺已经是高 手中的高手,但转掌(当时还没有八卦掌这个称呼)这门练法并不完善,你要 完善它并发扬光大。
董海川下山后来到了京城,经人介绍于京师肃王府中任杂役。在一次王府 比武中,董海川端着盘子从众人身后跃前,救下被王府护卫首领沙回回掷下擂 台之武士,从而被肃王得知府中还藏有如此高手。董海川随即在场上表演了几 样绝技,掌劈石磨、贴墙画等,据说最后一样绝技是绕树转掌,越转越快,最 后脚下离地转树一圈,称为凌空八步。当时,太极拳名师杨露蝉与董海川在王 府架起的网上比武,你来我往,精彩万分,最后平分秋色。八卦掌自董海川之 后,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 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亦层出不穷。
2.武林高"f 大刀王五
京师武林名侠。
本名王正谊,字子蜮,
祖籍河北沧州,回族。
因他拜李风岗为师,
排行第五,人称“小 五子”;又因他刀法纯 熟,德义高尚,故人 人尊称他为“大刀王
五”。王正谊一生行侠 _
仗义,曾支持维新,靖图3-2银幕中的大刀王五
赴国睢,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 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王五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又因 疾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又拜肖和成为师,为 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为了修习更高的武艺,王五便想 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就长跪李门前以示习武之诚心,李凤岗为其 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 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缥, 行走江湖。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 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缥师。王五不仅在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 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 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戍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 担负起了护送安維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r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 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俠义心肠, 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98年,戊戌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与变 法。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变法失败后,谭 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 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
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 悲痛欲绝》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众枳极参加,与 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后因义和团运动发展不利返回北京, 而在北京居住的期间又被小人告密,以致其住所终被八国联军包围,大刀王五
为了不连累亲友只身负义,后被德军枪杀于前门外东河沿,时年56岁。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天津的霍元甲 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当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王 五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间房子里。
浏览1,3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