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排名

导读:武林高手指练习武木,且在武木上具有成就与相当影响的人士。 练武之人遍布世界各地,也出现一些知名的流派,如咏春拳、洪拳、谭腿、截 拳道、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剑道等。今天我们来看看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1.武林高 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年间(1797—1882年),河北文安县人,幼年喜各家拳 术及长访师江南,在九华山下见一壮汉盘树绕行,顺逆转换之间辫子竟可立 起,便向前询问。壮汉指引去其师父云盘老祖处。自此,董海川在云盘老祖门 下学艺,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父赠双钺并叮嘱:武艺已经是高 手中的高手,但转掌(当时还没有八卦掌这个称呼)这门练法并不完善,你要 完善它并发扬光大。

董海川下山后来到了京城,经人介绍于京师肃王府中任杂役。在一次王府 比武中,董海川端着盘子从众人身后跃前,救下被王府护卫首领沙回回掷下擂 台之武士,从而被肃王得知府中还藏有如此高手。董海川随即在场上表演了几 样绝技,掌劈石磨、贴墙画等,据说最后一样绝技是绕树转掌,越转越快,最 后脚下离地转树一圈,称为凌空八步。当时,太极拳名师杨露蝉与董海川在王 府架起的网上比武,你来我往,精彩万分,最后平分秋色。八卦掌自董海川之 后,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 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亦层出不穷。

2.武林高"f 大刀王五

京师武林名侠。

本名王正谊,字子蜮,

祖籍河北沧州,回族。

因他拜李风岗为师,

排行第五,人称“小 五子”;又因他刀法纯 熟,德义高尚,故人 人尊称他为“大刀王

五”。王正谊一生行侠 _

仗义,曾支持维新,靖图3-2银幕中的大刀王五

赴国睢,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 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王五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又因 疾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又拜肖和成为师,为 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3

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为了修习更高的武艺,王五便想 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就长跪李门前以示习武之诚心,李凤岗为其 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 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缥, 行走江湖。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 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缥师。王五不仅在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 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 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戍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 担负起了护送安維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r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 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俠义心肠, 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98年,戊戌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与变 法。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变法失败后,谭 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 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

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 悲痛欲绝》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众枳极参加,与 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后因义和团运动发展不利返回北京, 而在北京居住的期间又被小人告密,以致其住所终被八国联军包围,大刀王五

为了不连累亲友只身负义,后被德军枪杀于前门外东河沿,时年56岁。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天津的霍元甲 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当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王 五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间房子里。


  1. 武林高手 黄飞鸿


黄飞鸿父亲黄錤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他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 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 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后随父于广州乐善山 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

图片4

黄飞鸿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 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 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 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 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 之称。其徒弟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 的帮助下,偕黄飞鸿的两个儿子移居香 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24年 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 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 赫辉煌。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 “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他主 张摒除门派隔阂,能者为师,更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是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 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 兰、邛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中国港澳台以及东南亚 各地。

  1. 武林高手——霍元甲


霍元甲(1868—1910年),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 区),汉族。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自2009年1月 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俄国人来天津戏园卖 艺,在报纸登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听说俄国人 侮蔑中国人无能,极为气愤,当即邀怀庆会馆主人农劲荪和徒弟刘振声前往戏园,一个箭步,气宇杆昂地跳上戏台,开门见山 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 与你较量。”翻译将霍元甲生平来历告知俄国 人。此俄国人闻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连 忙将其让进后台,霍元甲当场质责俄国人:“为 何辱我中华? ”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重登广 告,必须去掉俄国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 是要俄国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错误,当众赔 罪谢过;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某要与之 决一雌雄,并命其当机立断。色厉内荏的俄厚 力士哪敢出场比武,只好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甘愿登报更正和公开承认藐视中国人的错误,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图片5

宣统元年(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东亚病 夫'霍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曱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 霍元甲在友人支援下,愿出万金抵押。对方一再拖延,霍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 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 “并 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公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 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 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 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 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书写“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 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喻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 身亡。终年42岁。

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 “成仁取义”挽联并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 南河村南。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 数十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浏览1,38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